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着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实行,一般纳税人“门槛”逐渐降低,众多小规模纳税人成为一般纳税人。这种变化在促进增值税制度不断完善的同时,带来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以桓台县为例,分析查找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加强和规范认定管理的对策,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一、桓台县所辖一般纳税人基本情况目前,我县有一般纳税人1039户,其中,工业758户,商业281户,分别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73%和27%。2009年,一般纳税人入库“两税”91969万元,占“两税”总收入的98.2。由于一般纳税人企业规模极不均衡,不考虑从业人员数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仅以年销售额为划分依据来简单分析全县一般纳税人的规模情况(如表1)。注:表中所列划分标准是工业企业和批发业企业标准,零售业划分标准为1000万元以下、1000万元-1.5亿元及1.5亿元以上。本表中商业企业户数和比重按照批发业和零售业企业不同标准统计后相加而得。从表1分析,工业企业中销售额低于3000万的小型企业654户,占工业一般纳税人户数的86.3%;大中型企业104户,占13.8%;商业企业中小型企业230户,占81.9%。中小型企业884户,占85.1%;大型企业中工业27户,商业2户,仅占2.8%(如图1所示)。由于统计上划分企业类型的销售额标准较高,而我县一般纳税人中小型企业所占比例较大,为更全面地反映企业规模情况,对小型企业依据销售额再细分(如图2所示),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584户,占小型一般纳税人的66.1%,占一般纳税人总数的56.2%;销售额在1000万元到3000万元之间的204户,占23.1%。可以看出,一般纳税人中销售额在3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大多数,而大中型规模的企业数量仅占14.9%。从一般纳税人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加强一般纳税人管理特别是中小企业管理是当前国税部门工作的重点,新条例和办法实施后对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从源头上加强一般纳税人认定和日常监控是当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二、新条例和办法实施后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变化一是销售额标准降低。首先,条例和细则规定一般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由100万和180万分别调整为50万和80万,降幅达50和55。标准降低后,我县有49户纳税人销售额超过新标准,升格为一般纳税人,占近三年平均年新认定户数的33。其次,对年应税销售额的解释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在实际管理中有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季节性较强,大部分业务发生在跨会计年度且不超过连续12个月范围内,甚至仅连续3-4个月发生业务,如销售鞭炮烟火企业。按照原规定年应税销售额达不到标准,次年1月底之前不必认定一般纳税人,而按照新规定,类似企业必须在销售额达到标准后4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第三,对应税销售额的解释包括免税销售额。原规定对于全部免税企业不认定一般纳税人,但新规定解释年应税销售额包括免税销售额,即免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也要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以我县情况为例,有17户免税企业2009年销售额达到标准,占达到标准应认定户数的34.7。二是依申请而认定。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财政部、总局规定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以及新开业的纳税人,只要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和能够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主管税务机关应当为其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因此,可理解为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对于想进入一般纳税人“圈内”的企业仅是一个参考值,而非必要条件;但对于不想进入“圈内”的企业,年销售额却是“强制”认定的唯一依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门槛降低后,我们按照总局要求全面规范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和管理,积极推动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在有利于企业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同时,压缩了纳税人依据“税负”轻重选择纳税身份的空间,自2009年以来依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130户,达到标准认定49户(包括个体工商业户4户),合计179户,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17%。这种变化对规范增值税征管,完善增值税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为强化一般纳税人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新条例和细则规定“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改变了过去能准确核算进、销项和应纳税额的规定,对于一般纳税人的标准和要求更加严格了。同时,加大了处罚力度,细则第三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按销售额依照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除本细则第二十九条规定外,纳税人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未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的。”可以看出,企业必须重视会计核算,否则,将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这为进一步规范企业核算,加强监管力度提供了有利的制度保障。三、一般纳税人认定和后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般纳税人认定政策执行和操作较难。办法规定销售额虽然达不到标准,但符合一定条件的小规模纳税人也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具体条件是: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因此,企业即使年应税销售额未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也可以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固定经营场所把握难度较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属于租赁经营,经营周期短且经营场所多不固定,特别是商贸企业,流动性较大,一旦经营状况不好马上“人去楼空”,增加了一般纳税人管理的难度。在实际工作中,认定企业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一般要求企业提供房产证明或租赁合同,但有些企业使用亲戚或者朋友的房子,根本不签订租赁合同,或者为应付税务机关,随意签订一份合同。同时,很多企业考虑到租金、劳动力等问题,租赁村委会或村民个人的房屋,这些房屋大多没有办理房产证,因此也无法对租赁合同进行公证。另外,对于某些特殊行业工商营业执照标注“此货物不允许储存”,仅依据企业提供的办公场所资料难以证明“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是会计核算判断的主观性较大。办法要求申请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能够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核算,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新办企业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时,账簿设置是否齐全、是否能够准确核算、是否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这些要素没有具体标准,只能依靠主管判断,在操作上容易产生偏差。一般纳税人中小型企业占比较高,且大多无专职财务人员,主要由中介机构代理或兼职会计记帐,目前财政部门对这部分机构或会计的管理尚不够到位,其记帐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会计核算健全属于财政部门管理范围,实际工作中由税务机关认定企业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则超越管理权限。三是“强制”认定不利于管理。办法规定增值税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总局规定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除规定的三类纳税人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因此,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小规模纳税人必须申请认定,无论其他条件是否符合要求。我县2009年销售额超过标准需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49户,这些企业有的未按照规定设置账簿不能进行准确的会计核算;有的经营活动中不需要使用专用发票;有的企业销售额波动很大并不具有连续性,将这样的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不利于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二)一般纳税人认定后管理难度变大。一是部分一般纳税人的销售额偏低。在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税务机关一般通过查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销售合同等来预测纳税人的销售额,一些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零低负申报率较高,应税销售额明显偏低,难以达到规定标准。以我县为例,2009年1039户一般纳税人中,有164户企业销售额达不到现有一般纳税人标准,占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15.8%。其中,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低于80万的54户,占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总户数的19.2%;工业企业一般纳税人年销售额低于50万的110户,占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4.5%。如图3、图4所示:二是临时期或辅导期管理制度不完善。部分企业临时期或辅导期销售收入偏低,如要延长期限则缺乏明确执行标准,延长多长时间、销售收入达到什么标准可以转正,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新文件要求小型商贸批发企业辅导期为3个月,而有的商贸企业3个月时间尚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即使有业务,3个月的辅导期难以判断其是否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对于工业企业新的办法也未明确新认定一般纳税人执行临时期的规定。三是部分企业无法取得进项发票。部分企业购进不能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能正常抵扣进项税额,而销售全额的17%税率征税,加重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影响企业正常稳定的经营。四是与“两个减负”精神相背。我县2009年销售额超过标准需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49户,其中免税企业17户,从所属行业来看,主要是从事林业、畜牧业及销售化肥、种子等,还包括4户个体养殖户。从一定意义上讲,规范企业核算,便于加强管理,但是也同时增加了企业和税务机关的负担。五是导致注销户的增加,加大管理难度。标准降低后,年应税销售额超过标准的纳税人增多,且包含个体工商业户和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企业,为降低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的成本,不少达到标准或即将达到标准的纳税人采用注销再成立新企业的方式,而注册个体营业执照或注册资金较少的营业执照比较简单且成本较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六是增大了税收执法风险。部分企业特别是商贸企业经营业务中现金结算比例较大,给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和评估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目前虚开发票案件主要集中在商贸企业,而工商核准的商贸企业经营范围极广,且企业大都采用现金交易,在日常管理中难以准确把握企业业务的真实性,基层管理人员执法风险增大。四、加强一般纳税人认定管理的几点建议(一)增强认定政策规定的可操作性。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相关认定条件的确认、认定后的管理等,进行更加清晰明确的规范,如对经营场所的租赁时间等,尽可能使政策更易于实际执行,解决现行一般纳税人认定政策难于操作和执行问题,解决不同地区执行标准不一的问题。对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的认定,以及强制认定后如何管理等应有相应措施。(二)加强认定资料的审核管理。在企业办理税务登记时,加强对法人代表、出资人身份的真实性审核,防止不法份子以假身份来骗取税务登记;对于商贸企业,重点审核购销合同的真实性和供货方税务登记的真实性上,防止购货无合法票据的情况。(三)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实地核实作用。税收管理员的实地核实是一般纳税人认定环节中的重要步骤。税管员实地查验绝不能走过场,应对企业报送资料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认真比对,严格核实。对小型商贸企业重点核实其是否有货物购销合同,是否有固定经营场所。对工业企业特别是小型工业企业核实其设备投入的真实情况,掌握企业基本情况,进而预测其生产能力,并通过发票限额和用量加强对纳税人的监管。(四)严格辅导期管理。辅导期纳税人期满转正时,税务机关要对纳税人的情况进行全面审核,调查核实纳税人销售收入变动是否异常、税负率是否偏低、购销双方的资金往来以及“先比对,后抵扣”政策的执行情况等,充分利用纳税评估手段进行核实和监控,最后再确定是否延长其纳税辅导期或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五)建议增加一般纳税人年度审核制度。为减轻纳税人负担,自2008 年度开始取消了一般纳税人年审制度,减轻了纳税人负担和降低基层税务人员工作量,但对一般纳税人管理的效果也有所降低。建议结合纳税人信誉等级分类实施年度审核,如对A类一般纳税人不年审,对B类一般纳税人减少年审项目,其他纳税人全面年审的方法,既能够减轻部分纳税人的负担,又能加强对小型企业的管理,提高一般纳税人的管理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 市民政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陕西西安工程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正规劳动协议书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教学计划)
- 2024年福建投资集团招聘真题
- 2025年乡村方面的面试题及答案
- 农业机械无人驾驶协同系统接口设计与数据交换规范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笔试高频考点题库考试试题【含答案】
- 儿科护理实习出科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婴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