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1页
在农村小学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2页
在农村小学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农村小学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许多学生作文,常常缺乏真情表现。有时只有假情假意,语言干巴巴,情思不见影。原因之一,是学生手头题材匮乏,没有“真事”也缺乏“发现”,就很难抒发真情,进而害怕作文。其实,农村孩子的作文题材,比比皆是,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去捕捉、积累。笔者结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发挥农村作文题材资源优势,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的缘由1、传统教育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界普遍承袭着这样一种定势:教育过程被视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凭借书本间接地认识人类知识成果的单一过程。为此,学生的任务自然是自觉掌握现成的、正确无误的基本知识,而不是具有发现真理的任务。在这样认识的前提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当前教育中的种种弊端:教师的绝对权威难以改变,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真正实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反映在作文教学上,出现了“假”、“大”、“空”的现象。“假”,说假话,写假事,虚情假意;“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大段一大段地甚至整篇整篇抄别人的作文;“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缺少个性,落入俗套。2、对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反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费力多,负担重,实效差的弊端,究竟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哪一环节上出了问题呢?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着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再加之由于教材有城市化的倾向,所以,有人把这一差距归结为农村小学的作文条件比城市小学差所致。显然,这是个借口!课标中“课程标准”部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我们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也有都市所没有的现代气息,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进而达到作文育人这一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课程标准)因此,我们应大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为此,笔者利用农村的语文教育资源,在作文教学中尝试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二、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的探索1、欣赏自然风光,畅谈家乡之美。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占据丰富的表象是作文的前提,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之中也更易激发。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同学们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同学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当学生心盈自然之美时,我只要稍作点拨,如问:玩得高兴吗?美吗?你喜欢吗?说说好吗?学生跃跃欲试,争相畅叙心中之美。因为这不是冥思苦想地作文,而是在叙述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同时也陶冶了情操。2、缅怀先辈精神,叙述崇敬之情。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解放战争时,小学所在的乡里有几十位英雄烈士,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既是作文的好素材,也是德育的好教材。我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烈士事迹的老人,拜访目睹英雄事迹的前辈,参观烈士陵园,查阅资料等活动,让学生去聆听可歌可泣的故事,真切地感受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此时,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很多同学还联系自己做了真诚的反思,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学生的感情,净化了学生的心灵。3、体察家乡富饶,倾吐自豪之情。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小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习作干瘪,更无真情实感了。这方面农村的小学生却恰恰相反:生活在农村里的小学生可以闻到稻花的幽幽清香,摘到可口的野菜,可以看到蚕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以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也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儿。生在大山的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大山的怀抱里尽情的呼吸新鲜的空气,体会大山无限宽广的情怀。从而可以激发为家乡自豪的情感,让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去写作文,这样,作文就水到渠成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了。4、回顾家乡发展,抒发振奋之情。随着计划经济的淘汰,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这又是作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极好素材!我带着孩子参观雪梨基地、养殖专业户、玩具加工厂等,并通过采访了解家乡的过去,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接着,在班上开展讨论会,让学生说说“家乡的变化”:有的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有的从门前路的更新说起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未来学生太兴奋了,这时提出作文的要求,就会促使学生把这种振奋之情流于笔端。同时,也教育了学生要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5、感受乡情亲情,赞美纯朴民风。城市里因种种因素,还较多地存在着“对门老死不相往来”现象,但农村却广为流传着:“邻里好,赛金宝”这句话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而不由自主地赞之于笔端。6、体验农活艰辛,言谈劳动苦甜。“农活”也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到学校的“班级责任田”干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等农活,认认真真干一番,哪怕汗流浃背,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从而,获取丰富的作文素材,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同时,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出力流汗,得到的劳动果实,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等等,学生会天天盼,天天看,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对这样的素材,自然可以让学生习作不再“干瘪”,而变得很“饱满”!三、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的体会与启示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关注教学过程的改变,以达成活动教学目标,为此,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必须遵循以下教学指导原则:、跳出“作文”教学作文原则。学生的习作之所以难以跳出假、大、空的怪圈,是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能够“跳出作文来教学作文”,死死地盯住“文字编织术”不放!丢开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所说:“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不仅是习文,更是育人!我们的一篇作文教学时间可以是传统地两课时,也可以是一天、一周,甚至更长!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农村的大自然中进行!2、实践性原则。当今作文教学中产生的大量问题是与传统教学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的,这种作文教学侧重单纯的知识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性活动,不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偏差。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在活动中启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增加感性认识,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人的发展。3、自主性原则。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量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与否的标志。开展作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独立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活动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教学中不能强迫和压抑学生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方式教给他们,以致使学生对新鲜事物缺乏兴趣。应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积极探究。4、激发情感原则。情感的激发在作文教学中有多重要呢?“一个字跳入行间,那是心理活动的呼唤,用什么词不用什么词,用它表现什么,也全系着情感的砝码。一篇文章写成了,表现什么,是赞扬是鞭笞,是说理是言情,都是异常分明的。在这个意义上说,文章就是情感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情感,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作文教学心里)因此,我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相机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捕捉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及时强化积极的情感,消除消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积极而强烈的情感去写作文。在学生享受大自然之美时,强化他们的愉悦之情;认识到家乡富裕时,强化他们的自豪之情:,继而让学生怀着强烈的愉悦之情、自豪之情等等,去讨论、交谈、写作,自然而然地使学生的习作有了真情实感!5、学生主动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各种内容的活动都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和学生的主体,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无从谈起。作文综合实践活动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活动,而是教师精心策划的结果。作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