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2.doc_第1页
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2.doc_第2页
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2.doc_第3页
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障科学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任何客观损害的话,人类正常寿命不应该少于100岁,也就是说客观损坏是影响人类寿命的关键,而客观损坏的主要因素非各种疾病莫属,由此我们说,控制疾病发生率的医疗卫生发展情况,关联着一个地区人均期望寿命的高低。建国以来,我市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猛,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机构遍布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至村和居民小区。卫技人员从建国之初不足百人的几个郎中,发展到如今仅全民医疗单位就拥有3130余名医卫技术人员,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1265人,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数3.18人。10万元医疗仪器设备从零增加到现在的331台(件),仅百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就有13台套。有1000多万元的核磁共振和800多万元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各1台,500多万元的CT机有6台, 100多万元的彩色超声波机有4台。医疗机构从五十年代的只有几所联合诊所发展到现在拥有公办二级医院3所,一级医院3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255家。床位数从零增加到每千人口拥有2.41张。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既是我市的二级甲等医院,又分别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分院,技术力量雄厚,不仅可以满足市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还可处置绝大多数疑难重症疾病。分布于各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分中心和分院,近几年在努力改善医院硬件设施的同时,积极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技术尖子,让百姓看得好病,全面保障着区域内居民的健康安全。离百姓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经多年建设,大多达到省示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常见疾病诊治水平显著提高,为群众就地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方便。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以及医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问题。目前我市基本实现群众小病不出村或社区,一般疾病不出镇,重症疾病不出市的目标。同时,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71%,职工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居民治病费用负担大幅下降,群众看病贵问题也大为缓解。就诊看病方便了,医药费用负担降低了,群众就愿意看病,敢去看病,这样不但提高了疾病发现率和治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人群的健康水平。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1.7%。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每年开展一次,体检率80%以上。建立35岁以上人群就诊测血压制度。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指导工作,实施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高血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率80%余。落实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将有肇事肇祸倾向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686项目管理,开展每月1次随访。0-6岁儿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肝炎、痢疾、伤寒、霍乱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等聚集性疫情监测。规范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一类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7%以上。长期以来,全市传染病总发病率控制在155/10万以内,一直低于省定控制指标。建国之初儿童常患的新生儿破伤风、白喉、脊髓灰白质炎、乙型脑炎等疾病基本消灭,婴幼儿死亡率从建国之初的200,下降到今天的基本零死亡。全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开。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鼓励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降低农村产妇生产风险,孕产妇死亡率也有建国之初的2000/10万下降到今天的15/10万以内,2008年以来的四年间零死亡。推进农村适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落实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诊治工作,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对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普查,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发现率和治愈率。重新启动婚前体检工作,免费提供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60%以上,疾病发现率超过15%。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各接产医院对产妇作产前检查时,要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三种疾病检测,并提供防治咨询服务,发现阳性病例及时治疗,对乙肝表抗阳性孕妇所产新生儿,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控制艾滋病、梅毒、乙肝发生率。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成绩也非常突出,健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健康素养知识不断普及,健康教育资料发送到户,市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全面提高。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常抓不懈,“灭鼠、灭蝇、灭蟑”是省先进城市。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实现规范化处置。卫生镇、村创建和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农村改厕工作有序推进,全市累计改厕21万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推进,以及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深入开展,也是我市人群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原因。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问题,前几年,我市第五人民医院在原海复镇医院旧址创办了老年康复中心,市第七人民医院也利用原新港镇卫生院的房屋设施开展托老服务,为老年患者提供医疗护理等长期专业技术服务,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也为提高老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