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前黄实验学校历史组 谢丹一、课程标准: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八股文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2、选播优秀影视片的有关片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三、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四、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五、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六、教学方法:提问导学法七、教具:多媒体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开展洋务运动以自救,将师夷长技的理论付诸实践,但中国并没有实现富强,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为此,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学生略【课文探究】教师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不仅与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相关,也与洋务运动开始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相关,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思想,因此我们称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的不断传播,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救国,终于使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这一转变的起点就是?学生答:“公车上书”教师提问:何为“公车”? 学生答: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教师提问:“公车上书”是怎样发生的?(时间、背景、发起人?)学生答: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康有为和梁启超。教师提问:康、梁等1300多名应试举人联合上书的内容是什么? 展示PPT学生答:反对议和,请求变法。教师提问:维新派强调“变法”图存,变什么?怎么变?维新派和洋务派在政治思想上有什么区别?PPT展示材料。学生看材料思考教师分析:材料一表明维新派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材料二表明这一政治主张既是吸取洋务派的教训,也是受到日本的启发。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成为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成功激励了中国的维新志士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具体学哪种制度?材料三表明立宪法、开国会、给予国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即兴民权),这种体制就是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学生归纳: 变法图存;发展资本主义;主张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兴民权、设议院,实行资本主义君主宪制。教师这一政治主张在当时的中国具有极大的进步性,但康、梁这次“上书”没有到达皇帝手中,以失败告终。虽然如此,1300多名应试举人联合上书的举动,却轰动了全国,冲破了长期以来清朝黑暗统治下政治舆论沉闷的局面,终于使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所以“公车上书”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学生维新派继续宣传维新思想,制造变法舆论。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主要有哪些?学生 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等。教师 PPT展示材料,补充介绍康有为创办的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天津的国闻报与上海的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最早的学会是成立于北京的强学会,以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为宗旨,后又在上海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著名的学堂有康有为在广州开办的万木草堂、谭嗣同在长沙发起的时务学堂。这些活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学生宣传变法主张,培养维新人才,使维新变法激荡全国。教师除此以外,维新人士还译述西方著作,成就最大的就是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提问:该译著最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学生答:主要内容是介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理。教师说明:“物竞”就是生物之间的“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自然淘汰,优种战胜劣种,强种战胜弱种,所谓优胜劣汰。严复为此进行了评述,他认为生物是根据这个原理进化演进的,人类社会亦是如此。严复以此西方理论联系中国实际,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所以我们称其为“警世洪钟”。提问:译著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学生答: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教师严复以生物进化论为依据阐述维新变法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PPT展示材料学生阅读材料教师小结: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所产生的冲击波影响了几代人,奠定了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地位,使之成为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那么,严复译述天演论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严复以西学理论鼓吹变法,震动了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教师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等人的屡次上书光绪帝,希望他能接受变法的主张。光绪帝会不会接受呢?PPT展示材料时局图甲午战败后,即19世纪末,列强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所以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下定决心实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迎来了它的高潮,即“戊戌变法”。学生略。教师提问: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学生答: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教师补充:“国是”是指国家的大计方针。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叫“戊戌变法”。(用干支纪年来命名的事件:有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提问:发布了哪些法令?涉及哪些方面?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PPT展示表格,把内容进行分类。提问:这些法令的颁布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 略。教师PPT展示:政治方面,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发展农工商业,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提高军队作战力、增强国防力量。然而改革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收效甚微,因为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根本,没有实现君主立宪,而皇帝手中也没有军权,军事改革的法令少而空洞。提问:所以戊戌变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学生 归纳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教师提问:从变法内容、变法作用及维新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救亡图存的目的来看,戊戌变法是什么性质?学生答:资产阶级性质。教师补充:由于以皇帝名义下达政令,所以是“自上而下”,而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推行变法,也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称其为“改良”,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提问:根据法令内容,变法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学生答:部分封建贵族、封建文人的利益。教师PPT展示:变法尤其威胁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统治,遭到阻挠,变法开始后,慈禧太后连下三条上谕。说明:慈禧太后掌握最高统治权,顽固派势力强大,而光绪皇帝没有军队,亦无实权。操纵实权的慈禧太后甚至准备废掉光绪帝。维新派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对此一筹莫展,无奈只能建议光绪皇帝重用新军统帅、也是强学会的成员袁世凯,以对付手握重兵的荣禄,不料最后却被袁世凯出卖。提问:变法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慈禧太后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掌握清政府全权,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教师补充: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犹如昙花一现,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宣告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结局。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而谭嗣同等六位维新志士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PPT展示:谭嗣同的慷慨陈词。学生齐读材料。教师提问:谭嗣同为何认为变法“无力回天”?PPT出示材料,请学生结合变法和材料来回答。学生略。教师分析1、“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每天都有政令下达却无落实。康有为曾说中国只要变法三年就可自立,实现富强。说明变法急于求成,脱离现实。2、“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说明变法阻力大,尤其是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3、“同志太孤”说明变法只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部,而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上无权”,维新派却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说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事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以上说明戊戌变法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学生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教师提问:谭嗣同认为自己“死得其所”,为什么?学生答:“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用自己的死激励后人救亡图存。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教师通过板书小结。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却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伟大尝试。变法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而它所体现出的舍生取义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来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提问:通过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学习,大家能获得哪些启示?学生略(1.任何一次变法总是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维新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流血牺牲。4.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5.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教师课堂练习和拓展延伸。学生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便利店员工工作时间与休息安排合同
- 应急隔离场所转换工作预案
- 公司承包土地种植合同书3篇
- 中国邮政集团2025怀化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高速限速考试题及答案
- 阳台保温砌体施工方案
- 中国邮政2025广东省秋招数据分析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2025永州市秋招寄递物流运营类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标准钢材购销合同书范本3篇
- 白酒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2025年消费者饮酒场景与品牌塑造
- 大学生心理健康十六讲(第3版) 课件全套 第1讲 心理健康知多少-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第16讲 珍爱生命-危机干预与幸福人生
- 学生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
- 轧钢安全培训课件
- DB62∕T 4727-2023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技术规程
- 地震勘探原理培训课件
- 学校二次供水培训
- 中医进公司义诊活动方案
- 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培训
- T-CFA 020102031-2023 球墨铸铁焊接法兰管和焊接管件
- 供热安全培训课件
- 直方图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