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空中楼阁》说课案.doc_第1页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案.doc_第2页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案.doc_第3页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空中楼阁说课案四川少金堂中学校 沈朝军 一、教材分析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李乐薇的一篇著名散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与外国散文。本文与荷堂月色我与地坛均属抒情散文,在主题上都具有表现心灵栖息地的共性。本单元散文阅读鉴赏的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唤起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追求。我的空中楼阁是一篇别具一格写景美文。作者用绘画般的彩笔,诗一般的唯美文字,把一座平平常常的山上一幢普普通通的小屋,描绘成精美绝伦的圣地。眉黛似的远山,苍翠欲滴的山林,虚无缥缈的小屋,显然不是对景物的自然照摄,而是处处渗透着作者主观感情,寄寓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独立人格的推崇。“我的空中楼阁”实际上是作者向往的超世拔俗的“心灵楼阁”,是作者心目中的一方净土,精神上的一隅天堂。二、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原有的知识水平状况及学习本文时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习重难点及教法学法。本文阅读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一些散文,对散文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广度还不够。学生对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这篇美文应非常喜欢阅读。但对于理解作者托物言志,在文中所表达的对超世拔俗的“心灵楼阁”则有一定难度。利用好学生现有发展需求与原有水平之间差距的矛盾,利用好本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散文鉴赏水平,应是一个好的契机。三、教法学法本文采用诵读感受、情景体会、讨论探究、拓展阅读等主要教学方法。确立上述教法学法的理由。本文意境优美、深邃,语言诗化,采用诵读感受,情景体会的方法,能让学生以读带悟,披文入情,充分感悟文章内容与语言之美,体味语言的音韵之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应重视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采用讨论探究的方法。按照“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思想原则,让学生进行同质对比性拓展阅读,有利于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采用以上教法学法,能使学生更好地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情怀,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探究多角度写景状物技巧。(2)鉴赏精妙的诗化语言。(3)领悟作者独特感受,学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重点语句含义,准确把握作者主旨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散文的鉴赏能力。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与独立人格的向往和迷恋之情,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唤起学生对积极乐观的人生追求。五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篇散文自身的特点及新课标强调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思维训练与培养要求确立: 1重点:理清文脉,学习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技巧;赏析精美的语言与优美的意境;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 六、教学程序 1、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学习多角度写景状物的技巧,探究文章的语言特色。第二课时: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寄寓于小屋的生活理想2、课前准备学生:充分诵读课文,跨越字词障碍,勾画精彩语句。教师: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整体感知1导语设计,创设情境。 以学生熟知的名人理想中的居所,精神的家园营造诗意氛围,导入课文。提示:人生活在世上,离不开栖身的房屋。“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是刘禹锡的居所,尽管简陋却充满无限雅趣;“世外桃源”是陶渊明的理想居所,令我们无限神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理想中的房子,浪漫而温馨。房屋不仅是人栖身之所,更是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对居所的选择,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志趣与情操。有哲学家说得好,“人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台湾作家李乐薇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理想居所“我的空中楼阁”。2解题。(标题的双重含义,对第二重含义可暂不说透,以留悬念。)简介作家、作品。3、配乐朗读,营造氛围,感知课文。可用多媒体范读或教师范读,或指定男女生各一名,每人一段交替朗读。学生听读感受,达到走进文本,进入意境的目的。4、学生初步交流听读后的感受。学生交流感受:你喜欢文中的小屋吗?为什么喜欢?二、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多角度写景的方法。思考讨论:作者好象一名出色的摄像师,文章便是作者从不同角拍摄的精彩画面。阅读课文,理清作者按什么顺序,从哪些角度,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这些景物各有哪些特征? 总结提示:本文从多角度、多侧面描绘渲染小屋及周围景致,用一幅幅画面来展现了小屋的神韵。这此画面有全景、远景、近景、特写景。文章前一部分重在对自然景物较为真实的描绘,着力描绘了小屋、山、树互相映衬点缀的美景。后一部分重在写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重在虚写。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像,身在“袖珍型花园”的小屋中陶醉于无限大的“领空”,天地相连的“无形围墙”中栽种着名叫“云”或“霞”的花朵,“高高的山坡”“崎岖的山路”成了“幸福的阶梯”“空中走廊”,小屋外挂着一幅风景巨画自然。(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内容整理板书)三、品味赏析文章诗化的语言美学生思考:小屋美,美得令人神往。从摄影学的角度来说,将小屋的美展现给我们的是通过画面,那么,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小屋的美则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的。 作者是怎样用语言展现小屋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神韵的?学生赏析讨论明确:1、语言的音乐美。学生品读明确:短句、对称句轻快活泼;整句、排比句声韵和谐;富有气势,散句灵活多变;整散句结合错落有致。2、语言的修辞美学生思考:找出文中精彩的比喻句、比拟句,品味其中的精妙。学生交流。师生总结明确:比喻新颖奇特,形象传神,善化静为动,赋静景以活力,比喻形式巧妙多变,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比拟句赋予了景物以灵性,寄托了作者的情感。3、语言的诗意美。学生品读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