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力系统通信技术的发展 丁仁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W I 107室Tel 861062795566ax 861068948538Email renjied 主要内容一 电力系统通信的概念和任务二 电力通信与公用通信的区别三 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四 电力通信系统的组成五 电力通信系统的分类六 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技术简介七 Q A 一 电力系统通信的概念和任务基本概念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专用通信 系统通信厂站通信电力系统通信的一般定义是 利用有线电 无线电 光或其他电磁系统 对电力系统运行 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中需要的各种符号 信号 文字 图像 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 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专用通信 电力系统通信的任务电力系统通信的任务就是准确和快速地完成话音 数据和图像的传输 话音业务 电力调度和行政管理数据业务 调度自动化的检测监控数据计算机和互联网数据通信继电保护信号的传输图文传真和用户电报业务水电厂水情和气象报告等图像业务 会议电视和电视网等 二 电力通信与公用通信的区别电力通信与公用通信之间没有根本区别 而主要差异在于 结构特点 电力通信以单位所在区域划分而公用通信以国家行政管理区域划分 经济性要求 公用通信以经济性第一 而电力通信依附电力网运行 三 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经历60年发展历史 早期的技术 电力线载波 架空明线或电缆通信方式 60年代 模拟微波 特高频或同轴电缆多路载波 80年代 数字微波 卫星通信 程控交换机投运和光纤通信 90年代 架空地线复合光缆 OPGW 和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 电话交换 分组交换 数字数据网 ATM 会议电话和会议电视等通信网 世界电力通信的发展历史电力通信在发展和采用新技术方面始终是通信行业的先锋 电力线载波 20世纪20年代初 微波 始于20世纪50年代 光钎 20世纪80年代 由点对点发展到交换网络 我国电力通信的近10年中的变化 一是电力专用通信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度提高 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富余能力 参与社会电信市场竞争 已经成为国际上电力公司的普遍趋势 数字微波电路总长度约为73 000km 总站数3 200个 220 V及以上电力线载波机总数8 300台 话路公里数约为340 000km 110 V及以下电力线载波机总数10000多台 话路公里数约为224000 光缆总长16 000多km 其中ADSS约4 100km OPGW约2 000km 缠绕光缆约600km 交换机总容量约200万门 卫星地球站42座 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1999年年底以来 电力通信网内已开工建设了数字微波电路约10 000km 光缆线路约20 000km OPGW和ADSS各占约50 四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1 信息源与收信者信源 模拟 连续 和数字 离散 模拟信源 语言 图象 声音 音乐及鸟声等 数字信源 旗语 交通信号及计算机及数字电路信号 抽样 模拟信源离散信源量化 离散信源数字信源 通信系统的组成 四 通信系统的组成 续 2 发送设备把信源与传输介质匹配起来3 传输介质不论传输介质为有线或无线 传输过程都会引入干扰4 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逆变换 信源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发送设备 传输介质 接收设备 收信者 信息 信号载体 信息 干扰 信源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 信源编码 传输介质 信源译码 收信者 信道编码 信道译码 噪声 信源 收信者 一个完整和简化的通信系统 传输系统 交换系统 传输系统 信源 收信者 电路分组ATM 供电纵横 五 电力通信系统的分类1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调度和管理电话 监控数据和图象等2 按调制的方式分类基带传输和载波传输调制方式 连续波和脉冲波调制信号 模拟和数字信号目的有三 便于发送 抗干扰 利用频带 3 按传输信号的特征分类收端有效恢复 消息与信号单一对应模拟通信系统 参量取值无限数字通信系统 参量取值有限数字系统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整个通信系统 数字化世界模拟信源 数字化 数字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越性 抗干扰能力强便于进行各种数字信号处理易于实现集成化和小型化经济效益优于模拟 载波 通信传输与交换很容易结合起来 综合业务便于实现多路复用数字通信系统的缺憾 占用较宽频带 资源利用率较低对信号同步要求严格 4 按传输信号的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FDM FDMA时分复用TDM TDMA码分复用CDM CDMA波分复用WDM WDMA5 按传输介质进行分类有线 普通电缆 同轴 光缆无线 电磁波 微波 卫星 六 通信系统的主要传输技术简介架空明线和电缆通信公用网早已实现八横八纵的建设目标 1982年统计 长途线路18万公里 其中90 为架空明线 沪 杭 京 汉 广同轴电缆干线通1800路载波目前 大部分已被或正在被光纤取代 国际上 最高容量为13200路 或6路广播电视 芯 数字电话为4032路电力系统的架空明线随输电线路敷设 电缆线 明线 普通 同轴 50 75 93 双绞线 I V 屏蔽 RJ11和RJ45接头 早期电力线载波技术简介电力线信道十分恶劣 主要干扰源有 信道衰减 信道噪声和多径效应 配变载波监测及远程抄表系统 总体设计通过中压架空线或电缆以1对N的方式从变电站母线注入信号 经馈线到达配电点信息通过载波调制解调器耦合到线路上传回变电站特点双载频自动切换485总线的保护中继功能 最长线上距离达20km耦合电容与结合滤波器一体化中继功能与载波从MODEM一体化设计通用化 技术指标 接入方式 宽带电力线载波OFDM技术简介 微波中继通信微波传输具有视距传播特性微波传播具有传播损耗 必须中继 微波中继的传输容量采用多电平调制 在40MHz标准频道间隔内 可传输1920 7680PCM数字电话 公用通信网 我国目前有约十多万公里微波中继通信线路 在长途业务上曾经是重要的传输手段之一 美国曾拥有数十万公里微波中继线路 前苏联最长的一条微波中继通信线路长达1万多公里 该线路直达东欧 微波中继通信微波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 用户终端 交换机 微波接入 终端复用设备 微波站模拟微波中继方式已被淘汰数字微波中继比例相对减少 部分将会被光纤所取代 但是 山区和施工难度较大的地域内还在使用 电力系统还有较多的应用实例 多在南方电网 卫星通信运行轨道 赤道 极轨道 倾斜轨道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 低高度 轨道 卫星 低于5000公里中高度 轨道 卫星 在5000公里到20000公里之间高高度 轨道 卫星 高于20000公里卫星与地球任何一点相对位置关系 同步卫星 沿赤道上空35800公里与地球同向非同步卫星 运行周期不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其轨道倾角 高度 形状因需要而定 赤道轨道均匀分布三颗卫星可覆盖除两极外全部表面 通信卫星的工作方式和频率分配 频率需要申请 卫星通信系统示意图 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 通信距离远 覆盖面积大 40 的地球表面 具有多址连接特性 通信灵活性好 可利用频带宽 通信容量大 传播稳定可靠 通信质量高 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 卫星通信的主要缺点 通信卫星使用寿命较短 通信卫星系统技术比较复杂和投入较大 卫星通信有较大的传输延迟 卫星通信示例GPS 单向 Glonass 伽利略 军用 民用实例GPS 20183公里 6轨道 18颗星 前苏联的GLONASS 24颗星 90年代初两系统拟合二为一 是美国现积极推行的NMD和TMD系统的基础 越洋电视信号传送 单向 转发器依系统 低轨道卫星 Iridium 象形于分子结构 通信卫星与轨道35800公里3颗星 约10000公里10颗星 765公里77 66颗星于6条极轨道 该系统由于市场定位和营销体制失误 运行两年后终止服务 光纤通信 参见十五纲要 我国全光缆通信网已进入实验阶段 光缆入户 目前 光缆的可利用资源仅为1 99 待开发 总长度为200万公里 大力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DM DWDM UDWDM90年代中期 8 16 32路几种 1999年 出现40 100 160路复用技术2003年 制成400至1000路系统2010年 进一步达到15000路 UDWDM系统信令网 同步网和管理网逐步完善 SDH IP多模 单模技术的成熟和提升 损耗进一步减小多用途光缆和基于光交换技术设备大量问世 光纤通信主要特点通信容量大一对光纤3万路 多纤成缆 波分复用技术 传输容量十分惊人 中继距离长单模1 55 m波长处损耗可达0 15dB km 若采用非石英超长波 波长 2 m 光缆有望实现1000km以上无中继 抗电磁干扰电力输送线 电气化铁路沿线 雷击多发区 不产生串扰 保密性好光缆尺寸小 重量轻 电缆的1 3 1 10 光缆不会锈蚀 使用寿命长光缆接头不会产生放电 没有点火花 运行安全节省金属材料和能源 电力光纤通信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单向单工工作方式 寻呼 双向同频单工工作方式 收发不能同时进行对讲机异频半双工工作方式 收发不同频 集群电话系统异频双工工作方式 移动电话 移动通信的类型无线电寻呼系统 Paging无绳电话 Cordless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小灵通 PHS PAS PCT公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早期的模拟移动通信采用FDMA现已发展过渡到2 5G移动通信系统TDMA FDM TDMA系统 GSMCDMA FDM CDMA系统 IS 9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广州市电力通信网络分割图 目前广州市电力系统已采用的通信方式有 一 传输方式 1 光纤通信 OPGW ADSS及管道光缆等光缆 SDH PDH传输技术 2 SDH PDH数字微波3 一点多址微波 4 载波通信 5 音频电缆二 宽带IP网络通信方式 千兆以太网 综合业务数据 光纤直连路由器 调度数据 接入SDH三 语音交换方式 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四 视频方式 会议电视 在建 广州市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图 广州市电力通信网分为以下两个层次 第一层 传输骨干网络层 传输及网络技术设备组成 第二层 业务层 含公众用户及专用用户 接入通信网络层 广州电力变电站监视系统网络结构图 110kV 变电站 E1 广州电力会议电视网络结构图 省局主MCU 广州主MCU 惠州主MCU 汕头主MCU 一级枢纽 二级枢纽 终端 市局 母站 区局 会议电视系统结构图 七 Q A 常用调制方式及用途连续波调制线性调制常规双边带调幅AM广播抑制载波常规双边带调幅DSB立体声广播单边带调幅SSB载波通信 无线电台 数传残留边带调幅VSB电视广播 数传 传真非线性调制频率调制FM微波中继 卫星通信 广播相位调制PM中间调制方式数字调制幅度键控ASK数据传输频率键控FSK数据传输相位键控PSK DPSK QPSK等数据传输 数字微波 空间通信其他数字调制QAM MSK等数字微波 空间通信 有效利用f 常用调制方式及用途脉冲调制脉冲模拟调制脉幅调制PAM中间调制方式 遥测脉宽调制PDM PWM 中间调制方式脉位调制PPM遥测 光纤传输脉冲数字调制脉码调制PCM市话 卫星 空间通信增量调制DM CVSD DVSD等军用 民用电话差分脉码调制DPCM电视电话 图象编码其他语音编码AD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校研究生成绩单英文填写范例
-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监控系统设计
- 拆迁补偿抵押合同范本及注意事项
- 跨部门协作沟通协作表
-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协议条款与案例分析
- 水环境质量保护承诺函4篇范文
- 2025-2030光电子器件智能制造转型中的数字化工厂建设最佳实践案例报告
- 2025-2030儿童近视防控器械临床效果与市场教育策略报告
- 2025-2030儿童自然教育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儿童编程启蒙教育政策支持与技术演进及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石油化工池类结构裂渗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 垃圾渗滤液处理站运维及渗滤液处理投标方案(技术标)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