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课项脊轩志导学目标1.了解明代散文概况,尤其是唐宋派和归有光。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文脉贯通的特点。3.感受作者对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走近作者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明代古文家。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多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他的散文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可谓“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代表作除项脊轩志外,还有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等。后人集其散文、诗歌成震川先生集。2背景解读归有光原居昆山,“项脊轩”是他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轩,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本文是归有光抒情散文的代表作。3古文知识积累人名与称谓(1)古人的称谓有谦敬之分,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时用“家父”,称呼对方的父亲用“令尊”。(2)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皇帝的自称。(3)对皇帝的称呼,有谥号、年号和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4)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如汉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康熙。(5)普通人称自己已故的父亲为“考”“先考”;已故的母亲称为“妣”“先妣”;已故父母合称“考妣”,如成语“如丧考妣”。(6)古代对已婚妇女的称呼因身份不同而有别,“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7)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谥号一般有褒有贬,如周厉王即是恶谥。(8)谦称: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渗漉(shn) 栏楯(shn)偃仰(yn) 异爨(cun)先妣(b) 以手阖门(h)2通假字(1)以当南日 (“当”通“挡”,遮挡)(2)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3词语解释(1)先妣:去世的母亲(2)学书:学写字(3)增胜:增加光彩(4)扃牖:关上窗户(5)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6)亭亭如盖:高高地直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4一词多义(1)归(2)得(3)过(4)比(5)而5词类活用(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面)(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3)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词作动词,用乳汁喂养)(4)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5)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6)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向下)(7)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作名词,一体)(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6文言句式(1)省略句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应为“以(墙)当南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应为“读书(于)轩中”(2)被动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焚”是“被焚毁”之意)(3)倒装句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应为“于庭杂植兰桂竹木”)室西连于中闺(状语后置,应为“于中闺连”)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应为“于前稍异”)三 古今对译项脊轩志段解: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以“喜”贯串。段解: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往事,用“悲”贯串。段解: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项脊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对“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想要实现理想的期望。段解: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不同心情,是对前半部分的追叙和补充。段解:暏物伤怀,物是人非,表现作者极度伤感的情思。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项脊轩志二|文本探究1作者追忆祖母的内容,是从正面来描绘其言行的。请问选取了哪些细节?为什么这样写?我的答案:_提示:选取的细节是祖母一日两次来轩中,共三句话、一个动作。由于祖母晚于母亲离世,作者印象较深,已不必借他人之口来侧面转述,可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场面细节进行描绘。这一处细节描写,既显关怀疼爱之情,也含勉励期待之意,作者的感悟也最为深切。2这篇课文最为人称道的是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我的答案:_提示: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者看到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就似乎听到妻子的欢声笑语。“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何况这一番是永别呢!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矣”。由“亭亭如盖”的树,自然就会联想到当年植树之人,可现在物虽在而人已去,占据着心头的只是一片怅惘之情。这一句话托物寓情,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3母亲“以指扣门扉”,问曰“儿寒乎?欲食乎”虽是由老妪口中转述,可为什么读来如此感人呢?我的答案:_提示:作者在叙述老妪的话时,先用一句“某所,而母立于兹”,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仿佛置身于母亲的呵护之下,营造出一种触景伤情的气氛。老妪叙述时又是模仿母亲当时的口吻说出“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话语,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的关切、呵护、问寒问饥的神情形神毕露地表现出来。更何况还有“以指扣门扉”的动作,更使人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因而,虽是转述之语,但对于年幼丧母之人来说,该是多么的亲切温暖,多么的令人眷恋。作者在此并未描写母亲的肖像和心理,其神情举止却跃然纸上,自然真实,催人泪下,难怪“语未毕,余泣,妪亦泣”。4项脊轩与作者所抒发的感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我的答案:_提示:小轩在此文中是作者感情的载体。小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他们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特别是对妻子“时至轩中”的叙述,抒发了对亡妻深深的思念之情。小轩牵系着作者自己和家族的许多事,小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暗示着家道的衰败。修葺小轩,反映作者学业上的勤奋,暗示并反衬他的不得志;小轩是他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者。5技法探微线索是贯穿材料的主线,关于本文的线索可以有多种理解,你认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我的答案:_提示:观点一: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作者每当回忆起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时,感情的潮水就会放纵奔流。轩与情熔为一炉,相伴而行。观点二:以项脊轩为线索。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没有“轩”,也就引不出与“轩”有关的生活琐事,一切材料都是围绕着“轩”展开的。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这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定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观点三:以时间为线索。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有关项脊轩的人和事,在叙述中抒发了感情。6创新表达有人评价此文“事事关情,语语动情”,找出相关片段,体味人物语言和动作中蕴含的深情。我的答案:_提示:(1)写先妣突出“慈爱关怀”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语言,“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话语,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关心爱护、问寒问饥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二是动作“扣”,走到门前轻轻敲一下门怕惊动孩子,写活了母爱。(2)写先大母突出“殷切期望”对这位自幼丧母的孙子,祖母自然是格外关切,语言描写格外生动,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含疼宠之情,又有调侃之意。“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他日,汝当用之”表现祖母对其寄以无限期望,希望他能重振门楣,光宗耀祖。但作者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怎能不“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3)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文章结尾,更是字字皆情,看到“亭亭如盖”的树,就似乎看到妻子的音容笑貌。可如今,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树尤如此,人何以堪?托物寄情,感人至深。教材迁移讲练高考常见的固定句式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例如: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它又可以分为两类。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下面的例子: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应译为:(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应译为: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应该强调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请看下面例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应译为: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应译为:太史公说:“论语上说:他自身端正,不下达命令人民就会行动;他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他的百姓也不会听从。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这样的人吧!”)4得无乎?、得无耶?这是一种表揣测疑问语气的固定格式,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应译为现代汉语的下面三种格式:恐怕吧;莫非吧;该不会吧请看下面的例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应译为:看到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恐怕不一样吧?)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应译为:莫非是告诉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应译为:你们恐怕苦于贫困吧?)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应译为: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盗吧?)日饮食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应译为: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5奈何、如何、若何这三个格式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怎样对待或处置某人某事。需要强调的是,“奈”“如”“若”是动词,含有“对付”“处置”“办理”一类的意思;而“何”则是补语,作“怎么”“怎样”讲。在中间插入的内容属于“奈”“如”“若”的宾语。整个格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或“对怎么办”。例如: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与妻书)画线句应译为:(我们)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画线句应译为:虞姬虞姬把你怎么样呢?6何有于?这是一种表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的意思是:“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例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画线句应译为“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困难)呢?”7何为?这是一种表询问或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的正确翻译为:“还要做什么?”或者:“要干什么?”请看下面例句:例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画线句应译为:“还要告辞做什么呢?”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画线句应译为:“这是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做什么呢?”8不亦乎?这是一种表示反问的固定格式。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不是吗?”或者译为:“岂不是吗?”下面看几个例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句中的画线句应译为:“像这样寻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译为:“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高明吗?”9有者这种固定格式常用于叙事的开头,以突出叙事的对象。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格式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叙述的对象“人”在句首出现了,如“楚人有涉江者”,此刻,“有者”属于定语后置;二是叙述的对象在句中没有出现,不属于定语后置,如“杭有卖柑者”。请看下面例子:人有亡斧者。(韩非子)在这个句子中,“人”出现了,因此,“有者”属于定语后置,应译为:“有一个丢了斧子的人。”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在这个句子中,叙述的对象没有出现,因而不属于定语后置,画线句应译为:“城里有个叫成名的人。”10何之有?这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固定格式。句中的“何”是“有”的宾语,“之”属于结构助词,表示提宾。这种格式可译为:“有什么呢?”如下面的例子: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应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应译为:“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11唯(惟)是这种固定格式也是一种宾语提前的格式。需要再强调一下的是,这种格式中的“是”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作用;而唯(惟),表示的则是动作的唯一性,译为“只”。这种格式在成语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请看下面的例句:惟命是从;惟利是图;唯你是问;唯仁是亲;唯才是举。12所以,所以者所介词(以、从、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这是古文中十分常见的固定格式,是一种名词性的“所”字短语。首先我们得知道,在古文中的“所以”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表示动作所涉及到的原因、根据、工具、处所、办法、凭借等。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例子: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数据挖掘与数据仓库》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学院《医学影像设备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区域文化史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师范大学《园林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学院《景观设计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危害与防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鞍山师范学院《微机在医学仪器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九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伦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分析与运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低空具身智能频谱管控的研究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分享课件
- 2025年天津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3
- 北京八中分班数学试卷
- 化工生产班组管理
- 临床胆汁酸检测
- 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
- 《酒店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脑挫伤病因介绍
- 2024-2030年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灾难事故避险自救-终结性考核-国开(SC)-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