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doc_第1页
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doc_第2页
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doc_第3页
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doc_第4页
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了及时、妥善地组织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合理配置救灾资源,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减轻国家和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满足灾民基本生活需要,确保不发生因灾饿死、冻死人的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自然灾害包括因突发性危害严重的洪涝、风雹、地震、雪灾、滑坡、泥石流等异常自然现象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一、安木勒村委会基本情况1、 安木勒委会东临地安村委会和钟山乡大地坪村委会、北临板桥镇募补村委会,西临木星村委会,南临旧屋基社区居委会。全村委会辖得古、安木勒、戈丫、洋洞脚4个自然村。全村有耕地2628亩,主要种植包谷、烤烟、油菜、生姜、辣椒等农作物。总人口759户2151人(其中彝族213户676人,布依族10人,)。全村有五保户5户5人,有农村低保户35户107人;有小学3所,小学生9班144人,有幼儿园1所98人,有教师13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480人。有住房1542间,其中:土木结构12间,砖(石)木结构973间,砖混结构521间,危房12户36间,分布在全村委会各自然村,我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2、本村委会辖区内有安木勒村地势低凹,暴雨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洋洞脚村地处小三峡库区滑坡地带,有滑坡的危险。全村4个自然村都依山而居,因地理条件等问题容易发生滚石等灾害,对全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3、本村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全村4个自然村全部通电、通电话、4个村通水泥公路。 4、本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有村小一所。二、灾害风险1、本村属高寒山区,易发生冷冻、雪灾、风雹、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2、本辖区内汛期来临时,主要有1个村容易发生洪水、山体滑坡的危险。三、启动条件本村内发生干旱、洪涝、风雹、雪、冷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时,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1、居民因灾一次死亡2人2、因灾紧急转移安置群众5户或15人以上;3、因灾倒塌房屋5户或15间以上,损坏房屋50户150间以上当灾害发生时,立即启动安木勒委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害发生后,救灾工作指挥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情况紧急时,根据上级指令,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可按本预案协调各成员小组行动。各小组根据本预案所明确的职责分工,履行救助职责。启动响应后,村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自然灾害事件稳定后,由相应的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由相应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响应终止。各小组要对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结果、响应职责的履行、响应的组织、响应的保障、平时的准备等情况进行评估,并做好有关统计、汇总工作。响应评估应形成书面材料,报上级部门。四、指挥机构和职责任务1、组织机构指挥机构由村两委会成员及民兵、妇联、共青团、土地协管信息员负责人组成,指挥中心设在村委会办公楼。总指挥:柳建书 村总支书记、 副指挥:严富良 总支副书记、民兵副营长 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及信息组、抢险救灾组、巡逻监测组、转移安置及保障组。2、工作职责办公室及信息组:负责协调有关救灾的各项工作。负责灾害的预警预报、掌握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信息的报送包括(1)、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区的需求。(2)、损失的指标:受灾区域、受灾人口、因灾死亡人口、因灾失踪人口、因灾伤病人口、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受淹村饮水困难人口的数量;倒塌房屋、损坏房屋的数量;直接经济损失。(3)、因灾需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需口粮救济人口、需救济粮数量,需衣被救济人口、需救济衣被的数量;需救济伤病人口的数量;需恢复住房间数、需恢复住房户数。(4)、已救济情况包括以下指标:投亲靠友人口数量、借住房屋人口数量、搭建救灾帐篷和简易棚人口数量,已救济衣被人口、已安排口粮救济款、已救济衣被数量、已救济伤病人口、已安排治病救济款、已安排恢复住房款、已恢复住房间数、已恢复住房户数抢险救灾组:负责救灾抢险工作。巡逻监测组:负责灾害隐患点的监测、灾害发生前后安全巡查等工作。负责灾后环境、卫生等监测工作。转移安置及保障组:负责需转移安置人员的转移安置工作。负责转移安置人员生活保障、抢险物资供应、后勤保障服务、受灾人员生活救助等工作。五、应急准备1、应急避难安置点准备。全村设应急避难点4个(明确具体位置),需转移安置到村避灾安置场所的,沿村内主要道路自行转移,村避难场所安排在村完小、得古小学、村委会办公楼内。2、物资准备。(1)引导受灾群众开展自救互助携带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及时与上级政府取得联系,确保救灾物资及时到位。(2)发放方式以村社为单位造册登记发放。3、救灾准备。通信工作由信息组负责人与上级部门联系,村内主要交通道路由村抢险组负责疏通,保证车辆人员通行。4、人力准备。指挥机构人员到位,民兵应急分队到位。5、宣传、培训和演练准备。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防防减灾知识,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开展防灾减灾演练,使所有人员熟悉预案,知晓避灾安置路线、场所及保障须知等。对预案不妥之处,及时进行修改。六、灾害预警接到上级灾害预警信息或发现特别紧急险情时,指挥部及时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办公室、各工作组人员以及各村民小组组长将灾害预警信息传达到每家每户。七、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1、灾后救助调查灾民生活困难情况,建立需政府救济人口台帐,填报因灾倒房花名册及因灾农作物损失情况统计表;如有因灾死亡、伤病人员,填报因灾死亡人员花名册。民主评议后,公示需救助人员名单,及时发放救灾款物,接受社会监督,救助资金通过政府拨付、社会捐助、对口支援解决。2、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灾民倒房重建由上级部门负责组织实施,采取自建、援建、帮建和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相结合的方式,以受灾户自建为主。建房资金通过政府救济、社会互助、邻里帮工帮料等多种途径解决。本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安木勒村委会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旧屋基彝族乡安木勒村委会 二一年十月十四日附件安木勒村委会自然灾害指挥机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