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doc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doc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doc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doc_第4页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理念下中考化学命题趋势与复习李家亮新课程理念下的中考化学命题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初中)的一个核心的指向标。今年我市进入新课标后的第一次的命题,今年的中考命题将是全面执行新课标的一个尝试。结合中考指南的考试说明,我认为应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要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的展示在试卷上;二是要稳定中有创新,继承中有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化学)中对构建学生学科的情感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在开展探究性教学、对关注自然与社会、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文精神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中考化学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下面把我个人的对中考命题趋势的看法和大家交流如下。1.命题的原则与趋势:人文与本色并重 无论是哪个学科,也无论是处在什么时代,更无论是执行怎样的课程标准,学科的命题在充分张扬时代性、教育性的同时,都能把持住学科的最本质的东西。纵观近年来的一些中考试题,尤其是试验区的中考试题,他们开始是摸索期,因此,这个时期的试卷,给人的感觉是:偏、难、杂;第二个阶段是感悟变化期,这个时期,中考化学试卷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好题,但是也为“题海战术”设置了温床,开始注意变革;第三个阶段是逐渐成熟期,也就是现在的阶段,中考形式基本定型。我市是最后一批进入新课改使用新教材的,今年的中考正值这一阶段,新的精神必将有很大程度的体现,其实我市上年的中考就已经基本全面体现。1.1 人本主义思想:试题设计的灵魂结合外地试卷及我市上年中考试卷可以看出能充分体现人文性。一、是试卷的结构和形式上。该卷的选择题的量是20题,分值占40%,非选择题的量是10题,答题时间是80分钟,试卷阅读的量不是很大,写的量也不大,主要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在行文上,注意到学生的阅读习惯,尽量的用最通俗的、最简洁的、最没有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在理解题目的内涵上不出现偏差,以最快的速度直接与题目的实质接触。在看题的便捷性和写题的空间上,避免了一些“跳题”的现象,即让每个题目都在一个页面上呈现出来;在答题的空间上,给予了足够而且是恰如其分的空间,既不少,也不是很多,让学生从留给的空间也能够体会题目设计者的思想内涵;从题目的分值设置上,一是难易题的分数进行精心的设计,不是难题的分值就一定很高,容易题的分值就一定低,主要是看本题的功能,是属于“送分题”还是“控分题”,或者是“区分度体现题”的角度上进行设计;二是从一些试题的分数上就能猜测一些题目答案的数目,主要是想看看学生在进行本学科题目的解答的同时,对周围信息的敏感程度。如06年试卷29题中第一问前两个空就是送分题,后三空属于控分题,第二问则是区分度体现题,注重考查能力。外地试题在试卷形式上大多用一些形象身生动的图片来增加感性认识,以次来增加亲和力,便于学习理解答题,今年我也许会在这方面有突破。二、是试卷的内容上。试卷内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正面且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出发,主要想从试卷的内容上让学生有所得。例如第2、4题,分别是牙膏包装盒的信息及使用压缩天然气的问题。这些平时很少有人关注,不是大家都能了解的。外地的试卷中“火箭中的燃料”对学生是神秘的;“厨房化学”中除水垢是赶感兴趣的;“液晶材料”的用途、化学式等是迫切想了解的。这些试题注重了对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体现,例如从网上查询资料,完成对本地区的雨水的酸碱性的了解;用生活中常用的饮料瓶、眼药水瓶等组装的简易装置等;另外注意对一些化学谚语的引用,引起学生对自然学科在生活中的高度关注,如“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谚语的解释,激发学生去探究谚语中隐藏的化学道理。三、是试卷的德育功能。试卷还体现弘扬主旋律,以激发爱国热情为宗旨。例如“神舟六号”、“乙醇汽油”等。让学生在做卷中体会命题者的意图,体会全卷的思想内涵。一份试卷就是一次对话,一次无声的交流,是命题思想与教学的碰撞,是教学方向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碰撞,更是主导这个地区一段时间甚至一个时期化学教学的宏观基调和方向,是教师调整教学方向和实施教学策略的指南。1.2 关注社会自然:试题设计的基石本卷注重关注社会与自然,选择题中有8个小题,共16分,非选择题中共22分,占全卷的38%。从选材的角度看,涉及到生活热点、高科技、时事焦点、环境保护意识等。从用材的角度看,考查的点比较新,例如考绿色食品、一氧化碳中毒、水资源、生理盐水的问题等,这些问题一般不难,是让学生将该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主要目的是引导正面,避免消极,这类试题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有一种“高起点,低落点”的感受,再如雨水的pH的柱状图,更是如此,主要想传达一个思想,学科理论与实际联系应用,实际生产生活中许多的数据的呈现形式是柱状图,如股票的涨跌,工业生产中的报表图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下氛围是有益的,使整个试卷的严肃气氛得到了很好的协调,而且学生在紧张的思索中也学到了知识,。这类题目是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一个目标就是关注自然,关注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1.3 突出学科特色:试题设计的方向 试卷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本学科的本质,也就是要有“化学味”。试题的落点一定是学科最本质的东西,考来考去必须体现学科特色的要求。如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主要是考查演示实验的现象,同时将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考查。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取5ml左右,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B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NaCl固体时,左盘放15g砝码,游码调至0.5g处C酒精灯用完后,可用嘴吹灭D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洗涤干净。这一题只要是从四个角度看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的了解,分别是药品的取用、天平的使用、加热(酒精灯的使用)、仪器的洗涤等。这两个题目都比较简单,主要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类是图形结合的实验题,主要是想通过对读图能力的考查,再现真实的实验场景。如:气密性检查的一题,避开过去问学生如何检查气密性,而是直接提供一个检查气密性的场景,要求学生预测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也起到了考查学生对检查气密性的认识。如: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D注射器内有液体另一类是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酸碱盐知识),但是呈现的方式有是给一个真实的实验场景,主要是想看学生知识能否真正的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化学现象中,这样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通过一个小实验就较好的区分开来。如学生对浓盐酸挥发是了解的,对碱溶液与酸的中和也是知道的,对酚酞的变色情况也牢记在心,但是这样的三个知识点或更多的知识点,当同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就看谁能够“活学活用”,谁能真正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我市06年的27题就是这种类型的题目。对于考查实验的内容。一方面考基本的操作规范,另一方面是考设计实验和改造实验的能力。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是化学实验能力要求中的高能级要求。这类题型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体现:一是验证型,即证明某气体或某物质的存在,这类题目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已经做了比较多的研究,气体型(H2、CO、HCl、CO2)、固体物质型等;二是制备型,这类试题,由于受到初中化学知识点的局限,导致这样的试题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通常还停留在氧气、二氧化碳制备等,固体物质制备最多也只是提纯的流程图等,或结合计算,变化不是很多。最近几年在 CO2上做了一些文章,有了一些突破。特别是设计实验验证CO2是否与NaOH发生反应的出现的很多。有些实验试题属于探究的半成品,常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出现。这类题以前出现过。(前几年5月份的调研考试中出现过多次)。大型的实验探究最近几年出现的频率很高往往在第四大题 的第2小题出现,要多关注。其综合性强,考实验仪器的连接、物质的检验、鉴定、物质性质的分析、出现异常问题的分析评价、相关问题的拓展、实验的改进等比较多。这类题目比较新颖目的是考查学生的从实验到理性分析,从理性分析再到实验的转换能力。 化学计算一定要有“化学味”,同时化学要从纯计算中完全的摆脱出来。中考指南中明确表示不考繁难的题目。实际上降低的是对偏、难、怪的题目的考查,而对化学中的计算思想的考查,计算在化学中的作用并没有降低要求。初中化学要形成最基本的几个化学思想,首先是守恒思想,它是贯穿整个化学学科的始终的学科思想,是最本质的思想;二是数型结合的思想。数型结合最能体现学生分析、归纳、抽象、整合的能力。三是极限思想;四是差值思想,又叫差量思想;五是排列组合的初步思想方法。这五个方面的能力,在计算、推断、选择中都有较好的体现。如某NaOH固体样品10g,经分析其中含Na2CO3:10.6%,含水:17.4%,其余为NaOH。将该样品溶解在100g7.3%的稀盐酸中,发生反应有:NaOH+HCl=NaCl+H2O和Na2CO3+2HCl=2NaCl+H2O+CO2。恰好完全反应后,最终溶液中仅有一种溶质,则蒸干后所得溶质的质量为A.5.85gB.11.7gC.10gD.无法计算。只要能够理解最终的溶质是什么?是由什么元素构成?通过什么元素守恒解决,这个题目就不难解决。这就是守恒思想的体现。再如将某H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ZnO、ZnCO3固体,充分反应,所得ZnSO4溶液质量分数与所加质量关系图正确的0ZnO ZnCO3ZnSO4质量分数0ZnCO3 ZnOZnCO3ZnO 固体质量ZnSO4质量分数ZnOZnCO3 ZnSO4质量分数固体质量ZnSO4质量分数 固体质量0固体质量0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从一个简单的计算式的题目改编的,是数型结合思想体现的题目,原题中是四等份的硫酸中分别加足量的Zn、ZnO、ZnCO3、Zn(OH)2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改编后,好象是难度降低了许多,但是呈现的方式变了,是以图象的方式出现,这个题目要求学生能从纵坐标和横坐标进行分析,这个题目可以从两个角度都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一个是等质量固体时的溶液质量分数看,还可以从图象中的“拐点”看。思路多,但是能力要求高。数形结合还往往体现在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中,主要是让学生会识图,会找有用的数据,找出突破口,就能解决。解题时还要注意数据的正确处理,谨防因单位和数据的运算而导致错误。1.4创新综合:试题设计的活水 试题设计应注意到创新和综合是命题的源头活水,是命题的亮点。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综合起来,透过多种载体考化学学科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 2.命题的功能与指向 命题者最想达到的有两个目标:一是测试卷有非常好的区分功能和基础检测功能;二是测试有良好的教学和教育方面的导向。而这两个目标归结为四个字:功能与指向。 化学中考试卷,是毕业与升学统一的。我估计题型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一般是五大项,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简答题,四、实验题,五、计算题。不同的知识点可以在填空、推断、实验、计算中都可能有适当的体现。3.复习时要注意学生的能力提高3.1训练学生学会学习的读题,捕捉信息 题例:已知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请你推断一瓶洁净的空气 (是、否)是溶液。本题是考查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衷于做题,有的死学死做,不注意知识的应用与发展。本题对学生有一定的陌生度,答题时往往会把溶液都当作液体,从而作出错误的判断。但本题在发问前己作了铺垫,只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就能对问题作出正确的推断。3.2 训练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 题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喂养金鱼观赏,以提高生活情趣。在夏季,金鱼常常会“浮头”而死去。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 (1)出现金鱼“浮头”的原因是什么?请予以解释。 (2)你有哪些方法或措施来帮助养金鱼的家庭解决金鱼“浮头”问题? 本题是以身边的生活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既激发了兴趣,又紧密地联系了生活。第(2)问以开放性的形式发问,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能力的空间,也是对新课标要求的回应。3.3培养学生充当社会角色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例:已知目前碳酸氢铵NH4HCO3的市场价格是28元/50kg,若你是某销售公司的物价员,要给新进的一批尿素CO(NH2) 2定价,如果把尿素与碳酸氢铵进行比价(只考虑有效元素氮元素,其它因素不考虑),尿素的价格应至少定为每50kg多少元? 本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综合计算的思维能力,而且考查了学生充当社会角色,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它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提供了一种角色的尝试。3.4培养学生观察力及留心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题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周末“开心辞典”节目中,参赛选手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主持人王小丫会提醒参赛选手可以选择三种求助方式中的一种,这三种方式是:A去掉一个错误答案,B给亲友打电话,C求助现场观众。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你在考试中,若遇到不会的选择题,将选择上述A、B、C三种方式中的 种方式作为解题策略。(2)在节目中,王小丫曾经问过这样一道题目“丹桂飘香”这个成语包含了什么化学知识?你若是参赛者,将怎样给予解释: 。 本题设计力争体现化学知识的生活化,考题的人性化,形式的多样化。题干设计把化学与生活进一步拉近,有情趣,有吸引力。第(1)问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解题策略。第(2)问设计把化学知识融入丰富的文化生活,不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且又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强化了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情感和态度。3.5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题例:连云港市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颇丰,古城海州历史文物非常多,其中桃花涧风景名胜区内有古代石刻数十处,举世闻名的不解之谜将军崖岩画是众石刻中的代表。将军崖岩画历经数千年,许多已经模糊不清。甲、乙两同学到此处春游归来,谈论此事。甲说:“将军崖岩画历经千年风化,如若不采取保护措施,随着近几年酸雨的增多,被侵蚀日益严重,画像将不复存在,必将给后人留下遗憾”。乙说:“那些石头是石灰岩的,不怕侵蚀,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针对上述内容请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甲、乙两同学各有不同的观点,你赞同 同学的观点。(2)要想证明“石头是石灰岩的”这句话是否正确,你怎样设计定性探究实验来证明?(3)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为保护将军崖岩画等文物,你怎样用所学的知识,给市政府提几条建议(至少两条) 。(4)空气中的SO2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氧化成SO3,SO3与水结合形成一种酸,该酸能与石灰石发生反应,试写出上述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5)如果要定量分析其主要成分的含量,你又将怎样设计实验,试写出你的方案(可假设有关数据,并可画图示意)。 本题属于综合题,涉及面较广,其中第 (1)、(3)问考查了学生 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其中第(1)问又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第 (2)问中考查了学生怎样把 大众语言“石灰岩”的这种说法与化学建立联系; 这句话还考查了猜测判断等推理思想。第 (2)(4)(5)问又考查了综合分析问题及探究问题能力,包括方法的选择、过程的形成、结论的呈现方式等等。3.6注意学科渗透的问题训练,以开拓视野题例:某中学初三一名学生,在查阅资料时,认识到“氧化物”的英文单词是Oxide,他想了解更多的己学过的氧化物的单词,于是去请教外籍教师Mark,Mark告诉他,“一氧化物”的单词是Monoxide,如一氧化碳是Carbon Monoxide,“二氧化物”的单词是Dioxide,如二氧化硫是Sulfur Dioxide,二氧化锰是Manganese Dioxide。 请你根据上述内容推断“Carbon Dioxide”是 (填化学式)。现在中考中加强学科渗透的题目较多,但是与英语学科结合的几乎没有,本题尽管不难,但却是一种大胆尝试,它既考查了学生的外语水平,又考查了学生的胆量与勇气,同时也考查了学生选择信息,寻找规律,处理问题的能力。该题型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4、复习时选题要注意的问题上述试题反映了新时代的气息,形式多变生动活泼,在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同时,又蕴含情趣性,使考试不再是呆板、苦涩、无味的劳动。因此,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4.1选题要准确反映新课改精神考试具有导向功能,所设计的试题一定要反映新课改的精神。考题应源于生活,源于生产,源于社会,源于科技成果,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导向,注重培养探究能力及挖掘潜能。考题要灵活,要突出方法与过程,要蕴含人文思想,使考题富有活性。 4.2选题不能太难太偏 我们对过去几年中考题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