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控制程序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方法。本程序适用于所有作业活动、设备风险评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程序的引用而成为本程序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程序,但鼓励根据本程序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程序。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6441-86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 3 术语和定义本程序给出以下术语的定义。3.1 危险源(危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2 根源危险源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3.3 状态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4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指运行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造成人的失误、物的故障,进而造成能量意外释放。3.5 危害辨识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6 风险某一特定危害可能造成损失或损害的潜在性变成现实的机会,通常表现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7 风险评估辨识危害、风险分析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8 基准风险评估对企业当前面临的危害和风险进行基本的、全面的识别和评价。3.9 持续风险评估不间断地、不考虑位置地识别作业活动、设备和设施所面临的风险。3.10 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对所确定的高风险对象或事故暴露的高风险问题,进行专项的或针对性的及详细的风险评价。3.11 风险控制制定风险管理方案,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度。4 危害(危险源)辨识4.1 危害辨识主要内容有:a) 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b) 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c) 运输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d) 工序: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e) 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f) 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g) 特殊装置、设备:危险品库房等;h)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i) 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务室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j) 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4.2 危害类别按GB/T3816-92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及导致事故、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起因物、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危险/危害因素综合分为8大类,包括: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生理、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详见附件A:表危险/危害因素分类)。4.3 危险源(危害)识别要点与过程4.3.1 危险源有两种:“根源危险源”和“状态危险源”。根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状态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识别危险源存在,首要任务是识别根源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状态危险源(状态危险源包括了人、物和环境三方面,是人的失误、物的故障及其产生的环境因素)。4.3.2 识别危险源(危害)是二个过程:一是识别危险源(危害)的存在,二是确定危险源(危害)特性。4.4 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安全分析(JSA)、计划任务观察(PJO)、安全技术交底、安健环代表检查、日常巡查、使用前检查、专项监测等。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分为以下三种类型:a) 基准风险评估;b) 持续风险评估;c)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5.1 基准风险评估5.1.1 基准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1。5.1.2 基准风险评估范围和意义通过对所有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环境及职业健康的风险评估,了解企业当前所面临的危害与风险的基准水平。5.1.3 基准风险评估对象在确定评价范围后,可按下列方法,确定评估对象:a) 按作业流程的各阶段;b) 按工作场所(区域)或部门、班组;c) 按设备(设施)。5.2 持续风险评估5.2.1 持续风险评估流程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2。5.2.2 持续风险评估范围、意义及要求 在基建、运行中的各种操作、检修作业、巡察和观察、计划工作观察、职业卫生监测、变更等活动中不间断地识别风险,并能按照紧迫或重要程度进行处理,同时对基准风险、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措施实施的监测数据进行收集。5.3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5.3.1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图见附录B.25.3.2 基于问题风险评估目的和要求 对基准风险和持续风险评估出来的中等及以上的风险,以及对发生的事故/事件未找到根本原因、生产流程出现重大变化等,应根据管理要求实施专项风险评估。 重大风险应填写附录B.4的重大风险控制计划措施清单。6 PES风险评估的使用6.1 使用范围和目的对有作业指导书或日后经常重复的工作,可采用PES评估办法进行风险评估,为控制风险和完善作业指导书提供依据。6.2 评估步骤6.2.1 危害识别 了解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如: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可能涉及到的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和器材;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形态(液体、粉尘、固体等)和化学性质;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人员的培训;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发生过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事件;与现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等。 将工作活动分解到基本的步骤,在对工作分解时,应将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若干个功能阶段,如:“220kV线路停电操作”可分解为操作准备、开关操作、刀闸操作、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布置、记录与归档等步骤;“变压器高压套管更换”可分解为施工准备、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放油、拆除旧套管、安装新套管、接线复位、注油、测量与试验、拆除现场安全措施、记录与归档等步骤。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以15步为限。 按危害辨识要求充分识别工作中每一步存在的危害。危害类别见附录A。6.2.2 风险评价 采用半定量评价方法进行风险值的计算,风险的大小由与系统风险有关的3个因素的分值之积来评估,即:风险值D=可能性(P)x后果(S)x暴露(E)。 可能性因素的取值(见下表1)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以此综合考虑危害事件发生时,导致后果的可能性:a) 现有的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防护装置和设施、PPE的使用、应急措施、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员工培训等;b) 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被及时发现或察觉;c) 危害造成事故最可能的后果、危害发生的条件(比如正常、异常或紧急状态发生);d) 曾经发生、听说过或估计的数据。表1一旦危害事件发生,导致后果的可能性(P)分值安全、环境职业健康10如果危害事故发生,即产生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100%)频繁:平均每6个月发生一次6十分可能(50%)持续:平均每1年发生一次3可能(25%)经常:平均每1-2年发生一次1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过。偶然:3-9年发生一次0.5相当少但确有可能,多年没有发生过很难:10-20年发生一次0.1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但从来没有发生过。罕见:几乎从未发生过 严重性分值(见下表2)对已识别的危害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重点考虑法律法规及行业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职业相关病疾、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小、以及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表2由于危害事件造成事故最可能的结果(S)分值设备事故/障碍与损失人身伤害职业相关病疾环境影响100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1000万;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较大及以上事故。可能造成死亡3人;或重伤10人。 可能造成3-9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大范围环境破坏; 可能造成人员死亡、环境恢复困难; 可能严重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50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100万元到1000万元之间;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A类一般事故。可能造成1-2人死亡;或重伤3-9人。 可能造成1-2例无法复原的严重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以上很难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环境破坏; 可能影响后果可导致急性疾病或重大伤残,居民需要撤离; 政府部门可能要求整顿。25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10万元到100万元之间;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B类一般事故。可能造成重伤1-2人 可能造成1-2例难治愈的职业病或造成3-9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9例以上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可能影响到周边居民及生态环境,引起居民抗争。15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1万元到10万元之间;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一类障碍。可能造成轻伤3人以上 可能造成1-2例可治愈的职业病; 可能造成3-9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可能对周边居民及环境有些影响,引起居民抱怨、投诉。5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1000元到1万元之间;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二类障碍。可能造成轻伤1-2人 可能造成1-2例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可能造成3-9例有影响健康的事件。可能轻度影响到周边居民及小范围(现场)生态环境1 设备或财产可能损失在1000元以下; 可能造成电网或设备异常。可能造成人员轻微的伤害(小的割伤、擦伤、撞伤)。可能造成1-2例有健康影响的事件可能对现场景观有轻度影响 暴露频率的取值(见下表3)危害事件的暴露频率按已识别的危害事件在类似作业中曾经发生、听说过或估计次数的数据。表3危害事件发生频率(E)分值安全、环境职业健康10持续(每天许多次)暴露期大于2倍的法定极限值6经常(大概每天一次)暴露期介于1-2倍法定极限值之间3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一次)暴露期在法定极限值内2偶尔(从每月一次到每年一次)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和法定极限值之间1很少(据说曾经发生过)暴露期在正常允许水平内0.5特别的少(不知道发生过,不过考虑其极小的可能性) (100 years)6.2.3 风险等级判断 将风险值R与作业风险值与风险等级对照表(见下表4),如风险值为中风险及以上,应该考虑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后再次按照以上的方法评估风险,直至风险值为低风险及以下。作业风险评估值如为低风险不再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评估以制定控制措施,但需要予以关注,如定期监测。表4活动风险值(V)与风险等级对应风险值(R)风险等级风险值400不可承受200风险值400高70风险值200中20风险值70低风险值20可忽略6.3 PES风险评估记录表的填写方法及要求按上述要求将评估过程记录至作业风险评估记录表,(见附录D),其中部分项目填写要求如下:a) 危害类别:按“4.2危害类别”中8大类,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生理、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来选择。b) 危害描述:作业中的面临危害描述可参照附录A:危险/危害因素分类表,描述中要有危害的具体对象及表现形式,以便采取针对措施,如:“超速驾驶”、“氮气泄漏”、“易燃品储存不当”。c) 可能导致的风险后果:即现存危害可能引起风险的具体结果信息,参照表2填写。d) 风险范畴: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健康、环境、社会责任。e) 风险种类:见附录A:危险/危害因素分类表。f) 现有控制措施:根据识别的危害或涉及的人员暴露情况,查找目前已有的控制措施,包括:监测系统、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的规程制度的名称;设备改善、控制技术等已经应用的工程技术;防止风险而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和个人防护、安全标识;保证人员意识和技能而开展的常态性的人员学习与教育培训;为降低风险损失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7 定性JSA工作安全分析的使用7.1 使用范围和目的使用定性JSA可对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观察评估,为改善工作、控制风险提供依据;也可在工作前采用JSA进行风险评估,为控制风险和完善作业指导书提供依据。7.2 JSA分析步骤7.2.1 收集信息收集计划进行或计划观察工作的有关信息收集了解工作的相关信息有,如:所执行的任务的期限、人员;可能涉及到的设备(设施)、机械、工具和器材;用到或遇到的物质及物理形态(液体、粉尘、固体等)和化学性质;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任务的人员的培训;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发生过与该工作活动有关的事故、事件;与现场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等。7.2.2 分解工作步骤将工作活动分解到基本的步骤,在对工作分解时,应将作业过程按照执行功能进行分解、归类若干个功能阶段,如:“220kV线路停电操作”可分解为操作准备、开关操作、刀闸操作、二次设备操作、安全措施布置、记录与归档等步骤;“变压器高压套管更换”可分解为施工准备、现场安全措施布置、放油、拆除旧套管、安装新套管、接线复位、注油、测量与试验、拆除现场安全措施、记录与归档等步骤。在分解作业步骤时避免划分过细,以免增加分析的工作量,一般按照完成一个功能单元进行划分,以15步为限。7.2.3 危害描述按危害辨识要求充分识别工作中每一步存在的危害。 危害类别:按“4.2危害类别”中8大类,即物理危害、化学危害、机械危害、生物危害、人机工效危害、社会-生理、心理危害、行为危害、环境危害来选择。 危害描述:作业中的面临危害描述可参照附录A:危险/危害因素分类表,描述中要有危害的具体对象及表现形式,以便采取针对措施,如:“超速驾驶”、“氮气泄漏”、“易燃品储存不当”。7.2.4 控制措施制定控制措施并实施。具体见8.3。7.2.5 后续跟踪根据JSA结果,建立作业指导书或回顾已有作业指导书。7.3 JSA记录表填写按上述要求将评估过程记录至作业风险评估记录表,(见附录c),其中部分项目填写要求如下:a) 危害描述:填写危害类别和描述危害的具体对象及表现形式,见7.2.4的要求。b) 风险分析:简单描述危害的后果和可能性。如可能导致人员轻伤等。c) 建议行动或措施:属于作工作观察分析的,填写建议应采取的行动或措施;属于工作前安全分析的,填写应采用的行动或措施,可根据情况填写建议采取的行动或措施,以便控制下次工作的风险。8 风险控制8.1 风险控制策略风险值的高低是制定控制措施的依据,对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计划措施及实施计划参见下表:表5风险等级控制及实施期限风险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计划风险值400不可承受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运行),为降低风险不限成本。若即使以无限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必须禁止工作(运行)立即停止200风险值400高采取紧急行动降低风险,建立控制程序,定期观察/检查、测量及评估,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采取紧急行动降低风险,限期整改70风险值200中努力降低风险,但要符合成本-有效性原则,定期观察/检查、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1年内治理20风险值70低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风险值20可忽略无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持记录8.2 风险控制措施的确定应根据以下条件,选择适应的风险控制措施:a) 安全性;b) 可行性;c) 经济合理性;d) 资源保障条件;e) 先进性。8.3 风险控制措施的分类和优先等级8.3.1 风险控制措施a) 停止:停止暴露在危害中b) 转移:承包给有资质、经验的其他组织或采用保险手段转移风险c) 处理:通过实施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d) 容忍:组织对可接受的风险,采取容忍,不处理。8.3.2 风险控制措施中处理的种类及优先级处理应按照以下次优先顺序考虑和制定风险控制具体措施:a) 工程控制:包括替代,隔离,通风,设备改造等。这些控制措施着眼于危害源,不像其他措施着眼于暴露在危害中的员工。工程控制的基本理念为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工作环境和作业本身应该被设计为消除危害或消除危害的暴露。b) 管理控制:通过作业步骤或者方式的控制与操纵,显著限制日常危害暴露的程序,提高管理控制的方法。通过管理控制会带来暴露的减少,如通过改变工作习惯,改善环境和卫生措施或者改变员工执行作业的方法等。c) PPE:当危害的暴露不能在工程控制或管理控制中彻底消除时,以及安全操作的方法和行政措施不能提供充分的针对暴露的附加保护时,个人保护的装备和设施必须强制使用。8.4 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当提出建议措施后,可按照下表对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重新确定该项作业的暴露频率、可能性及严重性的分值,以此计算其风险值。表6风险控制措施有效性 控制措施采取的方法减少暴露频率降低可能性降低严重性重新设计用没有危害的材料降到最低用更低风险的物质来设计以替代/减少危害降一级加装除尘、通风换气、噪声控制设施降一级采取措施减少人为失误减少12级冗余配置如泵,通风风扇等。减少23级安全装置或设施自动的隔离器/连接器减少12级闭锁减少2级有效的保护装置,如:消防保护、电流断路器减少23级加装溢出容器,如:截流器、围墙。减少23级泄压装置(单个)减少23级泄压装置(多个)-减少4级-防护栏、护罩减少13级抗干扰器,避雷器减少2级防水减少2级逆止阀减少2级保护系统,如:断路器/熔断器/自动跳闸装置。减少23级事故前发出可听见或看得见的报警和信号。减少12级提供有效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呼吸器,安全帽等。减少12级电离及非电离辐射防护等设施减少23级防暑防寒设施减少23级应急援救设施减少12级警铃,闪光。减少12级危险警示信号或通知减少12级工作程序和培训对危险的工作过程、环境进行监督/检查/观察。减少12级让有资质的或授权的员工进行危险作业减少12级定期评估检查或维修危险部件减少12级进行工作安全分析减少12级提供培训或进修培训等减少1级在危险区域附近避免维修工作降到最低紧急预案减少1级采用紧急处理工具。如油吸收剂减少1级8.5 控制措施经济合理性判断8.5.1 为确定控制措施是否有合理的经济性,即估计成本是否与风险等级平衡或相对应,可用综合成本因素和纠正程度这两个附加因素来判断。判断公式如下:(J)=风险值(D)(成本因素分级纠正程度分值)8.5.2 成本因素是估计控制措施的费用(见表7)。表7成本因素分级分级成本因素10超过500万6100500万450100万31050万25万10万11万5万0.51万以下纠正程度是估计控制措施对消除或减轻危险的程度(见表8):表8纠正程度分级纠正程度分值肯定消除危害,100%1风险至少降低75%,但不是完全2风险降低50%至75%3风险降低25%至50%4对风险的影响小(低于25%)68.5.3 如果判断值(J)超过10的数值,支出将被认为是恰当的,如低于10的数值,预期的支出就不很恰当。附 录 A危险/危害因素分类表序号8大类危险/危害因素危害种类表现形式1物理危害1电危害带电部位祼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和其他电危害2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其他噪声3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和其他振动4电磁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5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和其他运动物危害6高处危害高空坠落、高处落物等7高压力爆炸等8高温着火等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和其他高温物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和其他低温物15其他物理危因素2化学危害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2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液体、固体、粉尘等3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液体、固体等4自燃物质黄磷、三乙基铅、硝化纤维和铝铁溶剂等5其他化学危害因素3生物危害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传染性媒介物空气或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污染的土壤3致害动物蛇、狗、蜂等4致害植物有毒的植物5其他生物危害因素4社会、生理、心理危害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等2健康状态异常3从事禁忌作业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渡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识别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社会、心理危害因素5行为危害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错误误操作、缺乏技能、违章作业(疲劳工作、酒后作业。酒醉驾驶、超速驾驶、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其他操失误3监护错误违反监护制度等4管理失误规章制度缺陷、管理机制失效、组织管理失误等5其他行为危害因素6人机工效危害1高频度大量重复执行某些动作2过长时间执行某些动作大大超过正常时间3重体力雇员需付出大量体力,包括重物提升、推、拉等4姿势 肢体拉伸过度,或不恰当的身体位置、不方便搬运物品的通道等5操作位置狭小的作业空间、差的接触面、不符合习惯的信息设备的位置等增加了其它因素产生的风险6机械压力 手动工具,锋利的边缘或过短的手柄、过于发力、不便发力等7其他人体工效危害因素7机械危害1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2设备、设施缺陷指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4车辆伤害指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5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6其他机械危害因素8环境危害1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2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3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4其他环境危害因素附 录 B.1基准风险评估流程图成立、培训评估小组确定评价范围、对象收集资料、数据选择危害识别方法识别危害后果及评估风险质编辑风险概述质基于问题风险评估质重大风险评估报告编写质制定风险控制及管理措施质制订操作规程、修改作业文件、改善PPE等实施、执行质持续风险评估质重大风险质附 录 B.2持续风险评估流程图通过巡察和观察、检修维护时、工作之前的评估中、计划工作观察时、职业卫生监测时等评估风险定期观察/检查基准风险评估质基于问题风险评估质中等及以下Y所有工作人员、技术人员、项目主管等识别危害、根源及性质识别危害后果质制订及采取措施质N数据中等及以上通过对服装的介绍和欣赏,提高对服装文化的审美水平。通过对服装设计练习,培养学生对色彩知识、图案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3、通过服装设计和表演,激发和提高学生追求美、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和能力emotionalBecause of the guerrilla forc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have been withdrawn, activities in the Lakes Cheng Wanjun also refuge in Japanese, Zhu Xi forces became the puppet to attack key targetsEve puppet attacking in Wuzhen, face the problem of the retreat was to meet the enemy, in a debate within the leadership, some believe that the elves, concentrate a superior force, surely do, early transfer is the best way to reduce losses. Deputy Commander Wang Hesong impassioned statement: Wuzhen hold, is our militarys duty! I have win a series of victories, morale, Wuzhen battle to victory, fight this battle, a Chinese miracle in the history of guerrilla warfare.Commander Zhu Xi did not have much, but the final word. On November 5, we flew over the town for several days, bomb bursts, trembling moan tranquil town in the war. People have the feeling of a catastrophe in the town. 6th reconnaissance around the command personnel brought an urgent intelligence, town-wide panic, in the face of news of the Japanese attack town, to avoid the scourge of war, the majority of pe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电叶片水性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抢险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旅游业项目计划报告
- 酒店客房服务方案指南
- GeneralAgencyAgreement总代理协议3篇
- 节点重要性评估-洞察及研究
- 藤材资源优化-洞察及研究
- 安徽省黄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含答案)
- 气压纳米材料改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物理三轮冲刺《声现象》
- 1.3 几和第几(课件)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1.3加与减①(课件)数学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2025至2030中国HPV相关疾病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许昌襄城县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版全新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离婚后财产保全合同范本
- 石油钻井知识课件
- 永辉超市快消培训
- “学回信精神·助改革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