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复习已经学过的古诗,导入新课。小朋友们,从一年级入学开始,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8首古诗(课件出示:10首古诗的题目),还记得吗?来咱们比比谁记得的古诗多。今天又来学习两首古诗,板书课题:25 古诗两首。这两首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写的七言绝句。出示挂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师小结: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图上画的这位老人叫贺知章,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这个地方就是他的家乡,贺知章80岁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写下了著名的古诗回乡偶书。板书课题:回乡偶书(唐)贺知章现在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偶书:偶然写下的。 识记“偶”课件出示形近字(藕 )师质疑:诗人回到家乡是因为什么才偶然写下了这首诗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设计意图:老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以前课内外背诵过的古诗题目,通过抢答比赛吟诵古诗,其中重在复习学过的李白的诗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观察挂图,通过对诗及作者背景的介绍,使同学们一下子进入了古诗的情境之中,为后面的学习做辅垫。)二、朗读古诗,读出韵律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就请教树叶上的拼音,开始吧!小朋友读好了吗?谁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评价)生:他把鬓毛衰shuai,读成了鬓毛衰cui。师:这个“衰”字,在古时候时读cui,现在,我们把它读shuai衰老的衰。这首古诗里,除了“衰”字,还有几个生字,你都能读准吗?(课件出示)生字、词、句认读:鬓鬓毛乡音无改鬓毛衰衰衰老客客人何何处笑问客从何处来。师:同学们,读古诗,不光要读准字音,还应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律,请大家仔细观察,这首古诗有几行?每一行有几个字?师:像这样的古诗,我们叫它“七言绝句”,像这样的“七言绝句”该怎么读呢?听录音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指名读,齐读。我们以前学过的诗,还有哪些是“七言绝句”,谁来背背?比比谁背得好。村 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设计意图:生字的教学仍是我们二年级的重点,多跟生字见面,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是识字教学的关键。古诗的朗读不同于课文的朗读。它的特殊的结构、文体使它有了特殊的读法,那就是诗的韵律和节奏,通过古诗文体分类的简单介绍,使学生了解其节奏,对他们今后学古诗很有帮助。)三、自主感悟,品读体会小朋友们能正确地朗读古诗,就能够打开理解古诗的大门。自由朗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全班交流,感悟诗意。学习第一、二行请大家仔细找一找:在第一行诗中有几对反义词?一少一老,一小一大,一离一回,整整几十年了,变化大不大呀!从哪儿看出来?同学们,假如你是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心情会怎样?品读一、二行: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指名读、齐读。学习第三、四行你还知道哪句诗的意思?小朋友看见了诗人,不认识他,笑着问他是从哪儿来的?质疑:为什么不认识他呢?引读 师:难怪儿童相见生:不相识师:笑问客从生:何处来小朋友把谁当成了“客”? 诗人是客人吗?如果你是诗人,心里会怎么想?分角色演一演:想想,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生(小朋友):老爷爷,请问你是哪里人?从哪儿来呀?生(诗人):小朋友,我也是这里的人,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家乡了,现在终于回来了。品读三、四行:(读出伤心、无奈)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指名读、齐读。教师小结:是啊!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诗人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家乡的小朋友已经不认识他了,真是感慨万千啊!再读古诗,读出韵味,读出感情。自由读、男女赛读。(设计意图:古诗重在诵读,在充分让学生的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抓住“少老、小大、离回”三对反义词及“客”字的引导感悟,学生一下子把握整首诗,一切水到渠成。)四、积累背诵,拓展延伸自由背诵引背完整背漫长的岁月,催老了诗人的容颜,但是割不断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课件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外积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设计意图:由课内到课外,不为教而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使中华传统文化能很好的传承下去。)五、学习生字“客、何、音”第二课时一、导入 1.继续学习古诗两首,出示李白的画像,这是谁?刚才我们吟诵了李白的诗句,通过以前的学习,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呢?(由学生简介李白的生平) 2.导入课题: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咱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板书:赠汪伦,强调“赠”的读音应是平舌。生齐读课题。 3.有谁知道赠是什么意思?那赠汪伦又是什么意思?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他们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谈谈对汪伦的了解。 5.接着,师出示多媒体,讲李白与汪伦能成为好朋友的小故事。 6.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赠汪伦 强调:赠汪伦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安徽泾县桃花潭附近的一位村民。学生在书上描红、临写:赠7.解题:“赠”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8.同学们,真挚的友情是人生路上最值得珍藏的一段记录,生性豪放的李白究竟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来赠给汪伦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以前学过的古诗。通过资源共享,相互交流资料,从而使学生对李白与汪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他们真正地走近诗人,体验其人、其情,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初读古诗,读通读懂、课件(3):出示古诗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首古诗,自由自在地读,无拘无束地读,摇头晃脑地读,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座位交流交流,也可以待会儿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指名读古诗。(你读得很通顺、很流畅。你的声音非常响亮。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再注意点节奏就更好了。)识记生字交流。 诗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在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吗?欲:将要忽闻:忽然听到踏歌:古代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一边用脚打节拍,一边唱歌。(表演)不及:比不上深千尺:有千尺那么深。能连起来把这首诗的大概意思说一说吗?(李白坐上船儿正准备远行,忽然听到岸上传来踏歌的声音。桃花潭水虽然深过千尺,也比不上汪伦赶来送我的厚谊深情。)三、再读古诗,感受诗情过渡:同学们,李白和汪伦能成为好朋友,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听吗?教师配乐讲故事,课件(4):出示故事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一边读,一边体会李白与汪伦的这份深情厚谊。轻声读,带着感情读,在读中体会。交流: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具体的诗句中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1)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深千尺:虚指,夸张的说法。说明桃花潭的水很深(2)同学们,汪伦虽是用计将李白骗来,但两人却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在这十几天中,汪伦和李白会做些什么呢?(课件:重新出现古诗)教师介绍,深化故事内容:李白一生豪放,而汪伦也是豪爽之人,在这十几天里,汪伦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饮美酒,吃佳肴,听歌咏,谈诗歌,一起吟诗作对,一起游遍了当地的名山胜景,过得非常愉快。(3)然而,相聚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李白不得不离去了。站在船头,那湛蓝的桃花潭水,更触动了诗人的离别情怀。于是,李白情不自禁的用水深来比喻情深。板书:水深情深(4)同学们,李白哪里是想说水深,他分明是想说(5)是啊,纵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真是水深,情更深。板书:更(6)在李白看来,桃花潭水的深沉、清澈,正好比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一样,又深厚,又真挚。谁能通过朗读把这样深厚的感情,表现出来?(7)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把李白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过渡:李白与汪伦虽只相处了短短数日,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此时,站在船头,李白会想些什么呢?有人说,豪放的李白不想伤感,便留下书信一封,想要不辞而别。可是想到当日与孟夫子一别,便十几年不能相见;想到自己一生漂泊,行踪不定,只怕今后再也没有与汪伦重逢的时候,李白又多么想再见汪伦一面啊!正在这时,李白忽然听到岸上传来伴着节拍唱歌的声音。此时的李白,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必定会有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1)教师指导:你们知道吗?可以踏而歌之的,必定是昂扬激越,或是轻松欢快的。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李白不禁又想起了(2)有人说,汪伦其实早已知道李白的行程,却故意装作不知,为的就是想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来为李白送行,给李白一个惊喜。谁来读读这一句,读出这种惊喜的语气?(3)你们看,汪伦是多么理解李白的豪放性格啊!此时此刻,望着匆匆赶来的汪伦,李白一定会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他会对汪伦说些什么?汪伦又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同座位一个演李白,一个演汪伦,在下面说一说,好吗?(引导:抱拳相向,依依惜别)(4)学生情境表演,指名两对学生表演。同学们演的真好,你们从这薄薄的28个字中,悟出了李白与汪伦的深情厚谊,真不简单。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三读古诗:(配乐)(1)想象一下,此时,你就是一代文豪李白,你就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齐读)(2)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齐读)(设计意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对诗歌的意境有一个初步的感知能力,为以后的诗歌教学和写作打下基础。再通过展示读,师生对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思考的最好方式。在学生熟读了全诗后,引导学生质疑,并就学生所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四人小组结合资料与注释自学后汇报交流。目的在于培养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长远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四三诵古诗此时,学生对古人的友谊已有了一定的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配乐引导他们三读古诗,再次将情感的体验推向高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李白,站在将要离岸的小船上,忽然看到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的心一定会为之感动,你会脱口而出(一读古诗)是啊!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李白和汪伦都是豪爽之人,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二读古诗)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反复吟唱着感触之言,渐渐的远去了(三读古诗,引导学生重复诵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诵读,让古诗的情感层层深入,达到读中悟情的效果。)五、拓展延伸 ,内化“情”同学们,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自古以来,描写友情的诗作,数不胜数。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引导学生朗读一组描写送别的诗作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王维借酒为他饯行,送友人西出阳关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朗读)不一样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具店转让合同范本
- 检验工作心得体会和感悟(汇编10篇)
- 金融科技支付服务消费金融模式用户消费方式提升创新性
- 2025年高考日语试卷及答案
- 需求工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康复解剖大题题库及答案
- 汤沟酒厂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 CN222961012U 一种欧式双梁桥式起重机 (河南力富特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 2025年船舶测速题库及答案
- 中国文化概论-第3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 施工方案与安全保障措施
- 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文化经济学课件
- 胸痛中心时钟统一管理制度
- 《病史采集病历分析》课件
- 邮轮客舱服务管理全套教学课件
- 【新大纲新教材】2022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1-8章完整版)
- 中国成人艰难梭菌感染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课件上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DB3309-T 95-2023 海岛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