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课程习题与答案.pdf_第1页
通信原理课程习题与答案.pdf_第2页
通信原理课程习题与答案.pdf_第3页
通信原理课程习题与答案.pdf_第4页
通信原理课程习题与答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 第 1 章习题及答案 1 1 设英文字母 E 出现的概率为 0 105 X出现的概率为 0 002 试求E和X的信息量 解 bit P IE25 3 105 0 1 log 1 log 22 bit P Ix97 8 002 0 1 log 1 log 22 1 2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 A B C D 和 E 组成 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 其出现概率分别为 1 4 1 8 1 8 3 16 和 5 16 试求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 解 根据信源平均信息量的计算公式得 符号 23 2 16 5 log 16 5 16 3 log 16 3 8 1 log 8 1 8 1 log 8 1 4 1 log 4 1 log 22222 2 5 1 bit xPxPH i i i 1 3 设有四个消息 A B C D 分别以概率 1 4 1 8 1 8 和 1 2 传送 每一消息的出现是相互独 立的 试计算其平均信息量 解 符号 75 1 2 1 log 2 1 8 1 log 8 1 8 1 log 8 1 4 1 log 4 1 log 22222 4 1 bitxPxPH i i i 1 4 一个由字母 A B C D 组成的字 对于传输的每一个字母用二进制脉冲编码 00 代替 A 01 代替 B 10 代替 C 11 代替 D 每个脉冲宽度为 5ms 1 若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出现时 试计算传输的平均信息速率 2 若不同的字母是等可能性分别为5 1 A P 4 1 B P 4 1 C P 10 3 D P时 试计算传输 的平均信息速率 解 1 因为一个字母对应两个二进制脉冲 故一个字母的持续时间为 10ms 得到传送字母的符 号速率为 BRB100 1010 1 3 等概出现时 平均信息速率为 sbitRR Bb 2004log2 2 每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 985 1 10 3 log 10 3 4 1 log 4 1 4 1 log 4 1 5 1 log 5 1 log 22222 4 1 bitPPH i i i 平均信息速率 sbitHRR Bb 5 198985 1100 4 1 5 国际莫尔斯电码用点和划的序列发送英文字母 划用持续 3 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 点用持续 1 单位的电流脉冲表示 且划出现的概率是点出现概率的 1 3 1 计算点和划的信息量 2 计算点和划的平均信息量 解 1 由题意得 划出现的概率为3 21 PP 且1 21 PP 得4 1 1 P 4 3 2 P 得到划的信息量为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2 bitI2 4 1 log2 1 点的信息量为 bitI415 0 4 3 log2 2 2 平均信息量为 符号 81 02 4 1 415 0 4 3 bitH 1 6 设一信息源的输出由 128 个不同字符组成 其中 16 个出现的概率为 1 32 其余 112 个出现的 概率为 1 224 信息源每秒发出 1000 个符号 且每个符号彼此独立 试计算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 率 解 由题意得 32 1 1621 xPxPxPL 224 1 1281817 xPxPxPL 得到信息源 的墒为 符号 404 6808 7 2 1 5 2 1 224 1 log 224 1 112 32 1 log 32 1 16log 222 128 1 bit xPxPH i i i 信息源的平均信息速率为 sbitHRR Bb 6404404 6 1000 1 7 对于二电平数字信号 每秒钟传输 300 个码元 问此传码率 B R等于多少 若该数字信号 0 和 1 出现是独立等概的 那么传信率 b R等于多少 解 由于传码率定义为每秒钟传输码元的数目 得 BRB300 由于传信率定义为每秒钟传递的信息量 题意已知为二进制系统 得 sbitRR Bb 300 1 8 若题 1 2 中信息源以 100B 速率传输信息 则传送 1 小时的信息量为多少 传送 1 小时可能达 到的最大信息量为多少 解 由题 1 2 可知 符号 23 2bitH 又知BRB100 得到信息源的平均速率为 sbitHRR Bb 22323 2100 传送 1 小时的信息量为 bitTRI b 5 10028 83600223 当等概发送时平均速率最大 为 sbitRR Bb 23232 21005log2 max 传送 1 小时的最大信息量为 bitTRI b 5 maxmax 10352 83600232 1 9 如果二进独立等概信号 码元宽度为 0 5nm 求 B R和 b R 有四进制信号 码元宽度为 0 5nm 求传码率 B R和独立等概时的传信率 b R 解 对于二进制 BRB2000 105 0 1 3 BRR Bb 20002log2 对于四进制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3 BRB2000 105 0 1 3 BRR Bb 40004log2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 第 2 章习题及答案 2 1 设随机过程 t 可表示成 tt2cos2 式中 是一个离散随机变量 且 2 10 P 2 12 P 试求 1 E及 1 0 R 解 根据 2 0 2 0 tPtPtE得 2 2cos2 2 1 2cos2 2 1 tttE 将1 t代入上式得 1 2 2cos2 2 1 2cos2 2 1 1 E 根据自相关函数的计算公式得 2 2cos2 2 2cos2 2 1 2cos22cos2 2 1 2 0 2121 2 21 0 212121 tttt ttPttPttEttR 将0 1 t 1 2 t代入上式得 2 2 2cos2 2 cos2 2 1 2cos20cos2 2 1 1 0 R 2 2 设 tXtXtZ 0201 sincos 是一随机过程 若 1 X和 2 X是彼此独立且具有均值为 0 方差为 2 的正态随机变量 试求 1 tZE tZE 2 2 tZ的一位分布密度函数 zf 3 21 t tB与 21 t tR 解 1 由于 1 X和 2 X相互独立 则其数学期望为 0sincos sincossincos 2010 02010201 XtEXtE tXEtXEtXtXEtZE 2 0 22 0 22 2 20 2 2100 2 10 2 0 22 200210 22 1 2 0201 2 sincos sinsincos2cos sinsincos2cos sincos tt XtEXXtEtXtE tXEttXXEtXE tXtXEtZE 2 由于 0 tZE 22 tZEtZD 且 tZ服从高斯分布 其一为概率密度函数为 2 2 2 2 1 Z eZf 3 自相关函数为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2 0 2 210 2 2010 2 2010 2 122010212010 2 22010 2 12010 201012201021 2010 2 22010 2 1 2022011021012121 coscos sinsincoscos cossinsincos sinsincoscos cossinsincos sinsincoscos sincossincos tt tttt XXEttXXEtt XEttXEtt ttXXttXX ttXttXE tXtXtXtXEtZtZEttR 其中令 21 tt 自协方差为 0 2 2121221121 cos ttRtZtZEtZEtZtZEtZEttB 2 3 试求乘积 tYtXtZ 的自相关函数 已知 tX和 tY是统计独立的平稳随机过程 且它们的 自相关函数分别为 X R和 Y R 解 根据自相关函数的定义得 tYtXtYtXERz 由于 tX与 tY相互独立 则 YXz RRtYtYEtXtXEtYtXtYtXER 2 4 若随机过程 ttmtZ 0 cos 其中 tm是宽平稳随机过程 且自相关函数为 其他0 101 01 1 m R 若 是服从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它与 tm彼此统计独立 1 证明 tZ是宽平稳的 2 绘出自相关函数 Z R的波形 3 求功率谱密度 Z P及功率S 解 1 ttmEtZE 0 cos 由于 tm与 相互独立 且 服从均匀分布 得 0 2 1 coscos 2 0 00 dttmEtEtmEtZE Zm mm m Z RR ERtER tER ttEtmtmE ttmttmEttR 其他 0 10 cos1 2 1 01 cos1 2 1 cos 2 1 cos 2 1 22cos 2 1 cos 2 1 22cos 2 1 coscos coscos 0 0 0 000 000 000 000 由以上计算可知 数学期望与时间无关 为一常数 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满足宽 平稳的条件 故 tZ是宽平稳的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3 2 波形略 3 根据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为一对付里叶变换得 2 02 2 02 224 1 SaSadeRP j ZZ 功率为 2 1 0 Z RS 2 5 已知噪声 tn的自相关函数 a n e a R 2 a为常数 1 求 n P及S 2 绘出 n R和 n P的图形 解 1 根据 n R和 n P是一对付里叶变换对可得 22 2 0 0 11 2 222 a a jaja a dee a dee a dee a deRP jajaj a j nn 2 0 a RS n 2 略 2 6 t 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 它的自相关函数是周期为s2的周期函数 在区间 s1 1 上 该自 相关函数 1R 试求 t 的功率谱密度 P 并用图形表示 解 自相关函数 R在区间 s1 1 上的截断函数为 b bb T TT R 0 1 2 功率谱密度 2 bb fTSaTP 解 1 根据 ttER 当 b T 时 由于任意间隔波形取值相互独立 即 t 和 t 无关 则 0 ttER 当 b T 时 由于脉冲幅度取1 的概率相等 所以在 b T2内 该波形取 1 1 1 1 1 1 和 1 1 的概率均为4 1 1 当波形取 1 1和 1 1 时 如图 2 6 所示 在一个间隔 b T内 相关函数为 4 1 1 4 1 ttER 2 当波形取 1 1 和 1 1 时 如图所示 bb b TT T ttER 4 1 当 b T 时 R L 题 2 9 图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6 bbb b TTT T ttER 1 4 1 2 4 1 2 得到 b b b T T T R 0 1 2 根据自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为一对付里叶变换可得 bb b b j fTSaT T SaTdeRP 22 2 2 11 如图所示为单个输入 两个输出的线性过滤器 若输入过程 t 是平稳的 求 t 1 和 t 2 的互功率谱密度的表达式 提示 互功率谱密度与互相关函数为付里叶变换对 解 见例题 6 2 12 设 t 是平稳随机过程 自相关函数为 R 试求它通过图所示系统后的自相关函数及功率 谱密度 解 由于已知自相关函数为 R 则输入的功率谱密度为 deRP j i 图示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Tj eH 1 则输出的功率谱密度为 TP TTPePPHP i i Tj ii cos12 sincos11 2 2 2 2 0 输出的自相关函数为 TRTRR deTPdePR j i j 2 cos1 1 2 1 00 2 13 若通过图示的随机过程时均值为零 功率谱密度为 2 0 n 的高斯白噪声 试求输出过程的一维概 率密度函数 解 RC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RCj Cj R Cj H 1 1 1 1 输出的功率谱密度为 2 0 2 0 12RC n PHP i 输出的自相关函数为 b T b T 题 2 10 图 相加 延时T t 输出 题 2 12 图 C R 题 2 13 图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7 RC j jj e RC n de RC RC RC n de RC n dePR 4 1 2 2 1 4 12 1 2 1 0 2 2 0 2 0 00 输出的数学期望和方差为 00 0 HtEtE i RC n RtD 4 0 0 0 得到输出过程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0 2 2 0 2 n RCx e n RC xf 2 14 一噪声的功率谱密度如图所示 试求其自相关函数为 0 cos2 KSa 解 根据图示可写出功率谱密度为 cc n rectrect K P 根据自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为一对付里叶变换得 0 2 cos 2 2 1 2 1 KSa derectrect K dePP jcc j nn 2 15 一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平稳过程为 tntAtz c cos 1 求 tz通过能够理想地提取包络的平方律检波器后的一维分布密度函数 2 若0 A 重做 1 解 1 设 tz的包络为z 根据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平稳过程的包络服从莱斯分布得 2 0 2 2 2 22 Az Ie z zf Az 0 z 令 2 zu 则 dzzfduuf 得到 2 2 22 2 2 2 2 2 22 2 1 22 1 uA Ie Az Ie z z z zf du dz zfuf AuAz 0 u 或 2 2 2 2 2 22 2 1 Az Iezf Az 2 若0 A 代入上式得 2 2 2 2 1 u euf 0 u 0 0 n P 题 2 14 图 K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 第 3 章习题及答案 3 1 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 d t KH 0 其中 0 K和 d t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 ts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示式 并讨论 解 由于该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 d tj eKH 0 则其冲激响应为 d ttKth 0 得到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dd ttsKttKtsthtsts 000 该幅频和相频特性满足无失真传输的条件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产生失真 3 2 设某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为 d tj eTH 0 cos1 其中 d t为常数 试确定信号 ts通过该 信道后的输出信号表示式 并讨论之 解 见例题 4 3 3 设某恒参信道可用图所示的线性二段对网络来等效 试求它的传输函数 H 并说明信号通 过该信道后会产生哪些失真 解 根据图可写出该信道的传输函数为 RCj RCj Cj R R H 11 幅频特性为 21RC RC H 相频特性为 RC arctan 2 由于该幅频特性不是常数 相频特性与频率不成线性关系 因此信号通过该信道后会产生幅 度畸变和相位畸变 3 4 今有两个恒参信道 其等效模型分别如图所示 试求这两个信道的群延迟特性及画出它们的群 延迟曲线 并说明信号通过时有无群延迟失真 解 图 a 的传输函数为 21 2 1 RR R H 由于相频特性为 0 1 故群延迟特性为0 1 1 d d R C 题 3 3 图 2 R 1 R a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2 图 b 的传输函数为 RCj Cj R Cj H 1 1 1 1 2 由于相频特性为 RC arctan 2 故群延迟特性为 2 2 2 1RC RC d d 因为图 a 中均为电阻 电路传输函数与频率无关 故群延迟为常数零 即无群延迟失真 图 b 中相频特性与频率是非线性关系 所以有群延迟失真 群延迟特性曲线略 3 5 一信号波形 ttAts 0 coscos 通过衰减为固定值 存在相移的网络 试证明 0 且 0 附近的相频特性曲线可近似为线性 则该网络对 ts的延迟等于它的包络的延迟 解 由于 ttAttAts 000 coscos 2 1 coscos 由于 0 则 ts可以看成双边带调制信号 且 ts的包络为tA cos 又因为 0 附近 的相频特性曲线可近似为线性 则衰减为固定值 存在相移的网络传输函数可假设为 d tj eKH 0 冲激响应为 d ttKth 0 则输出信号为 ddd ttttAKttKttAthtsty 0000 coscoscoscos 故网络对 ts的延迟为 d t 网络对其包络对延迟为 dd ttAKttKtA coscos 00 即网络对 ts的延迟等于它的包络的延迟 都为 d t 3 6 瑞利衰落的包络值V为何值时 V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有最大值 解 瑞利衰落的包络一维概率密度函数为 2 2 2 2 V e V Vf 0 0 V 要使 Vf取得最大值 则需 0 dV Vdf 0 1 2 212 2 2 2 2 2 2 2 2 4 2 2 22 2 2 2 2 VVVV e V e V e V e dV Vdf 即当 V时 一维概率密度函数取得最大值 3 7 试根据瑞利衰落的包络值V的一维概率密度函数求包络V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解 根据瑞利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得 20 2 2 2 2 2 dVe V dVVVfVE V 2 0 2 2 3 22 2 2 2 dVe V dVVfVVE V 得到 C R 题3 4图 b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3 2 2 222 2 2 2 2 VEVEVD 3 8 假设某随参信道的两径时延差 为 1ms 试求该信道在哪些频率上传输衰耗最大 选用哪些频 率传输信号最有利 解 当两径传播时 信道的传输特性为 jtj eeVH 12 0 0 0 V为两条路径对信号的增益 得到其幅频特性为 2 cos2 0 VH 当1 2 cos 时 对传输最有利 此时 n 2 kHzn n f 2 当0 2 cos 时 对传输衰耗最大 此时 2 1 2 n kHzn n f 2 1 2 1 2 3 9 如图 3 5 所示的传号和空号相间的数字信号通过某随参信道 已知接收信号是通过该信道两条 路径的信号之和 设两径的传输衰减相等 均为 0 d 且时延差4 T 试画出接收信号的波形 示意图 解 根据题意 输出信号为 4 00000 T ttAsdttAsdts 其中 0 t为两条路径的固定延时 其波形如图所示 3 10 设某随参信道的最大多径时延差等于 3ms 为了避免发生频率选择性衰落 试估算在该信道 上传输的数字信号的占用频带范围 解 由于最大多经时延差ms3 max 故其信道相关带宽为 kHzB m c 3 11 根据工程经验 信号带宽一般取为相关带宽的 3 1 5 1 得信号带宽为 kHzBB c 9 1 15 1 3 1 5 1 得到码元宽度为 Hzms B T m 111 7 6615 95 3 1 t T T2 T3 0 A ts 题3 9图 t 4 0 T t 0 t 0 A ts0 题3 9波形图 4 5 0 T t Tt 0 4 9 0 T t Tt2 0 4 11 0 T t Tt3 0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4 3 11 略 3 12 若两个电阻的阻值都为 1000 欧姆 它们的噪声温度分别为 300K 和 400K 试求这两个电阻 串联后两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解 已知 1000 21 RR KT300 1 KT400 2 根据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公式 111 2RkTP 222 2RkTP 则两个电阻串联后两端的功率谱密度为 1723 21221121 10932 110007001038 12222 RTTkRkTRkTPPP 3 13 具有 6 5MHz 带宽的某高斯信道 若信道中信号功率与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之比为 45 5MHz 试求其信道容量 解 已知MHzB5 6 MHznS5 45 0 根据香农公式 N S BC 1 2 log得 sbitBBC Bn S N S 1095 1log105 6loglog 7 105 6 105 45 1 2 6 1 2 1 2 6 6 0 3 14 设高斯信道的带宽为 4kHz 信号与噪声功率之比为 63 试确定利用这种信道的理想通信系 统的传信率与差错率 解 信道带宽为 sbit N S BC 104 264log1041log 4 2 3 2 对于理想传输系统 传信率为 sbitCRb 2400 差错率为 0 e P 3 15 某一待传输的图片约含 6 1025 2 个像元 为了很好地重现图片需要 12 个亮度电平 假若所有 这些亮度电平等概率出现 试计算用 3min 传送一张图片时所需的信道带宽 设信道中信噪功率比 为 30dB 解 每个像元所含的平均信息量为 n i n i i i bit xP xPxH 1 2 1 2 58 312log 12 11 log符号 每幅图片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xH 666 108 073 58102 25102 25I 3min 传输一张图片所需的传信率为 sbit t 1048 4 603 108 07I R 4 6 b 由于信道容量 b RC 且 N S BC1log2 得 Hz N S R B b3 2 4 2 1049 4 10001log 1048 4 1log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 第 4 章习题及答案 4 1 已知线性调制信号表示式如下 1 tt c coscos 2 tt c cossin5 01 式中 6 c 试分别画出它们的波形图和频谱图 解 1 设 tttf c coscos 1 则其频谱为 7557 2 2 1 1 cc F 其波形图和频谱图略 2 设 tttf c cossin5 01 2 则其频谱为 7557 4 66 2 5 0 1 j j F cccc 其波形图和频谱图略 4 2 略 4 3 已知调制信号 tttm 4000cos2000cos 载波为 t 4 10cos 进行单边带调制 试确定该单 边带信号的表示式 并画出其频谱图 解 上边带的时域表达式为 14000cos 2 1 12000cos 2 1 14000cos6000cos12000cos8000cos 4 1 6000cos14000cos8000cos12000cos 4 1 10cos4000sin10cos2000sin 2 1 10cos4000cos10cos2000cos 2 1 10cos4000sin2000sin 2 1 10cos4000cos2000cos 2 1 cos 2 1 cos 2 1 44 44 44 tttt tttt tttt tttt tttttt ttmttmts ccm 其付立叶变换为 1400014000 2 1200012000 2 M S 下边带的时域表达式为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2 6000cos 2 1 8000cos 2 1 14000cos6000cos12000cos8000cos 4 1 6000cos14000cos8000cos12000cos 4 1 10cos4000sin2000sin 2 1 10cos4000cos2000cos 2 1 cos 2 1 cos 2 1 44 tttt tttt tttttt ttmttmts ccm 其付立叶变换为 60006000 2 80008000 2 M S 4 4 将调幅波通过残留边带滤波器产生残留边带信号 若此滤波器的传输函数 H如图所示 斜 线段为直线 当调制信号为 ttAtm 6000sin100sin 时 试确定所得残留边带信号的表达式 解 设调幅波为 ttmmts cAM cos 0 其中Am 0 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在载波 c f处具有互 补对称特性 可以得出载频kHzfc10 得到 tt A tt A tm tAttAtm tttAmtsAM 14000sin26000sin 2 19900sin20100sin 2 20000cos 20000cos6000sin20000cos100sin20000cos 20000cos6000sin100sin 0 0 0 其付立叶变换为 1400014000 2 2600026000 2 1990019900 2 2010020100 2 2000020000 0 Aj AjAj Aj mSAM 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有 kHzf10 即 20000 5 0 H kHzf05 10 即 20100 55 0 H kHzf95 9 即 19900 45 0 H kHzf13 即 26000 1 H kHzf7 即 14000 0 H 得到残留边带信号的频域表达式为 14 5 10 5 9 5 95 101410Hzf 1 H 题 4 4 图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3 2600026000 2 1990045 01990045 0 2 2010055 02010055 0 2 200005 0200005 0 0 Aj Aj Aj m HSS AMVSB 得到时域表达式为 ttt A t m tsVSB 26000sin19900sin45 020100sin55 0 2 20000cos 2 0 4 5 某调制方框图如图 b 所示 已知 tm频谱图如图 a 所示 载频 21 1 且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为 1 试求输出信号 ts 并说明 ts为何种已调信号 解 设 tm与t 1 cos 相乘后的输出为 ttmts 11 cos 显然 ts1为双边带信号 经理想低通滤波器后 输出信号为 ts1 为一个下边带信号 即 ttmttmts 111 sin 2 1 cos 2 1 同样 tm与t 1 sin 相乘后的输出为 ttmts 12 sin ts2经理想低通滤波器后 输出信号为 ts2 也是一个下边带信号 即 ttmttmts 112 cos 2 1 sin 2 1 得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为 ttmttm tttttmtttttm tttmttmtttmttm ttsttsts 1212 21212121 211211 2221 sin 2 1 cos 2 1 sincoscossin 2 1 sinsincoscos 2 1 sincos 2 1 sin 2 1 cossin 2 1 cos 2 1 sincos 得到 ts是一个角频率为 12 的上边带信号 4 6 某调制系统如图所示 为了在输出端同时分别得到 tf1和 tf2 试确定接收端的 tc1和 tc2 题 4 5 图 t 1 cos 乘法器 t 1 sin 相加器 乘法器 理想低通相乘器 理想低通相乘器 tm t 2 cos t 2 sin ts H M A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4 解 发送端的发送信号为 ttfttftf 0201 sincos 设接收端采用相干解调 ttc 01 cos 则上支路输出为 ttfttftf tttfttftctftf 02011 0020110 2sin 2 1 2cos 2 1 2 1 cossincos 经理想低通滤波器后上支路输出为 tftf 10 2 1 设 ttc 02 sin 则下支路输出为 ttftfttf tttfttftctftf 02201 0020120 2cos 2 1 2 1 2sin 2 1 sinsincos 经理想低通滤波后下支路输出为 tftf 20 2 1 4 7 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HzWfPn 105 0 3 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双 边带信号 并设调制信号 tm的频带限制在kHz5 而载波为kHz100 已调信号的功率为kW10 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 先经过带宽为kHz10的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 试问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多大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4 求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 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解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是用于滤除带外噪声 并保证已调信号顺利通过 由于已调信号的中 心频率为载频 100kHz 带宽为 tm带宽的两倍 即kHzB1052 为保证信号顺利通 过 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 其他 0 10595 kHzfkHzK H K为常数 中心频率为 100kHz 2 输入端的噪声功率为 WBfPBnN ni 101010105 022 33 0 t 0 cos 乘法器 t 0 sin 相加器 乘法器 乘法器低通 乘法器低通 tf1 tc1 tc2 tf2 tf1 tf2 题 4 6 图 发送端接收端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5 已知信号的输入功率为 WkWSi 3 101010 得到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比为 dB N S i i 301000 10 1010 3 3 由于双边带调制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1 G 得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为 dB N S N S i i 3320002 0 0 4 由于相干解调后 解调器输入输出端的噪声功率关系为 WNN i 5 2 4 1 0 得到解调器输出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为 3 3 1 0 1025 0 1052 5 2 2 0 B N Pn 4 8 若对某一信号用 DSB 进行传输 设加至接收机的调制信号 tm之功率谱密度为 m m m m m ff ff f f n fP 0 2 试求 1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 2 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功率 3 若叠加于 DSB 信号的白噪声具有双边带功率谱密度为2 0 n 设解调器的输出端接有截止频 率为 m f的理想低通滤波器 那么输出信噪功率比是多少 解 1 设 DSB 已调信号为 ttmts cDSB cos 则接收机 输入信号功率为 4222 2 2 1 2 1 2 1 0 2 0 22mm f m m f m m mDSBi fnf f n df f fn dffPtmtsS m m 2 相干解调后 接收机的输出信号为 tmtm 2 1 0 则输出信号功率为 84 1 22 00 mmf n tmtmS 3 解调器输入噪声功率为 mi fnB n N 0 0 2 2 2 经过相干解调后 解调器的输出噪声功率为 24 1 0 0 m i fn NN 则接收机的输出信噪比为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6 0 0 0 0 4 2 8 n n fn fn N S m m mm 4 9 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HzWfPn 105 0 3 在该信道中传输抑制载波的单 边带 上边带 信号 并设调制信号 tm的频带限制在kHz5 而载波为kHz100 已调信号的功率 为kW10 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在加至解调器之前 先经过一理想带通滤波器滤波 试问 1 该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多大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为多少 解 1 单边带信号的载频kHz100 带宽kHzB5 为保证信号顺利通过 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 输特性为 其他 0 105100 kHzfkHzK H 其中K为常数 中心频率为kHz5 102 2 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功率为 WBfPBnN ni 5105105 022 33 0 已知输入信号功率为kWSi10 则输入端的信噪比为 2000 5 1010 3 i i N S 3 由于单边带调制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为1 G 得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比为 2000 0 0 i i i i N S N S G N S 4 10 某线性调制系统的输出信噪比为 20dB 输出噪声功率为W 9 10 由发射机输出端到解调器输 入之间总的传输损耗为 100dB 试求 1 DSB SC 时的发射机输出功率 2 SSB SC 时的发射机输出功率 解 1 在 DSB SC 方式中 调制制度增益2 G 输出信噪比为10020 0 0 dB N S 得到解调器输 入端信噪比为 50100 2 11 0 0 N S GN S i i 同时 在相干解调时 输出输入端的噪声功率关系为 WNNi 9 0 1044 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为 WNS ii 79 1021045050 考虑到发射机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之间传输损耗为100dB 可得发射机输出功率为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7 WSS i 20001021010 71010 0 2 在 SSB SC 方式中 调制制度增益1 G 输出信噪比为10020 0 0 dB N S 得到解调器输 入端信噪比为 100 1 0 0 N S GN S i i 同时 在相干解调时 输出输入端的噪声功率关系为 WNNi 9 0 1044 因此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功率为 WNS ii 79 104104100100 考虑到发射机输出端到解调器输入之间传输损耗为100dB 可得发射机输出功率为 WSS i 40001041010 71010 0 4 11 设调制信号 tm的功率谱密度与题4 8相同 若用SSB 调制方式进行传输 忽略信道的影响 试求 1 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功率 2 接收机的输出信号功率 3 若叠加于SSB信号的白噪声具有双边带功率谱密度为2 0 n 设解调器的输出端接有截止频率 为Hzfm的理想低通滤波器 那么 输出信噪功率比是多少 4 该系统的调制制度增益G为多少 解 1 设 SSB 已调信号为 ttmttmts ccssB sin 2 1 cos 2 1 m 接收机输入信号功率为 8242 2 4 1 4 1 4 1 0 2 0 22mm f m m f m m mSSBi fnf f n df f fn dffPtmtsS m m 2 相干解调后 接收机输出信号为 tmtm 4 1 0 故接收机输出信号功率为 3216 1 22 00 mmf n tmtsS 3 相干解调后 接收机输出噪声功率为 mi fnBnNN 000 4 1 4 1 4 1 得到输出信噪比为 0 0 0 0 8 4 1 32 n n fn fn N S m m mm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8 4 由于 00 8 8 n n fn fn N S m m mm i i 得到调制制度增益为 1 8 8 0 000 n n n n NS NS G m m ii 4 12 试证明 当 AM 信号采用同步检测法进行解调时 其制度增益与公式 tmA tm NS NS G ii 22 2 00 2 的结果相同 解 设 AM 已调信号为 ttmAs cAM cos 解调器输入的信号功率为 tmAtsS AMi 222 2 1 2 1 解调器输入的噪声功率为 BnNi 0 解调器输入信噪比为 Bn tmA N S i i 0 22 2 AM 信号经相乘和低通滤波后 输出的有用信号为 tmtm 2 1 0 噪声为 tntn c 2 1 0 得 解调器输出的信号功率为 tmtmS 22 00 4 1 解调器输出的噪声功率为 BntntnN c0 22 00 4 1 4 1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为 Bn tm N S 0 2 0 0 所以调制制度增益为 tmA tm BntmA Bntm NS NS G ii 22 2 0 22 0 2 00 2 2 4 13 某信道具有均匀的双边噪声功率谱密度 HzWfPn 105 0 3 在该信道中传输振幅调制信 号 并设调制信号 tm的频带限制在kHz5 载波为kHz100 边带功率为kW10 载波功率为kW40 若接收机的输入信号先经过一个合适的理想带通滤波器 然后再加至包络检波器进行解调 试问 1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 2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 3 制度增益G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9 解 1 设 AM 信号的表达式为 ttmAts cAM cos 则已调信号功率为 kW tmA Si501040 22 22 解调器输入端的噪声功率为 WBfPBnN ni 101052105 022 33 0 得到输入信噪比为 5000 10 1050 3 i i N S 2 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信号功率为 kWtmS20 2 0 解调器的输出噪声功率为 WBnN10 00 得到输出信噪比为 2000 10 1020 3 0 0 N S 3 调制制度增益为 5 2 5000 2000 00 ii NS NS G 4 14 设被接收的调幅信号为 ttmAts cm cos1 采用包络检波法解调 其中 tm的功率谱密 度与题 4 8 相同 若一双边功率谱密度为2 0 n的噪声叠加于已调信号 试求解调器输出的信噪功 率比 解 信号功率为 22 2 0 2 0 mm f m m m fn df f fn dffPtmS m 噪声功率为 m fnBnN 000 2 解调器输出信噪比为 000 0 42 2 n n fn fn N S m m mm 4 15 试证明 若在残留边带信号中加入大的载波 则可用包络检波法实现解调 解 设调制信号为 tm 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为 th 则 tthtmtthtm dhtmtdhtmt dhtttm dhttmthttmts cscc cccc cccc ccVSB sincos sinsincoscos sinsincoscos coscos 其中 tthth cc cos tthth cs sin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0 根据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 CHH cVSBcVSB H 有 CMHHMthtm ccc 即 tCmthtm c 假设在残留边带信号中加入一个大载波 tthtmtAtcmtAtsts csccVSB sincoscos 其中包络为 AtcmthtmAtcmtv s 22 由此可见 取出直流后可以恢复原始基带信号 4 16 设一宽带信号频率调制系统 载波振幅为V100 频率为MHz100 调制信号 tm的频带限制 于kHz5 22 5000Vtm Vsradkf 500 最大频偏kHzf75 并设信道中噪声功率谱密 度是均匀的 其 HzWfPn 10 3 单边谱 试求 1 接收机输入端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 H 2 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噪功率比 3 解调器输出端的信噪功率比 4 若 tm以调振幅方法传输 并以包络检波器检波 试比较在输出信噪功率比和所需带宽方面 与频率调制系统有何不同 解 1 由于15 105 1075 3 3 m f f f m 得信号带宽为 kHzmffB fm 16051152122 得到理想带通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 其他 0 08 10092 99 MHzfMHzK fH 其中K为常数 中心频率为MHz100 2 设解调器输入端的信号为 t fcm dmKtAts cos 则输入信号功率为 W A Si5000 2 100 2 22 输入噪声功率为 WBfPN ni 1601016010 33 2 31 160 5000 i i N S 3 根据调频信号信噪比的计算公式得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1 37500 105108 50005001003 8 3 3 332 22 2 3 0 2 22 0 0 tm fn kA N S m f 4 若 tm以调振幅方法传输 则所需带宽为 kHzBkHzfB FMmAM 160102 即 16 10 160 AM FM B B 包络检波时 输出信噪比为 37500500 101010 5000 0 0 33 0 2 0 0 FMAM N S Bn tm N S 即 75 500 37500 00 00 AM FM NS NS 由此可见 频率调制系统于振幅调制系统相比 是通过增加信号带宽 提高了输出信噪比的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1 第 5 章习题及答案 5 2 设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由 tg1及 tg2组成 出现 tg1的概率为P 出现 tg2的概率为P 1 试证明 如果 k tg tg P 2 1 1 1 与t无关 且10 2 0 2 2 cos1 2 s sss T TTT G 由双极性等概发送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公式 2 1 fGfP s 得功率谱密度为 2 0 2 2 cos1 4 2 s sss T TTT P 2 由于无离散谱 所以不能从数字基带信号中直接提取频率 ss Tf 1 的分量 3 传码率 Baud T R s s 3 10 1 频带宽度 Hz T R s s 10002 2 5 6 设某双极性基带信号的基本脉冲波形如图所示 它是一个高度为 1 宽度 3 s T 的矩形脉冲 且已知数字信息 1 的出现概率为 4 3 0 的出现概率为 4 1 1 写出该双极性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表示式 并画出功率谱密度图 2 由该双极性信号中能否直接提取频率为 ss Tf 1 的分量 若能 试计算该分量的功率 解 1 双极性双边功率谱密度为 m sssss mffmfGPffGPPfP 22 1214 当 4 1 P时 功率谱密度为 m ss s ss mffmfG f fGfP 2 2 2 44 3 由图可知 其他 0 2 1 t tg 得到 3 3 sin 3 sin fT fT T f f fG s s s 代入功率谱密度表达式得 1 0 tg t2 2 题 5 6 图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5 m s ss m s ss ss ss s s s ss mff m Sa fT Sa T mff fTm fTm Tf fT fT T fP 2 2 2 2 2 2 2 336 1 312 3 3 sin 34 3 3 sin 34 3 图略 2 由于其功率谱中存在离散谱 故可直接提取 s s T f 1 的分量 该基带信号中的离散分量 为 m sv mff m SaP 2 336 1 当1 m时 即 s ff 时 有 m s m sv ffSaffSaP 22 336 1 336 1 所以频率为 s s T f 1 的功率为 mm v SaSaP 2 22 8 3 336 1 336 1 5 12 设某数字基带传输的传输特性 H如图所示 其中 为某个常数 10 1 试检验该系统能否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2 试求该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多少 这时的系统频带利用率为多大 解 1 该系统可以构成等效矩形系统 其他 0 1 0 equ H 所以可以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 2 该系统的最大码元传输速率为 0 2 fRs 2 0 0 f 系统实际带宽为 题 5 12 图 天津商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 习题及答案 6 0 1fB 得频带利用率为 1 2 B Rs 5 13 为了传送码元速率 BRB 3 10 的数字基带信号 试问系统采用图中所画的哪一种传输特性较 好 并简要说明其理由 题 5 13 图 解 a 由于传输速率BaudRs1000 频带宽度 HzB2000 2 104 3 得频带利用率为 5 0 2000 1000 B Rs b 由于传输速率BaudRs1000 频带宽度 HzB1000 2 102 3 得频带利用率为 1 1000 1000 B Rs c 由于传输速率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