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总结jsp范文.doc_第1页
设施总结jsp范文.doc_第2页
设施总结jsp范文.doc_第3页
设施总结jsp范文.doc_第4页
设施总结jsp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施总结jsp范文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一、专业概况黑龙江省是全国农业大省,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出口量逐年增加,农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由于黑龙江地处高寒地区,要实现农产品的周年生产,达到高效、安全、绿色、优质的集约化生产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近几年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迅速,设施农业面积不断扩大,急需一批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我院本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三农的宗旨,于xx年率先开设设施农业技术专业,该专业xx年被确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xx年成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建设计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 专业覆盖专业群为园林技术和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2个专业。 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在校生325人。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立足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依托行业企业,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办学,走“双主体”培养之路,携手构建“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专业能力递进培养,分三个阶段实施两轮生产实训,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培养,学院将学生一年的学费支付给哈尔滨市农科院,双方均为育人的主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人才共育,共同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工作技能的工厂化农业人才。 专业建设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专业改革案例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成果汇编(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汇编)。 新建和改扩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8个,面积1514。 建成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示范五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 实训开出率达到100%。 初步建成一支农业技术服务“专家型”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有专任教师14人,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20人。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6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7人,双师教师12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模范教师1人。 黑龙江省农委农业专家4人,黑龙江农业信息网特聘在线专家1人。 各级协会理事3人。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农业生产过程为导向,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植物生产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5门。 主持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0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其他省级及以上奖励8项。 编写出版教材13部,编写校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7部。 教师发表教改论文21篇。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推动产学研合作。 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3项,推广示范日本引进番茄品种6个,获得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专利3个。 多次开展“科技三下乡”技术服务,先后为黑龙江省红旗农场、呼兰区农民合作组织、杜蒙县、萝北县等十余个地县培训达40多场次,培训科技大户和种田能手达5000人以上。 发挥示范院校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接待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省内外20余所院校的学习交流,专业教师为各类课程培训作报告8次。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成果先后在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学校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带动了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三年的示范院校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由95%达到98.7%,专业对口率、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显著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率提高,20%的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培养工厂化农业人才的摇篮。 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一)示范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情况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预算投入资金971万元(中央财政投入8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71万元),实际支出万元,支出率%。 其中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支出x万元;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支出x万元;师资队伍建设支出x万元;专业群建设支出x万元。 完成8个实训室、一个实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完成9门专业主干课程建设(1门国家精品课、1门植物生产教指委精品课程)等建设任务。 (二)示范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见表1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表2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 表1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重点专业名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 (071001)建设负责人王秀娟预期总体目标立足龙江,面向“三农”,依据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深化与哈尔滨市农科院的合作,完善“校农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农业生产过程,以设施农业典型工作任务和生产项目为载体开发课程;打造一支农业技术服务“专家型”的教学团队;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示范”五位一体的北方寒地设施农业应用技术示范园;将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建成黑龙江省现代农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设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成为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的示范性专业。 1完善“校农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与哈尔滨市农科院的合作,采取“校内培养+农科院培养+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培养设施农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xx年本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240人。 2以农业生产过程为导向,打破原来的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突出设施工程技术和设施作物栽培技术核心能力的培养。 3建设5门工学结合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 开发10本校本特色教材。 4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专家型”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xx年底教师总数达到30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含专业群教师8人),兼职教师16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 5新建和扩建设施规划设计实训室等5个校内实训室;建设集“教学、生产、科研、服务、示范”五位一体的北方寒地设施农业应用技术示范园。 6依托教师和专业资源优势,开展农业新技术培训和“科技三下乡”服务活动,年培训农民2500人次;联合培养学生20人;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 7发挥辐射和示范作用,带动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完成情况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专业群建设四大项,23个子项,152个验收点,完成建设方案验收点的94.08%。 主要标志性成果 1、构建“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改革案例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成果汇编(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三周年成果汇编)。 2、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植物生产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 3、新增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使省级教学名师达到2人。 4、教改成果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农业职业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5、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在高寒地区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3项,推广示范日本引进番茄品种6个,获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登记专利3个。 6、发挥示范院校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接待省内外20余所院校的学习交流,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成果先后在8所学校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带动了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完成率94.08%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设规设实施划计训室(新建)预期目标完成实训室规划与建设,购置仪器设备,满足设施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等实训项目的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规划设计能力;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内涵建设。 验收要点新建实训室面积200m购置宽幅扫描仪1台、出图仪1个、电子经纬仪4套、全站仪1台、水准仪4套、电脑1台、投影设备1套、展示台6组、图柜6个、绘图桌40张、马克笔4套;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实训项目开出记录;实训开出率100%;2;实训室管理制度汇编;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学生优秀实训作品档案;教学用挂图、图书资料等,建立学习角。 新建实训室面积440m2,超过预期目标;购置电脑5台、全站仪2台,超过预期目标;增加北方寒地示范园沙盘1个,智能温室模型1个;学生实训项目开出达到100%。 100%2.设机施械训室(新建)实预期目标新建实训室,购置仪器设备,满足设施机械使用技术等实训项目的需要,提高学生设施机械使用与维护能力;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内涵建设。 验收要点2;购置本年度所列清单中的建筑材料样品,自制设施模型;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实训项目开出记录;实训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教学用挂图、图书资料。 新建实训室面积100m未完成。 14.3%未单独建设实训,购买的部分设备放在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结合生产性实训使用;设施模型放在规划设计实训室。 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3.植物生长环境实训室(扩建)预期目标扩充实训室面积,购置仪器设备,完成实训室建设,满足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的土壤温度、湿度、水分、养分、酸碱度测定、气温测定和农药残留测定等实训项目的需要;丰富实训室内涵建设。 对外开展土壤测定、农药残留监测的项目的服务。 验收要点:扩充实训室面积100m购置手持照度仪4个,便携式露点、温度、湿度仪4个,便携式二氧化碳(CO2)测定仪2个,土壤水分测定仪2台,土壤养分测定仪1台,便携式农药残毒速测仪4个,紫外分光光度计1台,电脑1台,打印机1台,工作台8组,展示柜6组;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实训开出率100%;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开出记录;教师科研使用试验仪器记录;实训室管理制度汇编;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实训操作规程展板。 预期目标新建实训室,购置仪器设备,满足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的病虫害诊断与防治等实训项目的教学需要,同时承担高级植保工的培训与考核任务;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内涵建设。 验收要点:建实训室面积100m购置生物显微镜5台,体式显微镜5台,消毒灭菌锅1台,部分昆虫与病害标本,病虫调查统计器1台,冰箱1台,多媒体投影设备1套,电脑1台,恒温、恒湿培养箱1台,自动恒温培养箱1台,恒温干燥箱1台,数码摄像机1个,工作台8组,标本柜8组,展示柜1组;购置和制作昆虫及病害标本,购买预测预报软件1套,智能型虫情测报灯1个;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实训开出率100%;实训项目开出记录;高级植保工培训与考核相关材料;实训指导书;高级植保工培训与考核相关材料;实训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实训操作规程展板。 建立学习角。 2;仪器设备购置完成,增加投影设备1套、冰箱1台、电导率仪1个;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80%。 100%4.植物保护实训室(新建)2;新建实训室面积160m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 2,新增电脑4台;100%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5.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新建)预期目标新建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购置仪器设备,基本满足花卉、蔬菜脱毒苗培养、食用菌菌种制备等实训项目的教学需要;建立实训室管理制度,开展内涵建设。 验收要点:新建实训室面积150m购置超净工作台(双人)4台、立式高压灭菌锅1台、空调(380L)3台、自动恒温培养箱1台、电子天平3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1台、培养架(四层)8组、酸度计(台式)4台、人工气候箱1台、工作台2组、展示台2组、展示柜6组;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的实训教学需要,实训开出率100%;实训项目开出记录;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实训操作规程展板;挂图、图书资料。 预期目标新建北方寒地设施农业应用技术示范园,满足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园林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需要,同时满足教师科研需要;开展基地内涵建设。 验收要点:示范园建设方案、规划图、工程建设招投标书;建成智能温室1栋,节能日光温室4栋,塑料大棚8栋,购置部分生产设施;新建蔬菜、花卉、果树示范区1公顷;实训项目开出记录;实训开出率100%;对外服务项目名称、人员名单;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项目名称、人员名单及证书复印件;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手册;基地规模、功能、品种介绍等展板;开展课题研究项目名称、工作记录及成果材料;农业新技术推广及新品种展示相关材料。 2;培养架(四层)8组未购置,实训未开除,其他完成。 80%培养架及玻璃器皿正在招标中,xx年3月前完成6.北方寒地设施农业应用技术示范园(新建)建成2300平方米智能温室、1700平方米节能日光温室、3400平方米塑料大棚等设施,有园艺作物示范区、学生训练区、生产区,园区有教学楼一栋,建有学生教室、植物组织培养实训室、教师办公室等。 满足设施农业技术、园林技术、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等专业学生的生产性实训需要,年完成实训项目10余个,接待学生实训3000多人次日/年,年完成实践教学1840学时。 开展南瓜新品种选育试验,推广示范日本引进番茄品种6个。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00余人次,长期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9个。 100%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师资队伍建设1特聘专家聘请2位专业顾问预期目标聘请2位学术上有造诣、科研上有成就的行业专家作为专业顾问,指导专业建设,帮助提高本专业的课程改革、科学研究、师资水平等。 验收要点书、专家基本信息表、各类证书复印件;指导本专业建设的工作成效记录;帮带本专业带头人提高科研能力的相关材料。 聘请于广建、陈柏杰两位专家为专业建设顾问,知道撰写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帮助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指导精品课程建设,指导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100%2.引进专业带头人引进1人预期目标引进1名在设施农业行业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并对其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科研、教学改革与创新,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验收要点引进专业带头人相关证明材料;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出guo进修、国内培训、学术交流相关证明材料;主持1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的相关证明材料;指导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名单、协议。 主持1门专业核心课建设的证明材料;对外技术服务相关证明材料。 从哈尔滨市农科院引进谢红作为专业带头人,主持专业核心课程设施蔬菜生产技术xx年被评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植物生产教指委精品课程,主持应用性课题2项,获得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开发校外实训基地5处;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10余次,培训近千人;xx年被聘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在线服务专家。 100%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师资队伍建设3.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1人预期目标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与科研能力,培养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验收要点确定张红燕作为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出guo进修、国内培训、学术交流、相关证明材料;知名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合作产品研发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完成1门工学结合省级精品课程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1项科研课题证明材料;省级教学名师证明材料;指导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 张红燕教授xx年被评为院级专业带头人,xx年被评为省农委专业带头人;xx年主持国家级精品课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xx年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模范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课题3项,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农业科技二等奖1项;xx年12月在全国农业类示范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协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作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报告,xx年1月应邀到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全院教师进行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培训;指导青年教师李永晶、陈晓宇、王巍,在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 一、二等奖。 99%专业带头人未出guo培训4.引进骨干教师引进2人预期目标引进2名骨干教师,具有副高级技术职称、在设施建造方面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骨干作为骨干教师,并对其进行培养,提高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验收要点引进骨干教师的相关证明材料;参加课程开发与建设培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1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1项教改科研课题相关证明材料;开展对外技术服务相关证明材料;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提高证明材料;发表论文4篇。 从企业引进张险峰、薛贵彬2为骨干教师,分别主持和参与设施建造与维护、设施蔬菜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90%未主持教改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师资队伍建设5.培养骨干教师培养4人预期目标培养4名骨干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到企业实践锻炼、参加技术服务项目、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等途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验收要点国内外进修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的相关证明材料;省农科院、市农科院等企业锻炼3个月以上,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相关材料;教师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相关成果材料;每位骨干教师承担1门课程建设相关证明材料;每位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1项科研课题相关证明材料;指导青年教师证明材料;每人发表论文2篇。 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三下乡等技术服务相关证明材料;培养崔振海、冯淑华、张险峰、李永晶等4位骨干教师,先后到香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赴德师资培训班等参加培训;到哈尔滨市农科院、哈尔滨园林工程处等企业参加实践锻炼,获得造价员、高级园艺工、高级绿化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主持植物生长与环境等4门核心课程建设。 主持教改课题6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 100%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预期目标选送6人次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参与基地建设3个月以上,8人次到国内师资培训基地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验收要点“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实践锻炼手册、企业鉴定材料;国内培训交流相关证明材料;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教师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证明材料。 选送张红燕、王秀娟、冯淑华、李永晶、张险峰、陈晓宇道黑龙江省红旗农场、哈尔滨市农科院、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企业实践锻炼,教师获得获得造价员、高级园艺工、高级绿化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5.7%。 100%7.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预期目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14人,优化“双师”结构,建立一支能在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兼职教师团队。 验收要点专兼职教师“结对子”名单、听课记录;兼职教师资源库。 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20人,超过预期目标;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100%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预期目标完善“校农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成果辐射到农业类高职院校。 验收要点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课程改革调研报告;“校农联合培养”协议和实施方案、实施成果及评价;xx级框架教学计划;专家论证工作记录;40名学生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与总结提供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统计表;提供学生顶岗实习证明材料;课程体系推广使用情况说明。 预期目标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和同类院校合作,开发蔬菜生产技术等10个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 验收要点课程建设团队成员信息表、活动记录、成果材料;课程建设调研报告;学习情境构建表;10门课程标准初稿汇编。 预期目标开发10本校本特色教材的编写,完成5门核心课程特色教材初稿。 验收要点教材编写团队证明材料;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等10本校本特色教材样书。 预期目标启动10个学习领域的课程建设,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6门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团队,课程团队活动记录;精品课程申报材料;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国家级精品课程批文及相关材料;蔬菜生产技术省级精品课程批文及相关材料;设施建造与维护等院级精品课程批文及相关材料;精品课程网上资源。 构建“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改革案例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改革与实践入选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示范建设工作改革与发展成果汇编;高职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二等奖;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实践在教育部“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交流“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在07- 141、08-141试点实施效果良好。 完成9门课程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未完成。 90%100%2.教学内容改革开发课程标准设施环境控制与设施建造与维护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特色教材建设编写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7本特色教材,1本出版,设施花卉栽培技术、食用菌生产、设施环境控制未完成。 70%设施花卉栽培技术、食用菌生产正在编写,xx年4月完成,设施环境控制课程与设施建造与维护合并一门课程5门院级精品课程未完成精品课建设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1门教育部高职高专植物生产类教指委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 50%续表1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设施环境控制课程与设施建造与维护合并成一门课程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教学内容改革开发试题库预期目标开发10门课的试题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能力。 验收要点成10门课的试题库建设;提供试题库汇编。 预期目标开发设计科学、图文并茂的10门课程教学课件,丰富专业教学资源。 验收要点完成10门课程的教学课件制作。 向相关院校推广应用证明预期目标建立仿真的职业环境,突出职业氛围,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情境。 验收要点根据学习领域课程建设需要,精心布置设施规划设计实训室、植物保护室训室等5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所;学习角建设相关材料。 预期目标开发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验收要点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病虫害防治、设施建造与维护、设施环境控制课程技能考核。 预期目标开发专业教学素材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验收要点专业图书资料库;专业图片资料库;开发专业影音资料库;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预期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改革等方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2项课题结题,申报国家教改立项1项,省级教改立项2项,院级立项4项。 验收要点课题结题证明材料;国家教改立项证明材料;省级教改立项证明材料;院级教改立项证明材料。 完成9门课程试题库。 90%开发教学课件完成9门课程课件制作。 90%设施环境控制课程与设施建造与维护合并成一门课程建立教学情境完成5个“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场所,建立学习角,完成实训室文化内涵建设100%开发技能考核标准完成4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技能考核标准。 80%设施环境控制课程与设施建造与维护合并成一门课程教学素材库建设购置图书、光盘、标本等学习资源,建立专业图片资源。 100%3.教改立项主持省级及以上教改课题6项,结题4项,获奖3项;主持院级教改课题5项,结题3项。 100%表2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所在专业群建设项目完成情况表专业群所覆盖专业的名称园林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建设内容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完成情况完成率未完成情况说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植物标本室(扩建)预期目标扩充实训室面积,购置仪器设备,满足园林技术专业、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的植物结构观察、植物识别、植物分类等实训项目的需要,训开出率100%。 验收要点:扩充实训室面积100m购置标本柜12个、生物显微镜21台、体式显微镜21台、电热鼓风干燥箱2台、种子标本120种、压制标本50种、浸制标本20种、数码照相机1台、塑封机1台、电脑1台、自动恒温培养箱1台;种子标本80种、压制标本50种、浸制标本30种、保鲜柜1台;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实训需要;实训项目开出记录;实训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 预期目标新建实训室,购置实训设备,满足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食品糖分、蛋白质等营养检测和食品重金属、农药、硝酸盐污染检测等实训项目的需要。 验收要点:新建实训室100m购置手提高压灭菌锅1台、电热鼓风干燥箱1台、高速台式离心机1台、便携式硝酸盐检测仪YN2000A微电脑多功能速测仪1台、手持糖度计2台、便携式NPK测定仪1台、胶体磨1台、过滤机1台、电子天平2台、旋光仪1台、酸度计1台、便携式农药残毒速测仪4个、展示柜6组、工作台6组;辊式粉碎机1台、数显式培养箱1台、超微粉碎机1台;能同时满足40名学生实训需要;实训项目开出记录;实训室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清单及使用记录。 2;实训室面积168m2台,实训开出率100%2,新建实验台5个,新增电脑100%2.绿色食品检测实训室(新建)2;新建实训室168m台、人工气候箱1台;2,新增投影设备1套、电脑4100%续表2建设内容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带头人建设聘请1人预期目标聘请1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企业工作经历、在行业内具有较高声誉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能够带领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创新。 验收要点聘请专业带头人的相关证明材料;参与专业建设成果证明材料;主持1项科研课题的相关证明材料;帮带青年教师名单及相关证明材料;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名单、协议。 聘请专业带头人2人,聘请张兴作为园林技术专业带头人,王哲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业建设。 100%培养1人预期目标确定王秀娟作为园林技术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通过国内外培训、参加学术交流,提高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学团队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能力。 验收要点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出guo进修、国内培训、学术交流相关证明材料;国内企业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完成1门工学结合院级精品课程的相关证明材料;主持1项省级以上科研课题证明材料;指导青年教师证明材料。 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名单及协议。 主持撰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持省级精品课程花卉栽培技术,主持省级课题2项,1项获奖,主编教材4部,开发校外实训基地6处。 100%续表2建设内容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xx年9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师资队伍建设2.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培养2名骨干教师,通过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课程与教材建设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 验收要点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确定王巍、李永晶作为园林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陈晓宇作为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专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进修培训,提高课程建设和科研水平证明材料;到园林公司实践锻炼相关证明材料;承担课程建设成果材料;参与教改科研证明材料;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 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证明材料。 先后选送李永晶到哈尔滨市园林工程处、王巍到阿兰花店、陈晓宇到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实践锻炼,三位教师考取工程造价员、二级绿化技师、国际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分别主持园林苗圃、花艺设计与制作、食用菌生产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李永晶、王巍2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100%3.兼职教师的聘用与培养预期目标从企业中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优化“双师”结构。 聘请兼职教师5人。 验收要点专兼职教师“结对子”名单、听课记录;兼职教师资源库。 聘请兼职教师7人100%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预期目标启动园林技术专业园林苗圃、花艺设计2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建成院级精品课。 验收要点课程建设成果材料;完成2门课程标准、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出版1本教材。 50%未完成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三)示范建设任务主要数据完成情况 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新建和改扩建校内实训室8个,面积1514平方米,重新规划园艺示范场,建设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达到100%,新增校外实训基地7个,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比例达到100%。 表3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设内容原有基础验收目标实际达到达成度校内实训室/基地数(个)47/18/1142%/100%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60%100%100%100%校外实习基地数(个)91416112%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比例80%100%100%100% 2、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专业带头人1人,聘请专业带头人2人,培养专业带头人2人;引进骨干教师2人,培养骨干教师7人,12名专业教师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培养省级名师1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 表4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设内容验收目标实际达到达成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个)1省级教学名师(人)11100%省级模范教师(人)1引进专业带头人(人)11100%培养专业带头人(人)22100%聘请专业带头人(人)12200%聘请行业专家(人)22100%引进骨干教师(人)22100%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人)68133%企业兼职教师(人)16xx5% 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植物生产专指委精品课程1门,编写和出版教材13部,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5门,带动专业群课程2门,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工种10个,学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表5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建设内容原有基础验收目标实际达到达成度国家精品课(门)11100%省级精品课(门)122(1门省级、1门国家教指委)100%院级精品课(门)6116.6%编写出版教材(部)新增1013130%优质专业核心课程(门)57140%专业群建设课程(门)22100%开发职业资格证书(个)5个以上10100%职业技能鉴定人数(人)新增200新增313156.5%国家级教改立项(项)11100%省级教改立项(项)新增2新增4200%院级教改立项(项)6583.3%省级教改成果(项)新增2新增4200%(四)示范建设前后情况对比表6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前后情况对比建设内容建设前建设后校内实训室数量(个)48面积(m2)4801514实训设备(台件)56226校内实训基地数量(个)11面积(m2)105000140000在用设备总值(万元)45360校外实训基地数量916表7师资队伍建设前后情况对比建设内容建设前建设后专任教师数量11人14人专业带头人数量2人5人专业骨干教师数量4人8人省级教学名师数量1人2人省级模范教师数量01人双师教师比例75%85.7%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7人20人表8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建设前后情况对比建设内容建设前建设后国家精品课(门)01省级精品课(门)12(1门省级、1门国家教指委)院级精品课(门)01课程标准(门)011教学课件试题库编写出版教材(部)13优质专业核心课程(门)09国家级教改立项(项)01省级教改立项(项)59院级教改立项(项)05省级教改成果(项)37 三、重点专业建设的成效(一)人才培养模式 1、搭建“校农联合双主体培养”人才培养平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依托行业企业,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合作办学,走“双主体”培养之路,携手构建“校农联合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哈尔滨市农科院培养,学院将学生一年的学费支付给哈尔滨市农科院,双方均为育人的主体,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资源共用,人才共育,共同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工作技能的工厂化农业人才(图1)。 成立“校农联合培养”实施办公室,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组织机构,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训基地建设、日常教学运行、学生素质教育等。 制定了“校农联合培养”管理办法、“校农联合培养”素质教育保障体系、“校农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校农联合培养”教师培训与管理条例、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合作制度,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2、创新“校农联合双主体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与哈尔滨市农科院共同构建了“校农联合双主体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培养+农科院培养+企业顶岗实习”,按照专业能力递进培养,分三个阶段实施两轮生产实训(图2)第一阶段(第 1、 2、3学期),以学校为主体,在完成基本素质课程的前提下,完成设施建造与维护等8门专业课程的学习。 利用校内实训室和北方寒地设施农业示范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一个教师一栋棚,一个项目一组学生,实施第一轮生产实训,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 第二阶段(第 4、5学期),以农科院为主体,学生全部进驻哈尔滨市农科院。 哈尔滨市农科院是一所集“农、科、教”与“产、学、研”于一身的综合性单位,下设有“一个中心六个基地”,设有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哈尔滨市寒地现代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哈尔滨市华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设有农业教育分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完善的实习实训条件,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联合培养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学生在农科院学习的一年时间里,以农科院教师授课为主,完成6门专业课程学习和12个专项训练。 实施第二轮生产实训,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专项训练,分组教学,教学跟着生产走,内容跟着课题走,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图1“双主体”运行机制图第三阶段(第6学期),进入北大荒集团等现代农业企业顶岗实习。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现代农业企业进行岗位综合训练。 校企共同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双方签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协议,以企业为主,实行校企共管。 企业技术人员承担生产过程的全程指导,指导学生制订工作计划、填写工作日记、撰写实习总结,负责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 学校老师分片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遇到的问题。 通过企业的顶岗实习,使学生在职业素养养成、职业综合能力形成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程改革与建设 1、广泛开展社会调研,进行人才需求与培养目标分析通过调研黑龙江省大中型现代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用人单位,调研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科研人员,走访毕业生等,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明确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一是设施工程技术方面,包括设施设计、建造与维护岗位,设施机械的使用与维修岗位;二是设施作物生产方面,包括蔬菜生产、花卉生产、果树生产、食用菌生产等岗位;三是自主创业。 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第一轮生产实训第一阶段(第 1、 2、3学期)学校(主体)一名教师一栋棚一个项目一组学生基本素质课程+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