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10-逐字稿-《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1页
练习课-10-逐字稿-《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2页
练习课-10-逐字稿-《中国古典园林欣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历史、代表作品及文化内涵,学习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主要元素及造景手法。【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图片和视频,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欣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其弘扬民族文化的情怀和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及魅力,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知识及步骤。【难点】能够对中国古典园林作品设计巧妙之处进行独立分析,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模拟法、展示法。4、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园林模型环节一 :音乐导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又到了美术课时间。在上课之前,大家仔细聆听一段音乐小桥流水,说一说你的感受。学生回答:这段音乐将流水声和音乐声结合起来,让人有一种身处大自然的悠然之感。教师引出课题:同学们回答的非常贴切,我们经常向往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能够接触大自然,徜徉在美丽的自然景观中。那么如何达到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趣,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呢?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中国古典园林欣赏。环节二:新课讲授(一)初步了解教师引导:说到园林欣赏,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游览过哪些园林?你知道什么是园林吗?学生回答:曾经游览过北京圆明园,园林应该就是环境优美的公园。教师引导:这位同学的生活阅历很丰富,但是园林不仅仅是公园。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或人为的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和居住的环境。就像这位同学所说的北京圆明园就是我国古典园林其中之一。接下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通过课前的预习,你们可以说出这些园林的名字吗?学生回答: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杭州灵隐寺。教师引导:同学们都预习的特别充分,给你们点赞。图片中的三个园林都属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同时代表了我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分类:以北京颐和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苏州古典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以及以寺庙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寺观园林。(2) 深入认知古典园林的特点教师引导:同学们看老师PPT上的一组园林图片,大家能够发现我国古典园林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颐和园看上去规模很大,湖面上有三座小岛与湖水及山峰相互呼应;拙政园十分精致,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建筑,并且还用诗词来命名,就像园里的“与谁同坐轩”;而灵隐寺隐藏在山林之中,感觉非常古朴神秘。教师引导: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到位。在我国古典园林受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又得益于绘画诗词等艺术,形成了诗情画意般的自然山水式园林。拙政园的布局及要素教师引导:其中苏州园林尤为著名,被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接下来跟随老师,我们去苏州的拙政园看一看,其布局设计上有何特点?学生回答:图中显示拙政园中间是一个大水池,围绕着大水池建造了不同的亭台楼阁、小桥庭院,建造位置非常随性,并不是排列的。教师引导:拙政园是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园中的整体布局以及近远景层次的设计,都是造园家特意设计建造。那么造园师主要利用了哪些元素对园林进行了设计呢?学生回答:有山石、池水、植物、建筑,包括建筑中的墙、窗、亭、廊、阁。拙政园的造景方法教师引导:造园家除了要利用这些元素,也要运用一些造景手法进行设计。观察ppt中拙政园的实景照片,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五分钟的形式,看一看你都发现了哪些丰富景观的造景方法。学生1回答:图一拙政园的“小飞虹”廊桥架在水池上空,使两边的风景被分割成两部分相互映衬。图二中穿过依虹亭正好就能看见远处寺庙里的塔,远处的塔和近处拙政园里的景色相互呼应。教师总结:图一中廊桥分隔空间,增强空间层次性,我们称之为“隔景”。图二中展现的是“借景”手法,借用园外的景致与园内景色联成一体,可谓是最佳“借景”之典范。学生2回答:图三中枇杷园的云墙和洞门像一个相框,把门后的景色圈了起来。教师总结:总结的非常正确。利用建筑的门、窗、花墙来取景色于一框之中,正是我们所说的“框景”。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组360度全景图片,展示的是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亭,我们可以从亭中向外看,看看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回答:这是个正方形的亭子,每一面都有一扇圆形的门,从门里向外看出去的景色都不同。教师总结:这不仅运用了洞门的“框景”手法,更是将四种景观进行了最直观的“对比”和“相互衬托”,这些能工巧匠利用卓越的设计和出色的造景方法,使得苏州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令人神往。环节三:课堂练习过渡:通过之前的欣赏和分析,我们已经掌握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知识,接下来同学们可以按照我们学习的欣赏步骤,就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进行分析和鉴赏,我们以前后6人为一小组,讨论8分钟的时间。练习内容:欣赏和分析苏州网师园的园林景观。练习要求:1.此园林所属类别、布局特点2.此园林设计基本要素、造景手法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讨论全面性。环节四:展示评价过渡:同学们都已经停止了讨论。接下来请小组代表发言,谈一谈你的见解。学生1回答:苏州网师园属于私家园林,布局上采取自然式山水的布局。“月到风来亭”的景观中主要包括了亭子、木桥、走廊、池水、山石和树木,其中亭子三面环水,亭子将池水和后面的建筑隔开,是利用“隔景”的方法进行造景。教师引导:这位同学总结的比较全面,那么其他同学觉得还有哪里需要补充吗?学生2回答:我来补充几点造景手法。“月到风来亭”走廊的雕花窗户,正好可以达到“框景”的效果,而水中倒影与岸边景物相互呼应,运用了“对比”、“衬托”两种方法。教师评价:“月到风来亭”的面积不大,但利用造景手法使景观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获得了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效果。大家今天基本都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知识也掌握的很准确。可是老师也发现了几个小问题,有的同学在观察分析时不够全面,希望下次我们能够再仔细一些。环节五:拓展小结教师引导:同学们,这节课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