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烨菱-化学-第十四次课-讲义.doc_第1页
张烨菱-化学-第十四次课-讲义.doc_第2页
张烨菱-化学-第十四次课-讲义.doc_第3页
张烨菱-化学-第十四次课-讲义.doc_第4页
张烨菱-化学-第十四次课-讲义.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学校 一学教育辅导讲义学员编号:MZY035 年 级: 高一 第 14 课次学员姓名:张烨菱 辅导科目:化学 教师:薛坎课 题元素周期表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2013 年 2月 27 日教学目标1、元素周期表的规则重点、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则及结构考点及考试要求仔细审题,认真做题教学内容1.1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1.现在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依据是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把 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成横行,(2)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3.(1)周期: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又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个横行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的分类:我们把1、2、3周期称为 , 周期称为长周期(2) 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第族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a.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b.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副组: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0族:稀有气体元素构成的族第VIII族:第8、9、10三个纵行构成的一族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一、二、三行)(元素有2、8、8种) 周期 长周期(四、五、六行)(元素有18、18、32种) 不完全周期(七行)(元素有26种)元素周期表结构 主族(1、2、13、14、15、16、17列) A族 副族(3、4、5、6、7、11、12列)B族 族 零族(18列) 第VIII族(8、9、10列) 练习:1.主族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质子数 B.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 D.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2.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 ) A.第二周期 B.第三周期 C.A族 D.A族4. A和B是同周期相邻的元素,A和C是同主族相邻的元素,已知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3,A、B、C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则A可能为( ) A. S B. O C.Si D. C5 .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元素是( ) A.14、24、34 B.26、31、35 C.5、15、20 D.11、17、186.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A.C B.S C.F D.Ne7.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X: Y: 二、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一)碱金属元素 1.填写下表,并得出相关结论。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单质的物理性质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oC沸点/oC碱金属元素0.152银白色柔软0.534180.513470.1860.9797.81882.90.2270.8663.657740.2481.53238.896880.265略带金属光泽柔软1.87928.40678.4原子结构:同: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个。异:核电荷数由 ;电子层数由 ;单质性质:同:单质多为 色,都比较 ,有延展性。密度都比较小,熔点都比较低,导电性和导热性也都很好,如 常作为反应堆的导热介质。异: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单质的密度逐渐 ,熔沸点逐渐 。2.碱金属的化学性质:(由钠钾分别与氧气与水反应得出) (1)相似性: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化合价都是 。(2)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 。所以,碱金属元素多数性质也有差异,从锂到铯金属性逐渐 ,如它们与氧气或水反应时,钾比钠的反应 ,铷、铯的反应更加剧烈。3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单质跟水或酸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说明其金属性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说明其金属性也就越强,反之则弱。(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金属甲能从金属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易失不易得) (二)卤族元素1.卤素原子结构示意图:F Cl Br I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个,但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 ,非金属性 。2.卤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阅读课本:P8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1)颜色、状态:F2 Cl 2 Br 2 I2 (颜色逐渐加深,状态由气到固) (2)熔沸点:逐渐 (3)密度:逐渐 (4)水溶解性:逐渐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名称反应条件方程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F2 H2+F22HFHF很稳定Cl2 H2+Cl2光照或点燃2HClHCl稳定Br2 H2+Br22HBrHBr较不稳定I2 H2+I22HIHI 稳定结论: F2 Cl2 Br2 I2 与氢气反应难易程度: 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类似:铁投入到Cu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eCuCl2=CuFeCl2 还原性:Fe Cu;比较:氯气通入溴化钠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l2+2NaBr=Br22NaCl 氧化性:Cl2 Br2。氯气通入碘化钾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l2+2KI=I22KCl 氧化性:Cl2 I2。溴水滴入碘化钾水溶液,发生的反应为:Br2+2KI = I22KBr 氧化性:Br2 I2。 结论:(1) 氧化性逐渐F2 Cl2 Br2 I2 5.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1)单质跟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与H2反应,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也就说明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酸性越强,说明其非金属性越强。(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甲把非金属乙对应的阴离子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甲的非金属性比乙强。Br2+2KI = I22KBr*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易得不易失)小结:(1)元素性质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关,特别是与 有关。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 性和 性。 (2)在元素周期表中,为什么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练习: 1.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 )A.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2.下列关于卤化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稳定 B.卤素原子半径越大,氢化物越不稳 C.稳定性为HFHClHBrHI D.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越难,生成物越不稳定3.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减弱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4砹(At)原子序数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固体 B非金属性:AtI2CHAt非常稳定 DI2 可以At从At的可溶性的盐溶液置换出来。5.碱金属钫(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 )A.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B. 它的熔点很低C.钫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r2O的氧化物 D. 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6向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的物质是( )ANaBr和KI BNaBr和KCl CNaCl和KCl DNaCl、KCl和I2三、核素1.指出原子组成各项符号表示的意义:A ZX,其中X表示 ;A表示 ;Z表示 。如Na原子核中有 个质子、 个中子、核外有 个电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两种离子aXm+、bY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则a-b= 。2.概念: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分析元素、核素、同位素三者系 。练习:1.H、D、T三种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1, 相同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种元素;由于相对原子质量不同,所以 不同,所以它们是不同的 ;但是由于它们又都属于氢元素的不同原子,所以它们又可以相互称为 。2.在6 3Li、14 7N、23 11Na、24 12Mg、7 3Li、14 6C中: 和 互为同位素。 和 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3.下列各对物质, 互为同位素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 B.H2O和D2O C.1 1H2和2 1H2 D.12 6C和13 6C E. NO2和NO F. 235U 和 238U4.某粒子用A Z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含质子数=A-n B.所含中子数=A-Z C.所含电子数=Z+n D.所带电荷数=n5. 1 1H、2 1H、3 1H、H+、H2是 ( )A.氢的五种同位素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核素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6.在11 g由D和18O组成的水中,含中子数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 )A.NA B.2NA C.6NA D.10NA7.已知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a和b,它们的离子Xm+和Y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 A.a=b+m+n B.a=b-m+n C.a=b+m-n D.a=b-m-n8.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2.8 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 g化合物XO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三周期 B.第二周期 C.第主族 D.第主族9.已知a、b分别为同周期的A和A族的两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则下列关系不可能成立的是( )A.nm+16B.nm+6C.nm+30D.nm+1010.某元素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相等,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该元素在气态氢化物中占87.5%,则此元素为( )A.S B.C C.Si D.N11.X、Y是元素周期表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