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_第1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_第2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_第3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_第4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 - 中华工控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0 页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石化分库 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仪表维修工技师理论知识 一 单项选择一 单项选择 45 当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线圈接在交流电路里就构成了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这时线圈对通过交流电的阻碍作 用称为 A 电阻 B 感抗 C 电感 D 阻感 答案 D 46 当具有一定电阻值的线圈接在交流电路里就构成了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这时线圈对通过交流电的阻抗可 用公式 表示 A Z R XL B Z R2 XL2 C 2 2 L XRZ D Z R XL 2 答案 C 47 在电阻电感串联交流电路中 总电压与电流同频率 在相位上是 A 总电压与电流同相位 B 总电压超前电流一个相位角 且 90 0 C 总电压超前电流 2 D 总电压滞后电流 2 答案 B 48 同一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在电阻电感串联与电容器并联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为 P1 在电阻电感串联交流电 路中的有功功率为 P2 则 P1与 P2是 A P1 P2 B P1 P2 C P1 P2 D 有时 P1 P2 有时 P1 P2 答案 A 49 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 与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之比 A 功率 B 视在功率 C 有功功率 D 无功功率 答案 C 50 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有功功率与电源提供的 之比 A 功率 B 视在功率 C 有功功率 D 无功功率 答案 B 51 提高功率因数的常用方法一般是在 电路的两端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器 A 感性 B 容性 C 电阻 D 电源 答案 A 52 在电感线圈电路的两端并联一个适当的电容器可以提高 A 电路的阻抗 B 电路的视在功率 C 功率因数 D 输出电流 答案 C 53 三相发电机的转子是电磁铁 其磁极表面的磁场按 分布 定子中嵌有三个线圈 彼此相隔 120 每个线圈的匝数 几何尺寸相同 其产生的电动势就是三相交流电 A 线性 B 均匀 C 三相 D 正弦规律 第 2 页 共 70 页 答案 D 54 三相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的最大值相等 频率相同 只是 A 相位角为 120 B 初相角为 120 C 初相位互差 120 D 相位角相差 120 答案 C 55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 端线与端线之间的电压是 伏 A 311 B 220 C 380 D 110 答案 C 56 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中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数值关系是 A 相线 UU2 B 相线 UU3 C 相线 UU707 0 D 相线 UU576 0 答案 B 57 变压器能把某一个数值的交变电压变换为 相同而大小不同的交变电压 A 相位 B 能量 C 频率 D 电流 答案 C 58 单相变压器主要由一个闭合的 和两个套在其上而又互相绝缘的绕组所构成的 A 线圈 B 软铁芯 C 磁铁 D 铜芯 答案 B 59 单相变压器主要由一个闭合的软铁芯和两个套在其上而又互相绝缘的 所构成的 A 绕组 B 软铁芯 C 磁铁 D 铜芯 答案 A 60 变压器在工作时 铁芯和绕组都会发热 所以必须采取冷却措施 对于小容量变压器多采用 方式 A 空气冷却 B 油浸自冷 C 油浸风冷 D 强迫油循环风冷 答案 A 61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两 不 即 A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接触高压带电体 B 不靠近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 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D 不靠近低压带电体 不接触高压带电体 答案 C 62 常用安全用电措施之一是 电气设备要有一定的绝缘电阻 通常要求固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得低于 欧 A 10 3 B 10 6 C 10 9 D 1012 答案 B 63 将三相对称负载连接成星形 如右图所示 图中电流表 A1与 A2的读数为 第 3 页 共 70 页 A A1 A2 B A1 A2 C A1t2 B t10 时刻 答案 B 168 对于一阶环节 时间常数 T 越大 环节的反应越慢 因此 时间常数 T 表征了环节的 A 滞后 B 惯性 C 变化阻力 D 变化速度 答案 B 169 对于一阶环节 当输入信号 X t A 时 输出信号 Y t 实际上沿其指数曲线上升 当 Y t 达到稳 定值的 处 所经历的时间其数值恰好为时间常数 T A 0 368 B 0 382 C 0 618 D 0 632 答案 D 170 积分环节的特性是 当输入信号作阶跃变化时 它的输出信号将随着时间等速地一直变化到最大或最小 只有当输入信号的增量 时 输出信号才在一个新的数值上稳定下来 A 不变 B 为零 C 减少 D 为某定值 答案 B 171 积分环节的微分方程一般表达式为 A tX dt tdy Ti B 1 tX dt tdy Ti C dttX T K tY i D dttXKTtY i 答案 A 172 积分环节微分方程的解的一般表达式为 A tX dt tdy Ti B 1 tX dt tdy Ti 第 15 页 共 70 页 C dttX T K tY i D dttXKTtY i 答案 C 173 积分环节传递函数式为 A ST SKX sG i B ST K sG i C ST SKY sG i D 1 ST K sG i 答案 B 174 积分环节的特征参数有 积分时间 Ti 和 A 积分速度 B 积分变量 C 比例系数 D 比例变量 答案 C 176 对于微分环节 当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 成正比变化的特性称为微分特性 A 变化量 B 变化速度 C 变化方向 D 变化时间 答案 B 177 对于微分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它是一条 的曲线 A 等速上升 B 等速下降 C 按着指数规律上升 D 按着指数规律衰减 答案 D 178 微分环节的微分方程一般表达式为 A dt tdX TtY d 1 B dtT tdX tY d C dt tdX TtY d D dt tXdT tY d 答案 C 179 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式为 A STSG d B STSG d C STSG d 1 第 16 页 共 70 页 D SSXTSG d 答案 B 180 对于微分环节的特征参数有 微分时间和 A 微分速度 B 微分变量 C 微分增益 D 微分增量 答案 C 181 对于微分环节的特征参数之一是微分时间 Td 它表示若 Y t 以 的速度等速衰减 衰减到零所 需的时间 A 初始时刻 B 某个时刻 C 最大 D 最小 答案 A 182 对于微分环节的特征参数之一 微分增益 Kd 即微分放大倍数 它是反映微分作用 的特征参数 A 快慢 B 大小 C 多少 D 强弱 答案 D 190 所谓对象的特性 是指被控对象的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随 变化的规律 A 过渡时间 B 上升时间 C 滞后时间 D 时间 答案 D 191 在对象的特性中 由被控对象的输入变量至输出变量的 联系称为通道 A 参数 B 信号 C 数值 D 控制 答案 B 194 在数字仪表里 首先要利用模 数转换电路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 然后再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送往显 示电路 无论转换和处理的速度多么快速 总需要一定的时间 所以数字仪表只能 地工作 A 往复 B 定时 C 周期性 D 间断 答案 C 195 数字式仪表的所谓 采样 表述之一 就是把连续时间的波形 X t 用它在 时刻上的值 X 1T X 2T X 3T 来代替 A 一连贯 B 一系列 C 特定 D 预定 答案 B 196 数字式仪表的所谓 采样 表述之一 就是把连续时间的波形 X t 在时间上进行 A 测试 B 分割 C 离散化 D 标定化 答案 C 197 数字式仪表的量化 就是把采样所得的被测量经过 的方法变为只有有限个有效数字的数 它是在 取值范围上进行 离散化 A 提取 B 分割 C 选取 D 舍入 答案 D 198 数字式仪表的量化单位 q 无论取得多么小 总是大于零 用一个位数有限的数字来代替或描述连续的数 值时 总不免要用舍入法 这时产生的误差叫做 A 采样误差 B 量化误差 C 舍入误差 D 绝对误差 答案 B 199 数字显示仪表的非线性补偿 指被测参数从模拟量转换到数字显示这一过程中 使显示值和仪表的输入 信号之间具有一定规律的非线性关系 以补偿 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从而使显示值和被测参数之间呈线 性关系 A 输入信号和显示值 B 显示值和被测参数 C 输入信号和被测参数 D 输入信号和标准信号 答案 C 200 数字显示仪表的非线性补偿方法之一 常用的是折线逼近法 即用连续有限的折线代替曲线的直线化方 式 这种方法叫做 A 模拟式非线性补偿法 B 非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第 17 页 共 70 页 C 数字式非线性补偿法 D 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答案 A 201 数字显示仪表的非线性补偿方法之一 是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的过程中完成非线性补偿 这种方法 叫做 A 模拟式非线性补偿法 B 非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C 数字式非线性补偿法 D 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答案 B 202 数字显示仪表的非线性补偿方法之一 是先把被测参数的模拟量经模 数转换成数字量后再进入非线性 补偿环节 这种方法叫做 A 模拟式非线性补偿法 B 非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C 数字式非线性补偿法 D 线性模 数转换补偿法 答案 C 203 数字式仪表的标度变换实质的含义就是 的变更 A 量纲 B 模拟量与数字量 C 标尺刻度 D 比例尺 答案 D 204 数字式仪表的双积分型 A D 转换器是在 电路下工作 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A 反馈积分 B 控制逻辑 C 控制运算 D 逻辑运算 答案 B 205 双积分型模 数转换器是属于间接法 电模拟量不是直接转换成数字量 而是首先转换成中间量即 再由中间量转换成数字量 A 时间 B 时序 C 时间间隔 D 脉冲间隔 答案 C 206 数字式仪表的逐次比较型为直接法 它是把电模拟量与一套 之间进行直接逐次比较而得的数字 量 A 标准数码 B 标准脉冲 C 基准信号 D 基准电压 答案 D 207 数字式仪表的逐次比较型模 数转换器 所用标准电压的大小 就表示了被测电压的大小 将这个和被 测电压相平衡的标准电压以 形式输出 就实现了模拟 数字的转换过程 A 脉冲 B 数字 C 十进制 D 二进制 答案 D 208 数字式仪表的逐次比较型模 数转换器 由数码寄存器的状态决定 的输出电压 而这个电压反过 来又要与输入的被转换电压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再来决定这个数码寄存器的状态 A 控制电路 B 解码网络 C 解码寄存器 D 反馈编码 答案 B 209 数字式仪表的电压 频率型模 数转换器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电压变换成与其成比例的 然后在 选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计数 就可将电压转换成数字量 A 脉冲 B 时间 C 频率 D 振幅 答案 C 210 数字式仪表的电压 频率型模 数转换器的整个转换电路分上下两个通道 接成闭环形式 当输入电压 为正时 工作 A 上通道 B 下通道 C 上下通道同时 D 上下通道都不 答案 B 211 调节阀的流量系数与阀芯和阀座的结构 阀前阀后压差 等因素有关 A 流体黏度 B 流体温度 C 流体密度 D 流体性质 答案 D 212 气体是可压缩流体 在计算流量系数时 需要对可压缩效应进行 第 18 页 共 70 页 A 压力恢复修正 B 膨胀系数修正 C 温度补偿 D 压力补偿 答案 B 213 计算蒸汽介质流量系数时 流量采用质量流量 密度采用 温度 压力下的密度 A 操作 B 饱和蒸汽 C 阀入口 D 阀出口 答案 C 214 调节阀口径的选择和确定主要依据 A 流量系数 B 阀两端压降 C 调节阀结构 D 最大流量 答案 A 215 对于直线特性阀 最大开度应 最小开度应 A 80 30 B 80 10 C 90 30 D 90 10 答案 B 216 对于等百分比特性阀 最大开度应 最小开度应 A 80 30 B 80 10 C 90 30 D 90 10 答案 C 217 调节阀经常在小开度下工作时 宜选用 特性 A 快开特性 B 等百分比特性 C 线性 D 抛物线特性 答案 B 218 某系统要求在负荷小时 同样的行程变化值下 流量变化小 调节平稳缓和 负荷大时 流量变化大 调节灵敏有效 此时该选 特性的调节阀 A 快开特性 B 等百分比特性 C 线性 D 抛物线特性 答案 B 219 关于串联管道对调节阀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 正确的说法是 A 会使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发生畸变 B 会使调节阀的可调比增加 C 会使系统总流量增加 D 调节阀小开度时放大系数减小 答案 A 220 关于并联管道对调节阀正常运行带来的影响 正确的说法是 A 对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没有影响 B 会使调节阀的可调比增加 C 会使系统总流量增加 D 调节阀放大系数增大 答案 C 221 锅炉液位的三冲量控制主要指锅炉汽包液位控制 分别引入 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 经 过一定的运算后 共同控制给水阀 A 给水压力 B 蒸汽压力 C 汽包液位 D 汽包压力 答案 C 222 多冲量控制是指在控制系统中 有多个 经过一定的运算后 共同控制一台执行器 以使某个被 控的工艺变量有较高的控制质量 A 数据 B 信息 C 回路 D 变量信号 答案 D 239 TDC3000 系统的 HPM 状态表中 如 HLAI 卡的状态参数为 IDLE 则表示此卡件 A 空载状态 B 故障状态 C 组态错误 D 正常状态 答案 A 240 TDC3000 系统 若某一 AO 卡件硬件故障 需要更换 应 A 将 HPM 机柜停电后更换 B 带电将此 AO 卡件更换 C 将 NIM 停电即可更换 D NIM 和 HPM 均应停电 答案 B 241 TDC3000 系统控制组态时 如组态一个 PID 单回路控制算法 则 AO 点应该组态为 A 全点 B 半点 C 全点 半点都可以 D 由工艺确定 第 19 页 共 70 页 答案 B 242 TDC3000 系统控制组态时 PV TRACK 参数 指的是 下 SP 跟踪 PV 的变化 A MAN 手动模式 B AUTO 自动模式 C CAS 串级模式 D RCAS 远程串级模式 答案 A 243 TPS 系统中 控制网络的通信协议是 MAP 其通讯速率为 A 5Mbits s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