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13年2月9日19:54:46 主编:郭瑞阳【山西省考试区】姓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为必考题,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纸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纸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纸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说明: 本试题均节选自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标称生物部分。试卷共有6道选择试题,6道非选择题。但是本试卷为2013届高二年级考生使用,所以高考生物选修内容【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可以不选做。若【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没有学完或没有能力填写,你可以将本试卷第8页的附加卷填写完整,同样可以计入总分,不可以既选选考内容,也选附加的必修内容,否则按选择的第一道试题(选修内容)计分。高二年级考生请将答案直接填在试卷相应位置即可。 第卷 选择题 节选生物【最佳选择题(单选)】部分 【说明:该大题共有6道生物试题,每小题6分,共36分。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题号123456答案 1、 珠蛋白是鸡体内的一种蛋白质,对于鸡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蛋白可以通过其他细胞以胞吐的形式运输到神经元的连接点突触处充当受体,该受体可以接受乙酰胆碱,对此神经递质进行分析、综合,从而使下个神经元的刺激活动进行信号的转变。B、该蛋白质是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流程的处理后完整的。此蛋白质有时会发生变异,所以会形成人体内的抗原,可能会通过机体体液免疫的方式进行免疫反应,最终将此蛋白处理掉。 C、该蛋白形成前,是通过体内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RNA聚合酶,以ATP为主要原料在核糖体中合成的,在此合成过程中,有时会伴随mRNA的基因碱基突变,突变后影响该蛋白的正常氨基酸合成顺序,导致此蛋白可能失去效能。D、该蛋白既能在甲状腺中充当主要成分,存在于下丘脑神经元的树突处,与上一个神经元连接,也可以在鸡的胃中促使鸡的消化系统保持正常的活动稳态,这说明了机体维持稳态的方式之一是:神经体液调节。O t1 t2 t3 时间种群数量m2、如右图是某养鸡场鸡敌害或鸡的数量曲线图,根据图像,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若此图像表示鸡的种群数量时间变化图,从t1时间点开始种群数量增长的原因是:可能在t1时间点上大量引进雏鸡。m 点可以是成鸡的最初种群数量。B、若此图像表示鸡的种群数量时间变化图,从t1时间点种群数量开始增长的可行方式是:大量外引鸡天敌的天敌。m 点可以是天敌幼崽的种群数量。C、若此图像表示鸡天敌的种群数量时间变化图,从t2时间段种群数量开始下降的原因是:可能在t1时间点上大量捕杀。为了达到最大捕杀目的,可以预算改天敌的种群分布与种群数量,计算种群数量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但前提之一是没有天敌的大量迁出或死亡。D、若此图像表示鸡的天敌种群数量时间变化图,在t3时间点到以后的时间段上,种群数量可能上升,原因是该种群的变异性。3、酶是人体内必不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酶的活性受到温度、酸碱度等影响。在过酸过碱的条件下,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使人机体的的稳定受到影响,使人代谢紊乱。 B、人体内神经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离开酶的催化,可能会使机体内调节速度或调节功能减慢。 C、在逆转录这一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的配合,如果大量缺乏该酶,可能会对人体有好处。 D、胰蛋白酶是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但是该酶同样可以调节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4、减数分裂是动物形成配子必经过程,关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分裂染色体发生减半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末期。该分裂的结果是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内染色体可能会发生变异,导致配子中成分残缺。 B、染色体减半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阶段末期。如果该精原细胞存在于某男子睾丸中,在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第5号染色体变异导致染色体部分缺失,则形成配子后与卵细胞结合,生出的孩子可能患有猫叫综合征。 C、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的数目也会发生变化,在分裂阶段,DNA碱基对也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特性是多害少利性,但是最近医学证明,突变特性为利害均等性。 D、某男子左眼球发生病毒性感染,导致左眼失明,大量免疫细胞在此处“工作”,但是,如果不切除该男子左眼球,很可能会使该男子右眼球变异,也导致失明。该变异可能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5、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时间14C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氨基酸数量O时间14C氨基酸数量OABACADA内质网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核糖体中心体线粒体中心体6、水稻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1自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RRdd, BRrdd, CRRdd,和Rrdd, DrrDD,和RRDd,第卷 非选择题 节选生物【必修、选修】部分 注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相应位置】 必考部分 7、(本大题满分8分)为探究低浓度NaHSO3溶液对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用具:乳熟期的温室盆栽水稻,1 mmol/L NaHSO3溶液,蒸馏水,喷壶,光合分析测定仪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_的水稻植株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第二步:每天傍晚分别将等量的_、_喷洒在甲、乙两组的水稻叶片上,次日上午测定光合速率。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见图1,经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图1(2)研究发现NaHSO3增加了叶片内叶绿体形成ATP的能力,推测其作用部位是叶绿体的_,进而加快对图2中_(填字母AD)物质的利用。图2(3)研究小组利用上述条件设计实验,证明了0.2 mol/L硫酸甲酯吩嗪(PMS)和1 mmol/LNaHSO3效应相同,两者共同处理既不存在累加效应,也无抑制效应。请用柱形图绘制出实验结果(实验光照强度为1 000 molm2s1)。8、(本大题满分18分)遗传学在产检、体外受精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产检时,想辨别胎儿是否有遗传病问题,一般将产妇与丈夫的遗传家谱图作为重要的参考。例如:色盲症,白化病等单、多基因遗传病,可以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计算胎儿的遗传几率。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一、 在人类遗传病方面】(9分)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04。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一、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_。二、若3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以下分析。2的基因型为_;5的基因型为_。如果5与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如果7与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如果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二、 在植物遗传方面】(9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1)对上述1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_,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_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_。(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_、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_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9、(本大题满分8分)回答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其化学成分为_,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A、B、C三种方式中,能表示脂肪细胞接受胰高血糖素的是_;表示T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的是_;肉毒杆菌通过抑制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而导致肌肉松弛,其中神经递质作用的方式是_;高度紧张时心肌细胞收缩加速,其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_。10、(本大题满分5分)abc 时间种群数量m q f Od、曲线 和 存在捕食关系;、b曲线成J型,其前提条件是 ;、曲线a的K值是 点;、c曲线达到K值的原因是 ;、若大量灭杀c,b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 选考部分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回答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问题:(1)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酵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其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水解为_和_;其产生的_能将豆腐中的脂肪水解为_和_。(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 生长。(3)腐乳制作的后期可加入由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卤汤除具有一定的防腐作用外,还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 。12、【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_序列,据此可利用_ _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_和_方法。(2)在利用上述丙种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要使用_酶和_酶。(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_的危害。(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_(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山西省考试区】姓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附加试题(本大题满分15分)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1)GABA在突触前神经细胞内合成后,贮存在内。(2)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具有,并与位于图中上的GABA受体结合,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通道开启,使阴离子内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8课 时钟转动巧设计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五年级上册-泰山版
- 幼儿园教师师德建设培训学习心得
- 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细则
- 基于InfoWorks ICM二维模型的城市排水防涝综合治理方案研究-以马鞍山市雨山湖片区为例
- 高性能的动态编码区块链方案研究
- 实验:八角茴香的水蒸气蒸馏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化学实验技术-分析检验技术-生物与化工大类
- 基于深度学习的井震联合分析在岩性预测中的应用
- Unit 3 Animal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四年级下册-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的影响
- 快餐连锁店卫生检查执行标准
- (高清版)WST 227-2024 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要求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灭火设备:旅客供养系统
- 英语AB级大纲词汇表(教育部下发的)1
- 2023全国卷甲卷应用文写作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课件-呼吸科感染防控
-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100道口算题(全册)
- 中式烹调师技能厨师培训课件
- 2024年上海申能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箱变技术要求
- 闪亮的星星-悦纳自我(说课稿)-一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