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doc_第1页
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doc_第2页
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doc_第3页
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doc_第4页
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大以后的国有资产管理格局 财政部提供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到2001年底,中国国有企业约有18万户,国有资产总量达10.93万亿元。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同时,十六大报告提出了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方向,即: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地方的管理权限方面明确提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种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被认为是国有资产改革的重大突破。在这种制度的框架下,国有资产的管理格局将酝酿着一系列变化,国有资产的重组、转让将会在一种新的管理体制下进行得更加顺畅;处置和管理国有资产的新理念、新路径也会应运而生;对我国资本市场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外资、民资控股上市公司的通道可能更顺畅 2002年,中国吸引外资近500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经济景气度减退的情况下,与祖国大陆有着同样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及经商理念的港台同胞,带着他们多年积累的营商经验和雄厚的资金,在自己熟悉的已取得成功经验的领域,大举进入祖国大陆投资创业,积极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外资在直接投资方面已有不俗的表现。但在资本市场方面,因过去的相关政策不连续,除江铃汽车、北旅股份等个别案例外,外资直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基本上是在B股和H股市场上进行的,但我国股票市场非流通股占65%,其中国有股占48%,大多数上市公司仍是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在国有股、法人股转让渠道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外资进入前三大股东的上市公司很少。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国退民进、抓大放小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虽说在2002年11月1日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三部委已出台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暂停了八年的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工作重新启动,外资通向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已打开,但进去的通道并不顺畅,因为通知明确指出:“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涉及产业政策和企业改组的,由国家经贸委负责审核;涉及国有股权管理的,由财政部负责审核;重大事项报国务院批准。向外商转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必须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收购、住处披露等规定。任何地方、部门不得擅自批准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分散在不同的7个部门,具体包括计委、经贸委、财政部、银行、企业工委、人事部、组织部等部门,各部门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都有各自的政策。这就是导致了国有资产在交易上的较高社会成本,在富余人员安置上,更让控股的外方无所适从。 另外,虽然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和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已经出台,地方政府因为股权转让与自己利益无关,一般不会向外转让国家股,只有到了上市公司成为ST或PT时,为了保“壳”保“牌”才会向民营企业转让股权;另一方面,国家股的转让要上报财政部审批,手续复杂,审批时间长,对于那些持续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只能将股权托管给受让方,受让方因没有真正拿到股权,也不会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质性重组,最后导致净资产大幅度缩水,国有股大幅度贬值。因此,真正的并购重组市场难以形成,外资或民营资本想通过受让股权达到控股上市公司很难。这时,市场人士均将这些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国有资产管理政策的明确。 十六大报告明确地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出资人权限,将大大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减少行政干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有利于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吸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将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这就为地方政府转让一批上市公司的国家股股权创造了条件,股权转让审批的速度也会加快。中央将组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股和法人股每股价格比同一公司的流通股价格低得多,外资、民资对于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及法人股转让有巨大的兴趣,以后,想购买上市公司国有股,只需与资产管理委员会打交道即可,按市场规律行事,可免去官场上的复杂手续,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通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按法定程序体现所有者意志,标志着外资收购开始进入到一个可依法操作的实质性阶段。 二、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将会有所改变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既要保持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又要使国有资产运营充满活力,使之保值、增值、获利。十六大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将从“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改变为“人财物统一的基础上分级享有所有者权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内容是: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让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更充分地履行出资人职能,组建竞争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搞活国有资产经营,具体负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获利;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督体系,强化对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者的管理和监督。 十六大为国有企业改革开辟的空间很大,从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将十六大精神贯彻到国有企业改革中来,首先要求重新审视国有企业的地位和职能。多年来,国有企业一直被认为不仅仅是企业,而且有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面的意义,还要担负多重使命,国有企业的人员下岗,政府就一定要负责安置;企业定单不多,经营业绩不佳,政府也会有压力。反过来,政府要搞某项政绩工程、某项城市形象工程,就会去国企要钱,国企领导是政府任命的,不敢不给钱,这显然违背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法则。按照十六大的精神,国有企业应该是和其他企业一样的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者之一种,惟一不同的是它们的股东中包括了政府。当然,有些国有企业可能同时是政府实现其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工具,但这些企业毕竟是少数。明确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代表国家管理国有企业的目标就是单一的商业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是国有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关键环节。由于国有资本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会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有助于规范外资收购上市公司行为,为今后外资收购提供了行为指引和基本的法规依据,而且还将大大推动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进程。将有助于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公司制衡关系失调,外资收购使得上市公司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虽然外资收购后还应保持上市公司中中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但中方和外资方大股东之间权利的合理制衡,将有助于改善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分离,由此对上市公司的决策与经营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1995年,福特出资4000万美元,通过购买江铃B股而使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在华的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两年后,福特增资5450万美元,持有2.3亿股B股,持股比例高达30%,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江铃B股通过引入全球汽车业大亨福特汽车,不仅为其发展带来了大量资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带来了汽车业发展所需的国际先进技术,由此提高了江铃汽车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最终也提高了其市场竞争能力,使得江铃汽车公司脱掉“ST”帽子。 外商今后在一些没有产业政策限制的领域取得控股地位,这意味着今后中国证券市场引进外资的空间很大,而且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外战略投资者注重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并购,进行长期投资。与此同时,外资、民资战略投资者如果并购中国上市公司,如果他们要改变主意,持股一年后,可将所持股份转让出去。这对推动中国并购市场加快与国际接轨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从而将我国股市中并购重组推向新的阶段,使外资并购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上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