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空调专业知识试题.ppt_第1页
2008空调专业知识试题.ppt_第2页
2008空调专业知识试题.ppt_第3页
2008空调专业知识试题.ppt_第4页
2008空调专业知识试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注册考试空调专业知识试题解析 上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 8119 5级洁净室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要求 应是下列哪一项 A 漏光法 B 漏风量测试 抽检率20 C 漏风量测试 不得少于1个系统 D 按高压系统进行漏风量测试 全数进行答案 D参见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 2002第6 2 8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 8120 针对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室内运行参数 有的城市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夏季的室内温度一律不允许低于26 其根本原因 应是下列哪一项 A 为了保证达到健康空调效果 B 为了培养人们的节能意识 C 为了度过电能紧缺的时期 D 为了修改空调设计规范打下基础造成现状的原因分析答案 B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暖通空调研究所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4 8121 空调房间的冬季热负荷计算 应该按照下列哪一项进行 A 按不稳定传热简化计算 B 按夏季的冷负荷加以修正 C 按谐波反应法计算 D 按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答案 D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2 16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5 8122 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 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空气的干球温度等于其湿球温度 B 空气的湿球温度等于其露点温度 C 空气的干球温度高于其露点温度 D 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 答案 C参见 教材 第三章第一节第309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6 8123 风机盘管机组 宜按机组额定风量的比例设置高 中 低三档风量 下列哪一选项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A 1 0 75 0 5 B 1 0 75 0 45 C 1 0 60 0 4 D 1 0 5 0 3答案 A参见 风机盘管机组 GB T19232 2003第5 1 5 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7 81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了空调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限值 所规定的两管制热水管道数值不适用的热水系统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 风冷热泵热水系统 B 水源热泵热水系统 C 燃气锅炉热水系统 D 燃气直燃机热水系统答案 D参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3 27条说明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8 8125 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 应进行测定和调整 试问 实测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偏差值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 10 B 15 C 20 D 25 答案 B参见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11 3 2条第2款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9 8126 某办公楼采用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 系统配置粗 中效过滤器 为两管制的变风量系统 为使其符合有关节能标准 系统的风机全压应选下列哪一项 A 不大于1300Pa B 不大于1200Pa C 不大于1000Pa D 不大于900Pa答案 B参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3 26条说明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0 8127 更容易发挥变冷媒流量多联机节能效果的空调系统 是下列哪一项 A 宾馆连续运行的系统 B 办公楼间歇运行的系统 C 频繁起停的系统 D 需要较长输送距离的大型建筑的空调系统答案 A参见 教材 第345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1 8156 关于空调风系统控制其输送能耗的主要措施 应是下列哪几项 A 控制合理的作用半径 B 控制合理的管道系统的流速 C 风机采用三角皮带传动方式 D 定期清理过滤设备答案 A B D参见 教材 第497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2 8157 建筑物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 建筑围护结构通过传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的计算中 有关计算温度取值错误的是下列哪些选项 A 外窗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B 屋面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 C 外墙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 D 邻室为非空调区的楼板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答案 C D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2 4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3 8158 下列关于风机盘管机组静压的表述 哪些是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A 风机盘管机组的静压指在额定风量时 送风克服机组自身阻力后 在出风口处的静压 B 低静压机组指机组在额定风量时 在出风口的静压为0或12Pa的机组 C 高静压机组指机组在额定风量时 在出风口的静压不小于30Pa的机组 D 高静压机组指机组在额定风量时 在出风口的静压不小于50Pa的机组答案 A B C参见 风机盘管机组 GB T19232 2003第3 6 3 7 3 8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4 8159 冬季空调采用喷口送热风时 气流会向上弯曲 下列哪些叙述是错误的 A 送风温差越小 则弯曲程度越大 B 送风速度越大 则弯曲程度越大 C 送风口直径越小 则弯曲程度越大 D 送风速度越小 则弯曲程度越大答案 A B C参见 教材 第377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5 8160 关于空调水系统的说法中 下列哪些是正确 A 二次泵变流量系统的盈亏管上不能设置任何阀门 B 带有开式膨胀水箱的水系统均为开式系统 C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须设置压差控制的旁通电动阀 D 内区的空调房间应采用四管制系统答案 A C参见 教材 第441页 2008年注册考试空调专业知识试题解析 下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7 8219 某宾馆的会议区有多个会议室 其中一间100人会议室采用了一台3000m3 h的新风空调箱供应新风 但室内与会人员仍感到气闷 反映新风不足 分析引起新风量不足的首选因素 是下列何项 A 新风系统用了中效过滤器 B 新风送风道过长 C 室内未设置排风系统 D 室外气温过高答案 C参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3 6条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3 17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8 8220 舒适性空调房间的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中 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可不计算人员形成的冷负荷 B 可不计算通过地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C 可不计算通过内墙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D 可不计算通过屋面传热形成的冷负荷答案 B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 2003第6 2 2 6 2 9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19 8221 将低压饱和蒸汽喷入空气中 并控制喷入蒸汽量 不使空气超过饱和状态时 空气状态的变化过程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 等焓加湿 B 等焓加热 C 等温加湿 D 等湿加热答案 C参见 教材 第308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0 8222 判断一幢建筑是否节能 采用的判断应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 该建筑是否应用了地源热泵 B 该建筑全年单位面积平均能耗 C 该建筑空调采暖负荷大小 D 该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是否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答案 B参见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0 5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1 8223 公共建筑空调冷 热水系统采用二次泵系统的条件 应为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悬殊 当采用二次泵系统时 对各个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的具体判据是下列何项 A 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90kPa B 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70kPa C 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50kPa D 各环路压力损失相差数值大于30kPa答案 C参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3 18 条说明 50kPa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4 4条说明 100kPa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2 8224 设计离心式制冷机机房的要求中 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应考虑机房设备安装孔与运输设备的预留 B 应设置给水 排水设施 C 应有良好的室内通风设施 D 机房的隔墙应为防爆墙答案 D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7 8 1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3 8225 空调系统的组合式空调机器构造如图所示 如投入使用后 风量 风压均满足要求 但排水管中的凝结水不能有效排除并进入了风机段 其原因是下列何项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4 A 排水管直径太小 B 排水口位置偏高 C 风机的负压偏小 D 机组的排水管管口直通机房答案 D参见 教材 第358页 暖通设计规范 第6 4 8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5 8226 某办公大楼的空调水系统的空气源冷水机组 冷水循环泵和膨胀水箱均置于建筑的最高屋面上 系统调试时 冷水循环泵和供回水管路的振动很大 分析产生的问题的原因 是下列选项的哪一个 A 循环泵的扬程选择过高 B 循环泵的流量过大 C 循环泵与膨胀水箱距离过大 D 供 回水管路中有空气答案 D参见 教材 第452页 图3 8 19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6 8227 成都市某建筑空调系统 选用了额定参数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新风空调机组 该市的冬季和夏季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分别为1 和31 6 当机组风量 以及空调冷 热水的供水温度和流量都满足该机组额定值时 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机组的供冷量小于额定供冷量 B 机组的供热量小于额定供热量 C 机组的夏季出风温度低于额定工况时的出风温度 D 机组的冬季出风温度低于额定工况时的出风温度答案 A参见 组合式空调机组 表4试验工况 新风机组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7 8254 对空调工程水系统的阀门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正确的做法是下列哪几项 A 对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门全部检查 B 对工作压力大于1 0MPa的阀门 按总数的20 检查 C 对不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和工作压力 1 0MPa的阀 按总数的10 检查 D 对不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阀和工作压力 1 0MPa的阀 不做检查 在系统试压中检查答案 A B D参见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第9 2 4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8 8255 关于夏季空调房间的计算散湿量的组成描述 正确的应是下列哪几项 A 包括了室内设备散湿量 B 包括了室内人员所需新风的散湿量 C 包括了室内人员的散湿量 D 包括了室内各种液面的散湿量答案 A C D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2 13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29 8256 一般全空气空调系统不宜采用冬夏季能耗较大的直流 全新风 空调系统 但是在 个别情况 下应采用直流 全新风 空调系统 个别情况 是指下列哪几项 A 室内散发有害物质 以及防火防爆等要求不允许空气循环使用 B 夏季空调系统的回风焓值高于室外空气焓值 C 系统服务的各空气调节区排风量大于按负荷计算出的送风量 D 各空调区采用风机盘管 集中送新风的系统答案 A B C D参见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3 13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0 8257 当风量 进风参数及冷水供 回水温度保持不变时 关于表冷器析湿系数的说法 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析湿系数越大 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系数越大 B 析湿系数越大 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大 C 析湿系数越大 表明表冷器的热交换系数越小 D 析湿系数越大 表明表冷器的接触系数越小答案 A B参见 教材 第356页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1 8258 严寒地区冬季使用的空气加热器 哪些防冻措施是正确的 A 设置空气预热器 其水路上不设置自动调节阀 B 新风入口设密闭多叶阀或保温风阀 其启闭与风机的开停连锁 C 设置热水调节阀与风机同时启闭的连锁装置 D 热水调节阀设最小开度控制 并在必要是加大开度答案 B D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2 8259 公共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时 正确的设计选项应是下列哪几个 A 空调冷 热水系统各环路之间的阻力相差大于50kPa时 应采用二次泵系统 B 空调水系统的定压和膨胀 宜采用落地定压 膨胀补水装置 C 空调冷水泵的扬程一般不超过36m 效率不低于70 D 严寒及寒冷地区的空调热水系统的热水补水泵 宜设置备用泵答案 A C D参见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第5 3 18 5 3 27条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4 4 6 4 11 6 4 13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3 8260 某空调房间 恒温精度为20 1 房间长 宽 高分别为5m 4m 3 6m 采用单侧上送风 同侧下回风方式 送风射流相对贴附长度x d0为40 下列哪几个气流组织设计是错误的 A 送风射流的阿基米德数Ar 0 003 B 送风射流的轴心温差 tx 0 8 C 送风温差为7 D 空气调节换气次数为3次 h答案 A D参见 教材 第377 376页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第6 5 7 6 5 8条 2010 9 4 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传聚 34 8261 公共建筑设计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时 新风不宜经过风机盘管后再送出 其原因应是下列选项的哪几个 A 风机盘管不运行时 易造成该房间的新风不足 B 风机盘管低转速运行时 易造成该房间的新风不足 C 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