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主 备 人: 杨群英课题1、山中访友课型精读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2、理解词语“幽径、德高望重、波光明灭、唱和、津津乐道、吟咏”的意思。3、理清课文脉络,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学习重点学习字词,分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难点梳理课文脉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教学准备课件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三遍,勾画生字、词语,标出段序。2、给生字正确注音并组一个词在旁边,给生字找形近字。3、将自己找到的本课多音字、近、反义词规范、整洁地写在课文空白处。教学活动过程:一、 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义。这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走进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首先跟随作者李汉荣,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板题读题)二、初读,学习字词:1、 学生自由朗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2、 学生展练对字词的预习情况:(1)交流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提示字音字形,难字指导书写。如:瀑(2)交流形近字组词。如:邀遨 、瀑-爆、峭俏、消、稍、躯驱、津律(3)交流多音字组词。如:冠、露、和(4)交流近义词、反义词。(5)练习造句:德高望重教师点拨穿插其间,展练后组织评议。3、教师点拨:(1)课件出示,理解词语。(2)关于课题:“山中访友”实际是进山看景。三、再读,读出景与情: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快速勾画并交流。2、分组读课文,想象画面。四、梳理课文脉络,把握大意:一(12):作者怀着好心情到山中访友。二(37):作者依次拜访了老桥等朋友。三(8):作者带着好心情告别了山中的朋友。课文主要内容:作者满怀好心情,到山中拜访他的好朋友。五、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3、体会作者的心情。六、总结全课: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1、山中访友课型精读课时第2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重点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难点感受作者对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认真默读课文,思考:1、从文中哪些描写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试勾画相关语句,批注自己的感受。2、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3、作者采用了哪些写法来表达自己对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的?教学活动过程:一、复习回顾: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作者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好朋友。首先是第一位朋友老桥。二、研读感悟:1、学习第三自然段:(1)生齐读第三自然段。(2)读后交流: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与老桥的深厚感情?谈体会,从比喻中体会作者想象丰富。(3)师引读:啊,老桥,你如,生接读。2、学习第四自然段:(1)当作者进入树林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2)指名交流读句,谈感受。重点引导,课件出示: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体会作者的联想与想象)(3)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3、学习第五自然段:(1)同桌练读打招呼,指名展练,组织评议。(2)男女生分读打招呼,读出轻松、愉快之感。(3)仿照打招呼,练习写排比句,写后展示交流。(4)句型转换: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陈述句),从中体会作者与山中朋友感情深厚。4、学习第六、七自然段:(1)学生展练表现作者与山中朋友感情深厚的句子,谈感受。(2)课件出示,引导理解难点句,体会联想与想象。(3)句型转换: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陈述句),从“恩泽” 体会作者与山中朋友感情深厚。5、学习第三部分:齐读,引导发现首尾呼应。6、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三、总结全课:1、表达方法总结:(1)丰富的联想与想象;(2)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2、感情总结: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对大自然的亲近与赞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加以积累。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2*山雨课型略读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学习重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学习难点学习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正确流利朗读三遍课文,标出段序。2、自读阅读提示,勾画出学习要求,按学习要求默读课文,勾画重点语句,并作批注。3、思考:理解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山雨的,具体写了哪些内容,感受山雨的特点。教学活动过程:一、阅读欣赏,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雨景吗?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下雨时的情景。2、课件出示描写雨的片段,指名读一读。3、雨是那么的神奇、美丽,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山雨。4、板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初读课文,读准音,掌握词语,了解课文大意。2、学生展练:(1)品读文中的好词、短语。(2)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3)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山雨,从哪些方面介绍山雨。(雨来、雨中、雨后;山雨的声音和色彩) 教师点拨,组织评议。3、教师引导:(1)理解词义:轻盈、啼啭(2)梳理课文脉络,拟小标题。一(14)雨来 二(57)雨中 三(810)雨后三、品读赏析:1、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1)勾画交流重点句,谈感受。(2)课件出示,品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2、感悟雨色的迷人、明丽:(1)勾画交流重点句,谈感受。(2)课件出示,品读句子,边读边想象。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品析:绿色为什么会流动?(这种绿色是一种水淋淋的、富有动感、极具生命力的色彩;作者不但用眼睛观察,还用心感受,表达了对山雨的喜爱。)3、有感情地朗读,加深体悟,试着背诵喜欢的句段。四、拓展总结:1、课件出示,欣赏描写雨的句段。2、课件出示,写话练习。3、总结全课。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3、草虫的村落课型精读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2、理解“静谧、熙熙攘攘、寒暄、行色匆匆、悠悠忽忽”等词语的含义。3、初读课文,梳理分清课文层次,整体把握主要内容。学习重点1、读写、理解本课生字新词。2、分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学习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作者眼中“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作者从中看到了什么。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搜集关于甲虫的资料。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三遍,勾画生字、词语,标出段序。2、给生字正确注音并组一个词在旁边,给生字找形近字。3、将自己找到的本课多音字、近、反义词规范、整洁地写在课文空白处。教学活动过程:一、激趣揭题导入:1、同学们,你观察过虫子吗?那你看到过“草虫的村落”吗?“草虫的村落”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跟随郭枫,走进“草虫的村落”。(板题读题)2、了解甲虫:指名介绍,课件补充。二、初读,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朗读,争取读得正确、流利。2、学生展练对字词的预习情况:(1)交流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提示字音字形,难字指导书写。如:谧、烘烤(2)交流形近字组词。如:巷港 、峭俏、烘哄(3)交流多音字组词。如:散、好(4)交流近义词、反义词。(5)练习造句:庞然大物、行色匆匆、意味深长教师点拨穿插其间,展练后组织评议。3、教师引导理解词语,课件出示。4、读写词语。三、整体把握,梳理层次:1、勾画中心句,齐读。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边读边思考:“草虫的村落”在哪儿?你在那儿看见了什么?勾画要点。3、交流反馈,课件出示:(1)它们的村子散布在森林边缘的小丘上。(2)看到了:茂盛的“森林”、“游侠”以及它的同伴、草虫的“村落”、 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 “街道”、“小巷”、 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村民们”的劳动生活4、作者是怎样发现这个“草虫的村落”的?“草虫的村落”在作者看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课件出示:原来,在小虫子的世界中,蕴藏着多少_啊!在作者眼中,草虫的村落就是 _!(奥秘;小虫子的快乐天地)5、梳理课文层次,课件出示:第一层(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交待了这次奇异游历的特殊氛围和心情。第二层(第29自然段):叙写了奇异游历的全过程。第三层(第1011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草虫村落的依恋。四、总结全课:作者通过奇特想象,描述了草虫村落的有趣生活。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3、草虫的村落课型精读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形象表达独特的感受。学习重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爱恋,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丰富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运用丰富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认真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的?勾画相关语句,联系生活实际,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学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作者认为“草虫的村落”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小虫子的快乐天地)这节课,我们就来品味探究一下,为什么说“草虫的村落”是一个快乐天地,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描述的?二、品读课文,深入探究:1、小班合作,交流勾画的语句,谈感受。2、指名展练重点句及体会,教师引导、点拨,课件出示重点句:(1)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你看它虽然迷了路,仍傲然地前进着。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一条路。(体会成功者的喜悦,从“游侠”体会作者想象丰富。)(2)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我看见在许多同类虫子中间,一只娇小的从洞里跑出来迎接远归者。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起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体会亲人相见的快乐,想象说话:它们在倾诉些什么呢?)(3)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驻足痴望。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体会甲虫们相处融洽的快乐,想象说话:黑甲虫看着“庞然大物”为什么会感到好奇?蜥蜴和小甲虫在交流些什么?)(4)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才能演奏出来的!(从比喻体会音乐的美,感受快乐。) (5)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 (体会甲虫劳动的快乐,想象说话:我还看见了什么?)3、小结写法:甲虫们快乐地生活着、劳动着、创造着,“草虫的村落”是小虫子的快乐天地。甲虫们不但有生命,还有灵性,作者是怎么表达自己的感受的?(用心观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三、总结升华,进行练笔:1、课件拓展与自然有关的句段,学生欣赏读。2、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谈体会,明确文章中心。3、课堂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4*索溪峪的“野”课型略读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体悟关键句段,感受索溪峪的“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学习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正确流利朗读三遍课文,拼读字词,标出段序。2、勾画自学要求,思考:“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了索溪峪的“野”?勾画相关语句做批注。教学活动过程:一、课件展示,揭题导入1、欣赏张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风光。2、揭示课题:索溪峪的“野”,指名简介索溪峪。二、初读课文,感知索溪峪的“野”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课件出示,指名认读词语。3、指名分段读课文,初读反馈。三、合作研读,感受索溪峪的“野”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通过哪几方面描写了索溪峪的“野”?(总分;山、水、动物、游人)2、选择其中一个部分,分组研读,交流讨论,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索溪峪的山、水、动物和游人的“野”的?3、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板块进行教学)赏析“山是野的。” a齐读这一段,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具体描述“山是野的”这个特点的?课文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是一种惊险的美。是一种磅礴的美。是一种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b赏析句子:“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而生畏。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你从哪些词语当中感受到了一种惊险的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胆颤)c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一种惊险的美?(一线天、百丈峡,它们的名字听着也让人觉得害怕。)d有感情朗读, 读出你的惊讶,读出你的赞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赏析“水是野的。”a让我们跟着摄像师的镜头,来领略索溪峪水的野吧!b赏析句子“索溪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闹”,十分调皮、可爱。也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这一段中,作者还有哪些奇特的想象?(索溪峪是一个野孩子,山路是它的哥哥,树木是它的大叔,石头是它的弟弟。)C赛读,读出索溪的趣。赏析“山上的野物是野的。”和“游人也野了起来。”a快速朗读,想想“野”加引号的含义。b赏析句子“人们,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返璞归真”是什么意思?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课文中怎样写猴子与游人的“返朴归真”?4、仔细观察文章各段的写法,说说作者在谋篇布局上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特点,再具体描写。)四、朗读积累,体悟索溪峪的“野”课文以作者独特的视角,表达了独特的感受,让我们身临其境。要求读出感受,读出韵味,读中想象。(1)自己选择一部分练读。(2)合作读。(3)齐读与个别读相结合。(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积累。五、回归“野,作总结:不同的人对同样的风景,会有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 “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天然的、自然的、自由的)索溪峪的美独具特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回顾拓展一课型练习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回顾交流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提高习作能力。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3、自读故事,体会“一字诗”的妙处。4、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激发热爱自然之情。学习重点1、体会本组课文表达特点及这样表达的好处。2、积累优美诗句,体会“一字诗”的妙处。学习难点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介绍自己的阅读体会、感受。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准备自己课外阅读时遇到与本单元类似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题目、内容、体会和收获。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交流平台:总结本组课文的表达特点,将山中访友山雨与之前所学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作比较;总结梳理自己课外阅读中遇到与本单元类似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文章时的体会和收获。2、读背“日积月累”,试理解诗句大意,体会其中的想象与联想。3、读懂故事大意,试体会“一字诗”的妙处。4、正确朗读词语盘点,勾画特殊结构的词语,积累四字词语。教学活动过程:一、词语盘点:1、学生展练:(1)认读词语,提示字音字形,难点易错词可写一写。如:挺拔、静谧、勤勉等。(2)特殊结构词语:AABC(津津乐道,与“津津有味”联系记忆)、ABCC(行色匆匆)、反义词(左冲右撞)2、引导练习说话。二、交流平台:1、小班内讨论交流。2、小班代表回顾本组课文的写作特点,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与之前所学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桂林山水等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3、教师点拨:本组课文充分运用了联想和想象。4、再次阅读草虫的村落,指名交流作者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联想和想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指名介绍自己在课外阅读的类似的文章题目、内容、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6、鼓励将习得的表达方法运用到习作中。三、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诵读诗句,尝试理解。2、选择几个诗句,体会作者的联想与想象,课件出示整首诗。(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作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之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家效力。(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诗人由此联想到春回大地。(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四季中凋零最晚,诗人点明爱菊的原因,表达了特殊的爱菊之情,其间也赞美了菊花历经风霜后凋零的坚贞品格。3、背诵积累诗句。四、趣味语文:1、自读故事,读通读懂。2、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3、诵读“一字诗”。五、总结全课:板书设计:导学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一课型口语交际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学习重点1、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2、培养、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难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准备教师:1、大自然各种声音的录音。2、课件。学生:课前观察,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课前观察,可以是植物、动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如观察一棵树,建议做到:看一看,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认真仔细地看,随着光线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闻一闻,闻闻树皮、树叶,你闻到了什么气息?想到了什么?摸一摸,摸摸熟知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静静地在树下坐一坐,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感受树的特点,感受树的周围景物及生活在树上的小鸟、知了等小生命的气息、活动等。2、回忆自己暑期生活中游览风景名胜、难忘、有趣等事情,有什么收获和感受。教学活动过程:一、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课件)(1)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2)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3)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或是其他有意义的活动、难忘的事,注意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三、教师引导,感受音响世界:1、师:(课件播放流水声)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听到这些声音你们的脑海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生交流。2、课件出示几种声音,让学生听后展开想象说话,可以编故事。四、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 “暑期生活”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五、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六、总结全课:板书设计: 导学反思课题习作一课型习作指导课时第1课时执教人上课时间第 周星期 第 节学习目标1、 选择想象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进行习作。2、 在习作中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重点明确从哪些方面进行想象,描写自然界的一员。学习难点怎样合理地展开联想和想象。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围绕“我是大自然的一员”主题搜集资料。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提纲:1、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2、 想象自己是大自然的一员,你准备从哪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行业热点及退出策略在人工智能行业的退出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2026届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GB 45673- 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用规范》之“5.11变更管理”审核检查单(2025A0)
- 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专项训练及解析试卷
- 2025年春季英语四六级专项训练:长篇阅读技巧提升试卷
- 王者荣耀培训知识课件
- 王昌龄《从军行》课件
- 研究方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 教育培训行业线下活动策划
- GB/T 18710-2002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 第三章 群速度色散
- 田英章楷书心经-高清米字格版
- 2021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液相色谱柱使用记录
- 项目检查汇报报告(52张)课件
- 直螺纹套筒现场平行检查及记录表
- JJG 856-2015 工作用辐射温度计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J-STD-020D[1].1中文版
- 益美高引风式冷却塔特点介绍
- 1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