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 必修三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学 一 专题概析 总体认识 古代中国在科学技术与文化方面 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走在世界前列 有过惊人的辉煌成就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过卓越贡献 只是到了明代中后期 特别是清代中后期 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断绝了中外交流 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使中国落后了 本专题讲述的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物质层面的 那么文学艺术则是精神层面的 两者相辅相成 交相辉映 看目录 找线索 一 专题目录 二 课本目录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一 从诗经到唐诗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2 宋词和元曲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3 明清小说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一 从诗经到唐诗 雅言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2 宋词和元曲 渐趋通俗 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3 明清小说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1 中国古代文学繁荣原因 文学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反映 文学的发展 繁荣又是以经济 政治为基础的 2 过程 西周至春秋的诗经 汉赋 唐诗 宋词 元曲 明清小说 3 中国古代文学繁荣影响 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文学家身上具有热爱祖国 关怀民情等高尚的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 说是 说是 说是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原因 过程 内容 影响 意义 作用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 1 诗经出现原因 风反映下层人民生活 也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 雅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 颂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 风 是其中精华的部分 因多是周代各诸侯国的民歌 从而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 诗经 中诗歌的创作时间 上起西周初年 下至春秋秦穆公时 绵延五个世纪 创作的地点 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 加上长江一带 纵横上千里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中国诗歌形成标志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 2 内容 地位 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是中国诗歌形成的标志 内容 记载西周至春秋中叶诗歌 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特点 四言为主 多用重章叠句 语言丰富 内容古朴 现实感强 现实主义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 3 意义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 经孔子整理后 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五经之一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2 楚辞 1 楚辞出现原因 楚辞是战国后期 蛮荒 的长江流域楚国人所作 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经过加工 提炼而发展起来的 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 同时 楚辞又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多的束缚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2 楚辞 2 内容 产生 继 诗经 后 在战国时期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以南方民歌为基础的新的诗歌体裁 屈原创造 特点 自由灵活的句式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感情奔放 句中使用楚国方言 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 多用兮 易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代表作 屈原的 离骚 屈原和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 采用楚国方言 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与 诗经 不同 不是整齐的四言体 而采用自由灵活的句式 屈原本是楚国的大夫 热爱祖国 后因小人诬陷离间而被流放 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 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感 离骚 是其中的名篇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2 楚辞 意义 风骚并称 对后世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3 汉赋 1 汉赋出现原因 汉朝政治统一 经济发展 广筑宫室 田猎 巡游之风兴盛 一种专事铺陈辞藻 文采华丽的文体一赋应运而生 赋是吸收了先秦 诗经 先秦诸子的散文和直接吸收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3 汉赋 2 内容 西汉时期的赋汉武帝时 赋的创作走向全盛阶段 艺术特征 以气势恢弘 辞藻华美 手法夸张为主要特征 主要代表 司马相如 子虚赋 和 上林赋 东汉时期的赋 主要作家 张衡 二京赋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3 汉赋 3 影响 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 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 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它在丰富文学语言和提高表达技巧方面对以后的文学产生过好影响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4 唐诗 1 唐诗繁荣原因 政经基础 国家统一 国力强盛 文化政策 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科举制度的实行 以诗取仕 的推动 对外交流加强 各民族之间 中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 总体情况 数量多 内容广 流派多 体裁全 2300多诗人 5万多首诗歌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 从诗经到唐诗4 唐诗 2 内容 初唐 盛唐时期 的边塞诗 的山水诗 诗仙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 由盛转衰 诗圣 杜甫 其诗被称为 诗史 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 三别 笼罩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 中唐 中唐以后 战乱的平息并没有带来往昔的盛世华年 白居易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 成就 讽喻诗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 宋词和元曲1 宋词 1 宋词繁荣的原因 经济 两宋城市手工业 商业经济的繁荣 文化 市民阶层扩大 要求丰富娱乐生活 宋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政治 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 宋词和元曲1 宋词 2 内容 形成 唐代出现诗另一种形式 词 成为宋代文学主流形式和标志 特点 句子长短不一 更便于抒发感情 成就 婉约派 柳永 李清照 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 宋词和元曲2 元曲 1 元曲繁荣的原因 经济 城市经济发展为兴盛提供充分物质条件 文化 统治阶级和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要求 在宋 金散曲基础上形成 政治 元政府的兼容务实文化政策以及汉族知识分子由于倍受歧视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创作 在元朝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作为理想的人生境界 以此逃避现实 获得心理平衡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 宋词和元曲2 元曲 2 内容 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特点 多用方言俗语 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 代表人物 关汉卿 马致远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二 宋词和元曲2 元曲 3 影响 对后来的诗歌与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三 明清小说1 明清小说繁荣原因 经济 工商业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市民阶层的扩大 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 明清时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风气 传统的轻商思想开始淡化 这种风气深深浸染了小说创作 政治 专制中央集权强化 政治黑暗 官场腐败 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一些文人对现实社会日益不满 3 文化 前朝积累下来的唐传奇 宋元话本文学经验 适应扩大的市民阶层需要 消费水平上升 人们需要消遣方式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三 明清小说2 内容 四大名著 其他作品 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三 明清小说3 影响 明清小说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其中的优秀作品 至今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2009年广东历史1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应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 老子 B 甲骨卜辞C 诗经 D 楚辞 12 2006年上海 早在先秦时期 中国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已十分明显 就文学而论 北方注重说理 南方倾向抒情 比如大量运用神话材料 描绘神奇瑰丽境界 给人强烈审美愉悦的诗人屈原就生活于A 中原B 齐鲁C 楚地D 巴蜀 2007上海历史 19 当代历史学家开始关注 忧愤 这一情感因素对于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如果你要选择 忧愤之死 这一主题进行研究 合适的人物是A 邓世昌B 林肯C 拿破仑D 屈原 04全国一17 作品有 诗史 之称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杜牧 1997年全国卷 下列文化现象中 与城市经济繁荣直接相关的有A南北朝佛教的盛行B唐代传奇小说的问世C两宋风俗画的出现D明代中期书院的兴盛 05全国一19 话本是宋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 促使它兴起的直接社会原因是A 理学的形成与发展B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C 各民族文化的交融D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 07广东单 5 从汉赋 唐诗 宋词 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 逐渐平民化B 逐渐贵族化C 逐渐神秘化D 逐渐宗教化 07四川综 15 宋元时期 话本 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众的精神生活 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A 官僚B 市民C 皇族D 农民 08广东理基 62 中国古代文学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四有体育课堂”的软式棒垒球 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 2025年路基防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三单元 第7课 仕女·簪花第2课时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001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专题一第3课三、《程序设计》说课稿
- 海鲜直运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灵活用工装配制造灵活人力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种植机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业智能灌溉控制系统雷达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精密水准仪经纬仪综合检验仪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课题2 化石能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设计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
- 2025年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过关试卷附答案(三套)
- 2025年农村土地租赁协议(合同样本)
- 2025年固态变压器(SST)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三力测试题试题及答案
- 北欧女神2完美图文流程攻略
- 40亿Nm3-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评
- 《商品流通概论》课件
- 土壤重构施工方案
- 月子中心财务管理制度范本
- 电力系统课程设计华南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