汽车识图题库.doc_第1页
汽车识图题库.doc_第2页
汽车识图题库.doc_第3页
汽车识图题库.doc_第4页
汽车识图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汽车简介1.1 汽车的构成一 填空题1.不同型号、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厂家的汽车,其基本结构都包括 、 、 和 四个部分。不同型号、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厂家的汽车,其基本结构都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个部分。2. 现代汽车广泛采用 发动机。现代汽车广泛采用往复式活塞内燃发动机。3. 汽车底盘由 、 、 和 组成。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4.传动系由 、 、 和 组成。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5. 在汽车的基本结构中,电器设备由 和 组成。在汽车的基本结构中,电器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二 单项选择题1. 发动机是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的装置,相当于人的()。 A 心脏 B身子 C神经系统 D大脑A2. 车身容纳驾驶员、乘客和货物,并构成汽车的外壳,相当于人的()。 A 心脏 B身子 C神经系统 D大脑B3. 电器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相当于人的()。 A 心脏 B身子 C神经系统 D大脑C4.()是汽车的基础,由车架、车桥、车轮、轮胎以及位于车桥和车架之间的悬架组成。 A传动系 B行驶系 C转向系 D制动系B5.()用来改变或者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它是通过使前轮相对汽车纵向平面旋转一定的角度来实现转向的。 A传动系 B行驶系 C转向系 D制动系C6()的作用是使行进中的汽车迅速减速至停车,使停放的汽车可靠地驻留原地不动。 A传动系 B行驶系 C转向系 D制动系D三 多项选择题1. 汽车底盘由( )组成。 A传动系 B行驶系 C转向系 D制动系ABCD2. 传动系由( )组成。 A离合器B变速器C万向传动装置 D驱动桥ABCD3. 不同型号、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厂家的汽车,其基本结构都包括( )四个部分。 A发动机 B底盘 C车身 D电器设备ABCD三 判断题1. 发动机是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的装置,相当于人的身子。 错2. 汽车底盘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 错3. 电器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 对4. 汽车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 对5. 往复活塞式内燃发动机是通过可燃气体在气缸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作动力,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并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来对外输出功率的。 对6. 在汽车的基本结构中,电源包括发电机和蓄电池。 对7. 在汽车的基本结构中,用电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和蓄电池。 错四 问答题1. 汽车的基本结构都包括什么?其各个组成的作用? 答:不同型号、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厂家的汽车,其基本结构都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器设备四个部分。发动机是为汽车行驶提供动力的装置,相当于人的心脏;底盘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操纵正常行驶;车身容纳驾驶员、乘客和货物,并构成汽车的外壳,相当于人的身子;电器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221.2 车辆识别代号(VIN)一 名词解释车辆识别代号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车而给其指定的一组字码。二 填空题1. 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3位), ;第二部分(第49位), ;第三部分(第1017位), 。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3位),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第二部分(第49位),车辆说明部分;第三部分(第1017位),车辆指示部分。2. 车辆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 。车辆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VIN。3. 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 。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WMI。4. 车辆说明部分的英文缩写为 。车辆说明部分的英文缩写为VDS。5. 车辆指示部分的英文缩写为 。车辆指示部分的英文缩写为VIS。6. 在车辆识别代号中,对于年产量不低于500辆的制造厂,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由 组成。在车辆识别代号中,对于年产量不低于500辆的制造厂,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由3位字码组成。7. 在车辆识别代号中,车辆说明部分由 位字码组成。在车辆识别代号中,车辆说明部分由6位字码组成。8. 在车辆识别代号中,车辆指示部分由 位字码组成。在车辆识别代号中,车辆指示部分由8位字码组成。三 多项选择题1. 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 ) A 汽车制造厂指示部分 B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C车辆说明部分 D车辆指示部分BCD三 单项选择题1. 车辆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 )。 A VIN B WMI C VDS D VISA2. 车辆指示部分的英文缩写为( )。 A VIN B WMI C VDS D VISD3. 车辆指示部分的第一位字码指示( )。 A地理区域 B国别 C年份 D装配厂C4. 车辆指示部分的第二位字码一般指示( )。 A地理区域 B国别 C年份 D装配厂D四 判断题1. 车辆识别代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第二部分,车辆说明部分。 错2. 车辆识别代号的英文缩写为VIN。 对3. 车辆说明部分的英文缩写为VIS。 错4. 车辆指示部分的英文缩写为VDS。 错5.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的第一位字码标明是一个地理区域的字母或数字。 对6.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的第二位字码标明是一个装配厂的字母或数字。 错7. 车辆识别代号总共由17位字码组成。 对五 问答题1. 车辆识别代码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各组成都表明什么(简要回答)?答:车辆识别代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车辆说明部分、车辆指示部分。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标明了地理区域、国别和制造厂;车辆说明部分能识别车辆的一般特性,其代号顺序由制造厂决定。车辆指示部分第2章 机械图样上的表达方法2.1 投影法一 填空题1. 投影法分为两大类:即 和 。投影法分为两大类:即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2. 平行投影法可分为 和 。投影法分为两大类:即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二 名词解释1. 投影法光源S发出的光线SA、SB、SC照射在物体ABC上,在物体后面某特定的面P上得到被投影物体影子abc的方法。2. 中心投影法 投影时,所有的投影线都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用中心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3. 平行投影法 投影中心相距投影面无穷远时,可视为所有的投影线都相互平行。这种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称为平行投影法。4. 正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5. 斜投影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倾斜投影面的投影。三 判断题1. 投影法分为两大类:即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错2. 平行投影法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对四 多项选择题1. 投影法分为( )两大类。A 正投影法 B斜投影法 C平行投影法 D 中心投影法CD2. 平行投影法分为( )两类。A 正投影法 B斜投影法 C平行投影法 D 中心投影法AB2.2 视图一 名词解释1. 视图根据国家标准和规定,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机件的图形称为视图。2. 基本投影面建立一个理想化的模型透明的正方体,其中六个表面作为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3.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所得的视图。4. 斜视图将机件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二 填空题1. 视图一般包括 、 、 、 四种。视图一般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四种。2. 六个基本视图分别称为 、 、 、 、 、 。六个基本视图分别称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3.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即 、 、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即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4.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投影关系可以概括为: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投影关系可以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5.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方位关系可简述为: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方位关系可简述为:左右不变竖放图、上下不变平放图、远前近后包围图,左右颠倒后视图。6. 向视图和基本视图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配置位置。向视图和基本视图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 。三 判断题1. 视图一般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错2. 基本视图包括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四种。 错3.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即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对4.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投影关系可以概括为:左右不变竖放图、上下不变平放图、远前近后包围图,左右颠倒后视图。 错5.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三大关系”中,方位关系可简述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错6. 画局部视图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 对四 多项选择题1. 视图一般包括( ) A 基本视图 B向视图 C局部视图 D斜视图ABCD2.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即( ) A 位置关系 B投影关系 C方位关系 D角度关系ABC五 单项选择题1. 画斜视图时,必须在视图的上方用大写拉丁字母标注出视图的( ) A名称 B投影方向 C旋转符号 D剖面符号A2. 画局部视图时,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 )表示投影方向。 A 字母 B 箭头 C 短粗线 D细斜线C3. ( )是用来表达机件前面的外形。 A主视图 B后视图 C俯视图 D仰视图A4. ( )是用来表达机件后面的外形。 A主视图 B后视图 C俯视图 D仰视图B5. ( )是用来表达机件上面的外形。 A主视图 B后视图 C俯视图 D仰视图C6. ( )是用来表达机件下面的外形。 A主视图 B后视图 C俯视图 D仰视图D7. ( )是用来表达机件除前面外其他五个方向中任一方向的外形。 A断面图 B基本视图 C向视图 D局部视图C六 问答题1. 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分别为什么?其具体指什么(简单概述)?答:在六个基本视图中,要符合“三大关系”,即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位置关系是指按投影关系配置视图;投影关系可以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方位关系可简述为:左右不变竖放图、上下不变平放图、远前近后包围图,左右颠倒后视图。2. 基本视图和向视图的差别与联系是什么?答: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他们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配置位置,基本视图由于其他视图围绕主视图而使关系明确,所以简化了标注;向视图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就必须明确标注,才不至于产生误解。七 作图题1.画下面圆柱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尺寸已题目规定为准)。已知此圆柱体的底面圆半径为3cm,高8cm。答案: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底边为6cm,高为8cm的长方形。 俯视图为半径为3cm的圆。2.画下面圆锥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尺寸已题目规定为准)。已知此圆柱体的底面圆半径为4cm,高6cm。答案:主视图和左视图都为底边为8cm,高为6cm的三角形。俯视图为半径为4cm的圆。iu 2.3 剖视图一 名词解释1. 剖视假想用剖切面切开机件,将处于观察者和剖切面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2. 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简称全剖。3. 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这种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简称半剖。4. 局部剖视图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切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部剖视图,简称局部剖。5. 剖面区域剖切面与物体接触部分称为剖面区域。二 填空题1. 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常采用 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为了清晰地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常采用剖视图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2. 在剖视图中,短粗线是剖切符号,表示 。在剖视图中,短粗线是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3. 在剖视图中,箭头表示 。在剖视图中,箭头表示投影方向。4. 在剖视图中,细斜线是 。在剖视图中,细斜线是剖面符号。5. 当不需要表示材料的类别或表示金属材料时的剖面符号常采用 表示。当不需要表示材料的类别或表示金属材料时的剖面符号常采用通用剖面线表示。6. 根据剖切面剖开机件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剖视图分为 、 和 三种。根据剖切面剖开机件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7. 通用剖面线以适当的角度、间隔相等的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线的对称线成 度角。通用剖面线以适当的角度、间隔相等的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线或剖面线的对称线成45度角。8. 在剖视图中,当图形主要轮廓线或对称线与水平成45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线成 或 的平行细实线,但其倾斜方向仍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在剖视图中,当图形主要轮廓线或对称线与水平成45时,该图形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线成30或60的平行细实线,但其倾斜方向仍与其他图形的剖面线方向一致。三 判断题1. 在剖视图中,短粗线表示剖面符号。 错2. 根据剖切面剖开机件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两种。错3. 在半剖视图中,视图部分与剖视部分的分界线是实线。 错四 多项选择题1. 根据剖切面剖开机件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剖视图分为( )三种。 A全剖视图 B剖中剖视图 C半剖视图 D局部剖视图ACD五 单项选择题1. 在剖视图中,( )是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 A短粗线 B字母 C细斜线 D箭头A2. 在剖视图中,( )表示投影方向。 A短粗线 B字母 C细斜线 D箭头D3. 在剖视图中,( )表示剖切面名称、剖视图名称、视图与剖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A短粗线 B字母 C细斜线 D箭头B4. ( )是用来表达机件的局部内形。 A全剖视图 B断面图 C半剖视图 D局部剖视图D2.4 断面图一 名词解释1. 断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2. 移出断面画在视图轮廓线外的断面,称为移出断面。3. 重合断面画在视图轮廓线内的断面,称为重合断面。二 填空题1. 断面图可分为 和 两种。断面图可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2. 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绘制。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3.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 绘制。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三 判断题1. 断面图可分为中心断面图和平行断面图两种。 错2. 移出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错3.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 对4. 移出断面图一般应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大写拉丁字母,在断面图上方,用同样的字母标出相应的名称。 对5.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不对称移出断面,要画剖切符号和箭头,可省略字母。对6. 不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对称移出断面,以及按投影关系配置的不对称移出断面,均可省略箭头。 对四 单项选择题1. ( )主要是用来表达横断面的实形。 A断面图 B基本视图 C向视图 D局部视图A五 多项选择题1. 断面图可分为( )两种。 A 中心断面图 B平行断面图 C移出断面图 D重合断面图CD六 简答题1. 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差别是什么?答:断面图仅画出机件剖切断面的形状,而剖视图除画出断面形状之外,还必须画出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线。2.5 其他表达方法一 名词解释局部放大图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二 填空题1. 当机件上的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不清楚,或不便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可采用 。当机件上的细小结构在视图中表达不清楚,或不便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时,可采用局部放大图。2. 对于机件上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简称“ ”。对于机件上的肋、轮辐及薄壁等,如按纵向剖切,这些结构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部分分开,简称“纵切不画横切画”。3. 当同一圆周上分布的肋板、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时,可以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简称“ ”。当同一圆周上分布的肋板、轮辐、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时,可以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简称“同圆周可切开”。三 判断题1. 绘制局部放大图时,要在原视图上用粗实线圈出被放大的部位。 错2. 局部放大图的比例指所放大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无关。 对3. 当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可用两条平行的细实线所画的平面符号表示。 错4. 在不至于引起误解时,零件图中的移出断面允许省略剖面符号,但其他标注仍按原规定进行,不能省略。 对2.6 轴测图一 名词解释1. 轴测图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系一起,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影在单一的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2. 轴间角相邻两根轴测轴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3. 轴向变形系数轴测轴的单位长度与相应坐标轴的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变形系数。二 填空题1. 常用的轴测图有 、 、 。常用的轴测图有正等测图、斜二测图、正二等轴测图。2. 轴测图具有 的投影特性。轴测图具有平行投影的投影特性。三 单项选择题1. ( )主要表达三维空间结构。 A轴测图 B断面图 C剖视图 D视图A四 填表题正等测图斜二测图正二测图轴间角轴向变形系数正等测图斜二测图正二测图轴间角X1O1Y1=Y1O1Z1=X1O1Z1=120X1O1Z1=90,X1O1Y1=Y1O1Z1=135X1O1Z1=9710,X1O1Y1=Y1O1Z1=13125或X1O1Z1=97,X1O1Y1=132,Y1O1Z1=131轴向变形系数p=q=r=0.82或p=q=r=1p= r=1,q=0.5p= r=2q=0.94,q=0.47或p= r=2q=1,q=0.5五 简答题1. 轴测图具有什么投影特性?具体指什么?答:由于轴测图是用平行投影法得到的单面投影图,因此它仍然具有平行投影的特性。 (1)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上仍保持平行;(2)物体上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其轴测图必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且其轴向变形系数与相应轴的轴向变形系数相等。第3章 机械图样上的技术要求3.1零件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 填空题1. 机械图样一般分为 和 两种。机械图样一般分为零件图和装配图两种。2.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备 、 、 和 四项内容。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具备一组视图、完整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四项内容。二 单项选择题1. ( )是用必要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组成,它运用一系列规定的画法和简化方法,能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内、外形状的一组图形。 A零件图 B装配图 C剖视图 D断面图A三 多项选择题1. 机械图样一般分为( )两种。 A零件图 B装配图 C剖视图 D断面图AB四 判断题1. 零件在制造、检验和装配过程应达到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结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材料以及热处理和其他重要要求。 对2. 零件图标题栏的内容包括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图号、生产厂名以及设计者、审核者的姓名和日期等。 对3.2装配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一 填空题1. 是表达机器或机件工作原理、动力传动路线、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和零件间装配关系的图样。装配图是表达机器或机件工作原理、动力传动路线、主要零件的主要结构和零件间装配关系的图样。2. 装配图按所表达范围大小可分为 和 。装配图按所表达范围大小可分为总装配图和部件装配图。3. 装配图按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 和 。装配图按使用场所不同可分为设计装配图和装配工作图。二 单项选择题1. ( )是用一组视图能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间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及机器或部件的传动路线、工作原理等。 A零件图 B装配图 C剖视图 D断面图B2. 在装配图中,( )是设计时确定的,它是了解或选用该机器或部件的依据。 A性能尺寸 B装配尺寸 C安装尺寸 D外形尺寸A3. 在装配图中,( )是表示机器或部件中零件之间装配关系的尺寸。 A性能尺寸 B装配尺寸 C安装尺寸 D外形尺寸B4. 在装配图中,( )是机器或部件安装时所需要的尺寸。 A性能尺寸 B装配尺寸 C安装尺寸 D外形尺寸C5. 在装配图中,( )是机器或部件的轮廓尺寸,即总长、总宽、总高等。 A性能尺寸 B装配尺寸 C安装尺寸 D外形尺寸D6. ( )是零件设计的依据,图中表明装配体的结构、工作原理、动力的传动路线、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尺寸关系和连接方式等。 A装配工作图 B设计零件图 C设计装配图 D零件工作图C7. ( )是装配工作的依据,图中着重表明零件间的相互位置,连接方式及装配技术要求等。 A装配工作图 B设计零件图 C设计装配图 D零件工作图A三 判断题1. 装配图上的技术要求主要说明机器或部件装配要求、检验要求和使用要求等。 对2. 装配图标题栏是用来表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图号、比例及制图、审图人员姓名等内容。对3.3 表面结构一 填空题1. 技术要求包括6个基本内容: 、 、 、 、 及其他重要要求。技术要求包括6个基本内容:表面结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处理及热处理、材料及其他重要要求。3.4 公差与配合一 名词解释1. 互换性指机械产品中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任取其中一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规定的性能要求。2. 公差零件几何参数这种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公差。3. 基本尺寸设计时给定的尺寸4. 实际尺寸零件加工后实际测得的尺寸。5. 极限尺寸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6. 尺寸偏差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7. 尺寸公差实际尺寸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即最大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8. 尺寸公差带在公差的图解中,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为尺寸公差带。9. 零线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线为零偏差线(简称零线),通常表示零件的基本尺寸。10. 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11. 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一系列标准值。12. 配合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接合的孔与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13. 间隙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0)的配合;14. 过渡配合 孔与轴配合时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的配合;15. 过盈配合 孔与轴装配时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0)的配合。16. 基准制在制造相互配合的零件时,以其中一个零件为基准,使其基本偏差保持一定,通过改变另一零件的基本偏差,从而得到不同性质配合的制度称为基准制。17. 基孔制基本偏差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形式的一种配合。18. 基轴制基本偏差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形式的一种配合。19. 配合公差带代号配合公差号代号是用孔、轴公差带代号写成分数的形式表示,分子为孔的公差带代号,分母为轴的公差带代号。二 填空题1. 国标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 个基本偏差。国标对孔和轴分别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2.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国标”规定了孔与轴之间三种配合方式,即 、 、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国标”规定了孔与轴之间三种配合方式,即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3.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国标”规定了 和 两种配合的基准制度。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国标”规定了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的基准制度。4. 位于零线以上的公差带,其基本偏差为 ,位于零线以下的公差带,其基本偏差为 。位于零线以上的公差带,其基本偏差为下偏差,位于零线以下的公差带,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5. 基孔制的孔称为 ,其代号为H,下偏差为零。基孔制的孔称为基准孔,其代号为H,下偏差为零。6. 基轴制的轴称为 ,其代号为h,上偏差为零。基轴制的轴称为基准轴,其代号为h,上偏差为零。7. 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 和 组成。孔、轴的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和标准偏差等级代号组成。8. 公差包括 、 、 等。公差包括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等。9. 公差的大小随公差等级符号中的数值增大而变大,精度依次 。公差的大小随公差等级符号中的数值增大而变大,精度依次降低。三 单项选择题1. 对于基孔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轴的基本偏差从a到h得到(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A2. 对于基孔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轴的基本偏差从j到n基本上得到(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B3. 对于基孔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轴的基本偏差从p到zc基本上得到(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C4. 对于基轴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孔的基本偏差从A到H得到(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A5. 对于基轴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孔的基本偏差从J到N基本上得到的(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B6. 对于基轴制,在优先配合情况下,孔的基本偏差从P到ZC基本上得到( )。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C四 多项选择题1. 根据生产实际的需要,“国标”规定了( )两种配合的基准制度。 A基孔制 B基轴制 C基准制 D基变制AB2. 根据使用要求的不同,“国标”规定了孔与轴之间三种配合方式,即间隙配合、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 A间隙配合 B过渡配合 C过盈配合 D孔轴配合ABC3.5 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一 名词解释1. 形位公差零件的实际形状和位置相对于理想形状和位置所允许的变动量称为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形位公差。二 填空题1. “国标”规定形位公差共有 项。“国标”规定形位公差共有14项。2. 形位公差代号由 、 和 (形状公差无基准符号)组成。形位公差代号由框格、带箭头的指引线和基准符号(形状公差无基准符号)组成。3. 在形位公差中,基准代号由 、 、 和 组成。在形位公差中,基准代号由基准符号、圆圈、连线和字母组成。4. 在“国标”规定的形位公差中,形状公差 项,位置公差 项。在“国标”规定的形位公差中,形状公差6项,位置公差8项。三 判断题1. “国标”规定形位公差共有14项,其中形状公差8项,位置公差6项。 错3.6 表面处理及热处理一 名词解释1. 表面淬火利用快速加热的方法使钢件表面达到淬火温度,在钢件心部还未达到淬火温度时,使表面迅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从而使钢件达到外硬内韧的性能。2. 化学热处理 将工件放在一定的化学介质中加热、保温,以改变工件表面层性能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化学热处理。3. 火焰淬火它是利用高温火焰喷射到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随后立即喷水冷却的方法。4. 感应淬火它是将工件放在感应器中,通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在工件表层感应出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热效应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冷却的方法。二 填空题1. 表面处理的方法有 和 。表面处理的方法有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2. 根据加热条件不同,常用的表面淬火方法有: 、 。根据加热条件不同,常用的表面淬火方法有:火焰淬火、感应淬火。3. 根据采用电流频率的不同,感应淬火分为: 、 、 。根据采用电流频率的不同,感应淬火分为:高频感应淬火、中频感应淬火、工频感应淬火。4. 化学热处理包括 、 、 。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渗氮、碳氮共渗。5. 是通过改善整个工件的晶相组织,从而改善整个工件的力学性能的一种工艺。热处理是通过改善整个工件的晶相组织,从而改善整个工件的力学性能的一种工艺。6. 热处理的种类有 、 、 、 、 等。热处理的种类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等。7. 渗碳的方法按渗剂不同分为 、 、 三种。渗碳的方法按渗剂不同分为气体渗碳、液体渗碳、固体渗碳三种。8. 是把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保温一定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层的过程。渗碳是把工件置于渗碳介质中,加热到单相奥氏体区,保温一定时间,使碳原子渗入钢件表面层的过程。9. 是向钢件表面渗入氮原子的过程。渗氮是向钢件表面渗入氮原子的过程。10. 是同时向工件表面渗入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过程。碳氮共渗是同时向工件表面渗入碳原子和氮原子的过程。三 判断题1. 渗碳是为了提高工件表层的含碳量,再经过淬火和低温回火,使工件表面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心部仍保持较好的强度及韧性。 对2. 渗氮的目的是提高钢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及疲劳强度。 对3.7 材料一 填空题1. 零件的材料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 、 、 及 、 。零件的材料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即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2. 按GB/T 133041991钢分类标准的规定,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称为钢。按GB/T 133041991钢分类标准的规定,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