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的湖北美术学院招生简章.doc_第1页
新出炉的湖北美术学院招生简章.doc_第2页
新出炉的湖北美术学院招生简章.doc_第3页
新出炉的湖北美术学院招生简章.doc_第4页
新出炉的湖北美术学院招生简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湖北美术学院是中国著名的八所美术学院之一,是华中地区最高美术学府。学院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也是我国首批颁发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32所试点院校之一。学院现有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已批准立项建设),并拥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含美术、艺术设计两大专业领域)授予权。现有硕士生导师79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46人,迄今共培养了600多名研究生。学院2011年面向全国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名,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150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50名。热忱欢迎广大有志者报考我院。一、招生专业、名额及学制1、我院2011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两大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是传统的招生类型,分为艺术学、美术学、设计艺术学三个专业。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是教育部从2010年开始新增的一种全新的研究生类型,并开始逐年减少招收学术型研究生,用以增加专业学位招收比例,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培养专业技术能力及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后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一样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与学位证。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分为美术和艺术设计两个专业领域。具体招生专业见“招生专业目录”。2、我院2011年招生总数为200名。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文学硕士)150名,含艺术学15名、美术学75名、设计艺术学60名;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共50名,含美术和艺术设计2个领域方向。最后招生名额以国家下达的正式招生计划为准,我院保留根据上线考生数和正式计划数对各专业招生数进行调整的权力。3、学制:均为三年。二、报考条件1.拥护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愿意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品行良好,遵纪守法。2.身体健康,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参见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3.学历要求(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和往届生,其中应届生最迟应于2011年9月入学前取得本科毕业证书);(2)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初试科目与其他考生相同,但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凭完整注册的学生证报名,其他类型考生(含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必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0年11月14日)前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才能报考。考生报名时应填写正确的考生类型,若在报名时有弄虚作假、故意隐瞒考生身份的,一经发现,即时取消考试资格。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三、报名办法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2011年硕士研究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交费照相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者缺一不可。报考时间以全国统一的报名时间为准(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11月10日14日(逾期不再补办),具体时间和安排如有变化请以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为准)。1、网上报名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网址:),严格按照教育部的统一安排操作,认真填写和核对所填报信息。报考我院的考生网上报名时必须选定湖北美术学院为报考点,选择其它报考点无效。考试科目按我校要求选择(具体见“专业目录”)。注:今年我院继续招收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证),考生务必认真查看我院的学术型研究生(文学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艺术硕士)招生专业目录,根据自己的实际报考需要填写报考信息。艺术硕士各专业领域指导教师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专业方向的导师队伍一致。2、现场确认:考生持身份证和学历证件(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持本人有效注册的学生证;在职及其他人员持毕业证书原件),凭网上报名号到湖北美术学院报名点交费照相,确认网上报名有效。四、入学考试(一)2011年1月1日14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陆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寄发准考证。(二)初试1、考试时间:2011年元月15日18日2、考试地点:文化课及专业课考试地点均在湖北美术学院。3、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政治、外语为全国统考科目,专业课由我院命题。(三)复试考生的初试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分数线,且每门专业成绩在及格分以上,我院将根据上线考生人数和实际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组织差额复试。复试时考生需携带本人本(专)科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来我院研究生部进行复试资格审查。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参加复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的考生都要按要求参加体检,体检由我院在复试期间统一安排。复试时间一般在每年四月份,具体时间以我院网上通知为准。五、录取我院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贯彻确保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的权重分数,择优录取考生。被录取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院对其进行思想政治、业务、健康情况的复查,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入学资格。对弄虚作假及徇私舞弊者,无论何时一旦查出,即时取消学籍。我院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将随时在校园网上发布,考生可随时登录查询。网址为: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部二O一O年九月通讯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湖北美术学院研究生部邮政编码:430060电话真北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及代码:艺术学 050401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指 导教 师初试科目复试科目01楚美术研究楚美术暨先秦南方美术形态研究邵学海徐勇民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10写作510美术学基础专业论文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楚美术形态及理论研究罗世平02文化遗产研究长江流域壁画历史与理论研究陈绿寿周益民文化遗产学研究张 昕03当代艺术研究艺术批评与展览策划研究鲁虹银小宾当代艺术研究沈伟艺术批评与传媒研究银小宾04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艺术策划与管理研究卢 斌赵复雄05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民族服饰设计研究张秋山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50设计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设计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民俗服饰文化研究柯锡安学科专业及代码:美术学 050403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指 导教 师初试科目复试科目06中国画(人物)艺术研究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研究徐勇民、肖 兰101政治201英语一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中国人物画理论与创作研究陈孟昕中国画工笔人物画研究李 峰中国画水墨人物画研究叶 军写意重彩人物画传统技法材料与创新戴少龙中国画水墨人物画研究银小宾钟 鸣07中国画(山水)艺术研究中国山水画创作研究秦 岭08中国画(花鸟)艺术研究中国花鸟画研究陈运权09中国画(综合)艺术研究重彩画创作与材料研究张导曦10书法与篆刻研究书法与篆刻研究叶军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5美术理论及篆刻540书法(含白描)11动画艺术研究动画造型研究陈孟昕袁晓舫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电脑设计操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实验动画研究 魏光庆、仇 修12新媒体艺术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袁晓舫13油画艺术研究油画传统材料技法与当代语境研究周向林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当代艺术研究魏光庆油画画面形态研究郭正善新写实主义油画研究刘 剑当代具象绘画语言研究宋克静油画表现性语言研究胡朝阳油画技法与创作研究桑建新14壁画与综合材料研究壁画创作研究唐小禾材料工艺与装饰艺术研究冯建平壁画艺术研究陈绿寿当代壁画创作实践研究 陈绿寿、叶 庆15版画艺术研究版画技法与创作研究张广慧王 涌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16水彩画艺术研究水彩技法理论与创作研究刘寿祥水彩技法与创作研究王 涌陈国庆水彩技法研究刘智平水彩材料与表现方法研究许海刚韩鄂生17雕塑艺术研究新具象雕塑研究孙绍群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30美术理论及泥塑520素描(含速写)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雕塑材料语言与创作研究傅中望雕塑技法与材料研究黄邦雄中国传统雕塑技法与创作研究张 卫18陶瓷艺术研究当代陶瓷图式语言研究徐勇民余 芳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现代陶艺研究陈 君19科技图像研究科技图像研究郭召明许 奋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9美术理论及色彩(植物线描写生)529素描(生物解剖结构、外观形态)插图创意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20摄影艺术研究摄影表现技法研究郭召明方 肃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电脑图像创意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21美术教育研究美术课程与教学方法研究何沙敏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22造型基础研究双向素描教学研究周向林桑建新视觉艺术基础研究张杰绘画基础研究潘德彬黄勇当代视觉造型图式研究曹 丹23美术史论研究中国画学研究罗世平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10写作510美术学基础专业论文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中国现当代美术研究尚 辉世界美术史研究周益民中国美术史研究沈 伟艺用人体结构研究潘德彬 郭子瑶24艺术教育管理研究艺术教育管理研究 官汉蒙、刘茂平学科专业及代码:设计艺术学 050404 研究方向研究课题指 导教 师初试科目复试科目25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视觉形态造型研究范汉成冯学伟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50设计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设计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视觉传达设计与图形语言研究李先学燕 林书籍设计与插图研究郭召明广告营销设计研究曹丹视觉形态与广告传媒研究陈保红26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工业景观设计研究陈顺安室内陈设研究陈顺安生态环境的视觉艺术研究周 彤建筑与环境研究许 奋建筑环境设计表现何 明城市景观设计尹传垠27工业产品设计研究展示设计谢 跃空间形态设计及其理论研究刘向东马慧中当代产品设计研究李梁军28服装服饰设计研究服装流行研究张秋山服装艺术设计研究毛春义服装设计与展示李 明服装色彩艺术设计研究柯锡安纤维艺术设计李 微服装结构设计研究李健丽29设计艺术理论景观设计原理周益民101政治201英语一 203日语610写作530设计学基础专业论文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设计艺术学研究张 昕设计透视与建筑理论赵复雄透视图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硕士研究生(艺术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专业领域名称及代码:美术 055107专业领域方向及代码初试科目复试科目31书法与篆刻101政治204英语二 203日语625美术理论及篆刻540书法(含白描)专业创作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32中国画101政治204英语二 203日语620美术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33油画34版画35雕塑36壁画37陶艺38水彩39动画专业领域名称及代码:艺术设计 055108专业领域方向及代码初试科目复试科目40视觉传达设计101政治204英语二 203日语650设计理论及色彩520素描(含速写)专业设计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41环境艺术设计42工业设计43服装设计注:艺术硕士各专业领域方向指导教师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专业方向指导教师队伍相同,请报考考生参考学术型研究生招生目录了解各专业领域方向指导教师及课题研究详细情况部分专业、方向介绍及参考书目一、专业及方向介绍1、楚美术暨先秦南方美术形态研究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的发轫及所获初步成就,把中国美术史的源头上溯至三代,破除了中国文化西来说及中国美术源头起于汉代的谬误。但随之产生以黄河文化为本位,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认识的片面性。20世纪70年代后,田野考古获得空前收获,它揭示了夏商周乃至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文化艺术的面貌,为全面反映中国美术的本原作出了根本性的补充。先秦南方美术的发现对重新建构中国美术的行程意义重大。首先,它拥有中国乃至世界第一流或第一位的创造;其次,补充了中国美术史的缺环,丰富了中国美术的殿堂;第三,南方某些先秦美术遗物,为揭示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提供了出乎意料的文化人类学方面的依据,同时成为认识先秦美术南北连锁的佐证。大量考古新发现以及迫切需要从视觉的角度加以解读的学术要求,成为本方向确立的前提和基础。由于三代是中国文化重要的成长期,东周是中国文明形成基本模式的重要阶段,作为中国先秦美术重要构成部分,楚美术及先秦南方美术的重要性,以及加强对其研究的必要性日渐显露。楚美术及先秦南方美术研究,是我们重新发覆、认识中国文化轴心时代美术事象的出发点。2、楚美术形态及理论研究楚美术形态及理论研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方向,主要突出了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