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doc_第1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doc_第2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doc_第3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doc_第4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请勿在试卷上答题,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今天,未必所有人都能拥有一个价格不菲的电子阅读器。但当你在拥挤的地铁里打开手机阅读一本传奇小说,或者对着电脑用鼠标拖动一本畅销书节选时,电子阅读正不可避免地降临到普通人的生活里。数字出版,特别是电子书出版领域暗流涌动,纷纷“试水”电子阅读器;而民营出版商进军数字出版的步伐更大,继盛大以999元的“震撼价”推出电子阅读器Bambook后,万榕书业称,今后所有图书将在纸、手机、Pc、阅读器上同步出版,万榕书业由此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媒体出版商。甚至,关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谁更可读的争执,也已经展开。有人表示,自己仍然无法接受间读电子书,而更喜欢传统纸质书在手指间翻过的感觉。纸质读物的优势,首先就是一本书自有其独特的收藏价值,毕竟当自己使用了一些资金把书买下之后,它就是属于你的东西,而且那种时时洋溢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巨大而难以言传的熏陶作用,是电子阅读永远不可能代替和削减的。但也有人坚称,传统出版物定将消亡,电子阅读代表未来的希望。由于环保的概念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宣传、所以纸质读物的存在价值已经慢慢在走下坡路,毕竟纸质的东西还是需要通过砍伐树木来实现自身的存在,而且由于纸质读物的重量问题,也不方便携带,再加上数字化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多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这不仅避免了砍伐树木的问题,还正好利用起了这个3G时代的信息量。故而纸质书何去何从的确是比较令人担忧的。听上去,似乎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已经开始。新年伊始,中国第一次电子书产业论坛召开,出版商和销售商纷纷参与讨论,规划中国电子书产业的未来。另一则引人关注的新闻是,作家贾平凹长篇小说古炉试图同时发行新书的纸版和电子版,由此产生版权纠纷。古炉的纸质书还未面世,其电子版却提前“首发”,人民文学出版社对网易读书频道的这一做法提出了异议。对于出版社而言,“首发”问题还在其次,重要的是该社事先并不知道贾平凹将作品的电子版权授予网易读书频道。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社在签下古炉版权时,合同里也包含了电子版权的条款,因此古炉的电子版权应该归属于该社。不过,网易读书频道主编则表示,网易拥有古炉的电子版权是无庸置疑的,而且是经过贾平凹本人授权的独家、首发、全本电子版权。这场纠纷,把它看作一个版权归属问题,说是为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断裂提供了佐证。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阅读方式的孰优孰劣。唯有那些重视“阅读”内容本身的人,才可能体会一个浅显的道理:阅读的本质,是不会随着工具的变化而转移的。无论是在蕴含最新科技手段的电子阅读器上,还是在平实或装帧华丽的传统书本里,一本书不会教会人不同的东西。如果说阅读所追求的本质是内容,那么,这个内容是由油墨印刷在纸张上,或是由“电子墨水”显示在电子屏上,又会有什么区别呢?阅读工具改变的是阅读者的附带体验。喜欢传统书籍的人,或者是习惯了书本的翻读方式,或者是重视由纸感、墨香等组成的文化气质。而电子书痴迷者,可能为携带方便、查阅简单等原因而感到满意。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子阅读器的出现给人更多选择,也带来更多新意。但它只能做这么多。在纸张上还是电子阅读器上读书,既无法改变一个人对于图书内容本身的汲取和理解,也无法改变读者由读物本身所得到的学识和智慧。在完成将内容传递给读者这一工具性作用之后,阅读手段就退隐了,书的本质作用开始显现。当然,读书历来是一件掺杂着多种复杂情感的事。所以,坚持传统阅读的人和将传统书本换成一个薄薄的电子阅读器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理由。这些理由都是私人性的,都值得尊重。如若将这些私人选择对立起来,显然很不明智。作为产业的电子出版,是出版商和销售商占领市场的一种新策略。但对读者而言,过分纠结于传统书籍和电子书籍的优劣,恐怕不是件好事。但愿对阅读方式的过度关注,不会掩盖阅读内容本身。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据张伟不管用什么读,书还是那本书改写,原文载2011年1月25日中国青年报)1第段“试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2根据第段文意,分别概括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优点。(4分)类别优点纸质书(1)(2)电子书(3)(4)3填入第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不是就是B与其不如C宁可也不D要么要么4下列关于第段含义和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一段承接上文,进一步阐明新旧两种阅读方式的各自优劣。B这一段提出观点,强调阅读工具不以阅读本质的变化为转移。C“其实表示文意转折,一下文将着重阐述阅读的本质是内容。D“唯有表明能体会那个浅显道理的原因,是重视阅读内容。5根据文意,推断第段画线句所要“显现”的是。(2分)6文末说“不管你用什么方式来读,书还是那本书”,请举自己阅读经历中的实例就此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l2题。(20分)我们村里的风余世磊风把麦垛刮走,把人刮歪,又把歪长的树刮直。那么大、那么厉害的风,真是吓人。那是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我们村里的风,可不是这样。我们村里的风,轻轻的,柔柔的,软软的,生怕把草吹倒,把虫吹惊,把人吹病。它喜欢抚摸我们的额头,让我们微微感到一阵凉意,只有在小时候,病中,妈妈才会这样抚摸着我们。有一个人,挖地回来,出了一身汗,急忙脱了衣服。风一不小心,就把他吹感冒了,鼻子不通,还有些发烧。本来,责任不在于风,但风还是感到内疚,一连几天,不敢见那个人的面。风,也有刮得很大的时候,譬如,初冬下午的霜风,像刘家湾做屠夫的宝爹,杀猪的时候,经常亮出明晃晃的刀子,不过吓唬吓唬村里的孩子。孩子们不怕,照旧在塘里玩冰凌,一张张脸,被风吹成了红富士,挂在乡村的枝枝桠桠上,散发着果子特有的香味儿。还有,在下雪前刮起的风,它是想把人赶回家去,把畜牧赶回圈舍,把最后的几枚枯叶吹落。雪在夜里下了起来,到处一片白茫茫,好干净。可惜这种干净,保持不了多久,总有几个睡不着的人,一大早,就把他们脏兮兮的鞋印,留在雪地上。我们村里的风,不会空着手来。好像去走亲戚,空着一双手,总是有些不好意思。带点阳光,带点雨水,带点花香,带点鸟语,带点泥土的腥味和潮湿。四月底,新麦才刚刚成熟,先送些麦香给风尝尝,风舍不得尝,一转手,作个人情,又把麦香送给我们村里的人。瞎子外婆家屋后,有一棵桂花树,仿佛在一夜之间,开出了满满一树桂花。桂花树不能走路,专门托了风,把花香送到各家各户,且有交代,一家一份,不管他家贫,还是家富。就像瞎子外婆,什么也没有,只养了一窝鸡,但自己一个鸡蛋都舍不得吃,全部攒起来。谁家来了贵客,瞎子外婆看不见,但能听见,就会喊孩子们,帮她送去几个鸡蛋。也多像现在,我依然住在乡下的老娘,不时,会让进城的客车,为我捎来些青菜、豆腐、布鞋和挂念。夏日炎炎,把人晒黑,把草晒焦,把一朵朵牵牛花儿,晒得都躲回了藤蔓里。天一黑,稻场上,就坐满了乘凉的人。是夏夜,让风捎来些凉,慷慨地洒向稻场和人。等到乘凉的人回了家,不用夏夜叮嘱,更不用月亮唠叨,多情的风自会给每户人家、每一张床上,再送上一枕清凉、一个好梦。赶走蚊子,放下蚊帐,临睡以前,让我们都来好好想一想,风带来了这么多,我们又能用什么回赠?至少,应该略微向风表示一下谢意呀!其实,要感谢风的,又何止这些?二月了,越冬的作物还在沉睡,谁也唤不醒,最后还是等到风来,把它们一一唤醒。麦苗还在赖床,不肯起来,还是风有办法,多多夸奖几句,麦苗的劲头就来了。许多丰收的庄稼,不是靠打,也不是靠宠,而是靠这样夸奖出来的呀。门前,种一棵丝瓜,丝瓜藤沿着篱笆走,走到了尽头,想跳到对面的屋顶上,但屋顶太高,它试跳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一阵风吹过,从下面推它一把,它借着这风力,使劲一跳,一下子就跳上了屋顶。蛙叽里呱啦,在稻花香里说丰年,没有风来授粉说得再多也是废话。给稻花授粉,给豇豆花授粉,给南瓜花授粉,这么多的花,郝在同一个季节开放出来,风的劳动量可想而知。一粒粒稻子,一只只豆荚,一个个南瓜,随后被孕育了出来。风吹过去,连个谢字也不要那些庄稼说,真的,不要,风什么也不要。最应该感谢的,往往最容易被人忘记、忽略,因为这些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得让人从来不曾在心中想过。刚刚结出的果实,我请你们记住风,记住泥土,交上一份丰收的答卷,就是对风最好的报答。还有我们村里的孩子,你们也要记住,永远不要忽略,像风这样极其平凡的关怀与爱护。愿所有美好的品质,从小,就深入到你们内心,伴随着你们健康、正直、平安地长大!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看风,看河里的水、天上的云。在这些美好的时光中,在我们村里,让我们和柳条一起,随风起舞,像风一样,去我们想去的地方。我们村里的风,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到人家里串串门。像一个人,沿着一条巷子,走得很快,也不看路,撞到了一面土墙。头肯定碰痛了,站了一会儿,折过来,沿着另一条巷子走,不过脚步明显放慢了,生怕再撞着了头。一个孩子,坐在门口写作业,风不识字,却翻起了孩子的书。孩子翻回来,风又翻过去,孩子捡起了决石头,压在了书上。风笑了,摸摸孩子的头,不再逗孩子玩,继续往前走去。那个孩子长大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来,仿佛就在昨天。我到邻村的一个朋友家去,朋友说:是哪阵风把你吹来的?那还用说,当然是我们村里的那阵好风了。(选自散文选刊2010年第9期,有删改)7第段写大西北作家刘亮程村里的风,其作用是。(2分)8第段画线句与课文哦,香雪中“一阵寒风扑来,吸吮着她单薄的身体”一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何异同?(3分)9本文思路明晰,从我们村里的风、的特点,到它对人和庄稼的慷慨多情,表现了风的品质。(3分)10分析第段表达的思想情感。(2分)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A我们村里的风生怕把人吹病,可它还是把挖地人吹感冒了,这是先扬后抑的写法。B第段又写初冬的霜风像屠夫亮出的刀,说明我们村里的风也有厉害可怕的一面。C第段运用类比手法,表现了我们村里的风像瞎子外婆、乡下老娘一样无私待人。D第段是文章的第二层次,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我们村里的风亲和可爱的形象。E全文按冬春夏秋的顺序安排材料,步步深入地写出我们村里的风助人为乐的事迹。F文章寓意深刻,情感真挚动人,在平淡的描述中包含对大自然的无限敬畏和思考。12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联系文章第段或第段内容加以赏析。(4分) (三)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13(1)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论语)(2),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3)接天莲叶无穷碧,。(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4)吾尝终日而思矣,。(荀子劝学)(5)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别有幽愁暗恨生,。(白居易长恨歌)(8),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四)阅读下面的词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清平乐南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注砌:台阶。恣:任凭;任意。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南浦:泛指送别之地。14在词史上,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分)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分)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也。”雨止,别去。十馀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且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节选自周容芋老人传)注佣:受雇打工。丞、尉:知县的佐职。钧礼:平等之礼。炼珍:烹制精美的食品。尚食:这里指朝廷赏赐的食品。不饬:不守规矩,行为不端。岂独一箸间:意谓不只辍箸不吃这点事。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4分)(1)影乃益瘦() (2)再进,生为之饱()(3)织纺井臼,佐读勤苦()(4)相国遽惊谢日()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独与妪居渡口谓老人与相国有旧B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及为吏C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时、位之移人也D命妪煮芋以进以污贿不饬罢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1)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 (2)尚何芋是甘乎?20文中老人所言三事说明的道理是。(可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21根据文意,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赠孙秋士序清梅曾亮为名公子贵介弟,而无官于朝,无迹于场屋。斗室中课六七童子,十馀年主者不易姓,往来不过一二士。诗一卷,纸墨暗昧,读者卷舌滞口而不可舍去。敝衣冠,独行市中,断烂古书外不市他物。居近正阳门,不二三里,目不见朝报一字,不知何者为今日时事、达官要人。盖古之山林枯槁之士,无过于孙先生者,而今于京师中遇之,亦异矣。韩昌黎言居京师八九年,不知当时何能自处。夫士至京师不可居,困矣。然困有至非京师无可居如先生者,为愈奇耳。吾观东方曼倩及扬子云,皆非嗜禄利者,其居长安中甚落拓矣,亦卒不舍去。岂古今人之遇或同与?二子在当时,虽其遭遇若此,后之好事者或传其书,写放其貌,忻慕笑抃,而欲从游,则以吾所言如先生其人者,后人好事者见之,有不欲传其书,写放其貌,而欲从之游者乎?有不忻慕笑抃,而忘其为落拓于当世者乎?太史公班固书,屡言长安诸公贵人,皆不出其名氏,以其人日异月新,不胜识也。然而有名氏如二子者,落拓亦何负于人哉!曾亮交先生十馀年,今先生年六十矣,乃述其行之似古人者以为寿,以见寿莫寿于使后世知我为古人也。注责介弟:高贵子弟。介弟,对别人兄弟的敬称。场屋:科举考场。主者:东家。朝报:古代官报,刊载诏令、任免、奏章等。东方曼倩及扬子云:东方朔,字曼倩;扬雄,字子云。皆西汉文学家。写放:摹画。放,通“仿”。忻慕笑抃(bin):钦佩羡慕而欢欣鼓舞。22“秋士”是古代文化中特有的名称,高中课文对此有所论及。(1分)23第二段举韩愈、东方朔、扬雄为例的作用是: (3分)24下面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孙先生作诗一卷,纸张陈旧,墨色暗淡,常使读它的人辨识不清又不忍放下。B孙先生经常穿戴破旧的衣帽,独自行走于集市,除了残破古籍外什么也不买。C东方朔和扬雄都不是贪图利禄的人,他们居于京师宁可穷困落拓也不肯离去。D班同汉书多不提京城达官贵人名氏,却留有落拓者如东方朔、扬雄之名。25从文末看,作者写这篇赠序是为了。(2分)26文中孙先生是一位让作者感到“异”、“奇”的隐士。请联系全文,评析这一人物形象。(3分)二、写作(70分)27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公园里有两位老人在下围棋,他们下棋的速度非常缓慢,观棋的人都感到不耐烦了。老人风趣地说:“你们不知道,围棋要慢慢下才好。下得慢,可以细细体会棋局的无穷变化和乐趣;下得快则杀气腾腾,不像是朋友对弈。何况,当第一颗子落下,一局棋就开始走向死路,下得急了,棋盘很快就填满了,棋也就死了。好棋要慢慢地下啊!”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把观棋的人带入了沉思。长宁区2011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阅读(80分)(一)16题(17分)1(在图书市场)尝试产销(2分)2(1)具有独特的收藏价值。(2)对阅读者在人品、情感和文化等方面能产生熏陶作用。(3)不需要砍伐树木造纸(环保作用)。(4)携带方便且信息量大。(4分)3B(2分)4C(3分)5符合文意、自圆其说。(参考:丰富人的学识和智慧、塑造人的品格和精神、提升人的素质和教养等。或引课文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径中观点亦可)(2分)6(1)举例恰当(纸质书或电子书的具体书目);(2)从书中获取的具体的知识和思想:(3)阅读方式或手段不改变对书籍内容的把握。(共4分)(二)712题(20分)7引出下文,反衬“我们村里的风”。(2分)8相同点:都以比拟手法写风,生动形象(1分)。不同点:一写夏日晚风之清凉,表达作者对“我们村里的风”由衷的喜爱和赞美(1分);一写秋夜寒风之刺骨,表现香雪一人留在西山口车站后内心的孤独和害怕(1分)。9轻柔软(1分)平凡、无私地关怀和爱护所有生命。(2分)1O流露出强烈的自豪感,表达对“风”实际上是故乡的深情和热爱。(2分)11CD(6分)12要点:(1)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拟人手法,使对象人格化(举例略)。(2)语言幽默风趣。善于选取有趣的生活细节或动作,表现对象的活泼可爱(举例略)。(观点与材料一致,有条理,语句通顺)(共4分)(三)13题(6分)13(任选6空)(6分)(1)曲肱而枕之(2)何时倚虚幌(3)映日荷花别样红(4)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勿以善小而不为(6)伤心秦汉经行处(7)此时无声胜有声(8)可堪孤馆闭春寒(四)1416题(8分)14温庭筠(1分)15要点:化抽象为具体,以春草蔓延无际来形容离恨不绝如缕和难以排解,生动、贴切而又曲折多致。(3分)16要点:(1)温词语言多有藻饰,如“恣”、“离觞”、“南浦”等;李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