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外苯胺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分析崔小明(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研究院,102550)摘要: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300多种,全球苯胺的生产能力在2000年约2970kt/a,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kt/a。目前我国苯胺的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90kt/a,随着MDI需求的扩大,对苯胺的需求量将会有较大的增长。针对目前我国苯胺生产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苯胺生产的发展建议。关键词:苯胺 生产 市场 消费苯胺俗称阿尼林油,外观为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6H7N,熔点-6.3,沸点184,相对密度1.0217(20/4),折光率1.5863,闪点70,暴露在空气中或日光下易变成棕色。苯胺微溶于水,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四氯化碳以及苯混溶,也可溶于溶剂汽油。苯胺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盐酸盐或硫酸盐,也可发生卤化、乙酰化、重氮化和氧化还原等反应。苯胺有毒,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510-6(体积)。苯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工产品,由其制得的化工产品和中间体有300多种,在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橡胶硫化促进剂等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1 苯胺的生产方法1、2苯胺的工业生产始于1857年,最初采用的是硝基苯铁粉还原法,因存在设备庞大,腐蚀严重,铁粉耗用量大,三废污染严重等不足之处,20世纪50年代后逐渐被先进的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所取代,1962年成功开发出苯酚氨化法,并于1970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目前世界上苯胺的生产以硝基苯催化加氢法为主,其生产能力约占苯胺总生产能力的85%,苯酚氨化法约占10%,铁粉还原法约占5%。1.1 硝基苯铁粉还原法硝基苯铁粉还原法采用间歇式生产,将反应物料投入还原锅中,在盐酸介质和约100温度下,硝基苯用铁粉还原生成苯胺和氧化铁,产品经蒸馏得粗苯胺,再经精馏得成品,所得苯胺收率为95%98%,铁粉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苯胺的产率。硝基苯铁粉还原法是生产苯胺的经典方法,但因存在设备庞大、反应热难以回收、铁粉耗用量大、环境污染严重、设备腐蚀严重、操作维修费用高、难以连续化生产、反应速度慢、产品分离困难等缺点,目前正逐渐被其他方法所取代。但由于该法可以同时联产氧化铁颜料,我国有一小部分中小型企业仍采用该法进行生产。1.2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 硝基苯催化加氢法是目前工业上生产苯胺的主要方法。它又包括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以及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三种工艺。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200300、13MPa条件下,经预热的氢和硝基苯发生加氢反应生成粗苯胺,粗苯胺经脱水、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选择性大于99%。固定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具有技术成熟,反应温度较低,设备及操作简单,维修费用低,建设投资少,不需分离催化剂,产品质量好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反应压力较高,易发生局部过热而引起副反应和催化剂失活,必须定期更换催化剂。目前国外大多数苯胺生产厂家采用固定床气相加氢工艺进行生产,我国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采用该法进行生产。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法是原料硝基苯加热汽化后,与理论量约3倍的氢气混合,进入装有铜-硅胶催化剂的流化床反应器中,在260280条件下进行加氢还原反应生成苯胺和水蒸气,再经冷凝、分离、脱水、精馏得到苯胺产品。该法较好地改善了传热状况,控制了反应温度,避免了局部过热,减少了副反应的生成,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不足之处是操作较复杂,催化剂磨损大,装置建设费用大,操作和维修费用较高。我国除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外,其它苯胺生产厂家均采用流化床气相催化加氢工艺进行生产。 硝基苯液相催化加氢工艺是在150250、0.151.0MPa压力下,采用贵金属催化剂,在无水条件下硝基苯进行加氢反应生成苯胺,再经精馏后得成品,苯胺的收率为99%。液相催化加氢工艺的优点是反应温度较低,副反应少,催化剂负荷高,寿命长,设备生产能力大,不足之处是反应物与催化剂以及溶剂必须进行分离,设备操作以及维修费用高。硝基苯催化加氢生产苯胺的催化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铜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CuO/SiO2催化剂,以及加入Cr、Mo等第二组分的改进型催化剂,该类催化剂优点是成本低,选择性好,缺点是抗毒性差,微量有机硫化物极易使催化剂中毒;另一种是将Pt、Pd、Rh等金属负载在氧化铝、活性炭等载体上的贵金属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寿命长等优点,但生产成本较高。 1.3 苯酚氨化法苯酚氨化法由美国Halcon公司于1962年开发成功,日本三井油化公司于1970年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苯酚与过量的氨(摩尔比为1:20)经混合,汽化、预热后,进入装有氧化铝-硅胶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370、1.7MPa条件下,苯酚与氨进行氨化反应制得苯胺,同时联产二苯胺,苯胺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在98%左右。该法工艺简单,催化剂价格低廉,寿命长,所得产品质量好,三废污染少,适合于大规模连续生产并可根据需要联产二苯胺,不足之处是基建投资大,能耗和生产成本要比硝基苯催化加氢法高。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和美国阿里斯德化学公司采用该法分别建有114kt/a和91kt/a两套生产装置。2 国外苯胺的生产和消费情况2、3、52.1 生产情况国外苯胺的工业生产始于1857年,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西方经济复苏对二苯基亚甲基二异氰酸酯(MDI)需求的不断增加,苯胺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很快,1988年世界苯胺的生产能力只有约1500kt/a,1996年增加到约2200kt/a,2000年达到约2970kt/a,产量达到约2400kt/a,目前生产能力已经超过3000kt/a。世界苯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和日本,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苯胺总生产能力的80%。2000年美国苯胺的总生产能力为791kt/a,约占世界苯胺总生产能力的26.8%,西欧苯胺的总生产能力为1252kt/a,约占世界苯胺总生产能力的42.2%,日本苯胺的总生产能力为307kt/a,约占世界苯胺总生产能力的10.3%。1999年和2000年世界苯胺的生产能力分布情况以及国外苯胺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分别见表1和表2所示。表 1 1999年和2000年世界苯胺生产能力分布情况国家或地区名称1999年2000年生产能力/ kta-1所占比例,%生产能力/ kta-1所占比例,%美国 78929.679126.8西欧95535.8125242.2东欧2509.42638.9日本2579.730710.3韩国823.1602.0印度451.7301.0中国2519.42307.7其它351.3371.2合计2662100.02970100.表2 世界苯胺主要生产厂家情况生产厂家名称生产能力/ kta-1生产工艺美国杜邦化学公司 148硝基苯催化加氢美国亨兹曼分公司220硝基苯催化加氢美国第一化学公司227硝基苯催化加氢美国巴斯夫公司105硝基苯催化加氢美国阿里斯德化学公司91苯酚氨解法德国拜耳公司242硝基苯催化加氢德国巴斯夫公司120硝基苯催化加氢英国亨兹曼-ICI公司400硝基苯催化加氢比利时巴斯夫安特卫普公司95硝基苯催化加氢比利时拜尔安特卫普公司108硝基苯催化加氢葡萄牙苯胺公司90硝基苯催化加氢瑞士朗沙化学公司30硝基苯催化加氢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114硝基苯催化加氢日本住友化学公司80苯酚氨解法日本聚氨酯公司50硝基苯催化加氢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公司45硝基苯催化加氢日本新日本理化公司18硝基苯催化加氢韩国韩洋-巴斯夫聚氨酯公司55硝基苯催化加氢韩国日本三井合资公司27硝基苯催化加氢印度斯坦有机化学品公司53硝基苯催化加氢捷克MCHZ公司105硝基苯催化加氢罗马尼亚Fagaras 综合公司25硝基苯催化加氢保加利亚Kombinat Dimitar公司15硝基苯催化加氢俄罗斯(4家合计)120硝基苯催化加氢巴西拜尔/Pronor公司22硝基苯催化加氢巴西Bann Quimica公司10硝基苯催化加氢中国吉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染料厂66硝基苯催化加氢中国辽宁庆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35硝基苯催化加氢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南京化工厂24硝基苯催化加氢中国甘肃兰州化工公司有机厂35硝基苯催化加氢近年来,由于苯胺产品的供求一直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一些苯胺生产厂家虽然加大了其装置的生产负荷,但产量仍然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开始对老生产装置进行扩建或改造,另外,一批新的生产装置也投入建设。1998年德国拜尔公司新增136 kt/a MDI 生产能力,所需苯胺由美国第一化学公司供应,为此,美国第一化学公司在得克萨斯州新建了一套114 kt/a苯胺生产装置,并于1998年投产,使其生产能力达到227 kt/a,二期工程预计2002年投产,届时生产能力将增加一倍;巴斯夫公司准备扩建其在美国的苯胺生产装置,计划生产能力增加1倍;另外,亨兹曼公司、巴斯夫公司将联合日本聚氨酯公司与中国合作在上海建设160 kt/a MDI生产装置,同时配套建设160 kt/a苯胺生产装置,计划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投产。拜尔公司也计划在亚洲建设世界级规模的MDI和苯胺生产装置,预计2005年世界苯胺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约3630 kt/a。2.2 消费情况世界苯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消费量约占世界苯胺总消费量的80。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中,MDI占消费的首位,消费量约占世界苯胺总消费量的80%,其次是橡胶助剂,约占苯胺总消费量的11%,染料和颜料约占3%,其它约占6%。1990-1997年,世界苯胺的年均消费增长率约为4%。近年来,随着全球MDI需求高速增长的拉动,世界苯胺的年均增长率有所增加,1997-2000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达到约5%6%。在苯胺衍生物的需求中,MDI需求增长最快,1990-199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1997-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约9%。由于MDI发展迅速,因此近年来国际市场苯胺的供应处于较为紧张的局面,尽管世界上苯胺主要生产企业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和提高生产装置的生产负荷,但产量仍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未来5年内世界MDI的需求量将以年均6%8%的速度增加,苯胺在MDI领域的消费量发展前景乐观。至于苯胺的其他衍生物,目前,由于世界上橡胶助剂的市场已步入成熟期,对苯胺的需求量将稳定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特种纤维对苯胺的需求量将有所增加,但由于其用量较小,所占比例不大,因此需求量不会很大;染料、有机颜料、医药以及农药化学品等行业对苯胺的需求量将呈下降趋势。2.2.1 美国美国是世界上苯胺最主要的消费国家,其消费量约占世界苯胺总消费量的30。19851997年美国苯胺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5.4,其中1985-1988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高达9.4%,1988-1992年由于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增长率仅为0.7%,1992年以来,随着全球MDI市场的转旺,苯胺的消费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1992-1997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6.5%,1997-2000年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0%。2000年美国苯胺的总消费量为723 kt,消费构成为:MDI占80.0%,橡胶助剂占11.0%,农用化学品占2.7%,染料和颜料占1.7%,特种纤维占2.5%,其他用途占1.1%。1999年和2000年美国苯胺的进口量分别为12 kt和5 kt,出口量分别为17 kt和26 kt,进口主要来源于西欧和日本以及南美地区等。预计2005年美国对苯胺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969 kt,2000年-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约为6.0%。2.2.2 西欧19881997年,西欧苯胺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4.4,1997-2000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增加到约6.0%,其中MDI的出口量和区内消费逐渐走强,而橡胶助剂、染料和颜料、农药等消费领域的增长缓慢,消费量几乎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平,有的还有一定的下降。目前,西欧已经成为全球苯胺消费量最大的地区, 2000年消费量达到约897 kt,消费构成为:MDI占80.0%,橡胶助剂占11.0%,农用化学品占2.0%,染料和颜料占3.0%,特种纤维占1.1%,其他用途占2.9%。1997年以前,西欧是世界上苯胺的主要进口地区,近几来,随着多套苯胺生产装置的建成投产,目前西欧苯胺的出口量已经大于进口量,出口去向主要是东欧和美洲地区。预计2005年西欧对苯胺的需求量将达到1076 kt,2000-2005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约为4.0%。2.2.3 日本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由于汽车和建筑保温行业用聚氨酯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之90年代初日本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日本苯胺需求量急剧增加,1995年市场需求量为225 kt,达到历史最高峰,随后由于国内经济衰退加之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MDI的年需求增长率大幅度减慢,橡胶助剂也因汽车工业的不景气,需求量逐年下降,医药领域供需基本平衡,染料和颜料的需求增长率减慢。因此1995-1998年日本苯胺消费呈现负增长的局面。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逐步消退,日本苯胺的出口量有所增加。2000年日本苯胺的消费量为218 kt,消费构成为:MDI占83.0%,橡胶助剂占7.0%,农用化学品占2.0%,染料和颜料占4.0%,特种纤维占1.5%,其他用途占2.5%。日本苯胺每年有约30 kt的出口量,出口去向主要是中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预计2005年日本对苯胺的需求量将达到约240 kt,2000-2005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约为2%。2.2.4 东南亚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消除,东南亚各国经济全面复苏,中国、印度经济的稳定发展,亚洲已经成为世界苯胺主要的消费地区之一,2000年亚洲(除日本外)苯胺的总消费量达到225 kt。根据国外权威机构预测,在未来5年内亚洲地区将成为世界苯胺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年均需求增长率将达到约17%,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5年对苯胺的总需求量将达到504 kt。从美国、西欧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苯胺的消费市场来看,MDI仍将是苯胺最主要的消费领域。世界上大型苯胺生产装置主要由MDI生产厂商控制,由于MDI生产的快速发展,将极大地促进苯胺消费的快速增长。在未来几年内,美国、西欧以及亚洲苯胺需求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以亚洲增长速度为最快。预计2005年世界苯胺的市场需求量约为2900 kt,其中美国、西欧及亚洲的需求量为2789 kt,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96%。3 国内生产和市场分析4、5、63.1 生产情况我国从1953年开始由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采用硝基苯铁粉还原法生产苯胺,20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开发硝基苯催化加氢生产苯胺的工艺技术,1978年江苏南京化工厂在国内率先建成了我国第一套采用硝基苯催化加氢法生产苯胺的千吨级工业生产装置,1986年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染料厂采用该法建成投产了一套年产20kt苯胺生产装置。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前,由于我国苯胺生产企业少,装置规模小,产量低,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90年代以后,由于全国各地纷纷扩建或新建苯胺生产装置,使得我国苯胺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产量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苯胺的生产厂家有2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290kt/a,总产量约为180kt,生产工艺主要采用硝基苯催化加氢法,其中生产规模在20kt/a以上的企业有4家,生产能力合计为152kt/a,约占全国苯胺总生产能力的53%;生产规模为10kt/a的生产企业有10家,生产能力合计为100kt/a,约占全国苯胺总生产能力的35%,其它规模的生产能力合计为34kt/a,约占全国苯胺总生产能力的12%。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染料厂年产66kt/a苯胺生产装置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苯胺生产装置。目前我国苯胺的主要生产厂家情况见表3所示。表3 我国苯胺主要生产厂家情况生产厂家名称生产能力/kta-1 备注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染料厂66拟扩建到116kt/a辽宁庆阳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国营第375厂)27甘肃兰州化学工业公司有机厂35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南京化工厂10河北冀中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河北邯郸滏阳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0河南开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浙江宁波海利化工有限公司10重庆长风化工厂10江苏盐城新浦化工集团公司10江苏南京四力化工有限公司10拟扩建至30kt/a江苏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磷肥厂10山东胶南化肥厂8山东青岛恒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5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3山东胜大集团化工厂3湖北武汉燕江化工厂3江苏南京电化厂2江苏南京江东化工厂1河南开封化工厂4江苏东南(常州)化工集团公司5湖南邵阳化工总厂-重庆川染化工总厂-近年来,由于我国聚氨酯工业对主要原料MDI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纷纷与中国有关企业合资新建大型MDI生产装置,亨兹曼公司、巴斯夫公司将联合日本聚氨酯公司与中国合作在上海建设160 kt/a MDI生产装置,同时配套160 kt/a的苯胺生产装置,计划2002年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投产。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染料厂计划在2002年将该厂现有生产能力扩建至116 kt/a,届时,该装置将成为亚洲第二、我国第一大的苯胺生产装置。此外,江苏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磷肥厂拟将其苯胺生产能力扩建到30 kt/a,计划在2002年实施。3.2 进出口情况由于我国苯胺的产量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因而每年都得进口,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苯胺也有少量出口。近年来我国苯胺的进出口情况见表4所示。表4 近年来我国苯胺的进出口情况 kt年份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1-4)进口量 11.66.55.54.86.57.510.420.3出口量 10.51.21.40.90.70.33.3 消费现状及市场预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苯胺的消费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1993年我国苯胺的消费量约为100kt ,比1980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率为11.8%,1999年我国苯胺的消费量为148.4kt ,2000年达到177.9kt 。我国苯胺的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主要用于橡胶加工助剂、染料及有机颜料、医药以及有机中间体的生产方面,1999年我国MDI消费苯胺的量仅占苯胺总消费量的12%,2000年约占18%。(1)MDI 目前,我国MDI基本上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的实际需求,2001年我国MDI的产量约为19kt ,总消费量为134 kt,进口量约为115 kt,占国内当年MDI总消费量的约86%。目前我国MDI的生产厂家主要有山东烟台万华集团公司,生产能力为20 kt/a,计划扩至40 kt/a,另外,亨兹曼、巴斯夫公司和日本聚氨酯公司将同中国企业合作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兴建160 kt/a MDI生产装置,同时配套建设240 kt/a硝基苯和160 kt/a苯胺生产装置,预计2004年投产。2000年我国MDI消耗苯胺约32 kt,预计2005年对苯胺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33 kt/a,其中仅山东烟台万华聚氨酯集团有限公司MDI生产装置就需求苯胺约35 kt/a,2000-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33.0%。(2)染料和颜料 染料和颜料及其中间体是我国苯胺传统的消费领域,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苯胺的主要消费去向。我国以苯胺为原料合成的染料有酸性、碱性、阳离子、直接、分散、活性、还原、冰染、油溶染料、功能性染料共十大类几十个品种,其中以靛蓝和色酚AS消耗苯胺的量最多。但我国染料工业生产厂家多,布局分散,中低档产品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激烈,压缩中低档产品的生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及品种结构将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因此,染料及有机颜料对苯胺需求量的增长幅度不会很大。2000年我国染料和颜料行业共消耗苯胺约24 kt,预计2005年对苯胺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0 kt,2000-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4.6%。(3)橡胶助剂 橡胶助剂是我国苯胺的另一个主要消费领域。由苯胺合成的橡胶加工助剂有橡胶促进剂及防老剂两大类。近年来,由于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橡胶加工助剂的需求量增长很快,产量已从1990年的43.7 kt增长到目前的约100 kt。在需求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产品结构也得到相应的调整,萘胺类防老剂及噻唑类促进剂生产比例逐渐降低,高效、低毒、低污染的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及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新品种不断得到发展。萘胺类防老剂在国外许多国家早已被禁止使用。但目前我国萘胺类防老剂的产量仍占20%左右,而国外已经大量使用的对苯二胺类防老剂在我国的产量仅占约30%左右。因此调整防老剂的品种结构,逐步减少并最终淘汰萘胺类防老剂的生产,增加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生产比例将是我国防老剂今后发展的重点内容,因此,对苯胺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2000年我国橡胶助剂消费苯胺约31 kt,预计2005年对苯胺的需求量将达到约40 kt/a,2000-2005年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5.2%。(4)医药 医药工业是我国苯胺的主要消费领域之一,主要用于生产N-乙酰苯胺。目前我国N-乙酰苯胺生产能力约为3.0万吨/年,年产量约为2万吨/年,消耗苯胺约1.5万吨/年。另外,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安乃近等的中间体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生产也消耗一定量的苯胺。2000年我国医药行业共消耗苯胺约16.6 kt/a,预计2005年对苯胺的需求量将增加到约25 kt/a,2000-2005年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8.5%。(5)农药 在农药上,苯胺主要用于合成2,6-二乙基苯胺,进而生产除草剂甲草胺和丁草胺等。此外,以苯胺为原料还可生产杀菌剂敌克松、敌锈钠,杀虫剂三唑磷、哒嗪硫磷等。目前我国2,6-二乙基苯胺的生产能力约为1.3万吨/年,消耗苯胺约7000吨/年,甲草胺、丁草胺的生产能力已经超过10 kt/a,生产能力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要,今后需求量不会增加反而有下降的可能。2000我国2,6-二乙基苯胺及其它农药品种对苯胺的需求量约为8 kt/a,预计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约10 kt/a,2000-2005年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4.6% 。(6)有机中间体 以苯胺为原料生产的大宗有机中间体主要有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环己胺、氟苯、对苯二酚、乙酰乙酰苯胺、对氨基苯磺酸等。目前我国环己胺生产能力近30 kt/a,产量约25 kt,消耗苯胺约27 kt,对苯二酚生产能力约5 kt /a,产量约4 kt /a,消耗苯胺约500 t/a,加上其它品种消耗的苯胺量,2000年我国有机中间体对苯胺的消耗量约为64.7 kt/a,预计2005年需求量将达到约75 kt,2000年-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 3.0%。加上苯胺在其它方面的消费量,2000年我国苯胺的总消费量约为 177.9 kt,预计2005年我国对苯胺的总需求量将达到约315 kt,2000-2005年间的年均消费增长率为12.1%。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尽管近年来我国苯胺的生产技术、生产能力和产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我国苯胺生产厂家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技术现代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差;多数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加上原料氢气供应不足以及下游产品销势不旺等原因,使得苯胺装置开工率低;另外对苯胺生产中的废水、废气处理力度不够。这些问题若不引起重视,势必会影响我国苯胺今后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后,苯胺生产企业将面临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装置规模在20kt/a以下的企业将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面对中国苯胺行业存在的不利因素,如何提高国产苯胺的市场竞争力,占领稳定的国内市场并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特别是亚洲市场,是摆在我国苯胺生产企业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国苯胺行业的发展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苯胺工业也将国际化,因此我国苯胺工业应立足国际市场和技术水平开展工作,首先要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走出国门。亚洲拥有苯胺的生产装置相对较少,仅日本、韩国、印度等少数国家建有生产装置,且韩国、印度的生产规模都很小,主要为MDI配套生产,每年都需进口大量的苯胺,因此应瞄准亚洲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增加出口量。建议国内有关生产企业尽快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扩大出口,特别是依据地理上的优势,努力争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亚洲市场,以保证我国苯胺工业健康稳定发展。(2)加大苯胺下游产品的开发或调整力度,促进苯胺的消费。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对聚氨酯需求增长很快,目前国内MDI需求量的85%以上依靠进口,年进口量达到100kt以上,因此国外许多MDI生产厂家采取各种措施,增加MDI在我国的销售量,抢占中国市场,并计划在中国投资生产大规模的MDI生产装置,一旦世界级规模的MDI建成投产,我国20kt/a MDI的小生产装置在成本、质量、技术等方面根本无法与其竞争,如果不进行规模化改造,将面临很大的困难。一旦国内MDI受到冲击,则苯胺生产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应采用一定的措施,尽快扩大MDI的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以促进我国苯胺生产与需求的发展;对苯二胺类防老剂的主要中间体对氨基二苯胺,传统生产工艺是采用苯胺与对硝基氯化苯缩合,而目前开发的清洁、低成本工艺则采用硝基苯与苯胺缩合。我国橡胶助剂企业应加大该技术的开发力度,以增加对苯胺的消耗量。另外导电型聚苯胺及N-苯基马来酰胺等苯胺下游产品在我国也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3)我国苯胺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东北地区,随着国内染料和颜料逐渐向西南和华中地区转移,西南与华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工业级氧化镁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工业电焊帘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智能充电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光储一体化技术在沿海地区电力调峰中的应用分析
- Unit 3 Family ties Starting out教学设计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Unit 7 Speaker's Corner说课稿-2023-2024学年小学英语3A新概念英语(青少版)
- 2025年功能性饮料在健身APP推广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远程医疗如何推动2025年偏远地区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报告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专题一第10课四、《邮件合并》说课稿
- 4.1 交通运输 教学设计-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2025年专转本计算机真题答案
-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凿岩台车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机械拆除与人工拆除配合方案
- 高中英语新课标3000词汇表(新高考)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高清版)DZT 0301-2017 海洋地质图图例图式及用色标准
- 优化方案数学必修一
- 读书分享会冰心《去国》
- 光缆改道施工方案
-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