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八).pdf_第1页
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八).pdf_第2页
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八).pdf_第3页
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八).pdf_第4页
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八).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2011年全国自考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八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 种树郭橐驼传 是一篇 A 寓言性传记文 B 记叙文 C 议论文 D 抒情文 答案 A答案 A 2 虞美人 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的言外之意是 A 宫殿依旧 人老珠黄 B 宫殿依旧 风韵犹存 C 江山易改 人去楼空 D 江山易主 物是人非 答案 D答案 D 3 庄子用 礨空之在大泽 稊米之在大仓 毫末之在马体 来阐发宇宙无限 人的 认识有限的哲理 这种论证方法是 A 例证法 B 演绎法 C 对比法 D 类比法 答案 D答案 D 4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的主要意义是 A 战争形式的转变 B 民族融合的表现 C 服饰制度的变化 D 思想文化的变革 答案 D答案 D 5 下列语句使 哭小弟 一文更具社会意义的是 A 如果他有三次生命 他多方面的才能和精力也是用不完的 B 他那颗丹心 那颗让祖国飞起来的丹心 顽强地跳动 C 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 D 如果早一年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小弟还可以再为祖国工作20年 答案 C答案 C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6 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 雄奇飘逸 B 沉郁顿挫 C 通俗易懂 D 清朗俊爽 答案 B答案 B 7 一句话 中 火山爆发 的象征意义是 A 蕴藏着巨大革命力量的人民群众 B 民众中压抑不住的革命情绪 C 民众革命运动的爆发 D 革命运动的巨大声威 答案 C答案 C 8 麦琪的礼物 的风格特点是 A 严厉的谴责 B 辛辣的讽刺 C 热情的赞颂 D 含泪的微笑 答案 D答案 D 9 下面属于国别体史书的是 A 诗经 B 史记 C 战国策 D 论语 答案 C答案 C 解析 战国策 全书列为西周 东周 秦 齐 楚 赵 韩 魏 燕 宋 卫 中山十二国策解析 战国策 全书列为西周 东周 秦 齐 楚 赵 韩 魏 燕 宋 卫 中山十二国策 是以 国家 为编写依据的国别体史书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诗经 是我国 是以 国家 为编写依据的国别体史书 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诗经 是我国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为C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答案为C 10 我愿是一条急流 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A 借景物抒情 B 借比喻抒情 C 借举止抒情 D 借象征抒情 答案 B答案 B 解析 本诗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如用急流与小鱼 荒林与小鸟 城堡的废墟与常解析 本诗通过一系列比喻来表达深切的爱情 如用急流与小鱼 荒林与小鸟 城堡的废墟与常 春藤等抒发 我对爱人 的炽热爱情 选B项 春藤等抒发 我对爱人 的炽热爱情 选B项 11 金鲤鱼的百裥裙 叙事的中心线索是 A 珊珊发现百裥裙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B 金鲤鱼一生遭遇 C 百裥裙一次未穿成 D 儿子的出走与反抗 答案 C答案 C 解析 小说从 珊珊发现百裥裙 引出金鲤鱼悲剧的一生 并突出百裥裙如何成为金鲤鱼的 笑解析 小说从 珊珊发现百裥裙 引出金鲤鱼悲剧的一生 并突出百裥裙如何成为金鲤鱼的 笑 话 最后写出百裥裙从未穿过的真相 可见中心线索为C项 话 最后写出百裥裙从未穿过的真相 可见中心线索为C项 12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A 移风易俗 破除陋习 B 加强边防 扩张领土 C 党同伐异 巩固统治 D 废弃儒学 改奉异教 答案 B答案 B 解析 胡地 中山 吾必有之 点明 胡服骑射 是为了 扩张领土 则何以守之哉解析 胡地 中山 吾必有之 点明 胡服骑射 是为了 扩张领土 则何以守之哉 则指明是为了 加强边防 答案为B 则指明是为了 加强边防 答案为B 13 咬文嚼字 的中心论点是 A 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情 B 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 C 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 D 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答案 D答案 D 解析 咬文嚼字 的中心论点是 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解析 咬文嚼字 的中心论点是 在文学 无论阅读或写作 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精神 精神 14 行路难 中 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 A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B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D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 C答案 C 解析 行路难 中 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C项 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A项是运用比兴喻仕解析 行路难 中 借举止抒情的诗句是C项 揭示英雄失意的抑郁悲愤 A项是运用比兴喻仕 途艰难 B D项用典表明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答案为C 途艰难 B D项用典表明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答案为C 15 容忍与自由 一文认为 绝对之是 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 喜同恶异的习惯心理 B 年轻气盛的偏激情绪 C 党同伐异的政治规律 D 宇宙无限 人的认识有限 答案 D答案 D 解析 绝对之是 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宇宙无限 人的认识有限 A B C项是产生 绝解析 绝对之是 不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宇宙无限 人的认识有限 A B C项是产生 绝 对之是 的原因 答案为D 对之是 的原因 答案为D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16 总体说来 陌上桑 是一首 A 采桑乐歌 B 美女赞歌 C 抗暴壮歌 D 夸夫喜剧 答案 B答案 B 解析 陌上桑 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 刻画了一个既美丽 又坚贞 又聪明的解析 陌上桑 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 刻画了一个既美丽 又坚贞 又聪明的 采桑女子形象 是一首美女赞歌 答案为B 采桑女子形象 是一首美女赞歌 答案为B 17 金鲤鱼的百裥裙 先写孙女发现百裥裙 再叙写百裥裙的来历 这种叙述方式是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D 平叙 答案 B答案 B 解析 先写发生较晚的事 孙女发现百裥裙 再写发生较早的事 百裥裙的来历 这种叙述解析 先写发生较晚的事 孙女发现百裥裙 再写发生较早的事 百裥裙的来历 这种叙述 方式是倒叙 答案为B 方式是倒叙 答案为B 18 冯谖客孟尝君 的中心旨意是 A 如何巩固政治地位 B 如何礼贤下士 C 如何报效知己 D 如何求取功名 答案 A答案 A 19 下列作品 体现思想文化变革精神的是 A 冯谖客孟尝君 B 垓下之围 C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D 西湖七月半 答案 C答案 C 20 食以草具 中 食 的解释正确的是 A 给人吃 B 食物 C 以 为食 D 吃 答案 A答案 A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少选或未 选均无分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1 哦 香雪 中下列景物描写体现香雪兴奋心情的句子有 A 四周黑幽幽的大山 叫人激动的寂静 B 风柔和了许多 月亮是这样的明净 C 核桃树叶在风的怂恿下 豁啷啷 地的歌唱 D 月光暗淡下来 群山沉默 E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 溅起一朵朵小浪花 答案 B C E 答案 B C E 2 见于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文的成语格言有 A 五十步笑百步 B 满招损 谦得益 C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D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E 掘井九仞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 答案 B C D 答案 B C D 解析 A项见于 寡人之于国也 E项见于 论毅力 选B C D项 解析 A项见于 寡人之于国也 E项见于 论毅力 选B C D项 3 从 垓下之围 中所引申出来的成语有 A 四面楚歌 B 狡兔三窟 C 功亏一篑 D 霸王别姬 E 愧见江东父老 答案 A D E 答案 A D E 解析 从 垓下之围 中所引申出来的成语有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羞见江东父老解析 从 垓下之围 中所引申出来的成语有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羞见江东父老 等 B项出自 战国策 中的 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为ADE 等 B项出自 战国策 中的 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为ADE 4 陌上桑 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A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B 诗歌按总 分 总的结构展开描写 C 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 D 采用喜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 E 借景抒情的手法 答案 A C D 答案 A C D 解析 陌上桑 是一首叙事民歌 以幽默风格和喜剧性手法刻画了一个采桑女子形象 诗文开解析 陌上桑 是一首叙事民歌 以幽默风格和喜剧性手法刻画了一个采桑女子形象 诗文开 头以侧面描写烘托罗敷美貌 后又以正面 夸夫 描写其机智 坚贞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 头以侧面描写烘托罗敷美貌 后又以正面 夸夫 描写其机智 坚贞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 答案为ACD 答案为ACD 5 宝黛吵架 所体现的热恋中少男少女的普遍心理特点有 A 爱得越深 争吵越多 B 假情试探 言不由衷 C 旁敲侧击 节外生枝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D 求近之心 反成疏远 E 吵架之后 多有后悔 答案 A B C D E 答案 A B C D E 三 词语解释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 1 方今风俗日偷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偷 答案 苟且答案 苟且 2 臣愿王孰图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孰图 答案 深思熟虑 孰 同 熟 答案 深思熟虑 孰 同 熟 3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八声甘州 淹留 答案 长期停留答案 长期停留 4 答案 行伪而坚 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 言伪而辩 言论虚伪却巧言善辩 学非而博 学理错误答案 行伪而坚 行为虚伪却固执己见 言伪而辩 言论虚伪却巧言善辩 学非而博 学理错误 却驳杂恣肆 顺非而泽 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却驳杂恣肆 顺非而泽 依从错误却文过饰非 5 答案 责 同 债 答案 责 同 债 6 答案 速 催促 答案 速 催促 7 答案 平 填平 答案 平 填平 8 答案 勖 勉励 答案 勖 勉励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9 答案 就尽 渐趋覆灭 日滋 一天天增多 师 军队 答案 就尽 渐趋覆灭 日滋 一天天增多 师 军队 10 答案 拳 屈曲 不舒展 土易 换了新土 答案 拳 屈曲 不舒展 土易 换了新土 四 简析题 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 1 阅读 我的世界观 中下面的一段话 回答问题 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每一个人的行为 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 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 叔本华说 人虽然能够做他想做的 但不能要他所想要的 这 句话从我青年时代起 就对我是一个真正的启示 在我自己和别人生活面临困难的时候 它总是 使我们得到安慰 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 1 这里说的 哲学意义上的自由 是什么意思 答案 人类完全掌握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 答案 人类完全掌握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 2 每一个人的行为 以下三句话说明了什么 答案 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答案 人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3 爱因斯坦从叔本华的话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既然人不能 要他所想要的 那么对人对己都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答案 既然人不能 要他所想要的 那么对人对己都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 4 这段话包含着一个怎样的宇宙观念 答案 宇宙是无限的 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答案 宇宙是无限的 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 阅读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中的一段 回答问题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祖国啊 1 概括这节诗的中心意旨 答案 悠久的中国在灾难与痛苦中摸索窝行 答案 悠久的中国在灾难与痛苦中摸索窝行 2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象征手法 答案 象征手法 3 这里的感情为什么形象而浓烈 答案 因为采用了一系列形象鲜明而含意深刻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 答案 因为采用了一系列形象鲜明而含意深刻的意象来表达这种感情 4 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是什么意思 答案 象征重负与痛苦 答案 象征重负与痛苦 3 阅读李清照 声声慢 回答问题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1 说明 寻寻觅觅 一句的统领作用 答案 寻寻觅觅 写行为 领起词人喝酒 望雁 看菊 听雨等一系列行为 冷冷清清 写答案 寻寻觅觅 写行为 领起词人喝酒 望雁 看菊 听雨等一系列行为 冷冷清清 写 环境 统领气候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等景物 凄凄惨惨戚戚 写心情 统领秋愁 家破环境 统领气候 晚风 过雁 黄花 梧桐等景物 凄凄惨惨戚戚 写心情 统领秋愁 家破 人亡之思 身世变迁之哀 孤苦绝望之悲等感情线索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构成全词的框架 人亡之思 身世变迁之哀 孤苦绝望之悲等感情线索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构成全词的框架 因而说这一句话统领了全词 因而说这一句话统领了全词 2 说明 三杯两盏 句的表现意义 答案 一是借酒浇愁 而是晚来风急 三是酒力不敌风力 写出了愁情深重难解 答案 一是借酒浇愁 而是晚来风急 三是酒力不敌风力 写出了愁情深重难解 3 由 雁过也 所引发的思绪中包含哪些情思 答案 写雁过引发对国亡家破的感叹和物是人非的悲伤 答案 写雁过引发对国亡家破的感叹和物是人非的悲伤 4 满地黄花 句 梧桐更兼细雨 句寄寓着怎样的感慨 答案 满地黄花 句写出昔胜今衰 身世变迁 人老珠黄 孤苦无依的感叹 梧桐更兼细雨答案 满地黄花 句写出昔胜今衰 身世变迁 人老珠黄 孤苦无依的感叹 梧桐更兼细雨 句用衰败之景强化突出悲凉之情 把孤独无依之悲导向顶峰 句用衰败之景强化突出悲凉之情 把孤独无依之悲导向顶峰 4 阅读 前赤壁赋 中一段文字 回答问题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 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1 这段文字阐发了什么哲理 答案 哲理 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答案 哲理 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2 为什么说这里的 水 和 月 既是例证又是喻证 答案 从 万物都处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 这一普遍哲理来看 水 月 只是两个举证答案 从 万物都处在变与不变的相对之中 这一普遍哲理来看 水 月 只是两个举证 故可看作 例证 作者在这里是运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 从这一角度看 水 故可看作 例证 作者在这里是运用自然之理来阐发人生态度 从这一角度看 水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更多试卷 请访问9州考苑 月 又是比喻 故可以看作 喻证 月 又是比喻 故可以看作 喻证 3 这段说理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由个别到一般 化抽象为具体 答案 由个别到一般 化抽象为具体 4 作者是怎样将抽象化为具体的 答案 运用具体的 水 月 两个意象来说明变与不变的相对性 把抽象的哲学问题讲述得答案 运用具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