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ppt_第1页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ppt_第2页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ppt_第3页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ppt_第4页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 蓝天CAD论坛 CNCAD NET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 宋伟刚教授 带式输送机动力学及其计算机仿真 1带式输送机动态问题研究的发展概况2带式输送机动力学模型3启动过程的 S 曲线4带式输送机动态过程5动态分析方法解决的工程问题6结论 标准带式输送机设计方法的问题 德国DIN22101 国际标准ISO5048 美国CEMA Goodyear Goodrich 中国DTII偏于保守 大运行阻力系数 高输送带安全系数在工业实践中出现了标准设计方法无法预测的问题设备的投资费用过高启动和停机过程出现的输送带的张力过大或过小拉紧装置的位移设计的不准确驱动装置 制动装置和拉紧装置设计的不合理 1带式输送机动态问题研究的概况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的 和 等在简化的力学模型上进行解析求解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大学的Vierling Oehmen Funke以行波理论为基础的动态分析方法澳大利亚的Harrsion 美国的Nordell 波兰的T W Zur 以及南非 加拿大 荷兰 韩国等有限元法 国内带式输送机动态问题研究的概况 黄松元 刘克勋 研究输送带动态特性 对输送带启动过程仿真李玉谨 采用解析方法刘训涛 研究断带过程的动力学问题侯友夫等 带式输送机自动张紧技术李光布 研究拉紧过程与动力学问题主要方法 Matlab ADAMS 粘弹性体输送带进行动力学分析的主要方法 解析法解析法的特点是可以直接通过解析解对输送机各参数的影响进行分析 但是对于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无法通过解析法求解 只能在经过较大的简化后求出解析解 因而这种方法一般不能对输送机系统进行定量分析 特别是线路复杂的输送机解析法有波动方法 伽辽金方法和分离变量法等 数值解法数值解法虽然不能显式地表达方程中各参数的影响 但是可以通过图形显示技术分析系统中各参数的影响 同时数值解法这一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处理复杂的输送机系统动态过程问题数值解法所采用的方法都是基于有限元方法进行的 Funke采用的是以行波理论为基础的有限元方法 2带式输送机的动力学模型 带式输送机连续模型完整的动力学方程几乎无法解析求解只能对简化的方程进行求解 因而在实际中大都采用数值求解一般采用的数值求解方法是将输送机连续模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差分方法得到输送机离散动力学方程作法是将输送机划分为有限个单元得到其离散模型 单元划分 重锤的拉紧位移 运行阻力 与运行方向有关的部分 摩擦产生 与速度有关部分与速度无关部分与运行方向无关部分 重力产生 输送带初张力 驱动装置 按固有特性启动 鼠笼电机串限矩耦合器按时序特性启动 直流电机 绕线电机串电阻启动按时间过程控制驱动力 无反馈系统按控制速度启动 CST 离散模型的动力学方程 非线性时变系统一维存储技术稳定数值解法 3启动过程的 S 曲线 组合摆线 组合抛物线 组合梯形 4带式输送机动态过程 1 启动过程限矩型液力耦合器串鼠笼电机的带式输送机系统输送机长度4602m 带速4 0m s 设计输送量2220m3 h 带宽1 2m主电动机型号Y450 46 6 减速器型号 ZLY500液力偶合器 TVA866 充油量 55 输送带规格ST2000拉紧装置 重锤型式 双重锤 拉紧力200kN 行程5m 电动铰车 拉紧力320kN 行程9m 计算的驱动装置的输出力曲线 计算的输送带头 尾速度曲线 计算的输送带头 尾张力曲线 计算的空载起动重锤位移曲线 计算的空载起动重锤速度曲线 2 停机过程 动态分析设定的驱动力输入 3 控制启动线路与载荷状态 输送带折叠 5动态分析方法解决的工程问题 1 给出输送机各主要部件的受力状况 对各零部件进行强度设计 2 提供合理的驱动装置 启制动过程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的控制要求 3 提供合理的驱动装置 拉紧装置 制动装置的布置位置 4 为输送机的拉紧装置设计提供设计参数 包括拉紧装置的速度 行程 进而可以设计拉紧装置的驱动功率 5 检验初步设计结果的合理性 通过分析结果对初步设计进行改进 1 拉紧装置的设计 静态设计无法给出拉紧装置在启动 制动工况下的拉紧装置的运动拉紧装置的位置设计是否需要增大驱动装置的惯量研究表明 增大驱动装置的惯量 通常是在驱动装置上增加飞轮 就可以明显的减小拉紧装置的移动 2 避免过低的张力 当按逐点计算方法计算出稳态工作时各点的张力满足输送带的挠度条件和驱动滚筒上输送带满足驱动力传递条件后 好像就没有问题了通过动态分析发现了这一问题 增设了一套拉紧装置 用以降低停车过程中后部输送带的速度 以达到避免4区域的张力减小和叠带问题 3 改善输送机的启动性能降低输送带的安全系数 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启动过程中输送机所需要的启动并不是静态计算中的静阻力加上惯性阻力已经在工程应用中采用了相对静张力的低于6 7的安全系数 6结论 1 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方法是现代带式输送机设计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在设计长距离 大运量带式输送机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中等长度 1000 2000m 短距离特殊布置方式的带式输送机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 2 动态分析方法可以为带式输送机的标准设计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从而保证所设计出的带是输送机系统具有优良的技术性能可靠的运转 3 动态分析的结果对拉紧装置的设计非常重要 只有在进行动态分析后才能保证拉紧装置的安全工作 4 对于特殊布置形式的带式输送机系统必须采动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以避免输送带张力过小或过大的问题发生 特别地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