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doc_第1页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doc_第2页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doc_第3页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doc_第4页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般人都认为天坛即祈年殿,这又是一大误会。年字的本义是五谷丰收的意思,在篆文中从千,从禾,是形。所以祈年殿实际是帝王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地方,而行礼的场所是殿下的圆台,那并非祈年殿的殿基,其名为祈谷坛。祈年殿不过是为祭祀时遮避雨雪的房子,初建时为宽!% 间,纵深#& 间的黄瓦玉陛重檐重脊的方形大殿,名大祀殿。嘉靖十七年嘉靖皇帝才将它改建成圆亭式金顶大殿,名大享殿,到乾隆时重修,才建成现在的模样。据说,在!( 年的一场雷雨中,祈年殿被雷火所焚,因其楹柱为檀香木,香飘数里。我们现在见到的祈年殿,是那以后重修的。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即天坛。“圜”在汉语中即为天的意思。易经兑卦中说:“乾为天,为圜。”楚辞天问中也有“圜则九重,孰营度之”的句子,即“天有九重,是谁在主持经营它呢?”这座汉白玉石坛与祈年殿一样,是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因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所以其建筑尺寸只能使用“天数”,不能用“地数”。所谓“天数”,即一、三、五、七、九等奇数。因周易上说:“阳卦奇,阴卦偶。”天为阳,故只能用奇数。所以修建时,全部结构都是用“鸳鸯尺”丈量出来的。“鸳鸯尺”即古尺与今尺合用,用古尺丈量坛面直径,用今尺丈量坛高。坛三层,顶层直径九丈,为“一九”,中层!丈为“三五”,底层%! 丈为“三七”,全为“天数”。三层合计) 丈,为“五九”,正好符合周易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的吉兆。周易中还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于是顶层的中心安放圆形中心石,又称太极石。太极石四周嵌九块扇形石板,以后逐层递加,均为九的倍数,共九层,合九九之数,又象征天有九重。天帝的牌位就安放在太极石上,象征天帝高居九重天上。中层、底层的石板数也均为九的倍数。坛面周围的栏板数也有象征意义,顶层四面栏板,每面! 块,共*% 块,中层!$ 块,底层!$ 块,总计#&$块,合“一周天”#&$ 度之数。正因此坛修建奇巧,所以乾隆特地赏赐给工匠头目们六品、七品、无品级三等顶戴。圜丘之南为昭亨门,门西有# 座大石台,是树立灯杆用的。杆长原制为( 丈( 寸。灯径& 尺,高 尺,如一间小房,里面点燃铸有龙纹的“蟠龙通宵宝蜡”。蜡是用川、桂进贡的黄蜡制成,长) 尺,粗! 尺,点燃后不灭,不流油,不必剪烛花,可连续燃烧!% 小时,是珍贵的工艺品。天坛,这么一个庄重严肃的场所,竟还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名叫“鬼门关”。祭祀时用的禽畜养在牺牲所,在圜丘、祈谷两坛之西,而宰牲亭及制做贡品的神厨,却在两坛之东。按规定,祈年门与成贞门间的神道上,除飞鸟无法禁止外,是禁止任何活物通过的,祭祀用的禽畜也不许经过昭亨门与北天门。于是人们在神道下修了个门洞形隧道,祭祀用的牛羊鸡兔等从此送宰牲亭宰杀,因其一去无回,故此处人称“鬼门关”。当时还传说洞中闹鬼,关着犯了天规的天师,所以人们都不敢随便出入这一地区,祭祀时从祀人员也尽量绕开这里,以免惹鬼上身,沾染晦气。天坛中还曾有过许多特产,其一是水。北京城内苦水井居多,而天坛内神厨的井水却是甜的。道士们说,这口井上通天河,是神水,以此骗人钱财。王士祯的一首诗中就写道:“京师土脉水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只有天坛石好,清波一勺买千钱。”价格也真够贵的。此外,天坛的沙参、益母膏、龙须菜也曾很出名。龙须菜本为一种普通野菜,但因康熙特别喜欢吃天坛的龙须菜,并列为御膳房贡品,一下子竟然身价百倍,不到京城著名的大饭馆,人们就吃不到它。到同治时,天坛龙须菜不再入宫,达官贵人们也就不再光顾它了。天坛的沙参与益母膏是货真价实的好药材。龙其是益母膏,一度为北京名产,曾被洋商看中,是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之一。益母膏的主要原料益母草,本是野生的。天坛神乐观的道士将野生药草移到天坛内刻意栽培,当然长得更好,药效更大。北京一首竹枝词就写道:“方茎紫萼产天坛,芟草熬膏性入肝。疗血补虚能益母,儿将买去孝何安?”当然,这两种药在道士们的口中自然又被吹成神药了.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台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则为大面积古柏林。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祭祀前皇帝斋戒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练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廓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作者:杜甫 年代: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黄遵宪樱花歌(节录):鸧金宝鞍金盘陀,螺钿漆盒携叵罗,伞张胡蝶衣哆啰,此呼奥姑彼檀那,一花一树来婆娑。坐者行者口吟哦,攀者折者手挪莎,来者去者肩相摩。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花光照海影如潮,游侠聚作翠渊薮。合歌万叶写白纻,缠头每树悬红绡。七月张灯九月舞,一年最好推花朝。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明明楼阁倚空虚,玲珑忽见花千树。花开别县移花来,花落千丁载花去。十日之游举国狂,岁岁驩虞朝复暮梦中作四绝句/梦中作四截句其二 作者:龚自珍原文: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翻译:黄金散尽,白发如霜,家境一贫如洗加上年老体衰,可谓“两飘萧”,但对生命轮回的理解,表明自己六岁、九岁少年时的童心还在,还可以“叱起”花影和帘子下的月亮,让房屋四周的花影像怒潮般地涌来。姑苏怀古 许浑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再游姑苏玉芝观 许浑高梧一叶下秋初,迢递重廊旧寄居。月过碧窗今夜酒,雨昏红壁去年书。玉池露冷芙蓉浅,琼树风高薜荔疏。明日挂帆更东去,仙翁应笑为鲈鱼。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许浑无处登临不系情,一凭春酒醉高城。暂移罗绮见山色,才驻管弦闻水声。花落西亭添别恨,柳阴南浦促归程。前期迢递今宵短,更倚朱阑待月明。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台怀古 陈羽忆昔吴王争霸日,歌钟满地上高台。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罗隐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泛回塘。倚风荇藻先开路,迎旆凫鷖尽著行。手里兵符神与术,腰间金印彩为囊。少年太守勋庸盛,应笑燕台两鬓霜。姑苏真娘墓(墓地虎丘西寺内) 罗隐春草荒坟墓,萋萋向虎丘。死犹嫌寂寞,生肯不风流。皎镜山泉冷,轻裾海雾秋。还应伴西子,香径夜深游。题姑苏凌处士庄 韦庄一簇林亭返照间,门当官道不曾关。花深远岸黄莺闹,雨急春塘白鹭闲。载酒客寻吴苑寺,倚楼僧看洞庭山。怪来话得仙中事,新有人从物外还。泊舟姑苏 王安石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酹江月 姑苏台怀古 萨都剌倚空台榭,爱朱阑飞瞰,百花洲渚。云岭回廊香径悄,争似旧时庭户。槛外游丝,水边垂柳,犹学宫腰舞。繁华如梦,登临无限情古。果见荒台落日,麋鹿来游,漫尔繁榛莽。忠臣抉目东门上,可退越来兵伍。空铸千将,终为池沼,掩面归何所。遗风千载,尚听侬歌白。念奴娇 姑苏台怀古 周权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江城子 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