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分析:1、能从光照图中判读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2、运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结合实例分析生活当中的地理问题(1)确定地方时 ;(2)确定地理纬度; (3)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4) 楼间距与楼高、太阳高度的关系; (5)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二、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解读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教材正是抓住这两点来分析,教材设计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以及读图思考题,让学生分析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以及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情况。2、学时:2学时3、知识结构 先学习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再学习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涉及两个变量,一个是所求地地理纬度,一个是太阳直射点纬度 ,根据两个变量得出两个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规律。学习了太阳高度角,就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4、教材重难点教学重点: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教学难点: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三、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地球公转的特点,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但对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上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提问、读图、析图、绘图等将新旧知识搭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困难。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了解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演示,总结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增强学生画图能力,总结规律的能力遵循传统的认知规律,以图片和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最终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得出的规律,并将此结论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宇宙观。五、学法指导:启发诱导,精讲多练。六、教学方法:演示法、讲解法、启发法。七、教具:地球仪、多媒体,直尺八、教学过程教 学 过 程师 生 活 动一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阅读教材P23第二自然段内容,独立思考完成学案内容。时间:5分钟)(1) 太阳高度,也叫太阳高度角,指 的高度角。A(2)(画图) 画出下图中A点处的太阳高度角地面A(练习)太阳高度常用h表示,读图完成(在横线上填 )。A点的太阳高度:h 0B点的太阳高度:h 0C点的太阳高度:h 0D点的太阳高度:h 0(独立思考,总结规律)昼半球(白昼) h 0夜半球(黑夜) h 0晨昏线(日出日落) h 02正午太阳高度角某地地方时 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时间:8分钟)1读教材P22图1-16、图1-17、图1-18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完成。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春秋分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夏至日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冬至日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独立思考,总结规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由 所在的纬线向_递减;(理解: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_,越远越_。)(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时间:8分钟)根据下图提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完成表格。地点位置达到最大值时间达到最小值时间A北回归线以北B北回归线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E南回归线以南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24活动2,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时间:8分钟)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举例(讨论)2010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1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1.自主学习教材内容,理解概念。2.通过绘图使学生加深对于概念的理解3.结合上节课内容,精讲精练。4.通过练习,总结规律。5.比较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1.通过学生读图自主学习二分二至 日太阳光照图,总结各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2.总结概括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3.学生根据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读图总结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完成表格。1.通过课本活动内容,总结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2.了解正午太阳高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堂总结:九、板书设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2正午太阳高度角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举例十、布置作业 学案达标检测附件:学案正午太阳高度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公转)班级: 姓名:高一地理学案使用时间:2013年10月15日 编辑人:李 英【学习目标】1.理解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不同含义。 2.利用“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初步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考纲要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学习内容】一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角:(阅读教材P23第二自然段内容,独立思考完成。时间:5分钟)(1)太阳高度,也叫太阳高度角,指 的高度角。地面AA(2)(画图) 画出下图中A点处的太阳高度角(练习)太阳高度常用h表示,读图完成(在横线上填 )。A点的太阳高度:h 0B点的太阳高度:h 0C点的太阳高度:h 0D点的太阳高度:h 0(独立思考,总结规律)昼半球(白昼) h 0夜半球(黑夜) h 0晨昏线(日出日落) h 02正午太阳高度角某地地方时 时的时候,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最大值,称为正午太阳高度角。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一)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时间:8分钟)1读教材P22图1-16、图1-17、图1-18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分布图,完成。节气太阳直射点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小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春秋分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夏至日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冬至日_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从_向_递减。(独立思考,总结规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由 所在的纬线向_递减;(理解: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_,越远越_。)(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时间:8分钟)根据下图提示,分析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并完成表格。地点位置达到最大值时间达到最小值时间A北回归线以北B北回归线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E南回归线以南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方法(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教材P24活动2,归纳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时间:8分钟)四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举例(讨论)2010年6月,赵亮的父母在“阳光花园”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2011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了。他感到很困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达标检测】1正午太阳高度是( )A一定大于0 B是当地区时12点的太阳高度C一定是90 D是一天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2.读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示意图,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 )A B C D3.分别计算冬至日35N、13S和42S的正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迷走神经反射怎么治疗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7 智慧驾驭大语言模型-prompt高级应用
- 酸洗池安全知识培训
-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2023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人教版)
- CN120199835A 一种低增湿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低增湿燃料电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从三国至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
- 老师心理知识培训笔记课件
- 配网线路高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度出口贸易航空货运代理合同
- 2025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模拟题库
-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GB/T 44823-2024绿色矿山评价通则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色彩的对比-五年级上册美术
- 4.4车体主要伤损形式及检修课件讲解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MOOC 高等数学先修课-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 TCACM 1524-2023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