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三到最后 (2).doc_第1页
六年级数学三到最后 (2).doc_第2页
六年级数学三到最后 (2).doc_第3页
六年级数学三到最后 (2).doc_第4页
六年级数学三到最后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01总课时18授课时间4.01学习内容练习二学习目标1、对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理清知识之间的结构,主动建构知识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学习难点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区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地图等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 我们在第二单元比和比例中学习了哪些知识?整理一下吧!合作交流:1、交流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便于以后复习时能一目了然。2、举例说明比例的意义。3、举例说明什么叫比?比和比例之间有什么区别?4、举例说明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5、怎样解比例?6、什么是比例尺?它有哪些分类?7、怎样才能使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像?导学过程 汇报点评: 以组汇报以上问题巩固练习:一、选择:红关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 )画出的平面图最小。A 1:1000 B 1:1500 C 1:500二、解比例25:7=X:35 17.5:35=4:X三、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8毫米,在设计图上用4厘米表示,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拓展延伸:一根木料,锯成3段需要12分钟,如果锯成5段需要多少分钟?板书设计比和比例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01总课时19授课时间4.02学习内容图形的旋转(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学习重点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将线段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并能画出旋转后的线段。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在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台特殊的舞蹈,在这个舞蹈中的有些动作还用到了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呢,请大家再次欣赏千手观音2、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自学感悟:认识运动方向:观察钟面,说说时针、分针、秒针是怎样旋转的。你能说说什么是顺时针方向,什么是逆时针方向吗?导学过程合作探究:认识按角度旋转:1、分针从“12”指向“1”,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2、分针从“1”指向“3”,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 3、分针从“3”指向“6”,想想怎样用一句话描述这个旋转过程?4、如果分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汇报点评: 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巩固练习:如果把指针看作一条线段,用AB表示,想想看,线段能旋转吗?可以怎么旋转?完成第28页“画一画”。拓展延伸:课本第29页第4题完成后思考,绕线段上某一点旋转和绕线段的两个端点旋转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图形的旋转(一)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指针从“12”绕点O顺时针旋转30到“1” 点 方向 角度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02总课时20授课时间4.03学习内容图形的旋转(二)学习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旋转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学习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点,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学习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将图形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学习准备课件、风车、水彩笔等。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观察风车图案,想想它是有哪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得来的。自学感悟:小旗旋转打开课本第30页,在方格纸上画出图中小旗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合作交流:在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的?导学过程汇报点评:首先要确定旋转点M。第二根据前面学习的线段的旋转方法,找到旗杆,在旗杆绕点M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画出这条线段。最后根据小旗中旗杆与旗面的位置关系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巩固练习 : 三角形的旋转:教材第30页第2个问题。(画出三角形ABC旋转90后的图形)完成后在组内交流画图的过程 1、先确定旋转点,再画出线段AB、AC旋转后的图形,最后连接线段BC。2、先确定旋转点,再画线段BA,BC旋转后的图形,最后连接线段AC。小结: 旋转后的图形发生了什么变化?1 、旋转点的位置没有变,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2、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也没有变。板书设计图形的旋转(二)画出三角形旋转后图形的方法:确定旋转点,找出关键边旋转后的位置,再连接。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06总课时21授课时间4.07学习内容图形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实例,了解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得到新图形的过程。2、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学习重点经历用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学习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将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图形。学习准备课件、七巧板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老师收集了一些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在这些美丽的图案中还隐藏着数学的奥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能发现? 2、这些图形都是由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图形的运动。自学感悟: (出示课本第32页七巧板图)独立将图1和图2移入七巧板相应的位置。合作交流:1、在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平移的导学过程 2、(课件出示第32页第2个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将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然后再将得到的图形向右平移5格。并说出自己的画法。汇报点评:1、旋转的关键是什么?2、平移的关键是什么?3、一个图形经过旋转或平移后有什么变化?巩固练习:课本第33页“试一试”以及“练一练”拓展延伸:用七巧板玩一玩旋转和平移,让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旋转和平移的?板书设计图形的运动平移:对应点,方向,几格旋转:旋转点,方向,角度结果: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02总课时22授课时间4.08学习内容欣赏与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学会应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图案。2、经历图案的欣赏与设计过程,体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操作实践的动手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图形变换创造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重点学会应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学习难点能利用轴对称、平移或旋转设计美丽的图案。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一一展示各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你有什么感受?自学感悟:出示教材第35页主题图:1、第一幅图:这个图案是有哪个图案经过怎样的变化设计出来的?2、第二幅和第三幅图呢?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利用基本图形平移或旋转,或轴对称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汇报点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美丽图案,集体点评。归纳总结:要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操作呢?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36页“练一练”第1、2、题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36页“练一练”第3题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设计步骤:确定要设计的图案确定基本图形确定变换方法将要设计的图案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08总课时23授课时间4.09学习内容练习三学习目标1、对有关图形的运动进行回顾与整理,加强知识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作图能力。2、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重点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图形的旋转与平移变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习难点如何有序整理知识。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合作交流: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美丽的图案,并且明白了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得到的。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这单元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点评:根据学生的回答形成网络图:导学过程图形的运动:1、旋转:旋转点、方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角度2、平移对应点、方向、几格3、欣赏与设计设计步骤:确定要设计的图案确定基本图形确定变换方法将要设计的图案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第37-38页第15题拓展延伸:完成课本第38页第6题板书设计练习三图形的运动: 旋转、平移、轴对称欣赏与设计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09总课时24授课时间4.10学习内容变化的量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学习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3、说一说妙想6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 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合作交流: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导学过程观察书上统计图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的规律吗?汇报点评:巩固练习:完成课本40页第1-3题拓展延伸:你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两个量之间具有变化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怎样变化的?板书设计变化的量( )随着( )变化而变化。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12总课时25授课时间4.13学习内容正比例(一)学习目标1、利用正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正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3、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学习重点结合丰富的事例,认识正比例。学习难点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1、一种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2、请把下表填写完整。3、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说你发现的规律:路程与时间的比值(速度)相同。自学感悟:完成课本43页第4题仔细观察: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合作交流:导学过程结合两个实例,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两个例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小结:路程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应付的钱数随购买邮票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应付的钱数与数量的比值相同。汇报点评:正比例的量的特征: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过程中这两个量的比值相同。正比例关系:y/x =k(一定)巩固练习 : 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1)每袋大米的质量一定,大米的总质量和袋数。(2)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3)宽不变,长方形的周长与长。拓展延伸:知识巧记 正比例,好脾气,两量相关要谨记。同扩同缩好兄弟,比值永远不变异。板书设计正比例=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13总课时26授课时间4.14学习内容正比例(二)学习目标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学习重点进一步掌握正比例的意义。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学习准备投影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3、齐读正比例儿歌。自学感悟: “想一想”(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吗?面积与边长呢?为什么?(2)父子的年龄成正比例吗?为什么?合作交流:在组内交流以上问题的解决过程。展示点评:导学过程 正方形的周长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周长与边长的比值都是4,所以两个量成正比例;正方形的面积虽然也随边长的变化而变化,但面积与边长的比值是一个变化的值,所以两个量不成正比例。 虽然乐乐岁数增加,爸爸岁数也增加,但是乐乐岁数与爸爸岁数的比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所以父子的年龄不成正比例。巩固练习:判断:(1)减数一定,被减数和差成正比例。(2)三角形的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高成正比例。(3)成正比例的两个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拓展延伸:找一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正比例 =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14总课时27授课时间4.15学习内容画一画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2、会在方格纸上描出成正比例的量所对应的点,并能在图中根据一个变量的值估计它所对应的变量的值。3、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习重点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象。学习难点利用正比例关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判断下面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1、每行人数一定,总人数和行数。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3、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4、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5、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和宽。6、一个自然数和它的倒数。7、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8、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9、圆的半径与周长。10、圆的面积与半径。11、什么样的两个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课本44页例题重点找出正比例图像的特征。汇报点评:小组汇报,集体点评。归纳总结:1、表示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相对应量中的各点在同一直线上,即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2、从图像中可以直观看到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45页“练一练”第1、2、题拓展延伸: 完成课本45页“练一练”第3题板书设计画一画正比例关系的图像是: 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设计时间20154.15总课时28授课时间4.16学习内容反比例(一)学习目标1、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2、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3、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重点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学习难点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学习准备投影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自学感悟:完成课本46页第3题仔细观察: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合作交流:导学过程结合实例题,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例子中的两个变量关系有什么特点?汇报点评:反比例的量的特征: 两种相关联通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并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两种量之间是反比例关系。 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巩固练习:完成课本47页“试一试”拓展延伸:想一想:课本46页第一题中哪对变量关系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板书设计反比例XY=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16总课时29授课时间4.17学习内容反比例(二)学习目标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学习重点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学习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学习准备投影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 2、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怎样表示?自主尝试: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然后根据表中两种量相对应的数的乘积,判断它们是否成反比例,最后,根据表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导学过程合作探究:四人小组订正答案,然后借助表格中数据交流:在书的总页数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和看完全书所需天数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汇报点评:根据反比例意义,可以知道:在书的总页数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和看完全书所需天数成反比例。巩固练习: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1)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2)生产摩托车的总数量一定,每天生产的辆数和所用的天数。(3)出勤率一定,应出勤的人数和实际出勤的人数。拓展延伸:找一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板书设计反比例XY=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19总课时30授课时间4,20学习内容练习四(一)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学习重点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学习难点生活中比例知识的应用。学习准备投影、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区别是什么?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图像是什么?自主尝试:独立完成“练习四”第1、2、3题合作交流: 在组内交流每个题的解答过程。汇报点评:分组汇报解答过程以及小组存在的问题。导学过程 第3题(1),每块地砖的面积和所需地砖的数量,这两个相关联的变量,它们的乘积(地面面积)一定,所以它们成反比例。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四”第4题学生分析图像,根据信息逐一解决各问题。拓展延伸:=(x,y不为0),x和y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板书设计练习四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4.20总课时31授课时间421学习内容练习四(二)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2、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学习重点判断实例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学习难点动手操作,用图表示成正、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找一找生活中成正、反比例的例子,并与同伴交流,说明理由。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判断: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2、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成反比例。3、正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成正比例。4、正方体的表面积与它的一个面的面积成正比例。导学过程汇报点评:班内订正答案,并说明理由。巩固练习:填空: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 )比例。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3、圆的周长和直径成( )比例。4、一个人的年龄与身高成( )比例。5、食堂买回150吨煤,已经烧的煤的质量与剩下煤的质量成( )比例。拓展延伸:把一段木料锯成4段要用24分钟,照这个速度,如果将这根木料锯成7段,要用多长时间?板书设计练习四正比例 =k(一定) 反比例 xy=K(一定)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实践活动课设计时间20154.21总课时32授课时间4.22学习内容绘制校园平面图学习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比例知识,同时能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测一测”“问一问”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综合利用方向与位置,长度单位,常见平面图形,对称,比例尺等知识,体验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学习难点会确定参照方向,能以确定的参照方向为标准化出某个场所的简单示意图。学习准备课件,记录本,卷尺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合作探究:一、明确活动任务绘制校园平面图二、设计方案1、观察教材第51页两张平面图,说说这些平面图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想一想,绘制校园平面图前,要先做哪些方面的准备?A、在校园平面图中需要绘制哪些主要建筑物?导学过程B、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如何收集这些数据呢?C、如何确定这幅图的比例尺呢?3、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的活动方案,包括主要步骤和分工。4、实地测量并记录。5、绘制校园平面图汇报点评:1、按小组展示绘制的平面图。2、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知识?采用了哪些方法?3、利用所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绘制校园平面图主要步骤:1、确定主要建筑2、绘制校园围墙的形状。3、各建筑的平面大小和形状、各建筑间的距离及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4、确定平面图的外围大小。5、算出比例尺。6、确定各建筑在平面图上的大小、形状。7、绘制出各建筑在平面图上的位置,添加图名。8、实地验证,完善平面图。9、绘制正确的校园平面图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实践活动课设计时间20154.22总课时33授课时间4.23学习内容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在对比探究中认识莫比乌斯带,使学生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莫比乌斯带。2、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发现并验证莫比乌斯带的特征,体验“猜想、验证、探究”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大胆猜测,勇于探究的求索精神。3、让学生经历猜想与现实的冲突,感受“神奇的纸环”的神奇变化,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的变化中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学习重点用长方形纸条制作莫比乌斯带。学习难点沿着莫比乌斯带的中线剪开后得到的形状。学习准备课件,剪刀,水彩笔和若干长方形纸条。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个魔术,想看吗?(板书课题)自学感悟: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主题图。在纸环的内侧有一点面包屑,外面有一只蚂蚁,如果不让蚂蚁爬过纸环的边缘,它能吃到面包屑吗?合作探究:活动一:认识莫比乌斯带1、制作圆环纸带。摸一摸纸环有导学过程几个面几条边?2、制作莫比乌斯带。尝试制作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纸环。汇报点评:1、怎样制作只有一条边、一个面的纸环?纸带一端不动,另一端扭转180然后再把两头粘贴好。2、用彩笔在纸环中间画一画,验证这个纸环只有一条边一个面。巩固练习 : 研究莫比乌斯带:1、剪莫比乌斯带(二分之一)先猜测结果,再动手剪一剪。2、剪莫比乌斯带(三分之一)先猜测结果,再动手剪一剪。拓展延伸:如果不是旋转180而是更多的度数,或者沿四分之一的宽度剪开莫比乌斯带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大家不妨先猜测,再动手试试,最后验证你们的猜测!板书设计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贴莫比乌斯带)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实践活动课设计时间20154.23总课时34授课时间4,24学习内容可爱的小猫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对中的两个数都扩大相同的倍数,所形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才相似。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学习难点体会图形的相似。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课件出示第56页主题图独立完成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合作探究: 1、订正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2、观察第二个问题中的表格,讨论:天天,晶晶,欢欢点对应的数对和乐乐的点对应的数对之间有什么关系?3、把教材第56页的表格补全。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三只小猫的轮廓。导学过程 汇报点评:1、按组展示方格纸中天天,晶晶,欢欢的轮廓。2、大家是怎样画的?A、根据表格中的表示每只小猫轮廓的点的数对,在方格中描出各数对表示的点。B、再按照字母顺序依次连接起来。C、还要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3、哪只小猫和乐乐最像?为什么?(小结:数对中的两个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得到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似。)巩固练习:课本第57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可爱的小猫(X2,Y2) (X,Y) (X2,Y2)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4.26总课时35授课时间4.27学习内容整理与复习(一)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加深对圆柱和圆锥、图形的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和反思。2、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教会学生自己总结和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 1、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并将整理的内容写下来。 2、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合作交流:1、 在组内交流整理的内容。2、 组内尝试解决自己所提的问题。汇报点评:结合小组的汇报,帮助学生总结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采用列举(如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可以列举一些解决问题的实例)、表格或网络图等呈现形导学过程式。对于学生所做的好的总结,应加以评价并请学生介绍整理总结的方法。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第1、2题。小组订正。2、小组合作完成第5题 提示:要先根据高与底面半径的比求出高的长度。3、完成第3题学生先独立尝试解决,再反馈交流。4、完成第4题提示:通风管没有底面,只要求侧面积就可以了。拓展延伸:完成第6题沙漏下部沙子的体积可以用大圆锥的体积减去小圆锥的体积。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S表=S侧+2S底V柱=S底hV锥=1/3S底h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4.27总课时36授课时间428学习内容整理与复习(二)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有关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应用意识。学习重点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含义。学习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准备课件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合作交流:1、说一说什么是比例,并说出它和比的区别。2、比例尺怎样表示?怎样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呢? 3、怎样把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4、说一说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联系与区别。自主尝试:第10题 本题是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学生先独立判断,再小组交流思考方法。第12题 导学过程先让学生计算后填表,然后,让学生画图并说说图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得出y=0.8x,现价与原价成正比例.巩固练习:1、完成第9题本题是比例尺、面积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2、独立完成第8题此题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3、独立完成第13、14题,然后在组内订正答案。拓展延伸: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第一天栽了总数的1/5,第二天栽了136棵,这时剩下的与已栽的棵树比是3:5.这批树苗一共有多少棵?板书设计比例比例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作比例。正比例:两个相关联的变量,比值一定。反比例: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乘积一定。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4.28总课时37授课时间4-29学习内容数的认识学习目标1、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2、对各种数进行准确的分类。学习重点帮助学生沟通各种数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学习难点对各种数准确的分类,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学习准备多媒体。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数,然后教师说:“既然数在数学世界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我们曾经学过哪些数?” 学生回答。合作探究:出示教材中提供的知识网络图。教师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清楚的把这些数表达出来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小组讨论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正整数 自然数 整数: 零 负整数数: 真分数 分数(小数) 假分数 巩固练习:完成课本40页(2)小题,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拓展延伸: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大于1。这句话对不对?举例说明板书设计 数与代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数: 分数 (真分数、假分数)(小数)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4.29总课时38授课时间4.30学习内容 整数(一)学习目标1、 比较系统地理解整数的意义。2、归纳整理整数的意义、数位,计数单位、读写法。学习重点准确掌握整数的各种特征,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的意义。学习难点在实际中准确的运用,通过交流和运用,形成知识体系。学习准备多媒体。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1、 5、 0、 31、 7 -28 有理数有:( )整数有: ( )负数有: ( )合作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 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比较。 2、自然数。 3、计数单位。 4、数位。 5、十进制计数法。 学生交流回答。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我们在数物体时,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2、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3、一个自然数从右往左数有几位,就是它的位数。巩固练习:六千七百零五万七千零六十写作( ),它是由( )个千万,( )个百万,( )个万,( )个千和( )个十组成的。拓展延伸:8837中从左到右的两个8分别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板书设计 整数1、整数的意义、读写法、改写。2、自然数:0、1、2、33、计数单位。4、数位。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5.03总课时39授课时间5.04学习内容整数(二)学习目标1、 尽一步理解整数的各种特征。2、在实际运用中准确运用。学习重点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等特征。学习难点掌握数的整除、正负数的特征,并进行灵活运用。学习准备多媒体。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1、一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而且又是5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2、120里的质数和合数分别是哪些数?合作探究:1、数的整除。(1)倍数和因数。(2)2、5、3的倍数的特征。(3)奇数和偶数。(4)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5)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2、正数和负数。导学过程汇报点评: 分组汇报。1、整数A除以整数B(B不是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巩固练习:一幢楼一层记作+1层,五层记作+5层,那么地下二层记作( )。拓展延伸:一个三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是奇数又是合数,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这个三位数是( )板书设计 整数整数A除以整数B(B不是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练习课设计时间20155.04总课时40授课时间5.05学习内容整数(三)学习目标对整数部分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学习重点准确掌握整数的各种特征。学习难点应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准备多媒体。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自主尝试:填一填(1)在2、6、0、1.2、5、-78、51、32、-21、311这些数中,自然数有( )、负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质数有( )、合数有( )。(2)与最小的四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 ( )和 ( )。(3)一个数是由5个亿,64个万,27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 ),省略万后的尾数记作(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4)给一个自然数的末尾加上两个零,所得的数比原数多297,这个自然数是( )。导学过程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汇报点评:第4小题你们的解决方法是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尝试用方程解答。巩固练习:1、有一包糖果,如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剩下2粒;如果平均分给10个小朋友,也剩下2粒。这包糖果有多少粒?2、判断(1) 两个不同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最小公倍数小。(2)所有的负数都小于0。(3)相邻的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拓展延伸:填质数:21=( )+( )=( )( ) =( )-( )板书设计 整 数2、6、0、1.2、5、-78、51、32、-21、311自然数有( ) 负数有( )奇数有( ) 偶数有( )质数有( ) 合数有( )。导学反思高都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六学科数学课型复习课设计时间20155.05总课时41授课时间5.06学习内容 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一)学习目标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