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兴化市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兴化市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兴化市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兴化市2017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 积累与运用(共30分)1请阅读下面文字,将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写在答题纸的方格内,要求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分)江山如此多娇,引来无数so rn( )墨客为之倾倒,他们尽情挥洒才情来u g( )它的美丽。美的山水,美的文字,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给人至美的享受。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2分)10月24日,英国“每日邮报”分享了一则新华社的延时视频,展示主拱合龙的过程。 “你刚才干什么去了?”妈妈着急地问。“我去学校图书馆看书的。” 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新-课 -标-第- 一-网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参加“金秋书画展”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炎炎夏日,在水上森林我们看到许多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C共享单车布点合理,使用费用低廉,方便了市民与游客的出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齐心协力完成。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每题1 分) ,不为瓦全。 芳林新叶催陈叶, 。莫说相公痴, 。 ,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登高望远,古人往往诗兴大发,壮志满怀。杜甫望岳诗中的“ , ”和王安石登飞来峰诗中的“ , ”有异曲同工之妙。5.名著阅读。(6分) (1)(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而创作的长篇小说。B保尔和冬妮娅曾经是一对恋人,后来由于阶级观点不同而分手,最后保尔与达雅结婚。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描写国内战争。D小说中有很多人对保尔影响很大,如他的哥哥阿尔焦姆、朱赫来、丽达等,这些人引领他走上了革命道路,使他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E保尔曾经因为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而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说明保尔也不是一个完人,这个情节的设置有损保尔的光辉形象。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 和 (书名),文中他创作的小说是 (书名)。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汉字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汉字”专题课上,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探秘汉字】(1)右图是汉字“采”的演变过程,从字形上可以看出“采”是( )(2分)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2)“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摘取 开采 搜集 选取 精神;神色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 。理由是 。(2分)【趣解汉字】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请你参照示例,从“梦”、“沙”中任选一个汉字“趣解”。(2 分,不要求与例句的句式一致)示例:悟,做事之前先用心思考,“吾”(我)就不会糊涂。 汉字: 趣解: 【推广汉字】台湾偶像团体SHE曾经唱过这样的歌: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我们也模拟开展了“推广汉字”的活动。活动中,团委布置各班撰写一条宣传标语,你们班撰写的标语是 (2分)二、阅读理解(共60分)(1) 阅读陈师道的田家,完成第7题。(6分)田家 陈师道鸡鸣人当行,犬鸣人当归。秋来公事急,出处不待时。昨夜三尺雨,灶下已生泥。人言田家乐,尔苦人得知。【注释】公事:这里指服劳役。7这首诗从哪些方面表现了田家(农家)之苦?请简要概括。(3分) 本诗语言朴实,明白如话。试举一例加以说明。(2)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1分) (2) 阅读王子猷居山阴,完成811题。(14分)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节选自世说新语)眠觉:一觉醒来。皎然:明亮洁白的样子。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造门:到了门口。造:到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王子猷居山阴( ) 夜大雪( ) 经宿方至( ) 兴尽而反(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例句:即便夜乘小船就之A至之市 B吾欲辱之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9请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两处)。(2分) 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文言句。(4分)(1)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张岱湖心亭看雪) 1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王子猷什么样的个性?(2分) (三)阅读揭秘“低空风怪”下击暴流,完成1214题。(10分)2015年6月1日,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东方之星”号客轮沿长江由南京开往重庆,当航行至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大马洲水道时翻沉,造成严重的人员死亡。这起惨痛事故的背后有一个“罪魁祸首”,它就是下击暴流。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它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个隐形杀手,总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致命的伤害,所以又被称为“低空风怪”。 什么是下击暴流呢?通俗地讲,下击暴流就是从云中快速下冲的一股强烈气流,触及地面后向四面八方散开。我们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从天而降的气流炸弹,到达地面后爆炸,气流就像炸弹的碎片一样向周围飞溅。还有人将下击暴流比作高悬在空中的水龙头向下放水,下沉的气流就是倾泻而下的水柱。 那么,下击暴流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认为,下击暴流的形成与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紧密相关。上升气流在其上升和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重、冷的云顶)而被储存起来。以后,一旦上升气流迅速消失,云顶迅速崩溃,便产生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下击暴流属于小尺度风暴系统,虽然“个头小”,但“脾气”大,其破坏性不可小觑。首先它是飞行安全的劲敌。飞机起飞和着陆都是先逆风飞行,然后飞进下击暴流区,最后顺风飞行。在逆风飞行时,飞机空速(空速就是飞机相对于空气的运动速度)增大,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必然会减油门。当油门减下来后,飞机飞进下击暴流区,这时飞机空速减小,飞机突然下降。飞行员为了保持空速和高度,必须增大油门。当油门增大后,飞机飞进顺风区,容易造成速度失控。如果下沉气流不强,飞行高度高,飞行员经验丰富, 有可能飞出这危险区;但如果碰到下沉气流强度大, 飞行高度低,飞行员缺少飞行经验, 一旦操作不当就可能造成飞机失速坠毁。历史上因下击暴流造成的飞机失事的事故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另外,下击暴流触地后,带来的瞬时大风破坏力极强。下击暴流影响区域内可能出现超过17.2米秒(8级)的瞬时地面大风,最大地面风速可达50米秒(15级),造成农作物倒伏、树木折断甚至房屋倒塌,如果发生在水面上则可能掀翻船只。这种突发性的大风灾害难以提前预测,往往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很短时间内就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伤害。(有删改)12第段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13阅读文章后,学生甲和学生乙有一段对话,请根据选文,补出对话内容。(4分)生甲:你好,文章第段为了说明下击暴流,先作了解释,后来又把它想象成气流炸弹和水龙头,这一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呀?生乙:哦,这里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下击暴流的特征以及它的破坏力。生甲:有人说第段中的“一般”一词不能删去?,这是为什么呢?生乙: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提示,分析文章的说明思路。(4分)提示:首先 ,接着 然后 ,最后 。(四)阅读朱昌俊文明消费应成国民素养一文,回答1517题。(10分)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宜家家居徐汇商场二楼餐厅的座位,长期被中老年相亲群体“霸座”,俨然成了一个“相亲角”。这些老人自带茶水和零食,长时间占座、随地吐痰、大声喧哗,甚至出现打架现象,网友戏称其为“比武招亲”。为此,商家不得不出台新规,要求餐区必须先点餐后入座。除了“霸座”一族,在商品展示区,几乎无处不在的“蹭睡”一族也曾引发社会的普遍关注。不可否认,这类消费者习惯的养成与商场自身的体验式营销理念有关。但对于这类有碍观瞻的不文明现象,显然不能归因于商家单方面的开放。作为商家,允许顾客试睡,有吸引顾客的考量,确实也要在一定程度内承受不文明行为产生的成本。但商家未予制止,并不表示这类行为正当。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商家之所以敢于提倡体验式营销,也是出于一种对文明消费习惯的预设,即开放式营销不会损及正常的经营秩序和消费环境。原本,只要彼此维持在一个恰当的平衡上,对于消费者和商家而言,这一开放做法可谓皆大欢喜。这次上海宜家祭出限制性规定,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近年来,伴随中国消费者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不文明消费现象也大量出现。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日期间,安徽省铜陵市一自助餐厅开业,向全市居民免费派送5天的就餐券,市民凭就餐券可以免费就餐一次,不想最终却引发了哄抢,就餐结束后很多食物都没吃完,浪费惊人。对于这类“占便宜”的心态,有人将其归因于经历过物质紧缺时代的国人,其中不少人对于物质还保留着条件反射式的“占有欲”。而在消费时代,此种观念和意识的偏差通过消费行为凸现了出来。过去我们谈文明消费,多偏向于适可而止、不浪费,却忽视了要遵循基本的公共礼仪。“霸座”的老人,虽然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消费者,但这种行为毕竟发生在商场,也可以说是消费行为的一种衍生。不同时代,对于国民素养和公共文明会有不同的定义。养成文明的消费行为习惯,是新的国民素养与公共文明的题中之义。这方面,商家“被迫”纠偏也是一种有力的提醒,但改变更有赖于社会文明消费意识的传播与普及。当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老年人因打发时间而“霸座”的现象也提醒相关政府部门,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应针对老年人的现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投入。(摘编自2017年10月13日光明日报)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为了引出议论的话题,文章开头列举了 和 两种不文明的现象。(3分)16怎样才能让文明消费成为国民素养?请结合全文,分点回答。(4分) 17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 (五)阅读曹春雷村庄的眼睛,完成1821题。(20分)老井有多老?村里没人知道,就连最年长的奎三爷也摇头,捋着他雪白的长胡子说,从他记事的时候,老井就这样老了。井口的青石,已经沧桑得看不出它的年纪,猜不出它的年龄。是谁挖掘了这个井,又用青石垒砌起来?这是个无解的谜。可以想象的是,这个井一定与最初建立这个村庄的人有关。一个或几个人,跋山涉水,步履蹒跚,从远方流浪到了这里,发现这地方有泉眼,便落下脚来,挖掘并垒砌了这口井。井边建起了房子,人们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村子便形成了。这口井是村庄所有人的乳母,有谁不是喝着它的奶水长大的呢?谁的日子,又能离得开这口井呢?井口的青石板上,印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脚印,大的,小的,宽的,窄的,深的,浅的,无数个脚印堆积在井台上,写出了村庄无形的编年史。谁能解读这部编年史?唯有老井,但它永远都沉默不语,将一切的秘密都藏在了心里。村庄人的一天,是从井口开始的。每天天还朦胧着,便陆续有扁担挑着水桶“吱吱扭扭”,一路往老井而去。然后,这声音从老井返回一户一户的家里,那清亮亮的井水流进灶台上的铁壶里,流进鹅鸭鸡猪羊共用的石槽里。新娶进门的媳妇,第一天清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老井打水。是让老井认识,也是让全村人认识。新媳妇挑着扁担,风摆杨柳,袅袅娜娜,低着头,红着脸,小步走在大街上。路边的妇人便指指点点:那是某某家新娶的媳妇,看,长得多俊哪。老井附近有个古槐,两个人手拉手才刚刚抱得过来。树下有个小广场,村里人没事就聚在这里。夏天在树下摇着蒲扇乘凉,卖西瓜的经过,有人就买个西瓜,用绳子吊着,放在井里,呆上一会儿再捞出来,吃一口,甜在舌尖,爽在心里。老井知道谁家的婆婆和媳妇处得好,婆婆媳妇一起说着笑着来挑水,灌满了水,媳妇抢着挑,婆婆争不过去。它知道谁家的儿媳懒惰,很少踏足井台,来挑水的,总是年迈的婆婆。儿媳偶尔来,也是满腹怨气,絮絮叨叨地说给老井听。老井知道谁家的日子过得如意,谁家的日子过得不顺心。过得如意的人来,留给它一脸的笑颜。过得不顺心的,留给它一地叹息。老井是村庄的眼睛,日日夜夜睁着。即使是在深夜,人睡了,鸡鸭鹅羊们睡了,就连看家护院的狗也打了瞌睡,只有它,一刻也未曾合过眼。它看着村里的炊烟一柱一柱升起来,飘散去。看着头顶的月亮阴晴圆缺,看着发生在月下这片土地上的悲欢离合。看着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走出村庄,然后再回来时,成为村庄的客人。岁月的风尘总是能模糊一个人的眼睛,也模糊了这口老井。渐渐地,它看不清这世道了。村里的小楼越来越多,垃圾也越来越多。农田里化肥、农药用得越来越多,野地里萤火虫、蚂蚱却越来越少。村里人渐渐冷落了这口老井。因为井水又苦又涩。这不再是老井分泌的乳汁,而是老井的泪水。每次回乡,我都去看望老井。从它眼睛里,我分明看到了忧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井安安静静地守在那里,用含着泪的眼睛,回望着村庄的过去,也在眺望村庄的未来。1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为什么说老井是“村庄的眼睛”?(至少答出3点)(6分)(1) (2) (3) 19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7分)(1)赏析第段划线句子的妙处。(5分)赏析: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 、 和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井 ,表现了人们对老井 的感情。(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岁月的风尘总是能模糊一个人的眼睛,也模糊了这口老井”一句的理解。(2分) 20下列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以“老井”为线索,叙写了村庄的历史和现状,表现了作者对村庄的热爱和担忧。B第段中人们指点着新媳妇说“看,长得多俊哪”,“俊”,既指新媳妇相貌漂亮,又暗指新媳妇的勤劳。C文章中老井,由第段的“奶水”变成了第段的“泪水”,写出了老井的沧桑变迁,突出了老井历史的悠久。D文章语言生动,充满感情,通过老井这双“眼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乡村老井边的生活图景。21阅读链接文字和选文第段,辨析两篇文章的结尾在写法和作用上的有何异同。(4分)链接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枣核)辨析:链接材料运用 表达方式,点明了文章的主题,照应了文章的开头;选文第段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和 的修辞手法,既抒发了对村庄的深情,又起到了 的作用。语文参考答案1.(4分)骚人、讴歌2. B(A每日邮报用书名号C选择疑问句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D句号应在括号后)(2分) 3. C(A滥用介词,导致全句主语残缺,“通过”和“使”要删掉一个;B搭配不到,动听声音不能看到;D“防止”与“不再”矛盾)(2分)4.(8分)宁为玉碎流水前波让后波更有痴似相公者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每空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5.(1)(3分)C(第一部分描写国内战争,第二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E(无损人物形象)(2)牛虻斯巴达克斯;暴风雨所诞生的6【探秘汉字】(1)C(会意字)(2分)(2)本意:摘取。理由: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2分)【趣解汉字】示例:沙:没有了水,生命将像沙漠一样荒芜。 梦:林间有夕阳,梦中也有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2分,意对即可)【推广汉字】示例:写工工整整方块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2分)7(1)(3分)作息无定时;劳役(官府的差役)繁重;生活困顿(提示:“灶下已生泥,”暗示已多日无炊火之举)。(意对即可)(2) (2分)示例:1、用农村常见的鸡鸣、犬鸣指早出晚归。2、用“灶下已生泥”来说屋子漏雨。(言之成理即可)(3)(1分)表现了作者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还暗示(揭示)了农家苦的根源是“公事急”。(学生答到一点即可)。【赏析】此诗咏叹田家苦。前四句言农民作息无时。首二句说早出晚归是人之常情。三四句言农民无法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鸡未报晓,早已出门,天黑狗吠,仍未归家,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公事急”。所谓“公事”,即官府的差役。农民为应付差役,起居失常,见出差役的繁重、农民的辛苦。五六句写农家生活的贫困,大雨屋漏,灶下生泥,境况极为悲惨,这是农家苦的另一方面。而这又正是由于“公事急”、农民无法自顾的后果,这就暗示了农家苦的根源。结尾两句申言农家没有“乐”,只有深深的“苦”。两句也暗含对统治者不知农民疾苦,而妄言“田家乐”的不满。这首诗明白如话,感情真挚,风格质朴苍劲,富于回味。8.(1)(4分)居住,住下大雪(名作动)才同“返”,返回(2)(2分)B(代词)9. (2分)即 便 /夜 乘 小 船 /就 之(每处1分)10.(4分)(1)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2分)(2)湖中怎么能还有这样(兴致高雅)的人?(2分)(括号中的话不写不扣分)11.(2分)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潇洒不羁(率性而为、崇尚自由、任性、做事由着性子等)(意对即可)译文:王子猷住在山阴时,一天夜里大雪纷飞,他一觉醒来,推开门,命仆人斟上酒。他环顾四周,看到四周一片洁白,感到犹豫不决,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他忽然想起戴安道。当时戴安道在剡县,王子猷即刻连夜乘小船去拜访他,船行了一夜才到,王子猷到了戴安道家门前却没有进去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王子猷说:“我本来乘着兴致而去的,没有了兴致就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