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基本技能.ppt_第1页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ppt_第2页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ppt_第3页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ppt_第4页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电子基本技能实训 实验一基本元器件的识别及检测 一实验目的识别各种电阻 电容 电感半导体元件 熟悉各种元件的特点和检测方法 掌握半导体器件的识别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阻器 电阻器的色环标识 电阻器的测量 电阻器的分析 电阻的色环标识 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 1234567890 第一位数 第二位数 倍乘数 允许误差 1 0 102 1000 1k 10 倍乘数 允许误差 1 0 0 102 10k 1 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 1234567890 33k 2 2k 47 910k 560 1M 2 74k 1k 560 电阻器的测量方法 万用表测量法伏安法伏阻法安阻法安滑法伏滑法 电位器的检测 标称阻值的检测 置万用表欧姆挡于适当量程 先测量电位器两个定片之间的阻值是否与标称值相符 再测动片与任一定片间电阻 慢慢转动转轴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 若万用表的指示从0 或标称值 至标称值 或0 连续变化 且电位器内部无 沙沙 声 则质量完好 若转动中表针有跳动 说明该电位器存在接触不良故障 带开关电位器的检测 除进行标称值检测外应检测开关 旋转电位器轴柄 接通或断开开关时应能听到清脆的 喀哒 声 置万用表于R 1 挡 两表笔分别接触开关的外接焊片 接通时电阻值应为0 断开时应为无穷大 否则开关损坏 检测外壳与引脚间的绝缘性能 置万用表于R 10k 挡 一只表笔接触电位器外壳 另一只表笔分别接触电位器的各引脚 测得阻值都应为无穷大 否则存在短路或绝缘不好 固定电阻器 碳膜电阻 金属膜电 金属氧化膜电阻 阻线绕电阻 实芯碳质电阻 金属玻璃釉电阻 敏感电阻器 热敏电阻 光敏电阻 压敏电阻 电阻器的分类 固定电阻器 金属氧化膜电阻器 炭膜电阻器 线绕电阻 热敏电阻器RT 光敏电阻器RL或RG 压敏电阻器 VSR RV 电位器分类 合成型电位器 按电阻体材料分 合金型电位器 线绕电位器 按结构分 单圈电位器 多圈电位器 单联电位器 双联电位器 多联电位器 按调节机构分 普通电位器 精密电位器 功率电位器 微调电位器 专用电位器 按用途分 旋转式直滑式 线绕电位器 碳膜电位器 内部 固定电容器 有机薄膜电容器 无机介质电容器 铝电解电容器 钽电解电容器 微调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 云母微调电容器 瓷介微调电容器 薄膜微调电容器 空气可变电容器 薄膜可变电容器 电容器的类型 无机介质电容器 有机薄膜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 独石电容器 瓷介电容器 纸介电容器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涤纶电容器 聚苯乙烯电容器 聚丙烯电容器 瓷介电容器 CC 涤纶电容器 CL 聚苯乙烯电容器 CB 聚丙烯电容器 CBB 独石电容器 云母电容器 CY 纸介电容器 CZ 金属化纸介电容器 CJ 铝电解电容器 CD 钽电解电容器 CA 云母微调电容器 CY 单微调双微调 瓷介微调电容器 CC 云母微调电容器 CY 单微调双微调 薄膜可变电容器 四连双连 空气可变电容器 CB 空气双连可变电容器 薄膜微调电容器 双微调四微调 电容器主要参数的标注方法 直标法 数码标注法 色标法 如 1 2 10 100 1000 3300 6800等容量单位均为pF0 1 0 22 0 47 0 01 0 022 0 047等容量单位均为 F 普通电容 5 I J 10 II k 20 III M 精密电容 2 G 1 F 0 5 D 0 25 C 0 1 B 0 05 W 直标法 体积较小的无极性电容器 标称容量 额定电压及允许偏差 容量单位 微法 F 納法 nF 皮法 pF 如 1p2表示1 2pF 1n表示1000pF 10n表示0 01 F 2 2表示2 2 F 简略方式 不标注容量单位 9999 有效数字 1时 容量单位为pF 有效数字 1时容量单位为 F 允许偏差 6 3V 10V 16V 25V 32V 50V 63V 100V 160V 250V 400V 450V 500V 630V 1000V 1200V 1500V 1600V 1800V 2000V等 额定电压 数码标注法一般为三位数码表示电容器的容量 单位pF 其中前两位数码为电容量的有效数字 第三位为倍乘数 但第三位倍乘数是9时表示 10 1 如 101表示 10 101 100pF102表示 10 102 1000pF103表示 10 103 0 01 F104表示 10 104 0 1 F223表示 10 103 0 022 F474表示 10 104 0 47 F159表示 10 10 1 1 5pF 数码标注法 色标法 在电容器上标注色环或色点来表示电容量及允许偏差 四环色标法 第一 二环表示有效数值 第三环表示倍乘数 第四环表示允许偏差 普通电容器 五环色标法 第一 二 三环表示有效数值 第四环表示倍乘数 第五环表示允许偏差 精密电容器 色标法 如 棕 黑 橙 金表示其电容量为0 01 F 允许偏差为 5 棕 黑 黑 红 棕表示其电容量为0 01 F 允许偏差为 1 色标电容器各种颜色所对应的数值及含义 电容器检测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小容量电容器的检测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正 负极性的判别 标志不清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 10k挡测量电容器两端的正 反向电阻值 当表针返回稳定时 比较两次所测电阻值读数大小 在阻值较大的一次测量中 黑表笔所接为电容器的正极 红表笔所接是电容器负极 电容量和漏电阻的测量 最好使用电容表或具有电容测量功能的数字万用表测量 利用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电池给电容器进行正 反向充电 通过观察万用表指针向右摆动幅度的大小 也可估测出电容器的容量 但应选择适当的量程 通常 1 F 2 2 F电解电容器用R 10k挡 4 7 22 F的用R 1k挡 47 220 F的用R 100挡 470 4700 F的用R 10挡 大于4700 F的用R 1挡 注意换挡后应调零 观察表针开始向右摆动幅度 估测容量大小 待表针稳定后读取数值 漏电较小的电容器 所指示的漏电电阻值会大于500k 若漏电电阻小于100k 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严重 不宜继续使用 若测量电容器的正 反向电阻值均为0 则该电容器已击穿损坏 注意 从电路中拆下的电容器 尤其是大容量和高压电容器 应对电容器先充分放电后 再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否则会造成仪表损坏 电解电容器的检测 用万用表实测各种规格电解电容容量与万用表指针摆动位置的对应电阻值 小容量电容器一般指1 F以下的电容器 因容量太小 所以用万用表一般无法估测出其电容量 而只能检查其是否漏电或击穿损坏 建议使用电感电容表或具有电容量测量功能的万用表测量 正常时 用万用表R 10k挡测量其两端的电阻值应为无穷大 若测出一定的电阻值或阻值接近0 则说明该电容器已漏电或已击穿损坏 小容量电容器的检测 空气可变电容器 可以在转动其转轴的同时 观察其动片与定片之间是否有碰片情况 也可用万用表检测 薄膜可变电容器 可以用万用表的R 1k挡 测量其动片与定片之间的电阻值的同时 转动其转轴 正常值应无穷大 若转动到某一处时 万用表能测出一定的电阻值或阻值变为0 则说明该可变电容器存在漏电或短路故障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固定电感器 阻流圈 电视校正电感 电感的类型 电视偏转线圈 振荡线圈 半导体器件的命名方式 第一部分 数字字母字母 汉拼 数字字母 汉拼 电极数材料和极性器件类型序号规格号 2 二极管 3 三极管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A 锗材料N型 B 锗材料P型 C 硅材料N型 D 硅材料P型 A 锗材料PNP B 锗材料NPN C 硅材料PNP D 硅材料NPN P 普通管W 稳压管K 开关管Z 整流管U 光电管 X 低频小功率管 G 高频小功率管 D 低频大功率管 A 高频大功率管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例 3AX313DG12B3DD6PNP低频小功率锗三极管NPN高频小功率硅三极管NPN低频大功率硅三极管3CG3AD3DKPNP高频小功率硅三极管PNP低频大功率锗三极管NPN硅开关三极管 三极管的识别和检测 1 三极管极性的判别 2 三极管性能的检测 2 用指针式万用表判别极性 1 用万用表的hFE挡检测 值 2 用晶体管图示仪或直流参数测试表检测 略 1 目测判别极性 3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 穿透电流的检测 反向击穿电压的检测 放大能力的检测 目测判别三极管极性 B E C 用指针式万用表判断三极管极性 红表笔是 表内电源 负极黑表笔是 表内电源 正极 基极B的判断 当黑 红 表笔接触某一极 红 黑 表笔分别接触另两个极时 万用表指示为低阻 则该极为基极 该管为NPN PNP 在R 100或R 1k挡测量测量时手不要接触引脚 C E极的判断 基极确定后 比较B与另外两个极间的正向电阻 较大者为发射极E 较小者为集电极C 三极管放大能力的检测 PNP NPN 指针偏转角度越大 则放大能力越强 三极管放大能力的检测 三极管无放大能力时 三极管有放大能力时 用万用表检测穿透电流ICEO 通过测量C E间的电阻来估计穿透电流ICEO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中 小功率锗管C E间的电阻 10k 大功率锗管C E间的电阻 1 5k 硅管C E间的电阻 100k 在R 10k 挡测量 三极管的参数 1 常用国产高频小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部分进口高频小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2 部分国产高频中 大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部分进口高频中 大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3 部分国产低频小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部分进口中 低频小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5 常用国产低频大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6 常用国产小功率开关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7 部分高反压大功率开关晶体管的主要参数及封装形式 部分进口中 低频大功率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8 常用大功率互补对管的主要参数 常用中 小功率互补对管及其主要参数 二极管的识别和检测 1 目测判别极性 2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1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 2 用数字式万用表检测 3 用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在R 100或R 1k挡测量 红表笔是 表内电源 负极 黑表笔是 表内电源 正极 正反向电阻各测量一次 测量时手不要接触引脚 1 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 一般硅管正向电阻为几千欧 锗管正向电阻为几百欧 反向电阻为几百千欧 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大为劣质管 正反向电阻都是无穷大或零则二极管内部断路或短路 以硅二极管为例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二极管正向电阻测量 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以硅二极管为例 二极管反向电阻测量 2 用数字式万用表检测 红表笔是 表内电源 正极 黑表笔是 表内电源 负极 测量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以硅二极管为例 二极管正向电阻测量 以硅二极管为例 二极管反向电阻测量 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3 用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外型与普通二极管相似 极性判断方法与普通二极管相同 稳压值的判断 二极管的特性 1 普通二极管的特性 2 稳压二极管的特性 3 发光二极管的特性 4 光电二极管的特性 5 变容二极管的特性 三实验内容 写出电阻 电容 电感 二极管和三极管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实验二常用仪器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1 了解万用表 信号发生器 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学习掌握用万用表测量基本元件的参数方法 3 掌握用信号发生器产生各种波形的方法4 掌握用示波器测交直信号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1 万用表 测量前须调整机械调零器 直流电压测量 交流电压测量交流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测量电阻测量晶体管直流放大倍数 值测量 音频电平测量 二 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 图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图 图2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图说明 二 实验原理 示波器 图 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 图 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说明 三 实验内容 1 万用表的使用 1 电阻档测电阻 各种电阻 2 电压档 测函数信号发生器后的输出电压 稳压电源的电压 2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 调f 1K的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 调输出幅值万用表测其有效值勤1V2V3V4V 分别按下20db40db时再次测其值 2 用示波器测出f 1k幅值1V2V3V4V时对应的正弦波 三角波 方波波形 3 示波器的使用 1 检查 校准 2 用示波器测f 1k幅值10V的正弦波 写出计算过程 3 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将CH1和CH 两条扫描线调到重合 其中一条用作零电平参考基准线 再将耦合方式开关置 DC 位置 灵敏度调置 校准 位置 接入被测量直流电压后 读取扫描线在Y轴上的偏移 0电平参考基准线的格数Vx 偏移格数 V D 最后用万用表检证 四 注意事项 1 使用仪器前 必须先阅读各仪器的使用说明书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 拨动面板各旋钮时 用力要适当 不可过猛 以免造成机械损坏 3使用万用表时 一定要注意交 直流挡的切换 直流测试时要注意正 负极性 交流测试时则要注意共地 测量电阻时 每换一次量程都要重新调零 4 完成所有实验后 要关断电源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常用安装工具的使用方法2 了解焊接材料3 掌握焊接操作技能方法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电烙铁型号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电烙铁型号 电烙铁实物 内热式 外热式和吸锡电烙铁 电烙铁实物 恒温式电烙铁 热风枪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常用工具 常用工具实物 常用钳子实物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常用起子实物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电烙铁拿法 焊锡丝拿法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五步法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二 实验原理 电烙铁安全使用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插头两端是否有开路短路情况 再用Rx1000或Rx10000档测量插头和外壳之间的电阻 如指针不动或电阻大于2 3M 就可不漏电的安全使用 新电烙铁的最初使用新的电烙铁不能拿来就用 需要先在烙铁头镀上一层焊锡 方法是 用锉刀把烙铁头锉干净 按上电源 在温度渐渐升高的时候 用松香涂在烙铁头上 待松香冒烟 烙铁头开始能够熔化焊锡的时候 把烙铁头放在有小量松香和焊锡的砂纸上研磨 各个面都要磨到 这样就可使烙铁头镀上一层焊锡 电烙铁接通电源后 不热或不太热1 测电源电压是否低于AC210V 正常电压应为AC220V 电压过低可能造成热度不够和沾焊锡困难 2 电烙铁头发生氧化或烙铁头根端与外管内壁紧固部位氧化 实验三焊接技术实训 三 实验内容 每人完成50个焊点 自己设计电路板及打孔 实验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制作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路板的制作过程2 掌握集成功率放大器外围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和集成功率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功率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 实验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制作 二 实验原理 实验四集成功率放大器的制作 三 实验内容 1 根据电路原理图用PROTEL软件会制电路 制作电路板 2 根据电路图安装元器件 电路安装完毕 经检查无误后 才可以接入直流稳压电源EC 6V 进行测试 3 观察输入输出波形 改变输入信号 接上扬声器进行调试 实验五收音机 一 实验目的1 熟悉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2 掌握超外差式收音机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超外差式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直放式收音机的特点 电路简单 一般只用1到 只晶体管和一些基本元件 易于安装调试 成本低 但它的灵敏度低 选择性不太好 如图所示为直放式收音机示例 典型单管直放式收音机电路示例 超外差收音机方框图 低放 变频 检波 功放 调谐 本振 中放 电源 AGC Y TX 外差 超 525 1605 L1C1 L2C2 L3C3 L4C4 用同轴来实现同步 fs fL fI fL fs fI 超外差 外差 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差频的过程 超外差 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 因为 它是比高频信号低 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 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 优点 灵敏度高 选择性好 音质好 通频带宽 工作稳定 不容易自激 缺点 镜像干扰 比接收频率高两个中频的干扰信号 假响应 变频电路的非线性 超外差式收音机电路的主要特点 超外差式是与直放式相对而言的一种接收方式 超外差式收音机能把接收到的频率不同的电台信号都变成固定的中频信号 465kHz 再由放大器对这个固定的中频信号进行放大 在选择回路 输入回路 或高频放大器与检波器之间插入一个变频器及中频放大器 调谐回路 调谐回路是由可变电容Ca Cb和天线线圈L1组成 调节可变电容C可使LC的固有频率等于电台频率 产生谐振 以选择不同频率的电台信号 再由L2耦合到下一级变频级 变频回路 回路组成 由混频 本机振荡和选频三部分电路组成 变频级 变频作用 变频级是以晶体管v1为中心 它兼有振荡 混频两种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把输入的不同频率的高频信号变换成固定的465kHz的中频信号 本振回路 本振条件 正反馈 相位条件 幅度 反馈量要足够大 由晶体管v1 可变电容Cb 振荡变压器 简称中振或短振 T2和电容C3构成变压器反馈式振荡器 它能产生等幅高频振荡信号 振荡频率总是比输入的电台信号高465kHz 混频电路 由调谐回路和本振电路组成天线所接收信号由L2耦合到V1的基极 本机振荡信号通过C3耦合到V1的发射极 两种频率的信号在V1中混频 混频后由集电极输出各种频率的信号 其中包含本机振荡频率和电台振荡频率的差额等于465kHz的中频信号 选频电路 由T3的初级线圈和谐振电容C组成并联谐振电路 它的谐振频率在465kHz 对465kHz的中频信号产生最大的电压 并且通过次极线圈耦合到下一极去 T3 C 中放回路 选频级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