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_第1页
新版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_第2页
新版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_第3页
新版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_第4页
新版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作业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会读、会写“送”“婆”“绿”等8个生字,会读“盲”“呵”“滋”等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心”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新偏旁“心”字底,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教学素材】X k B 1 . c o m1.歌曲蝈蝈和蛐蛐。2.介绍蝈蝈的资料。3. 蝈蝈的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w W w .x b 1.c o M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邻、送、婆、童”四个生字。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在朗读中感知诗歌大意,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3.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和读书习惯,感受诗歌中孩子的快乐、善良、纯真、美好。教具准备电子白板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读好课题,激发朗读热情1. (板书:目) “目”就是眼睛。是啊,我们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让我们看到红的花,绿的树,眼睛让我们看到清澈的小溪,湛蓝的天空,茂密的山林,空旷的原野。(配图)(课件出示2)2. 可是,有这样一位婆婆,她眼睛看不见了,出示:“盲婆婆”,多可怜哪!读词语“盲婆婆”。两个“婆”字在一起组成“婆婆”的时候,第二个可以读成轻声,这样听起来就更亲切、更舒服了。(课件出示3) (板书:盲婆婆 )3.我们来看看“婆”这个字怎么写。(课件出示4)它是什么结构?上下各是什么字?这两个字在一起变成“婆”的时候,书写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数一下笔顺,教师范写,学生书空。写完后教师指导书写注意点:“婆,上也扁,靠紧凑;下也扁,头短缩;一横伸长托上面。”4. 不过有人给她送东西来了!出示:“送给”、“的”。什么呀?出示蝈蝈图:“蝈蝈”。(课件出示5)(板书:蝈蝈)那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蝈蝈呢?指名回答(绿色的蝈蝈)。师介绍蝈蝈:蝈蝈是一种身体绿色,能发出清脆声音的昆虫。5.补全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齐读课题。二读准字词,夯实朗读基础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为什么要送蝈蝈给隔壁的“盲婆婆”呢? 小朋友读了儿歌就知道了。现在捧好课文,挺直胸膛,读一读这首儿歌吧!朋友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课件出示6)2.再读课文,读准字词(1)想读好这首儿歌吗?大家再来读一读,这一次,小朋友们要在儿歌中划出课本中要求我们掌握的生字和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并且把它们多读几遍。争取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2)有什么字不认识或读起来有困难的字吗?可以让老师来帮助你。(3)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这些字谁读得又正确又响亮,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出示课文后的生字)(课件出示7)盲 滋难领 呵 淌 波 咯(二类字)婆 绿 邻 居 替 送 忘 童(一类字) 咱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准,记得多!(学生练读)你已经熟悉了哪些生字宝宝呢?谁来读一读?(学生读,教师相机渗透每个字的音、形、义上的重点,刚才学生提出的难读难解的生字注意多加指导。)(4)检查词语的朗读。(课件出示8)盲婆婆 蝈蝈 绿色 邻居歌声 难忘 童年 往日指名当小老师领读,齐读。过渡:刚才这些词语,小朋友读得很准确,学了这几个词语以后,你能把课文读得更好吗?三读顺句子,突破朗读难点把这些词放到句子中像刚才一样去读,那句子也一定会特别好听。,咱们一起来听听,师配乐范读课文。(课件出示9)现在你们也来学着这样读一读,注意读顺儿歌中的每一句话,将诗歌读得美一些哟!(学生朗读。教师在行间聆听,重点了解第三小节的朗读情况)老师刚才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小朋友们用心的读书声!有没有觉得哪段课文比较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如果有,教师相机指导。如果学生提不出,老师就重点指导第三小节的朗读。)(课件出示10)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板书:领 看到 清波)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板书:带 想起 欢乐)这一小节是两个比较整齐的长句子,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示意“/”处的停顿)大家来学着老师读一读吧!咱们分男女生分别比赛读读这两句,看谁读得更棒!教学“您”。儿歌中把谁称为“您”呢?为什么要这么称呼?瞧,“您”由“你”和“心”组成,“你”在我“心”上,是对“你”的尊重和喜爱呢!生活中你还可以称呼谁为“您”呢?(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给出相应的语境让学生来接话。如,早上我们遇到老师,会说您好)小朋友亲切地称婆婆“您”,婆婆可高兴了!瞧,她笑得多开心啊!(贴出婆婆微笑的图片)(课件出示11)咱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小节吧!(课件出示12)最难读的一段,小朋友们能读得这样流利,这样好听,这是大家认真和努力的结果,老师相信,其他的小节大家一定能读得同样棒!四读通课文,感受朗读快乐蝈蝈的到来让盲婆婆的脸上笑开了一朵花。现在,让我们都来做儿歌中的小朋友,用我们的朗读,给盲婆婆送蝈蝈去吧!(齐读诗歌)五指导写字,养成良好习惯听到同学们动听的读书声,课文里的生字很想跟我们交朋友。看,它们是谁?1. 了解笔画笔顺。2. 交流识记字形。3. 描红,仿写,展评。4. 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课外作业新设计 1.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给盲婆婆送蝈蝈。()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2.把这个儿童诗编成一个小故事,自己试着讲一讲。 3.回家带着表情把诗歌读给父母听。参考提示:1. 依次是:3-4-1-2 2.提示:这是一首叙事的儿童诗,故事性比较强。指导学生先发挥想象,补充事情发生的原因和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把故事编得生动、完整些。3.提示:可以设计动作,带上表情,要读的明快,读出情趣。读完让爸爸妈妈评一下自己读的怎么样。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写“绿、居、替、忘”2个生字,积累叠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理解诗歌内容,教育学生要奉献爱心,主动关心、帮助残疾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激发兴趣1.(课前板书好: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有趣的儿童诗齐读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2真了不起,两个轻声一下子都读准了,我还想再听一遍,齐读。3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后体会一下眼睛看不见的感觉,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14)出示练习:邻居家的盲婆婆看不到_,也看不到_,她感到_。二民主导学,读背诗歌(一)过渡1师设置情境: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红红的太阳,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过美丽的鲜花了,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除了孤独还是孤独。可是今天,盲婆婆不一样了,她怎么样了?你们瞧!(课件出示15)指导观察人物的表情、神态。你能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盲婆婆吗?(热情的、和蔼的、乐观的、开心的等)。2师:今天,盲婆婆的确是非常开心,你知道盲婆婆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请请大家轻轻地把语文书打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再告诉老师。(二)学习第一小节1.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小节(课件出示16),思考:你能体会到小作者的怎样的心情?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乐呵呵、喜滋滋)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2.自主学习 学生自由读文,思考。3.展示交流 (1)指名读第一小节,同学互评指导朗读,读出快乐。(2)指名回答体会到快乐、喜悦的心情,是从乐呵呵和喜滋滋两个词中体会到的。像这样的表示高兴的词,还有喜洋洋、笑嘻嘻、乐滋滋、笑眯眯等。(课件出示17)(3)同学们,小朋友高高兴兴地把蝈蝈送给盲婆婆,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可能会回答出“有爱心、关心残疾人”等)(板书: 画出一颗爱心 )(三)学习第二小节1这是一只绿色的、会唱歌的蝈蝈,小朋友多么想让盲婆婆马上看见这只蝈蝈啊!他一边跑一边喊起来(出示课文第二小节)(课件出示18)2指导朗读(指名赛读谈感受。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可读出急切、高兴、得意、尊敬等不同情绪,教师可相机进行点拨)3师:平时,小朋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4学写生字“替”。 (课件出示19)数笔顺,读帖、临帖、观察、对照。读到这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有爱心的孩子。)(强化“有爱心”这个主题)(四) 学习第三小节1过渡:盲婆婆有小朋友的陪伴,有蝈蝈的陪伴再也不孤单了。你们听, 蝈蝈唱着动听的歌,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课件出示20),引读:歌声,看到。歌声,想起)2理解第一句:(1)师;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溪流淌的清波)出示课件。(2)师引导想象:歌声把盲婆婆领进田野还会看到什么呢?师: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课件出示21)填空:歌声会领您走进公园,看到 。歌声会领您走进草原,看到 。歌声会领您走进大森林,看到 。歌声会领您走进教室,看到 。歌声会领您走进,看到 。(3)指导朗读:歌声带着盲婆婆走进这么多美好的地方,她的心情怎样?(开心)能把盲婆婆快乐的感觉读出来吗?3理解第二句:师引导想象;蝈蝈美妙的歌声不仅把盲婆婆领进了田野,还把盲婆婆带回了?(童年,想起)盲婆婆她小时候也和我们小朋友们一样,天天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她们会玩些什么呢?4引导配合朗读第三小节。(五) 学习第四小节(课件出示22)1师:读到这儿,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希望盲婆婆能享受到美妙的生活。就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吧。2引读第四小节:婆婆,婆婆,。您听,。3认识省略号:(课件出示23)师:这里有个点,这是什么符号呀?谁知道?(省略号)师:这是省略号,省略了蝈蝈的叫声。三归纳总结,升华情感1出示插图,分别指着盲婆婆和小朋友,(课件出示24)盲婆婆是(幸福的、快乐的、年轻的)因为有爱与她相伴。此时的小朋友也是(幸福的、快乐的)因为他付出了爱。也许他就是你、就是我、就是(板书:因为、所以)希望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板书:爱心)那世界将充满着幸福和快乐。联系生活谈感受:学到这里,你觉得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做呢?(我们要关心残疾人。我们要关心老人。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学习生字:绿 居 替 忘(课件出示25、26)1出示生字,认读。 2提问:你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师范写,生书空。4描红、临写,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5评价学生的字。6. 根据老师的指导,再对照、修改、书写。课外作业新设计课下帮助老人或者残疾人做一件事,做完后写下你的心理感受。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领 看到 清波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课后反思1.在教学中,我以读贯穿,抓住“盲”展开教学,突出婆婆因“盲”间隔 了与五彩世界的交流,生活也因此灰暗而寂寞。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我”送的这只蝈蝈对盲婆婆的重要意义。并且体会到体会帮助别人,特别是残疾老人,自己的心情是快乐的这种情感,从而引领学习全文。2.在语境中学习语言。充分利用插图来理解课文,用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来思考理解他们此时的心情。通过观察插图,孩子们了理解“乐呵呵”、“喜滋滋”的意思,还积累了很多叠词。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蝈蝈的歌声还会把婆婆带到哪?”用这样的句式说话,使学生与文本感情的一同升华,也对学生口语表达进行了训练。3.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第二课时结合读好“歌声会歌声会”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注意盲婆婆的表情,激发学生想象:盲婆婆听着蝈蝈欢乐的叫声,仿佛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一是“看到”,让盲婆婆感受现实生活的情趣;二是 “想起”,让盲婆婆重新感受童年的美好生活。同课异构创新教案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设想: 本课围绕“读”,五步导学,共包括五大板块。先谈体验,引同感,教读课题,酝酿情感。然后初读课文,系统地随语境识字,交流学习。再分段读文,落实朗读要求,读流利、读完整,感知大意。接着问题导读,理解内容,理解诗意。最后再整体配乐诵读,升华情感,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教学过程:一教读课题,适时识字。1. 揭题:请小朋友们试着回去闭上眼睛,此时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着急、难受、害怕)那要是一个人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中,那她会怎样呢?(孤单、寂寞、难受)2.解题:“盲”这个字,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盲”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目表示眼睛,眼睛“亡”,也就是说眼睛看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人就称为“盲人”。 “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两个字在一块时,后面一个要读轻声,跟老师一起读。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呢?对了,婆婆是女的,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妈妈、姐姐、妹等)。观察一下,婆下面的“女”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空,注意,下面的女要摆得稳,关键就是要写好这个长横。3. 读题: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童诗,讲的就是一位见不到光明的婆婆的故事。来,跟老师齐读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再来一遍。二初读课文,语境识词。1.自读要求:(1)借助拼音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生字多读几次。(2)标出小节号,小组内合作朗读,互正音,交流各小节中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2.自由读文:轻轻打开书,开始读吧。3.展示交流: (1)检查生字词认读:邻居 绿色 蝈蝈 歌声 童年 难忘 往日 老师以多种方式指导读正确。如:开火车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2)开展难读字辨析:老师要来检查你们的小组学习情况了,敢挑战吗?区别“邻”和“领”:这两个字字型很相似,但读音却有区别。“邻”是前鼻音,而“领”是后鼻音。区别“您”和“你”:“您”这个声母是门洞“n”,韵母也是前鼻音。下面,小朋友就把读得不熟练的多读几遍,看谁记得牢,读得准。(3) 交流难懂词意思:出示课文句子,结合上下文,引导学生理解“邻居”“喜滋滋”“乐呵呵”等词语。三.分读段落,感知大意。 1.这么难的生字都读会了,那课文也应该难不倒你们吧,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一人读一个小节。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认真倾听哦!指名四人分段读,其它人注意倾听。2.读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一起来跟老师读读,注意把准诗的节奏。 3.课文读文了,那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导读课文,升华情感。1.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说说为什么送给盲婆婆一只绿色的蝈蝈?蝈蝈真的能给盲婆婆带来快乐吗?2.展示交流一: (1)看图,说说小男孩送出蝈蝈时,他的心情怎样呢?盲婆婆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2)看书上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述这幅场景的呢?自由地去读读这一自段。 (3)小男孩带了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呢?(绿色、会唱歌、可爱) (4)这么可爱的蝈蝈你们舍得送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5)可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把它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他愿意吗?从哪儿读出来。 (6)像“乐呵呵”“喜滋滋”这样的表示开心的词还有吗?笑眯眯、笑哈哈、笑嘻嘻、喜洋洋、乐呵呵等,就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这些词语吧。 (7)送出蝈蝈时,小男孩看到婆婆满脸的笑容,自己也快乐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第一小节,读出他们的快乐。3.展示交流二: (1)小朋友高兴地把会唱歌的蝈蝈送给了盲婆婆,还有满肚子的话要对婆婆说呢,瞧他都说了什么了?请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2)听了他们的朗读,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吗?平时,小朋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新|课 |标|第 |一 | 网 (3)他会做许多事来解除盲婆婆心中的寂寞。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着盲婆婆。他知道蝈蝈能帮婆婆消除寂寞,我们一起来读一下。4.展示交流三: (1)蝈蝈唱着歌,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配乐读。 (2)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 (3)盲婆婆也想起了许多美好的事情。她小时候都会有哪些欢乐呢?(4)盲婆婆看不见东西,可诗中为什么说“看见小溪流淌的清波”呢?(5)听着蝈蝈动听的歌声,婆婆还会来到哪些地方呢?想一想,能试着填填吗?歌声会_,_。(6)婆婆心中不再寂寞,孤独。因为蝈蝈的歌带她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读一读。5.展示交流四:(1)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欢乐的生活。可是她的眼睛是看不到光明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2)这里有六个点,谁知道?认识省略号。(3)这“咯咯”是什么呢?谁能读好最后这一句。五整读课文,课堂小结http:/ /www .(1)齐读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是呀,重要我们奉献出一点爱,快乐的人将会更多,世界将更加美好。(2)配乐诵读,指导背诵。精彩片段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精彩导入教学片段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读课题。生读。老师:再看课题,通过上课的学习,你知道这个“盲”是什么意思?学生:就是眼睛看不见的。学生:什么也看不见了。学生:就是眼睛瞎了。老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后体会一下眼睛看不见的感觉,做了吗?学生:做了。老师:说说你的感觉。学生:我蒙上眼睛早上起来刷牙,找卫生间撞到了墙上。学生:我在家门口,听着车子的声音很害怕,不敢出去。学生:我试着拍皮球,皮球老是逃走。学生:吃饭的时候,我看不见菜,都要爸爸妈妈帮我。老师:蒙上眼睛做事,你觉得怎么样?学生:觉得很难受。学生:什么也看不见。老师:心里是什么感受呢?学生:很不开心。学生:我的心里很难受。老师:除了难受,还有什么想法?学生:我很无聊,什么也做不好。老师:你看,小朋友才蒙了一会儿时间,就这里出错,那里出错,做起事情来那么嘛烦。可是有一位老婆婆,她眼睛长期看不到光明。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出示练习:邻居家的盲婆婆,孤零零地住在小屋里,看不到 -_,看不到_,也看不到_,她感到 _。学生:她看不到路怎么样走,她感到非常难受。老师:盲婆婆在家里生活很不方便。先和同桌小朋友说说。学生:我想他过马路,都要人陪,很不方便。老师:是啊,像她这样只能少出门,几乎整天都只能呆在家里。学生:他不能看电视,生活很无聊,她一定很寂寞。老师:对啊,现在我们家家都有电视,但盲婆婆连电视都不能看,多苦闷啊!今天我们就给这位苦闷的盲婆婆送去一只绿色的蝈蝈。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学资料备课资料1. 简介蝈蝈。 无脊椎动物,昆虫类,一般指螽斯科包括中华螽斯在内的一些善鸣的雄虫。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体,翅发达或不发达或消失。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蝈蝈具有发达的跳跃式后脚,当遇到危急时,快速弹跳避敌是它们自保的方法。2.蝈蝈的谜语。 腿长胳膊短,眉毛盖住眼,有人不吱声,无人大声喊。 绿袍元帅青头将,封王赐爵不关饷。相逢总爱比高低,武功不如嗓门亮。 绿色盔甲跳远将,翅膀一动歌嘹亮,自古以来就命苦,抓进牢笼把歌唱。3. 儿童叙事诗儿童叙事诗是运用儿童诗歌的语言,通过某一特定的生活场景,表现人物或事件的相互联系,创造优美的意境,真实地表现情感的文学样式。大多依靠情节或人物串缀展开诗序,但不一定要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情节结构允许较大的跳动,是带着浓郁的诗情去抒写人和事的。李季的三边一少年、任溶溶的爸爸的老师、柯岩的帽子的秘密、金近的天目山上好猎手等等,可称是代表作。4.我给奶奶送阳光(日本西尾春江)鹿儿已经4岁了。清晨,她睁开眼一看,朝阳从东面的窗户射进来,照得满屋亮堂堂的。鹿儿想到外面去玩,打开了房门,渡过了小溪,向对面的草地走去。紫花开遍大地,芬芳扑鼻,小鸟空中飞,吱吱喳喳。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鹿儿高兴得跳起来了。w W w .x b 1.c o M鹿儿跳呀蹦呀,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她伸出了双脚索性坐在了草地上。小小的围裙里充满了阳光。看到这可爱的阳光,鹿儿的心里油然生起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啊!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奶奶。”鹿儿把阳光紧紧包在自己的围裙里回家了。鹿儿的奶奶腿坏了,不能出屋,口里总是念叨着:“多想见到阳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