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 专题3微观经济学 厂商理论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 第四章厂商理论 生产和销售第五章市场结构 竞争与垄断第六章有关厂商的其他理论第七章 要素收入理论 选读 第八章政府微观经济政策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 第四章厂商理论 生产和销售 本章内容 第一节厂商与生产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第四节短期成本第五节长期成本第六节利润 收益与产量本章课时 8课时学习目的 掌握短期和长期的生产函数 短期和长期的成本 厂商利润 重点和难点 短期生产函数计算和理解 短期成本的计算和理解 最大利润的求解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4 第一节厂商与生产 一 厂商及其目标1 厂商 是产品的生产者 又是销售者即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劳务 以取得利润的机构 2 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 厂商生产过程 购买 销售 生产要素 产品 投入 产出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5 3 利润来源 总收益Totolrevenue总成本Totolcost 总利润 总收益 总成本 TR TC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6 二 生产 投入与产出 1 生产 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活动 或是将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造产品的活动 2 基本的生产要素 劳动 所有的劳动力 土地 土地和自然资源 资本 物质资本 不包括货币 如何对复杂的生产过程进行一般性分析 经济学中通常采用抽象的生产函数表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7 三 生产函数 1 定义 表示一定时期内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说明 表示 产量在一段时期内度量的 比如一个月 一个季度或一年的产量 表示 生产函数中投入与产出的函数关系不变 如果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则产生新的函数关系 表示 生产函数中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一种 最优 意义上的关系 不描述由于非生产技术的种种其他原因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8 2 公式 Q f X1 X2 Xn 3 简化形式 Q F L K L表示劳动投入量 K表示资本投入量 也可称非人力投入 即土地和资本合并成为一类 劳动 Labor资本 Capital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9 四 短期和长期 从生产要素可否调整的角度出发 经济学有短期和长期的区分 1 短期 定义 是指这样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 两个概念 可变生产要素 是指那些随着产量的变动可以变动的投入 比如劳动 不变生产要素 是指那些不能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投入 比如资本 短期生产函数 资本投入量因来不及调整而保持不变 产出量就只与劳动投入量有关 Q G L 思考 某服装厂的大额订单 一个月内交活 超出常规的生产能力 如何调整生产要素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0 2 长期 定义 是指这样的时期 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于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长期生产函数 可变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的区别只相对于短期而言 在长期中 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Q F L K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1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 总产量 TP 表示一定得投入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2 平均产量 AP 表示平均每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所生产的产量 3 边际产量 MP 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总产量TotalProduct平均产量AverageProduct边际产量MarginalProduct MP TP L AP TP L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2 二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 定义 简称为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当其他投入不变时 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 当这种投入的总量少于某一特定数值时 每增加一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即边际产量 不断增加 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 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是逐渐减少的 简单含义 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 可变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步减少 最终会等于零甚至小于零 此后 可变投入的增加将不会使得总产量增加 甚至会使总产量下降 如 农业生产业 注意前提条件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3 1 特点 TP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最初增加速度越来越快 但到达一定程度 b点 之后 增加速度越来越慢 在d点到达最大 之后开始下降 Q L TP AP L1 MP O L2 L0 d b c 三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 b c d AP线随着劳动投入量增加 开始时增加 到达最高点c后开始下降 MP线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开始时增加 到达最高点b后开始下降 d点之后变为负值 L Q L Q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4 MP与TP之间关系 两点之间的边际产量等于总产量曲线在这两点之间的斜率 MP 0 TP MP 0 TP最大MP 0 TP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 AP AP 当MP AP AP MP AP AP最高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Q L TP AP L1 MP O L2 L0 b c d b c d 2 三条曲线的关系 数例 当L 5时 Q 30 AP 6若增加1个L Q 12 MP 12 AP1 7 若增加1个L Q 3 MP 3 AP2 5 5 若增加1个L Q 6 MP 6 AP3 6不变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5 四 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 1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 绝对下降的过程 第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总产量增加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减少 Q L TP AP L2 MP O L1 L0 b c d b c d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6 Q L TP AP L1 MP O L2 L0 b c d b c d 2 合理投入区 第一个阶段 平均产量呈上升趋势 MP AP 理性厂商不会把劳动投入量确定在这一领域 一个和尚挑水吃 第二个阶段 平均产量递减 边际产量为正 总产量增速放慢 但仍在增加 二个和尚抬水吃 第三个阶段 边际产量小于零 总产量反而绝对下降 三个和尚没水吃 需减员增效 合理区域 位于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曲线的交点到边际产量等于0之间的区域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7 MP APAP MP APAP MP 0TP 进一步图示 Q L TP AP E L2 G MP O L3 L1 F A B MP APAP最大 MP 0TP最大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8 第三节长期生产函数 一 等产量曲线1 定义 一条等产量曲线表示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 所有生产同一数量产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即投入组合不同 但产量是相同的 K L Q 5000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19 2 等产量线的特征 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 每一条代表一个产量 离原点越远 代表的产量越大 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各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代替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但是随着其投入数量的增加 另外一种要素越来越不容易被代替 K L Q1 Q3 Q2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0 二 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1 定义 又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或RTS或MRS 表示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 增加一单位的某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2 公式 以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为例 劳动L对资本K的边际替代率为 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 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 以便于比较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1 表明 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劳动投入的增加 每增加一单位劳动投入所代替的资本数量逐渐减少 即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替代率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P L L2 K1 K2 a b c d K3 L3 L1 L4 K4 0 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 c和d点的过程中 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 L3和L4 即 L2 L1 L3 L2 L4 L3 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 K2K3 K3K4 3 要素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2 三 规模收益 厂商扩大生产规模 通常需要增加劳动和资本投入 最简单的情况是 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增加 即通过 复制 现有工厂来实现规模扩大 1 定义 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这种所有生产要素按同比例增加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被称为规模收益 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 超过一定的限度 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2 具体分类见 与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比较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3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的增加比例 规模 要素 的增加比例 Q 100 Q 300 2 8 4 Q 200 6 L O K R 2 4 6 8 规模报酬递增 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 投入为两个单位时 产出为100个单位 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 是一种规模经济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4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比例 规模 要素 增加比例 Q 100 Q 200 Q 300 2 8 4 6 2 4 6 8 L O K R 规模报酬不变 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 产出为100个单位 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 产出为200个单位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5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比例 规模 要素 增加比例 L O K R 2 4 6 8 Q 300 2 8 6 4 Q 200 Q 100 规模报酬递减 劳动与资本扩大一个很大的倍数 而产出只扩大很小的倍数 是一种规模不经济 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单位时 产出为100单位 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单位时 产出低于200单位 投入是原来的两倍 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6 四 最优要素组合 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的厂商希望按最优的要素组合来生产 1 定义 指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给定产量的要素组合就是最优要素组合 即能以最小的成本生产最大产量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7 2 等成本线 企业预算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 K L 最大组合的线 K L O 既定成本支出为C 劳动L价格为PL资本K价格PK C PLL PKK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8 1 2 3 5 1 2 3 4 E 4 5 最小成本组合 产量既定 成本最小 A B C Q 15 TC 100 TC 75 TC 125 K L 0 3 最优组合 在E点 两线斜率相等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29 1 2 3 5 1 2 3 4 K L 0 E 4 5 最大产量组合 成本既定 产量最大 A B C Q 15 Q 20 Q 10 TC 100 在E点 两线斜率相等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0 4 最优组合的判断标准 MPL为劳动的边际产量MPK为资本的边际产量 表示每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劳动这一要素投入所能增加的产量 表示在资本要素投入上多支出一单位货币所能增加的产量 两者不等时需要调整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1 如 成本既定时 当时 增L减K TP增 当时 增K减L TP增 当时 要素组合最优化 这意味着厂商最后支出的一笔钱用在劳动投入上的效率要大于用在资本投入上的效率 这意味着厂商最后支出的一笔钱用在资本投入上的效率要大于用在劳动投入上的效率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2 第四节短期成本 1 生产成本 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用于生产要素的支出 显成本 会计学成本 厂商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隐成本 对自己拥有的 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 不在帐目上反映 如自有房屋作厂房 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 2 内容 生产成本 经济成本 隐成本 显成本 一 成本的概念 3 分类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3 二 短期成本概念 1 总成本 TC 定义 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全部成本 公式 TC C Q 分类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总成本 不变成本 可变成本2 不变成本 FC 是厂商花费在不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 不随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3 可变成本 VC 是厂商花费在可变投入上的全部成本 随着产出的变动而变动 短期 Shortrun不变成本 FixedCost可变成本 VariableCost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4 4 平均成本 AC 是厂商在每一单位产品上平均所花费的成本 5 平均可变成本 AVC 是每一单位产品上平均所花费的可变成本 6 平均不变成本 AFC 是每一单位产品上平均所花费的不变成本 7 边际成本 MC 是增加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注 FC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因而总成本的改变量就是可变成本的改变量 MC TC Q AFC FC Q AVC VC Q AC TC Q MC VC Q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5 练习 假设厂商生产某一单位商品需投入不变要素资本5单位 以及1单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 而一单位资本和劳动投入时价格分别为40和20 已知生产商品的总产量为10单位 则该生产商品时总成本为 A 200B 220C 400D 2200 答案 C总成本 不变成本 可变成本 40 20 x10 400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6 三 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 1 短期成本曲线的特征 总成本 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曲线 1 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 递增速度先减后增 不变成本曲线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 因而是一条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 总成本与可变成本之间的距离为不变成本 其形状及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曲线一样 C Q TFC TVC TC FC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7 TC TVC MC TFC AC AVC Q Q c c Q3 Q2 Q1 A B C A B C 2 平均成本曲线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先递减后增加 即呈现U型 平均不变成本AFC一直递减的 但不于横轴相交 3 边际成本曲线MC先递减后增加 也呈现U型 4 MC与AC和AVC都相交于两者的最低点 AFC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8 2 短期成本曲线的原因 边际成本曲线先下降后上升的性质被称为边际成本递增规律内容 在生产中 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 边际成本在开始时是递减的 然而 随着可变投入的继续增加 边际成本最终会不断上升 注意 边际成本递增的规律是从属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 由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性质 倒U型 才导致了边际成本曲线的性质 U型 单位劳动增加产量是递减的 单位产量增加劳动是递增的 可变成本递增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39 第五节长期成本 一 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1 长期平均成本 LAC 是指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总成本 通常 在长期中随着产量的增加 平均成本也是先下降 然后相对稳定和保持不变 之后上升 长期 longrun C Q 规模经济 不变成本 规模不经济 LAC 规模经济 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 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 规模不经济 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 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 了解原因 P104 106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40 1 LMC定义 在长期中 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2 LMC与LAC关系 二 长期边际成本 LMC 及其与长期平均成本 LAC 之间的关系 规模经济时 LMCLAC 上涨 C Q LMC LAC A LMC与LAC相交于LAC的最低点A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41 三 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 LAC C Q SAC 存在无数生产规模 有无数条SAC曲线 用一条线把所有的短期成本曲线 包 起来 这条包络线就是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在切点之外 SAC高于LA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短期成本要高于长期成本 注意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42 第六节利润 收益与产量 一 厂商的收益 一 总收益TR是指厂商在一定时期内 销售总产量Q所得到的全部销售收入 二 平均收益AR是指厂商平均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三 边际收益MR是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 TR P Q AR TR Q P MR TR Q或MR dTR dQ 熟能生巧 勤能补拙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电商平台销售欠款还款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二建实务招标合同管理要点及实施细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干股分红及知识产权共享协议书
- 2025版股权债权转让协议书:跨境投资版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粉刷合同(含外墙保温、隔热)
- 2025房地产企业绿色建筑项目劳动合同书
- 2025版新能源车辆租赁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车辆入股合作合同范本
- 2025版排洪系统防渗漏处理施工合同
- 2025版家庭财产分割与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金协议
- 桥架支吊架安装标准图-桥架支吊架图集
- (3.1.1)-野外地质工作安全(一)
- GB/T 845-2017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 GB/T 328.2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讲义课件
-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21
-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案
- SQL注入技术原理及实战
- 东方通——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 医学精品课件口腔开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