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1.doc_第1页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1.doc_第2页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1.doc_第3页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1.doc_第4页
提高初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课题结题报告 赵川镇中学初中英语课题组 执笔 汪志全 “英语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课题实验也进入了结题阶段。该课题实验,主要针对中学英语教学中长期困扰制约学生英语水平发展的口语薄弱现状,试图以丰富学生英语口语实践活动,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为突破口,寻找一条途径,从而彰显本校外语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着眼于开发校本教育资源和乡土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这一课题实验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口语的书本化倾向,注入了浓厚的原生活气息,有效地进行英语口语实践活动,既做到了语言教学的生活化,又拓展了语言教学的多重功能。极大地拓宽了英语教学活动空间,为学生流利口语的生成创设了更多的机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本课题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研究指导。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几次修订了教学大纲;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推出了中学英语新教材;各类师范院校培养了一大批质量较高的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英语口语是我们进行基本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虽然中学英语听力测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口语测试在中学外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大力推广。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外语教学所走过的历程看来,每次重大改革关键作用的就是考试这条指挥棒。每次改革都会在全国上下产生巨大的震动,对外语教学都会产生巨大的反拨作用,对固有的教学观念产生强烈的冲击,进而促使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又一个的新台阶。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英语教学现状,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在中学阶段实施英语口语考试能成为关键的突破口,这将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问题是,现在中学英语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缺少言语技能。我们凭什么能让学生顺利通过中考,教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令他们既能考试拿高分,又能真正把学到的口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了改善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提出了“英语课堂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在初中二年级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无论从语言的发展或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或用语言交际所采取的形式来看,说的能力的培养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都显得特别重要。海姆斯的交际人种论认为说话是一项需要技能的工作,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没有理由不把说的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徐永健,1992)。“说有赖于听读,听说有助于读写,写又可以巩固听说和读。此外,教科书不只是要求学生单纯地、机械地重复语言,而是给学生提供机会结合实际运用语言,开展听说读写活动,以便把书中的词语和句型变成自己的语言机制的组成部分。这样,学生的言语技能才能发展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以运用自己有限的语言去应付无法预知的情况。他们才可能通过听来吸取信息,敢于开口交谈,传递信息;以加速阅读,推动书面表达,交流信息。”(刘道义,1998) “我们对语言的合适性(appropriateness,如对交际背景、目的、常规、参与者等因素的合理考虑)强调不够。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我们应该使语言学习者不仅能判断、组织合乎语法的句子,而且还要像海姆斯(1972)所指出的,要具有懂得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何时说什么,对谁说,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什么方式说的能力。”(徐永健,1992)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重视英语口语学习,从而获得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二、实施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言语是人们交流思想时的话语,由次可以以为言语能力就是交际能力。言语能力能够把语言知识和言语知识灵活又得体应用于语言交际。言语能力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但语言能力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言语能力。要具有言语能力还必须具有言语知识或交际规约和语言国情知识,必须接触大量的语篇形式的教材,必须进行反复言语操练。语言能力通过课文教学得到提高,言语能力通过口语交际教学得以发展。 2、“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将自己内化的语言材料进行编码,即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连贯地转换外部有声语言。“说”得有说的动机。即有强烈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不羞口,不胆怯。心理学家古朗说:“被要求讲一种外国语言,不仅仅是心理上受威胁,精神与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所以,培养“说”的这种素质,要循序渐进。所以本课题提出“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激发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培养“说”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3、外语教学方法论中论述“外语教学是由学生、目的语和教学环境所构成的立体”三维系统,环境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和目的语的选择,学习都有制约作用。“从实际出发,重视外语教学环境的作用”是方法论的前提。 4、建构主义关于学习活动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他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5、情景教学法强调学习英语必须通过真实的交际情景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核心能力,将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进而发展成为交际能力,语言教学要达到四个真实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的体验、感受和运用知识。 6、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用渠道的理念。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课题组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培养学生在口头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提高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主要内容是训练学生能对所学文章进行概括、转换、补充、评价及推断。概括就是在学习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认真领会文章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经过思考,用三五句话加以概括总结。转换就是充分发挥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用所学知识来改变局部课文的写法,重新组织文字进行表达的一种训练方式。学生由模仿到创造,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利于求异思维的培养,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提高口头交际的能力。补充就是特定语言环境扩展联想,进而由学生对原文进行补充的训练形式。先给学生一定的语言环境,然后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能力,对理解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一种新的形象思维。评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言语训练。它要求学生必须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抓住文章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鉴赏并挖掘课文的真正思想,在此基础上利用英语来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或主人公性格特点的评价与认识。推断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推断讲述,也是很必要的。通过推断进行假设,培养他们逻辑揄和想象能力。最后能够达到脱口而出的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一)在研究中,我们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有:1、调查研究法 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客观分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得失,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为了准确地了解我校学生目前英语口语水平现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课题组制定了调查方案,根据听做、仿说、认读、视听、交际几个方面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使用语言时缺乏灵活性,缺乏真实情境中的交际能力,另外,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比较差。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是学生平时缺少英语交流,在课堂上缺少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 2、实验法 A. 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整理、论证,确定口语考试内容,采用适当增补、联系实际、引进设计开放性题目等手段,改革教学内容,课堂上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倡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努力开放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B. 建立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我们把班级分成若干组,每组大约4人。把握小组学习的应用时机,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课堂学习。C. 组织一些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对话表演、英语Party、英语课本剧表演、创设情景即兴表演等。 3、行动研究法 在期中考试时,我们在初二(4)班加入口语考试。采用了人人对话的形式,由四位英语老师作考官,对40名学生进行口试。我们根据考生的水平设计了四套题,先是朗读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然后根据文章回答两个问题,每位考生的准备时间为2分钟,口试时间也是2分钟。从学生的答题中我们感受到学生的紧张不安,部分学生就是因为过分紧张而影响发挥。“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个过程是将自己内化的语言材料进行编码,即借助于词语按一定的句式,连贯地转换外部有声语言。“说”得有说的动机。即有强烈自我表达的心理倾向,不羞口,不胆怯。心理学家古朗说:“被要求讲一种外国语言,不仅仅是心理上受威胁,精神与身体的整个系统都直接受到牵连。”所以,培养“说”的这种素质,要循序渐进。 4、经验总结法 在说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听”。“听”应该开始于“说”之前,学生通过听,大量地接触英语语言之后,使可进行口语能力的训练,此时学生不是被迫说话,而是因为他们已有大量的语言储备。开口说话,表达思想,进行语言交际是他们的愿望,也是大量听的必然结果,语言学家威尼茨和里滋也持上述见解,他们说“大量事实说明,儿童学说话的过程是先听懂,然后说话”我们认为人的大脑功能决定了理解在复用之前。有人曾经这样总结“听”与“说”的关系:“说”可以看成是“听”的能力一面镜子,它们需要同样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当然能听懂能理解的不一定都是能使用,但是听懂,理解的愈多,范围愈广,口语能力也愈强。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收听英语广播,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的教学和新闻节目,听力较弱的同学可先听美国之音的“特别英语”(Special English)。组织学生多看英语电视、录像,使他们更多地了解英、美人的自然会话,注意文化差异,口语的文化特性是比较明显的。要注意在教学中灌输一些日常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使学生讲出的口语符合英语国家的礼仪习惯和文化传统。譬如使学生熟悉见面招呼,分手道别,恭维与赞扬,请客与劝食,道谢与道歉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做到运用自如。掌握口语特点,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是有很大差异的。掌握口语语体的特点是学好地道口语的关键。口语特点主要包括经常使用省略形式(如把because说成cause),经常使用感叹词(如Well,Oh, Wawoo);经常使用系动词(如be, look,seem);经常使用手势,插入语、无主句、省略句、简单句等。勇于实践,在一切可能的场合,在一切时间、空间内结合一切可以结合的事物讲英语,天长日久定会熟能生巧,流利自如,更好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议建设服务。 5、资料收集法 准确的发音是说一口地道英语的基础,发音不正确,就会让对方产生误解,从而使与对方的交流存在障碍。那么如何使学生具有标准的语音语调呢?首先,教师应对音标进行细致讲解。把每个音的发音要领及发音特点(包括发音时的舌位,唇型,开口程度等)一一讲明。并逐个示范,同时要求学生用心模仿。其次,教师应设计目的性发音练习。所谓目的性发音练习是指有目的,有主次,有条理,有节奏的发音练习。最后教师要做到超强纠错。随时随地纠正错误发音。另外在设计目的性发音练习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大量使用绕口令及口腔韵律操。例如: #She sells sea shells from the sea shore. #A big black bug bit the back of a big black bear, #The big black bear bit back the big black bug. #This fish has a thin fin. #That fish has a fat fin. #Betty and Bob brought back blue balloons from the big bazaar. #Betty better butter Brads bread. #Blace bugs blood. #Bright blows the broom on the brooks bare brown banks. #Betty Botter had some butter, But , she said, this butters bitter. If I bake this bitter butter, it would make my batter bitter. But a bit of better butter that would make my batter better. #Bob bought a big bag of buns to bait the bears babies. #The blue bluebird blinks. #The cat catchers cant catch caught cats. #The crow flew over the river with a lump of raw liver. #The sixth sick sheiks sixth sheeps sick. #The soldiers shouldered shooters on their shoulders. #The sun shines on shop signs. #The two-twenty-two train tore through the tunnel. #Thieves seize skis. 我们还把教材中生动有趣的部分节选出来和学生一起表演;把重点难点部分归纳制作成易懂好记,条理清晰的幻灯片;把up-to-date words 和popular sayings用英文讲解并让学生猜出中文意思;教唱经典英文老歌;解析经典英文电影;让学生试译简单的绕口令和广告词;定期开展专题性英语沙龙,英语朗读比赛,英语故事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短剧比赛,英文歌曲大奖赛等有助于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各种活动。总之,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想说,会说,爱说,说得正确,说得好听,说得地道。 (二)、研究过程 初二学生口语教学实验课题的研究已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各项相关研究内容是穿插进行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08.92009.03)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国内外相关课课题动态,客观分析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的得失,广泛征求意见、讨论、选题,制订并完善课题方案,做好课题审报工作,做好开题论证工作。为了准确地了解我校学生目前英语口语水平现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课题组制定了调查方案,根据听做、仿说、认读、视听、交际几个方面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对象确定为我校英语教师执教的全体初二学生,以口头问卷的形式,分为:看图说词、语音模仿、情境会话、师生对话四个题型对学生进行分析调查。 我们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感觉到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英语口语活动的平台。因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传递信息与表达思想。听说是人与人的交际中最主要的形式。特瑞赤拉(1967)的研究表明人的感知绝大部分是由视觉和听觉两个渠道获得的。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需充分发挥五种感官的全部作用,其中视觉和听觉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感官,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器官。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调动各种感官和刺激各种感官并用的媒体构建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又有人类学习的理论依据与要求。我们要结合已有的教育经验、体会,寻找现代信息技术和英语口语活动的结合点。从多渠道收集理论知识,武装头脑。 2实施阶段(2009.04 2010.04) 制订阶段实施计划,组织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行动研究,形成中期成果资料积累。 第一,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整理、论证,确定口试内容,采用适当增补、联系实际、引进设计开放性题目等手段,改革教学内容,课堂上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倡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努力开放教学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我们先是为口语考试作好准备。 (1)、 口试准备 为保障英语口试的顺利实施,我们重视与加强平时的口语教学,通过增强学生自信、练习课堂用语、编对话、讲故事、演小品、唱英语歌曲、做游戏、举行English Party,甚至在家长会上展示我们学生的英语能力。注重了口语教学的过程,为进行口语测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口试时间 规定每个学期至少有一次,具体哪天视实际情况由有关老师商量而定;每位考生的准备时间为2分钟,口试时间也是2分钟。 (3)、口试年段 我校初二(八年级)年级5个班级。 (4)、口试教师 我们的英语口试实验,主要是本课题的成员,这样可以与别的班进行明显的对比实验。 (5)、口试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之一,其中就包括“说”的能力。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三级(初一)、四级(初二)、五级(初三)对“说”的目标描述,具体如下: 三级:能在课堂活动中用简短的英语进行交际; 能就熟悉的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能利用所给提示(如:图片、幻灯片、实物、文字等)简单描述一件事情; 能提供有关个人情况和个人经历的信息; 能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英语小诗或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 能在上述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四级:能根据提示给出连贯的简单指令; 能引出话题进行几个回合的交谈;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根据图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角色扮演等活动; 能在上述活口语活动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 五级: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 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 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 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 能用英语表演短剧; 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 有了明确的目标描述,我们就有了口语教学与口语测试的明确方向。我们测试的具体内容有:我们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看图说话、根据文字提示编故事、朗读和采访等几种类型的题目;在初二上学期,由于担心学生的词汇量和水平都很有限,曾采用了要求部分学生背诵或朗读所学过的课文的方式;此外,根据部分学生的要求,老师们都准备了一些free talk的问题,主要内容是本人经历、家庭、班级、学校生活、爱好等,如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Could you tell us the special meaning of your name?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Are you often given pocket money? What do you do with it? Whats your favorite hobby?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等等,以便让学生选用。 (6)、口试方法: 我们采用的是松散式的组织方式,即由各班科任老师自己利用早读、晚自修和其他课内课外的空余时间“见缝插针”地进行口语测试。 、准备好几组试题,并编好号码顺序。一次让几个学生进来抽签,一个学生考试另一个学生准备,严格控制好考试的时间,为免试题泄露,宜采取集中固定的时间进行。 、考前向学生公布考试的范围、形式,让学生做好准备。对个别情绪过于紧张而造成表现欠佳的学生,可给机会让他们重考一次。 、采用平时训练过程中的表现与口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7)、英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试用稿) 、 朗读短文 A级(50-60分)语音、语调正确,语流流畅,熟练,节奏自然,富有感情,基本上没有错误地把短文朗读出来。 B级(35-49分)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虽然语流较流畅,但有些单词发音错误,以及某些句子朗读不清楚。 C级(16-34分)能基本朗读短文,语音语调一般,节奏较慢,有较多的单词不会读,以及较多的句子朗读不清。 D级(0-15分)基本不能朗读完整的句子,只能读出几个短语或一些单词。 、 回答问题短文问题的评分标准 共2题,合计16分。 A级 能正确地、有效地回答问题,得8分; B级 能把握回答要点,有语言错误,但不影响中心意思表达,给6分; C级 要点不全面的给4分; D级 不能回答问题或回答问题错误,给0分。 、 根据实际情况回答问题的评分标准 A级 能听懂提问,并能正确回答问题,得8分。 B级 能听懂提问,并能回答问题,有语言错误,但不影响中心意思表达,给6分; C级 不能回答问题的给0分。 备注:考生回答两次的,以第二次为准。 第二,加强训练,丰富的题型,且具有交际性,对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口语考试会有较大的帮助。为此,我们把这些应用到课堂上,建立以小组学习为主的课堂组织形式,把握小组学习的应用时机,使学生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自觉参与课堂学习。例如,我们在课堂中创设以下情景,要求学生看图说话。以“One day, it was raining heavily.Jim was on his way home .”开头。 这种练习除了测试学生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外,还测试学生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单幅图片着重测试学生描述能力,多幅图片着重考查学生的叙述事件的能力。 第三, 组织一些学生的课外活动。如开设英语晚会、英语角、英语小品表演、英语课本剧表演、创设情景即兴表演等。 3总结提高阶段(2010.052010.10)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工作并不意味着实践的终止,我们边实践边总结,实践为总结服务。研究永无止境,同时也作为我们新一轮研究的起点。五、研究成果(一)更新了教育观念,提升了组员素质我校英语成绩这几年一直处于低谷,教师的观念一向陈旧,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成绩比较让人失望。我们的课题组成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大部分参加工作的时间在5年左右,平时花在科研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入地思考,但随着课题研究活动的逐步深入,现在无论是研讨还是评课还是课程开发经验的探讨,课题组老师都能够大胆地谈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思考。每个课题组老师都能根据自己实验的情况写出总结,并将自己的体会整理成教学实录。总之课题的研究过程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第一、课题的研究改变了教学的关系。在课程开发中,在新型课堂的探索中,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人”,而是与学生有共同责任的“等高”“等距”的引导者、服务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经历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共同走向未来、走向成功之路的激励者和合作伙伴。学生不再是学习的“奴隶”,而是与教师一起探索、共同研究、共同承担的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的主宰。教师和学生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发生了改变,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教学的主旋律。这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第二、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拓宽了教学的天地。课题的开展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与指导,特别是对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不再只限于“双基”,而是以学生的迫切需要为重要依据,丰富了教学内容。课程的开发从时间上讲学习不再限于40分钟,同学们会利用机会去收集信息、提取素材、积累整合资料;会时时刻刻去请教老师、去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空间上讲学习已不再局限与课堂,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计算机房是学生必去的地方。从途径上讲学习已不再限与课本,报刊、杂志、丛书、专著、网络、社会已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资源。学生的学习已“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无所不存了”。(三)转变了学习态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于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行设计、自我评价,使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改善了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使学生的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大大增强。与此同时,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空前的激发,学习热情极大地迸发出来。让学生体会了在快乐中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的成绩也稳中有升,学习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口试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提高了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参与意识。口试是学生难得的一次向老师、同学展示自己能力的活动,他们都格外珍惜这一次机会,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希望能以最好的表现,获得各方面的肯定,口试让学生们获得的成就感使之成为了他们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一。老师们发现,一些平时上课沉默寡言的学生,通过这两次口试的锻炼,有了开口说英语的勇气,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鼓舞的收获! 英语角的参与 经常偶尔从不实验班(40人)3262比较班(40人)121513英语课外活动的参与喜欢一般不喜欢实验班(40人)3028比较班(40人)151114你认为学英语容易吗?难一般容易实验班(40人)41323比较班(40人)20128学习过程中敢于经常性的用英语表达吗?经常一般很少实验班(40人)24133比较班(40人)111910以上实验结果不难看出:学生不管是从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还是学习效果上都有明显的提高。 (四)、促进了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交流、合作、探索机会比较 项 目试验班认可率比较班认可率我有很多和同学一起交流学习英语的机会。91.6%55.8%在参加英语交流过程中,我帮助过别人。96.2%27.4%在参加英语交流过程中。我主动去探讨的94.4%11.2%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我曾主动去搜集资料、或向别人请教。95.3%24.2%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去主动收集资料、主动去探讨、敢于彰显自己的能力与价值。通过活动,他们提高了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拓展了知识面。(五)、教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随着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发现教学要求高了,而且全面了,老一套教学方法行不通了。因而出现了教师们学习新理论,努力钻研教材,练习英语口语,不断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新局面。这样就很好地发挥了我们英语口试实验对日常教学要求和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导向作用。要搞好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做研究离不开踏实勤恳的钻研精神,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全体课题组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理论专著,学经验文章,观摩各类教研课、公开课,其中在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