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8 离散数学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陈志奎 教授 办公室 综合楼411 Tel 87571525 实验室 教学楼A318 A323 Tel 87571620 24 MobileEmail zkchen zkchen00 2 38 回顾 勘误 P14 两处 P16 5 2 对偶原理 定义 三条原理 非运算与对偶 等价 永真蕴含 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基本积 基本和 基本和的积 基本积的和 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极小项 积 极大项 和 基 二进制数 十进 制数 描述符 极小项的和 极大项的积 两者的关系 3 38 求范式步骤 求范式步骤 2 否定消去或内移 3 利用分配律 1 消去联结词 回顾 4 38 1 7命题演算的推理理论 数理逻辑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提供一套推理规 则 给定一些前提 利用所提供的推理规则 推 导出一些结论来 这个过程称为演绎或证明 生活中 倘若认定前提是真的 从前提推导出结论的论证是遵 守了逻辑推理规则 则认为此结论是真的 并且认为 这个论证过程是合法的 数理逻辑中 不关心前提的真实真值 把注意力集中于推理规则的 研究 依据这些推理规则推导出的任何结论 称为有 效结论 而这种论证则被称为有效论证 5 38 有效结论 定义 设A和B是两个命题公式 当且仅当 A B是个永真式 即A B 则说B是A的有 效结论 或B由A可逻辑的推出 可把该定义推广到有n个前提的情况 6 38 有效结论 定义 例 H1 今天周一或者今天下雨 H2 今天不是周一 C 今天下雨 12 12 12 m m m H HHC HHHC CH HH 设是一些命题公式 当且仅当 则称 是前提集合的有效结论 7 38 证明有效结论的方法 1 真值表法 思路 证明使前提集合取值为真的那些组真值 指派 也一定使结论取值为真 证明使前提集合取值为真的那些组真值 指派 也一定使结论取值为真 例 考察结论C是否是下列前提H1 H2 H3 的结论 1 H1 P Q H2 P C Q PQH1H2CH1 H2 C 001001 011011 100101 111111 8 38 真值表法 2 真值表构造如下 1 HPQ 2 HQR 3 HR CP P Q RPQ QR R P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0 0 9 38 真值表法 3 1 HP 2 HPQ C PQ P QP PQ PQ 0 0 0 1 1 0 1 1 1 1 0 0 0 1 1 1 0 0 0 1 10 38 例 一份统计表格的错误或者是由于材料不可靠 或者是由于计算有错误 这份统计表格的错误不 是由于材料不可靠 所以这份统计表格是由于计 算有错误 解 设P 一份统计表格的错误是由于材料不可靠 Q 一份统计表格的错误是由于计算有错误 于是问题可符号化为 P Q P Q 其真值表如下页所示 使前提集合取值为真的真值 指派只有一组 这组真值指派使结论Q也取值为 真 真值表法 11 38 真值表法真值表法 P Q P Q P Q 0 0 0 0 0 1 1 1 1 0 0 0 1 1 0 1 12 38 证明有效结论的方法 2 直接证法 在命题变元较多的情况下 真值表法显得不方便 我 们采用直接证明法 为此先给出如下的定义 定义 设S是一个命题公式的集合 从S推出命题公式C 的推理过程是命题公式的一个有限序列 C1 C2 Cn 其中 Ci 或者属于S 或者是某些Cj j i 的有效结 论 并且Cn 就是C 如何构造这个推理序列以得出结 论C呢 只要遵循下面的推理规则 使用列出的等价 式或永真蕴涵式 就能构造出满足要求的公式序列 为了帮助大家记忆 我们把常用的等价式和永真蕴 涵式再次列出来 13 38 常用永真蕴含式 I1 P Q P I2 P P Q I3 P P Q I4 Q P Q I5 P Q P I6 P Q Q I7 P Q P Q I8 P P Q Q I9 P P Q Q I10 Q P Q P I11 P Q Q R P R I12 P Q P R Q R R 公式中 代表 公式不必死记硬背 其证明均可 从 的定义出发 例如对I11 前件为真时保证 P Q和Q R都必为真 P Q为真 则保证P为真 时Q一定为真 而Q为真和Q R为真则保证了R必 为真 P为真 R为真自然保证了P R为真 问题得证 14 38 常用等价式 E E1 1 P P E P P E2 2 P Q Q P E P Q Q P E3 3 P Q Q P E P Q Q P E4 4 P Q R P Q R E P Q R P Q R E5 5 P Q R P Q R E P Q R P Q R E6 6 P Q R P R Q R E P Q R P R Q R E7 7 P Q R P R Q R E P Q R P R Q R E8 8 P Q P Q E P Q P Q E9 9 P Q P Q E P Q P Q E10 10 P P P E P P P E11 11 P P P P P P 15 38 常用等价式 E E12 12 R P P R E R P P R E13 13 R P P R E R P P R E14 14 R P P T E R P P T E15 15 R P P F E R P P F E16 16 P Q P Q E P Q P Q E17 17 P Q P Q E P Q P Q E18 18 P Q Q P E P Q Q P E19 19 P Q R P Q R E P Q R P Q R E20 20 P P Q PQ P Q E Q E21 21 P P Q P Q Q P E Q P Q Q P E22 22 P P Q P Q P Q Q P Q P Q 16 38 常用等价公式 24 25 26 27 28 29 30 EPTP EPFP EPQPQQPPQPQ EPQPQ EPQRPQR EPPQP EPPQP 输出律 吸收律 17 38 直接证法 直接证明法 使用推理规则和给定的等价式 及永真蕴涵式进行推导证明 推理规则 规则P 在推导过程中 任何时候都可以引入 前提 引入一个前提称为使用一次P规则 规则T 在推导中 如果前面有一个或多个公 式永真蕴含公式S 则可以把公式S引进推导 过程中 换句话说 引进前面推导过程中的 推理结果称为使用T规则 18 38 直接证法 PPQQRR 例 证明是 的有效结论 解 1 1 P Q P规则 1 2 P Q T规则 1 和E11 1 3 P Q T规则 2 和E27 4 4 Q R P规则 4 5 Q R T规则 4 和E27 1 4 6 P R T 3 5 和I12 7 7 R P规则 1 4 7 8 P T 6 7 和I12 19 38 直接证法 例 证明公式S 例 证明公式S R可由公式P Q P Q P R Q S推出 解 问题即证 S推出 解 问题即证P Q P Q P R Q S S S S R 1 P Q P规则 2 P Q T规则和1 3 Q P规则 2 P Q T规则和1 3 Q S P规则 4 S P规则 4 Q S T规则和3 5 P S T规则及2和4 6 S P T规则和5 7 P S T规则和3 5 P S T规则及2和4 6 S P T规则和5 7 P R P规则 8 P R R P T规则和7 9 P R T规则和8 10 S R T规则及6和9 11 S P规则 8 P R R P T规则和7 9 P R T规则和8 10 S R T规则及6和9 11 S R T规则和9 得证 T规则和9 得证 20 38 直接证法 例 P例 P Q R S Q R S Q P R R P Q 1 R P规则 2 Q R R P Q 1 R P规则 2 Q P R P规则 3 Q R P规则 3 Q P T规则及1和2 4 R S T规则及1 5 P T规则及1和2 4 R S T规则及1 5 P Q R S P规则 6 P R S P规则 6 P Q T规则及4和5 7 P T规则及4和5 7 P Q Q Q P T规则及3和6 8 P Q T规则和7 T规则及3和6 8 P Q T规则和7 21 38 直接证法 推理规则 CP规则 如果能从R和前提集合中推导出S 来 则就能够从前提集合中推导出R S 换句话说 当结论是R S的形式的时候 可 以把结论的前件当作一个附加前提使用 并 且它和前提一起若能推出结论的后件 则问 题得证 实际上恒等式E28就可以推出CP规则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P Q R 22 38 直接证法 解 1 1 R P规则 附加前提 2 2 R P P规则 1 2 3 P T规则 1 2 和I9 4 4 P Q S P规则 1 2 4 5 Q S T规则 3 4 和I10 6 6 Q P规则 1 2 4 6 7 S T规则 5 6 和I10 1 2 4 6 8 R S CP规则 1 7 RSPQSQRP 例 证明是 的有效结论 23 38 例 证明R S是前提P Q S R P Q 的有效结论 解 原证明即证 P Q S R P Q R S 1 R P规则 附加前提 2 R P Q P规则 3 P Q T规则及1和2 4 P T规则和3 5 P Q S P规则 6 Q S T规则及4和5 7 Q T规则和3 8 S T规则及6和7 9 R S CP规则及1和8 例 证明R S是前提P Q S R P Q 的有效结论 解 原证明即证 P Q S R P Q R S 1 R P规则 附加前提 2 R P Q P规则 3 P Q T规则及1和2 4 P T规则和3 5 P Q S P规则 6 Q S T规则及4和5 7 Q T规则和3 8 S T规则及6和7 9 R S CP规则及1和8 直接证法 24 38 例 证明P Q R Q P S S R 解 1 S P规则 附加前提 2 P S P规则 3 P T规则及1和2 4 P Q R P规则 5 Q R T规则及3和4 6 Q P规则 7 R T规则及5和6 8 S R CP规则及1和7 例 证明P Q R Q P S S R 解 1 S P规则 附加前提 2 P S P规则 3 P T规则及1和2 4 P Q R P规则 5 Q R T规则及3和4 6 Q P规则 7 R T规则及5和6 8 S R CP规则及1和7 直接证法 25 38 证明有效结论的方法 3 间接证明法 反证法 定义 设公式H1 H2 Hm中的原子变元是P1 P2 Pn 如果给各原子变元P1 P2 Pn指派 某一个真值集合 能使H1 H2 Hm具 有真值T 则命题公式集合 H1 H2 Hm 称为 一致的 或相容的 对于各原子变元的每一个 真值指派 如果命题公式H1 H2 Hm中至少有 一个是假 从而使得H1 H2 Hm是 假 则称命题公式集合是不一致的 或不相容 的 例如 令H1 P H2 P 则H1 H2 P P 是矛盾式 所以P P是不相容的 26 38 反证法 定理 若存在一个公式R 使得 H1 H2 Hm R R 则公式H1 H2 Hm 是不相容的 证明 设 H1 H2 Hm R R 则意味着 H1 H2 Hm R R 是重言式 而R R是矛盾式 所以前件 H1 H2 Hm必永假 因此 H1 H2 Hm是不相容的 27 38 反证法 定理 设命题公式集合 H1 H2 Hm 是一致的 于是从前提集合出发可以逻辑 的推出公式C的充要条件是从前提集合 H1 H2 Hm C 出发 可以逻辑地 推出一个矛盾 永假 式 证明 必要性 由于H1 H2 Hm C 即H1 H2 Hm C为永真式 因而使H1 H2 Hm 为真的真值指派一定使C为真 C为假 从而 使H1 H2 Hm C为假 必要性证完 28 38 反证法 证充分性 由于 H证充分性 由于 H1 1 H H2 2 H Hm m C 可以逻辑 地推出一个矛盾 即H C 可以逻辑 地推出一个矛盾 即H1 1 H H2 2 H Hm m C F 即 H C F 即 H1 1 H H2 2 H Hm m C F为永真式 即 H C F为永真式 即 H1 1 H H2 2 H Hm m C为假 由假设知 H C为假 由假设知 H1 1 H H2 2 H Hm m 是一致的 所以任何使H 是一致的 所以任何使H1 1 H H2 2 H Hm m 为真的命题变元的真值指派必然使 C 为 假 从而使C为真 故有 H 为真的命题变元的真值指派必然使 C 为 假 从而使C为真 故有 H1 1 H H2 2 H Hm m C 该定理说明用直接证明法可以证明的结论 用间 接证明法都可以证明 反之亦然 因此 为了证明B是A的结论 可以把A和 B作为前 提 然后推出一个矛盾 从而使问题得证 下 面用例子说明 C 该定理说明用直接证明法可以证明的结论 用间 接证明法都可以证明 反之亦然 因此 为了证明B是A的结论 可以把A和 B作为前 提 然后推出一个矛盾 从而使问题得证 下 面用例子说明 29 38 反证法 F规则 如果前体集合和 规则 如果前体集合和 S不相容 那么可以从 前提集合中推出 不相容 那么可以从 前提集合中推出S 例 证明 P Q 是 P Q的有效结论 解 把 P Q 作为假设前提 并证明该假设 前提导致一个永假式 1 1 P Q P规则 假设前提 1 2 P Q T规则 1 和E10 1 3 P T规则 2 和I1 4 4 P Q P规则 4 5 P T规则 4 和I1 1 4 6 P P T规则 3 5 和I16 1 4 7 P Q F规则 1 6 30 38 反证法 例 证明P Q P R Q R R 解 1 R P规则 假设前提 2 P R P规则 3 P T规则及1和2 4 P Q P规则 5 Q T规则及3和4 6 Q R P规则 7 R T规则及5和6 8 R R T规则及1和7 9 R F规则及1和8 例 证明P Q P R Q R R 解 1 R P规则 假设前提 2 P R P规则 3 P T规则及1和2 4 P Q P规则 5 Q T规则及3和4 6 Q R P规则 7 R T规则及5和6 8 R R T规则及1和7 9 R F规则及1和8 31 38 反证法反证法 例 足坛4支甲级队进行比赛 已知情况如下 前提 1 若大连万达获冠军 则北京国安和上海 申花获亚军 2 若上海申花获亚军 则大连万达不能获 冠军 3 若陕西国力获亚军 则北京国安不能获 亚军 4 最后大连万达获冠军 结论 5 陕西国力未获亚军 例 足坛4支甲级队进行比赛 已知情况如下 前提 1 若大连万达获冠军 则北京国安和上海 申花获亚军 2 若上海申花获亚军 则大连万达不能获 冠军 3 若陕西国力获亚军 则北京国安不能获 亚军 4 最后大连万达获冠军 结论 5 陕西国力未获亚军 32 38 反证法反证法 用推理的方法证明由 1 2 3 4 能否推出 5 解 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令P 大连万达获冠军 Q 北京国安获亚军 R 上海申花获亚军 S 陕西国力获亚军 用推理的方法证明由 1 2 3 4 能否推出 5 解 首先将命题符号化 令P 大连万达获冠军 Q 北京国安获亚军 R 上海申花获亚军 S 陕西国力获亚军 33 38 反证法反证法 于是问题可符号化为 P Q R R P S Q P S 注意这里自然语言 中的和表示的是排斥或 所以用 来表示 解 1 S P规则 假设前提 2 S T规则和1 3 S Q P规则 4 Q T规则2和3 5 P P规则 6 P Q R P规则 7 Q R T规则5和6 8 R T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国家管网集团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6国网云南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华中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6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统招考试参考试题(浓缩500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共享运营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山东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国网上海市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6国网内蒙古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301 第三章 小学班队的准备工作
- 颏下皮样囊肿病因介绍
- 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
- 公司产品立项报告范文
-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第17课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课件】r
- 新闻记者职业资格《新闻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制造业信息化》课件
- 《无人机培训教材》课件
- 2024年大学军事理论课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