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规划设计备考复习好资料(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doc_第1页
园林规划设计备考复习好资料(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doc_第2页
园林规划设计备考复习好资料(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doc_第3页
园林规划设计备考复习好资料(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doc_第4页
园林规划设计备考复习好资料(试题与书合在一起精编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 林 规 划 设 计绪 论绿地:凡是生长绿色植物的地块统称为绿地。包括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绿化:指运用植物材料建成绿地的手段,以取得环境效应为主。即种植花草树木,使环境优美卫生、保持生态平衡。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四旁和农田林网绿化。造园:即园林的营造,指运用多种素材(植物占较大比例)建成园林的手段园林风格:是指每一个园林绿地所具有的自己的独到之处鲜明的创作特色鲜明的个性。园林艺术:是研究关于园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运用。园林规划设计: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生态环境。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园林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1、公共绿地;2、交通道路绿地;3、单位附属绿地;4、居住区绿地;5、生产绿地;6、防护绿地; 7、风景林地。园林规划设计应符合哪几方面要求:1、应表现主题思想;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园林规划设计;3、园林绿地应有自己的风格。园林规划设计这一学科的特点:1、理论性强 2、综合性强 3、实践性强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和总体原则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科学依据、社会需求、功能要求、经济条件园林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就是适用、经济、美观;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应服从总体、综合考虑、统筹安排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3、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要多方兼顾、均衡分布、比例合理4、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5、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应结合生产、增加收入、一举多得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创作方法:1、批判地继承2、善于借鉴 3、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第一章 中外园林概述中国园林总体来说园林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自然人工仿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之上以自然规律为依据加以人工修饰)横向上来看园林的分类园林可以分为东方(中、日、朝,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意山水园为主)、西亚(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教堂园)、欧洲(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三大体系。园林得以持续演进的契机便是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平衡和再平衡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1、 生成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2、 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3、 全盛期:(相当于隋、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4、 成熟期及成熟后期(成熟时期相当于两宋到清初;成熟后期相当于清中叶到清末):北宋山水建筑宫苑;元、明、清宫苑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涵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一)、江南园林(庭院)园林受诗文绘画的影响,追求园林的“诗情画意”。主要分布于江浙一带:苏州的拙政园、溜园、网师园、沧浪厅等。(二)、北方园林(北京室园)园林的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的运用较多,更赋予园林以凝重、严谨的格调。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一带:恭王府花园、米万钟勺园(北大一部分)(三)、岭南园林(庭院)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较大。主要分布于广东省:顺得县的清浑圆、番禹的社荫山房、东莞的可园。(四)、巴蜀(川西)园林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相比更接近民间。主要分布四川:杜埔草堂、望江楼中国近现代园林(一)、中国近代公园1租界公园; 2中国自建公园; 3西方造园艺术传入(二)、中国现代公园:1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9); 2调整时期(19601965); 3损坏时期(19661976)4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 5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中国园林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1、 存在的问题:重视视觉感官高于实用功能,各地照搬模仿较多,缺少重视生态效益、实用价值、个性鲜明、境界深远的作品;忽视了园林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忽视了现代人的物质与精神要求,忽视了与社会和文化的协调发展。2、 中国园林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1、 尊重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2、 注重实用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3、 绿地系统结构网络化4、 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5、 方法更加科学外国园林日本园林:日本园林发展时期:1、平安时代(7941192); 2、镰仓时代(11921333); 3、室町时代(13931573);4、桃山时代(15731603)5、江户时期(16031867);6、明治时代(18681911)、大正时代(19111925)日本古典园林的类型:1、 池泉筑山庭;2、“枯山水”平庭;3、茶亭;4、“回游式”风景园古埃及与西亚园林:1、 古埃及墓园、园圃:(约公元前40世纪公元前1世纪)2、 西亚花园:(约公元前35世纪公元前1世纪)3、 波斯天堂园及水法欧洲园林一)、古希腊庭园、廊柱园:(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世纪)二)、古罗马庄园:(约公元前8世纪后5世纪)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约公元前8世纪后5世纪)1、文艺复兴初期的庄园(台地园)2、文艺复兴中期的庄园3、文艺复兴后期的庄园四)、1718世纪的法国园林:五)、18世纪的英国风景园林试述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1、园的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2、园的类型日趋多样化。3、规划布局上以植物造景为主。4、园内的养护管理上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5、着世界性交往的日益扩大,园林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第二章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概述第一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1、生态效益:(1)、调节温度;(2)、调节湿度;(3)、调节气流;(4)、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5)、吸收有害气体;(6)、吸滞尘埃;(7)、杀菌作用;(8)、降低噪声;(9)、净化水体;(10)、净化土壤;(11)、蓄水保土2、社会效益:(1)、创造城市景观; (2)、提供休闲、保健场所; (3)、文化教育园地; (4)、社会交往空间;(5)、旅行游览; (6)、防灾避难3、经济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绿化部门所获得的绿化林副产品、门票、服务等的直接收入。主要指公共绿地的直接产出值。(2)、间接经济效益:指园林绿化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节 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及特征城市园林绿地类型:1、按绿地位置划分:城区绿地(城市建成区及规划区的绿地);郊野绿地(郊区及更远区域的绿地)2、按服务范围分:全市性绿地(为全市人民服务的绿地);区域性绿地(为地区市民服务的绿地);局部性绿地(为更小局部地区市民服务的绿地)。3、按规模划分 :大型绿地(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中型绿地(面积在550平方千米内);小型绿地(面积在5平方千米以下的)。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它将园林绿地分为:1、公共绿地;2、交通道路绿地;3、单位附属绿地;4、居住区绿地;5、生产绿地;6、防护绿地; 7、风景林地各类园林绿地的特征:公共绿地:指供全市人民休息、游览的公用绿地。包括市区级综合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儿童公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园林、名胜古迹园林、城市休息绿地等,向全社会开放,具有公共性质。 交通道路用地:指市区道路上的绿化用地,包括行道树、隔离绿带、交通岛、立交桥下及桥头绿地等。单位附属用地:由专署单位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绿地,不向社会开放。居住区绿地:是居民区的组成部分,除建筑道路外的地块均可作为绿化用地,其设施简单、使用频率高、养护管理方便,与居民区的生活密切相关。 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防护绿地:是指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共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走廊绿带、防风带、城市组团隔离带。防护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风景林地:又叫城周景观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资源为特征。包括名胜古迹、山峦峡谷、江河湖泊、水库、溶洞、森林、草原、湿地、沙漠等。第三节 城市园林绿地指标 一、城市园林绿地指标及其计算 1、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既公共绿地面积+居住区绿地面积+道路交通绿地面积+单位附属绿地面积+生产防护绿地面积+风景林地面积。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人):城市公共绿地总面积/城市人口。3、城市绿地率:(%):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城市用地面积*100%(2010年30%以上)。4、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各类绿地的绿色植物覆盖面积/城市用地总面积。(35%)5、道路绿化面积指标:绿化横断面/道路横断面长(宽40m、27%;宽40m、27%)6、生产绿地面积指标:城市苗圃面积/建成区总面积(2%)。7、防护绿地面积指标:城市内河、海、湖、铁路要有30米以上的防护林带。另外,工业企业的防护林带也有相应规定。8、居住区绿地面积指标:30%以上。9、单位附属绿地面积:30%以上(各别情况、特殊对待)二、影响园林绿地指标的因素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2、 城市性质 3 、城市规模 4、城市自然条件第四节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1、城市园林绿地布局的形式:(1)、块状绿地;(2)、环状绿地;(3)、带状绿地布局;(4)、楔形绿地;(5)、混合式绿地;(6)、片状绿地2、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的手法:城市园林绿地布局应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把绿地系统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成为花园城市,充分发挥他的功能。(点花园、公园等大面积绿地;线道路两旁、滨河绿带、工厂及城市的防护林;面单位附属绿地)第三章 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第一节 园林美美的形态及其特征(一)、自然美:自然美具有多样性、象征性、直观性等特征。(二)、社会美: 1、社会美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和阶级特征2、社会美中人的美是主导3、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侧重于内容(三)、艺术美1、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2、艺术美具有理想性; 3、艺术美具有普遍性园林美的内容:1、山水地形美; 2、借用天象美; 3、再现生境美; 4、建筑艺术美; 5、工程设施美;6、文化景观美; 7、色彩音响美; 8、造型艺术美; 9、旅游生活美; 10、联想意境美。第二节 园林艺术构图的基本法则一、形式美法则(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线条美; 2、图形美; 3、体形美; 4、光影色彩美; 5、朦胧美(二)、形式美法则及其应用:1、多样统一的原则;2、对比与微差;3、均衡与稳定 4、韵律与节奏 5、比例与尺度A、多样与统一在园林中的应用是指:园林中的各组成部分,它们的体形、色彩、线条、形式、风格等,要求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和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包括:形式的统一、材料的统一、线条的统一、花木的多样化与统一、局部与整体的统一B、对比与微差对比:是指借两种或多种性状有差异的景物之间的对照,使彼此不同的特色更加明显,提供给观赏者一种新鲜兴奋的景象。包括:空间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方向对比、大小对比、色彩对比、明暗对比、质感对比和布局对比、直与曲、人工与自然。微差:差异程度较小的表现成为微差协调:是指事物和现实的各方面之间的联系与配休整达到完美的境界和多样化中的统一。(相似协调和近似协调)C、均衡与稳定均衡:主要是园林构图中各要素左与右、前与后之间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均衡分为:对称均衡、不对称均衡和质感均衡稳定:是园林景观整体上下之间的轻重关系处理。D、韵律与节奏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常见的韵律包括:(简单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旋转韵律、自由韵律、拟态韵律)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E、比例与尺度比例:一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本身的长、宽、高之间的大小关系;二是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或某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规律进行设计的方法有:(单位尺度引进法、人的习惯尺度法、夸张尺度)二、园林意境的创作法则:(一)、中国传统园林意境创作原则:(1、自然 ; 2、淡泊 ; 3、恬稳 ; 4、含蓄)(二)、中国园林造园方法1造园之始,意在笔先 2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3因地制宜,随势生机 4巧于因借,精在体宜5欲杨先抑,柳暗花明 6起结开合,步移景移 7小中见大,咫尺山林 8虽由人作,宛自天开9文景相依,诗情画意 10胸有丘壑,统筹全局 第三节 园林布局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园林布局方法:动态布局、静态布局、色彩布局园林形式的确定:根据园林的性质、根据不同文化传统、根据不同意识形态、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园林的布置形式:1、规则式园林: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2、自然式园林: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山水式园林。它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3、混合式园林:即介于规则式园林和自然式园林之间的一种园林设计方法,因而兼容了自然式和规则式的特点。从整体布局来看,一般有两种情形:一是将一个园林分成两大部分,即一部分为自然式布局,而另一部分为规则式布局;二是将一个园林分成若干区,某些区域采用自然式布局,而另一些区域采用规则式布局。园林布局的原则:(1)、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a、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b、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c、起开结合,多样统一。(2)、因地制宜,巧与因借。(a、地形、地貌和水体应结合地形特点,就地取材。b植物与气候条件应相适宜。)(3)、应主题鲜明,主景突出。 (4)、应适合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色彩在园林绿地中的有哪些作用:(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 (2)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3)园林的植物色彩配置合理可以创造出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 (4)观赏植物的配色可以丰富园林的色彩。第四节 景与赏景景:是一个具有欣赏内容的单元,是从景色、景致和景观的含义中简化而来园林景观的类型:园林景观按景的主题可分为:1、地形主题; 2、植物主题; 3、建筑景物主题; 4、景饰小品主题; 5、人文典故主题形成景的两个条件:一是其本身具有可赏的内容,二是它所在的位置要便于被人觉察。赏景的方式和视觉规律:(一)、赏景的方式:1、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动态观赏:)游人在行走中赏景即人的视点与景物产生相对移位,(动态观赏的景物称为动态风景。)(静态观赏:)游人在一定的位置,向外观赏景物,视点与景物的位置不变,(静态观赏的景物称为静态风景。)2平视、仰视、俯视观赏:根据人们在观赏景物时,其垂直视角的差异,又可以将赏景方式分为平视、仰视和俯视三种。(二)、赏景的视觉规律观赏点:游人所在的位置即人的眼睛的位置,也称为视点。观赏视距:观赏点到被观赏的景物之间的距离称为。视域:视距范围之内的区域,也称视场、视线区。1、识辨视距:正常人的清晰视距离为 25 30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距离为3050m,能识别景物的视距为 250270m,能辨认景物轮廓的视距为 500m,能明确发现物体的视距约为 13002000m,但这已经没有最佳的观赏效果了。2、最佳视域:人的正常静观视场,垂直视角为130。水平视角为160。但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3、适合视距:H:建筑物高度;h:人眼高景物高宽:3.78(H-h);景物高宽:3.7(H-h);第五节 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1、造景:在满足工程技术要求和遵循园林艺术法则的前提下,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2、造景的艺术手法:(一)、主景与配景:突出主景的方法: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2中轴对称法; 3动势向心法; 4构图重心法; 5仰面朝向法; 6、对比法(二)、层次与景深:景深一般分为前(景)、中(景)、后(背景)三个大层次,中景往往是主景部分。增加景深的方法:1、增大前景和透视距离; 2、增加前景的层次; 3、色彩及明暗处理; 4、其他错觉的应用。(三)、借景: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借景的内容:借形、借声、借色、借香。借景的方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四)、对景与分景:对景:位于园林轴线及风景视线端点的景物(它有正对景和互对景两种形式。)分景:是以山水、植物建筑、园林小品等在某种程度上隔断视线或通道,造成园中有园,景中有景,岛中有岛的境界。分景依功能与景观效果的不同,分为障景、隔景障景:利用遮挡的方法将劣景屏障起来隔景:将园林绿地分为不同景区,造成不同空间景物效果的方法(五)、框景和漏景:框景: 是在园林中用门、窗、树木、山洞等来框取另一个空间的优美景色。(框景的形式:入口框景、端头框景、流动框景、镜游框景)漏景:通过透漏空隙观赏若隐若现的景物(六)、夹景和添景:夹景:以树、山、建筑等将轴线两侧贫乏景观加以屏障,从而形成左右较封闭的狭长空间,突出空间端部景观。添景:在主景或对景前所增设的前景称为添景(七)、题景与点景:题景:根据景观的特点和环境,结合文学艺术的要求对景物的题名。点景:在园林中以对联、限额、石碑、石刻等形式来概括园林空间环境的景像。(八)、朦胧与烟景(九)、四时造景第六节 园林组景一、景点与景区凡有欣赏价值的观赏点叫景点。景点是构成园林绿地的基本单元。一般园林绿地均由若干个景区组成,而景区是由若干景点组成的。二、空间组合(一)、园林空间:(按开闭情况可分为开敞空间、闭锁空间和纵深空间) 园林空间:就是指由地面、顶面及垂直面单独或共同组合,围成具有实在的或感觉上的范围。三、风景视线与导游线(一)、风景视线1、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 2、半隐半现、忽隐忽现的风景视线; 3、深藏不露,探索前进的风景视线(二)、导游线风景序列的展示1、园林空间展示程序:(1)、一般序列(两段式、三段式); (2)、循环序列; (3)专类序列2、风景园林景观序列的创作手法:(1)、风景序列的主调、基调、配调和转调; (2)、风景序列的起结开合; (3)、风景序列的断续起伏;(4)、园林植物景观序列的季相与色彩布局; (5)、园林建筑群组的动态序列布局第四章 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第一节 园林地形改造地形要考虑哪些因素:1、应考虑原有地形; 2、根据园林分区处理地形; 3、要有利于园林地面排水;4、要考虑坡面的稳定性; 5、要考虑为植物栽培创造条件园林地形的功能与造景作用:1、构成园林骨架和作为园林主景;2、组织和分隔园林空间;3、控制视线;4、影晌导游路线和速度; 5、改善小气候园林地形设计原则:1、因地制宜,利用为主; 2、满足使用功能要求;3、要符合园林艺术要求; 4、符合自然规律要求园林地形的形式:1、平坦地形; 2、微地形; 3、凸地形; 4、山脊; 5、凹地形园林地形的处理手法:(一)、平地:园林中所指的平地,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坡度的缓坡地,其坡度一般为 0。55,以利排水。(二)、堆山:1、假山的类型:1、土山(全部用土堆积而成); 2、石山(全部用岩石堆叠成);3、土石山(以土为主体结构,表面再加以点石(一般石占30左右)堆砌而成的山);2、假山的布置要点:(1)、满足功能要求。 (2)、根据地形地貌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山体朝向和位置。(3)、关于园林假山的高度,通常为 1030m 即可。用作分隔空间或防止游人践踏绿地的山体,则可低些,但至少须在 15 米以上,用以隔断视线。 (4) 参照山水画法,师法自然山水。(三)、叠石:叠石的方式有三种:特置、散置和群置。(四)、理水:1水体的分类(l)、按水体的形式来分:有自然式水体和规则式水体。(2)、按水体的状态来分:有动态水体和静态水体2、常见园林水体类型:湖池(有天然和人工两种)、瀑布、喷泉、溪流第二节 园路广场园 路:园路的功能与造景作用:1、引导游览;2、组织交通;3、组织空间; 4、构成园景;5、其他功能(园路为园林给排水、电力电讯等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或条件,还有利于园林的通风和光照)园路的类型及功能:1、 按平面构图:(规则式园路和自然式园路)2、按性质和功能:主要园路 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交通 46次要园路 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 24游憩小路 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 12园路规划设计原则:1园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2交通性从属于游览性3园路的布局应主次分明,密度得体(在城市公园设计时,道路的比重可控制在公园总面积的 1012左右)。4园路交叉口的处理(园路交叉有正交和斜交两种形式。)(l)、避免多条道路交叉于一点。(2)、两条道路成锐角斜交时,锐角不宜过小,并使两条道路的中心线交于一点上,对顶角最好相等,以求美观。(3)、两园路成丁宇形相交时,交点处可设道路对景。(4)、道路正交时,应在端头处适当地扩大做成小广场,这样有利于交通,可以避免游人过于拥挤。5园路与建筑的联系 (靠近园路的建筑一般面向道路,并不同程度的后退,远离道路)园桥: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的作用,同时可分隔水面、划分水域空间。台阶、步石、汀步:台阶:是一种特殊的道路形式,一般当道路坡度达到 15时,要考虑设台阶。步石:是一种非连续的道路形式,一般主要设置在草坪上,所以也称草坪步石。汀步:在水中设置步石,称汀步。广 场:(这里的广场是小型的园林广场)(一)、广场的功能1 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常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2 广场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也可成为车流、人流的交通枢纽或游人游览休息和组织商业贸易交流等活动的场所。3 广场周围一般均布置城市中的重要建筑和设施,故能集中体现城市的艺术面貌。(二)、广场的类型可分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纪念广场、休息娱乐广场等。(三)广场的设计原则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2、把握城市和园林空间体系分布的系统原则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4、突出个性创造的特色原则第三节 园林建筑小品园林建筑的类型:(详细可见书P65)亭(亭的位置选择:山上建亭、临水建亭、平地建亭);廊;榭;航。园林小品的类型:园桌、园椅、园凳、花架、园门、园窗、园墙、雕塑园林建筑与小品的布局原则:1、 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2、满足造景需要;3、讲究空间渗透与层次;4、讲究空间序列第四节 园林植物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1、符台园林绿地的功能要求;2、考虑园林绿地的艺术要求;3、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要求;4、结合园林绿地的经济要求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林植、篱植、花坛、花境、花丛、草坪)1、 孤植:a、 造景特性: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b、 树种选择:宜选择树冠开张;体形雄浑;生长健壮;寿命较长;不含毒素;没有污染;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树种。c、 种植位置:孤植树种植的位置,总的来讲,要求比较开阔(l)布置在开阔大草坪或林中草地的自然重心处(2)配置在开朗的江、河、湖畔(3)配置在可以透视辽阔远景的高地、山岗上(4)配置在自然式园林中的园路或水系的转弯处、假山蹬道口以及园林的局部人口处(5)布置在公园铺装广场的边缘2、对植:a、造景特性: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种植的配置方式。b、配置形式:对称式和非对称式两种配置形式3、列植:a、造景特性:树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列地栽植的配置方式。b、树种选择:宜选择树冠体形比较整齐的树种c、栽植间距:取决于树木成年冠幅大小、苗木规格和园林主要用途(一般乔本采用 3.8m,灌木为 13m)d、栽植形式:有等行等距和等行不等距两种基本形式4、丛植:a、造景特性:丛植通常是指由 2 株到十几株树木组合种植的配置方式树丛在组成上有单纯树丛和混交树丛两种类型b、配置要领: 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构成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平面布置要疏密有致,立面构图要参差错落; 树丛各植株个体之间在形态、色彩上要协调一致,同时要有差异,以体现变化统一的原则; 树丛四周要相对开阔,留有适宜的观赏视距。5、群植:a、造景特性:群植通常是指由 2030 株树木混合成群种植的配置方式。b、布设位置:树群通常布置在有足够观赏视距的开朗场地上。(作为主景的树群,其主要立面的前方,至少在树群高度的 4 倍、林群宽度的 15 倍距离内,要留出空地,以便游人观赏。)c、立面结构:从高到低最多可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大灌木层、小灌木层以及草本层 5 个层次d、平面布置:通常将高大常绿的乔木布置在中间,作为背景,亚乔木在其周围,大灌木、小灌木在外缘6、林植:a、造景特性:园林中以大量树木进行栽植的配置方式b、分类:1密林:林木郁闭度为 0710,林地道路广场密度为 510。(l)、单纯密林;(2)、混交密林2疏林:林木郁闭度为 04 06;道路广场密度在 5以下。(1)、树种选择:疏林树种应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长健壮、姿态优美、树冠开张、枝叶疏朗,以落叶乔木居多,落叶树内应搭配适当的常绿树种。林下草地应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以利游人活动(2)、配置方式:宜采用自然式配置7、篱植:a、造景特性: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划绿带b、造景作用:(1)、围护防范; (2)、模纹装饰; (3)、组织空间; (4)、充当背景; (5)、障丑显美。b、主要类型:1、根据绿篱高度分: 绿墙(高度在一般人视高160cm以上,可阻挡人们的视线) 高绿篱:(高度在120160cm之间,人的视线可通过但不能跨越) 中绿篱(高度在50120cm之间,是最常用的绿篱类型,时常所说的绿篱系指这种) 矮绿篱:(高度在50cm以下,人可轻易跨越)2、根据功能要求和观赏特性:常绿篱、落叶篱、彩叶篱、花篱、果篱、刺篱、蔓篱、编篱c、栽植形式:(1)、矮绿篱。通常为单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一般为 15 30cm;宽度为 30 50cm;高度为 1050cm。(2)、中绿篱。成单行或双行直线或几何曲线栽植,株距一般为 3050cm;单行栽植宽度为 4080cm,双行栽植行距为 2550cm,宽度为 50100cm;高度为 50120cm。双行栽植点的位置成三角形交叉排列。(3)、高绿篱。株距 50 75cm;单行式宽度为 5080cm,双行式行距为4080cm,宽度为 80100cm,高度为 120160cm;双行式呈三角形交叉排列。(4)、绿墙。多双行栽植,株距 l 15m,行距 50 du100cm,宽度 1520m,高度为 16m 以上;双行栽植呈三角形交叉排列。8、花坛:a、造景特性: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观赏植物,以构成华丽色彩或精美图案的一种花卉种植类型。b、主要类型:(l)、根据表现主题: 花丛花坛、模纹花坛、混合花坛(2)、根据规划方式: 独立花坛、组群花坛、带状花坛、立体花坛c、设计要点:(l)、植物选择: 花丛花坛主要表现色彩美,多选择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或球根花坛。 模纹花坛以表现图案美为主,植物选择多采用植株低矮、枝叶细密、萌发性强、耐修剪的观叶植物(2)、平面布置: 花坛平面外形轮廓总体上应与广场、草坪等周围环境的平面构成相协调,但在局部处理上要有所变化,使艺术构图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作为主景的花坛要有丰富的景观效果,可以是华丽的图案花坛或花丛花坛。作为配景的花坛,其纹样应简洁,色彩宜素雅,以衬托主景为原则,不可喧宾夺主 花坛面积与环境应保持适度的比例关系,以 l3 15 为宜。(3)个体设计: 花坛内部图案纹样,花丛花坛宜简洁,模纹花坛可丰富;纹样线条宽度不能太细,最少在 10 米以上;一般模纹花坛直径或短轴以 810 米为宜。花丛花坛直径或短轴可达 1520m;9、花镜:a、造景特性: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b、主要类型:(l)依植物材料: 灌木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专类植物花境、混合花境(2)依规则设计方式:单面观赏花境、双面观赏花镜c、布设位置:建筑物与道路之间;道路中央或两侧;与绿篱配合;与花架游廊配合;与围墙、挡士墙配合。10、花丛:a、造景特性:花丛是指 3 株到十几株花卉采取自然式种植方式配置的一种花卉种植类型。b、植物选择:通常以多年生宿根花卉为主。11、草坪:a、主要类型:(l)、根据草坪使用功能:游憩草坪; 观赏草坪; 体育草坪(2)根据草坪植物种类组合: 单纯草坪; 混合草坪; 缀花草坪b、设计要点:1、草种选择:草坪草种按其生态习性可分为暖季型和冷季型两大类 适应当地环境条件 符合所建草坪功能要求 外形优美,生长迅速,繁殖容易,耐干旱,耐修剪,与杂草竞争能力强,稳定性好2、地形处理: 草坪最小坡度应满足地面自然排水要求,一般为 0002 0005 草坪最大坡度以不超过该土壤的自然安息角为宜 草坪坡度还应从使用功能上考虑游园的要求 应结合草坪地形美的因素综合考虑艺术构图上的要求第五节:园林规划设计的程序一、调查研究阶段: 1 自然环境调查;2 社会环境调查;3 设计条件调查;4 现场踏查二、编制任务书阶段:1 明确设计的原则和目标;2 明确该园林绿地所处地段的特征及周边环境3 明确该园林绿地的面积和游人容量4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设计的艺术特色和风格要求5 明确该园林绿地总体地形设计和功能分区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1 主要设计图纸内容:位置图、现状分析图、功能分区图、总体规划平面图、整体鸟瞰图地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化规划图、管线规划图2 文本说明书 3 工程概算书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1 图纸部分:平面图、剖面图、局部种植图、建筑布局图及综合管网图 2 工程量总表五、施工设计阶段:1 施工总平面图;2 竖向施工图;3 园路广场施工图;4 种植施工图;5 假山施工图;6 园林建筑小品施工图;7管线及电讯施工图六、园林绿地设计说明书包括内容:答:(1)园地概况;(2)规划设计的原则、特点及设计意图;(3)公园总体布局及各分区、景点的设计构思;(4)公园入口的处理方法及全园道路系统、游览线的组织(5)园地周围防护绿地的建设;(6)植物的配置与树种的选择;(7)绿地经济技术指标;(8)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第四章 街道绿地规划设计第一节 街道绿地概述街道绿地的组成:1街道绿带、2交通岛绿地、3街头小游园、4广场、停车场绿地街道绿化的作用:1、卫生防护作用; 2、组织交通作用; 3、美化市容作用; 4、散步休息作用; 5、结合生产作用; 6、防灾、战备作用街道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及优缺点:1、一板二带式:优点:用地经济,管理方便;缺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景观单调。2、二扳三带式优点:用地经济,上、下行车辆分流,减少行车事故发生,道路景观有所改善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缺点:不能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互相干扰的矛盾。3、三板四带式优点: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卫生防护及庇荫效果好,道路整洁美观;缺点:用地面积较大4、四扳五带式优点: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辆互不干扰,各行其道,保证了行车速度和安全; 缺点:用地面积大5、其他形式影响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1、土壤;2、烟尘;3、有害气体;4、日照;5、风; 6、人为损伤和破坏; 7、地上、地下管线树种选择:1冠幅大、枝叶密、 2耐贫瘠土壤、 3具有深根性、 4耐修剪、 5抗病虫害与污染6落果少或无飞毛、 7发芽早、落叶晚、 8耐旱、耐寒、 9寿命长街道绿地规划设计原则:1街道绿化应以乔木为主2绿化应符台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3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应统筹安排4植物种植应适地适树,并符台植物间的生态习性5街道绿地应根据需要配备灌溉设施6街道绿化应远近结合7只保留有价值的原有树木,对古树名木应予以保护街道绿化的基本处理手法:1、变化与统一; 2、色彩与层次; 3、常绿与落叶街道分车带的宽度与绿化的关系:1、一般植物所需要的最小宽度为:小灌木08m;大灌木 12m;单行乔木12520m;双行乔木2550m;草皮10m。2、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干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专业术语:1、 道路红线: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限;2、 道路分级:主干路、次路、支路3、 道路总宽度:道路红线只见的宽度4、 道路绿地: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可进行绿化的用地5、 道路绿带: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6、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7、 交通岛绿地: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第二节 街道绿带设计一、行道树绿带设计: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行道树树种选择:1、速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5cm、慢生树种胸径不小于 8cm,通常以 1215cm 为宜。2、种植苗木干高:其分枝角度大的,不宜小于 35m;分技角度小的,也不能小于 25m,否则影响交通。确定合理的株距及与周围相关物体的距离:行道树种植距离不宜小于 4m,通常的株距为 5、6、8m 等。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 075m行道树种植方式及注意问题:(树池式、树带式)1、树带式:宽度一般不小于 15m。2、树池式:其规格以 15 m15 m 为宜;亦可为长方形,以 12 m2 m 为宜;还可为圆形,直径以不小于 15 m 为宜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化基础绿带:紧靠建筑物的一条较窄的绿带二、路侧绿带设计:路侧绿带: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人行道绿化带注意要点:1、树株距确定;2、乔木、灌木行数与绿带宽度确定三、分车绿带设计:分车带:车行道之间用于绿化的分隔带分车带绿化设计要点:1、 一般最小宽度不宜小于 15m。当分车绿带宽度大于 25m 时才能种植乔木。2、 分车绿带的种植形式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两种。3、 为了便于行人过街,分车绿带必须适当分段,一般以75100m为宜。第三节 交叉口与立交桥头绿地设计一、交叉口绿地设计:视距三角形定义及设计时注意的问题:1、根据相交道路所选用的停车视距,可在交叉口平面上绘出一个三角形,称为“视距三角形”。2、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允许有任何阻碍视线的东西,株高也不得超过 0.7m。交通岛绿化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1)不能布置成供行人休息用的小游园或吸引游人的美丽花坛(2)常以嵌花草皮、花坛为主或以低矮的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花坛。(3)切忌常绿小乔木或灌木。(4)必须封闭。二、立交桥头绿地设计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简单式立体交叉、复杂式立体交叉)立交桥头绿地的设计要点:1、绿化设计首先要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2、在绿地面积较大的绿岛上,宜种植较开阔的草皮,再点缀些常绿树或花灌木及宿根花卉3、较大的坡度,应设挡土墙减缓绿地的坡度,一般坡度以不超过 5为宜,较大的绿岛内还需考虑安装喷灌系统4、立体交叉外围绿化树种的选择和种植方式,要和道路伸展方向的绿化结合起来考虑第四节 街头小游园规划设计街头小游园:是指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活动之用的小块绿地,又称街头休息绿地、街道小花园。街头小游园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1、街道小游园以植物种植为主2、还应设置游步道和铺装场地3、可设一些园林小品,丰富景观,满足周围群众的需要街头小游园的布局形式:1、规则对称式;2、规则不对称式;3、自然式布局4、混合式布局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路。林荫道的布置有那些类型及设计原则是什么?林荫道的布置有三种类型:(1)、设在街道中间的林荫道;(2)、设在街道一侧的林荫道;(3)、设在街道两侧的林荫道。林荫道设计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1)、必须设置游步道;(2)、车行道与林荫道绿带之间要有浓密的绿篱和高大的乔木组成的绿色屏障相隔,立面上布置成外高内底的形式较好;(3)、设置建筑小品;(4)、留有出入口;(5)、以丰富多彩的植物取胜;(6)、宽度大宜用自然式、宽度小宜用自然式。简述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遵守什么原则?(1)、城市路绿地应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2)、道路绿地也应起到应有的生态功能。(3)、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4)、道路绿地要与其它的街景元素协调,形成完美的景观。(5)、道路绿地要选择好适宜的园林植物,形成优美,稳定的景观。(6)、道路绿地应于道路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的地下管线等配合。(7)、道路绿地设计应考虑到城市土壤条件、养护管理水平等因素。步行街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1. 步行街可铺设装饰性花纹地面,增加街景的趣味性。2. 步行街可布置装饰性小品。3. 步行街可设置休息用的座椅、凉亭、电话间。4. 注意植物选择。什么是高速公路,其横断面包括那几部分?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驶的现代公路。横断面包括:中央隔离带、行车道、路肩、护栏、边坡、路旁安全地带和护网。滨河路绿化设计应注意那些问题?1. 水面窄对面又无风景时,布置简单一些。2. 驳岸风景多时,沿水边设置较宽阔的绿化地带,布置园林设施。3. 创造游客亲水的条件4. 绿化采用自然式5. 选择能适应水湿和耐盐碱的树种公路绿化的要点:1) 路面宽度9m时,树木不能种在路肩上。路面宽度9m时,可距路面0.5m以上种树,也可种于边坡上。2) 在交叉口处必须保留足安全视距,弯道内侧只能种低矮灌木和地被。在桥梁、涵洞等构筑物附近5m内不能种树。3) 由于公路较长,为了有利于司机的视觉和心里状况,避免病虫害大面积地感染,丰富景色变化,一般23km或利用地形的转换变换树种,树种以乡土树种、病虫害少为佳,布置方式可乔灌木结合。4) 在风景区附近或风景区内部的道路上,植物种植不应阻挡风景视线。铁路绿化要点:1) 种植乔木应距铁轨10m以上,6m以上可种植灌木。2) 在铁路、公路平交的地方50m公路视距,400m铁路视距范围内不得种植阻挡视线的乔灌木。3) 铁路拐弯内径150m内不得种植乔木,可种植小灌木、草本地被。4) 在距机车信号灯1200m内不得种植乔木,可种小灌木及地被。5) 在通过市区的铁路左右应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