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素材.ppt_第1页
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素材.ppt_第2页
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素材.ppt_第3页
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素材.ppt_第4页
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素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蛋鸡高产管理之饲养管理 第一部分引言 养鸡成功模型 养鸡成功 高产 稳产 X 基础 核心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鸡的高水平的遗传潜能 预防条件性疾病 稳产 蛋鸡期 保证均匀有效抗体 达到均匀有效抗体 防疫管理贯穿始终 蛋鸡管理 合格受精种蛋高峰维持时间长 产蛋下降慢 种鸡数 育雏 育成指标 雏鸡期 高产 尖峰值高峰上的高 产蛋率 雏鸡管理 365天 高产 稳产体系支撑模型图 数量指标 质量指标 存活率 合格率 受精率 课件背景 1 全进全出 模式 2 两段式饲养 4 环境控制自动化 3 密闭式 半自动式鸡舍 5 京红京粉父母代 第二部分高产概述 高产的概念 通过对育雏育成鸡的饲养 在保障鸡群健康 抗体均匀有效 存活率达标 的前提下 培育出合格的后备鸡 并在适宜的日龄范围内 京红142天 京粉140天 达到体成熟 性成熟同步 实现较高的产蛋高峰 成为良好的产蛋机器 蛋鸡高产的 12345 管理模型图 高产管理判定指标 体重目标体重周周达标 均匀度在80 以上 最好在85 以上抗体目标每周抗体达标 离散度在4以内 保护率在80 以上 育雏育成存活率在98 以上开产日龄京红142天 京粉140天产蛋率京红 京粉90 以上产蛋率分别维持8个月 9个月以上 体重管理 主要内容 案例 体重管理的重要性目标 体重周周达标方法 分阶段 找重点 体重管理对高峰的影响 案例1 6 6栋体重不达标对上高峰时间影响分析 危害1 体重不达标 开产及上高峰时间都推迟 案例2 体重对高峰影响对比分析 危害2 体重不达标明显影响高峰尖值 高峰维持时间 危害3 性成熟早于体成熟 脱肛增多 看见是啄肛 危害4 死淘率高 稳产水平低 体重管理目标体重周周达标均匀度 80 以上 最好在85 以上合格率 98 以上 机体发育顺序 脑 神经 内脏 骨骼 肌肉 体重是综合发育的标志每周体重都显著影响以后几周的体重 体重周周达标很重要 2007年雏鸡4栋实验数据 体重周周达标很重要 体重线管理框架 鸡群高产 饲喂管理饮水管理个体管理 把握各个阶段确保体重达标整齐 0 6周龄育雏期 7 18周龄育成期 19 22周龄产前期 个体管理期 均匀度意义70日龄分群转群管理 群体管理期 两熟同步管理 产前管理期 吃 分 换 早期个体体重全部达标 饮水管理 喂料管理 个体管理 一 个体体重管理期 0 6周龄 理想目标 5周定终身 1 喂料管理 1 管理原则 少喂勤添 满足鸡群营养需要 2 开食开食方法 初饮后2 3小时 采用幼雏强化颗粒料 每隔2 3小时饲喂一次 每次0 5g料 检验方法 6小时达到90 24小时达到100 3 日常喂料喂料注意事项 频率 厚度 及时调整料门高度 换料方法 过渡5 7天 前1 2天 2 3 1 3 中1 2天 1 2 1 2 后1 2天 1 3 2 3 记录日耗料 试验1 饲料种类对体重的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抽出100只鸡 7日龄基数相同 试验截止到28日龄 饲喂颗粒料的实验组体重从第二周开始 体重好于对照组 通过显著性检验差异极显著 试验2 喂料环境对体重的影响 过去采用笼内料槽 雏鸡采食不方便 饲料卫生不能保障 现在采用笼外料槽 行车喂料 过去6周龄以前体重很难达标 现在体重可以超过标准10 30g 比过去高出20 40g 2 饮水管理 饮水管理原则 充足 卫生初饮注意事项 调教饮水充足管理 不断水 够得着水饮水卫生管理 水源 过滤器 加药器 减压阀 饮水线 关键在细心和保持 案例 雏鸡 蛋鸡因为喝不到水而出弱雏和死鸡的案例很多 主要表现为 水嘴堵住 水管断开 转群后几天 水压不够一批鸡饮水罐清洗消毒不到位 在雏鸡4日龄出现细菌病 不要通过水线添加营养物质 0 6周挑选和管理方法 3 个体管理 原则 及时挑选 精细管理 4 6天挑选 分层时挑选 免疫时期挑选 5 6周龄挑选 不达标时其他管理措施 实践证明 不断调整鸡群 通过精细管理 小鸡会越来越少 鸡群会越老越均匀 二 群体体重管理期 7 18周重点 目的促使整个鸡群体重整齐 使更多的鸡体重集中在标准体重线周围 体重整齐度通常用变异系数或均匀度表示标准 80 以上 为什么关注育成鸡均匀度 均匀度的好坏决定了鸡群产蛋率到90 时间的快慢 160d 180d 90 以上产蛋尖峰高度 91 96 90 产蛋率维持时间 30d 120d 育成鸡均匀整齐很重要 提高均匀度方法 通过分群提升均匀度 70日龄分群 制定出调整鸡群计划 对全部个体称重 按体重大 中 小分为3群 根据不同体重水平采取相应措施 缩小个体间的差异 体重偏大的鸡 体重偏小的鸡 中等鸡群 管理的重点 分群后饲喂方法 低于标准体重的鸡群 整体体重不达标 推迟更换育成料 但最晚不超过9周龄 减小饲养密度 增加饲喂量和饲料营养 促进弱雏骨骼发育和体重增长 例如在饲料中添加多维或者植物油 超过标准体重的鸡群 采取限制饲喂 防止过于肥胖 影响生产水平 正常体重鸡群 采取正常饲喂方式 三 产前体重管理期 19 22周 产蛋上高峰期体重管理 21 22周龄 目标 减少各种应激 保持体重达标 整齐 鸡群正常上高峰 开产前期体重管理 19 20周龄 目标 鸡群体重达标整齐 鸡群开产适宜化 整齐化 产前体重管理19 22周龄 储备 本阶段管理目标 目标 体重达标 鸡群开产适宜化 整齐化 高峰上的高京红1号20周龄体重达到1650g 22周达到1750g 京粉1号20周龄体重达到1500g 22周达到1580g 体重是否达标是检验管理的一个要点 体重管理方法 产前体重管理方法 17周左右更换产前料 产蛋到5 时更换高峰期饲料 20周前完成分群工作 调整各鸡群的饲喂方法 使其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 产蛋上高峰期体重管理方法 保证饲料营养和鸡群采食量 关注各种应激和条件性疾病对体重和产蛋的影响 四 小结 不同阶段各组织器官发育速度不一样 所以每周体重达标很重要 理想状态是每只鸡都达标 整体体重较差 可以通过调整饲料营养 减小饲养密度 增加夜间光照等措施 个体体重差 可以采取增加营养 饲喂潮拌料刺激食欲等方法 鸡的大小都是吃出来的 改善饲料营养和采食环境最重要 鸡群均匀度100 最好 但是很难达到 所以主要通过分群管理进行补救 分群后重点关注小鸡管理 光照管理 主要内容 案例 光照管理的重要性目标 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方法 时间管理和强度管理 案例1 光照时间对产蛋的影响 产前减少光照时间对产蛋的影响2010年由雏场转入蛋鸡的鸡因为转群后去掉了半小时夜间光照 虽然平均体重比今年同期高出80g 但是开产日龄平均推迟9天 案例2 光照强度对产蛋的影响 蓟县一养殖户 饲养1万只鸡 分两批次 在同一时间 大鸡55周 小鸡18周 将40瓦的灯泡换成13瓦的节能灯 光照时间按照标准执行 结果 小鸡在产蛋后 啄肛非常严重 其他正常 诊断 光照强度会使性成熟提前 造成的损失不可逆 目标 体成熟和性成熟同步 20周前平均体重符合品种标准 群内体重整齐 缩小个体间体重差异 20周后性成熟的适时化 同期化 性成熟抑制在适当的日龄 理想鸡群目标 开产体重 适宜 见蛋后达到50 产蛋的日数 25日 主翼羽更换完毕时间 开产日龄 光照管理决定了性成熟时间 管理措施时间管理强度管理 概念 当鸡群产蛋率达50 标志着鸡群开始产蛋 这个时期叫性成熟 光照时间管理 光照时间管理原则 育成过程中不能增加光照时间 产蛋期不能缩短光照时间 保持恒定光照 减少光照 较高强度地增加光照 8 10小时 光照强度管理 光照强度管理 各阶段光照强度标准 光照强度控制原则 保持光照强度方法 3 各阶段光照强度标准1 3天60LUX4 7天30LUX2周20LUX3 6周10LUX7 18周5LUX19周以后20LUX 2 原则光照强度要足够鸡只看到水料尽可能减少鸡只活动 减少体能消耗育成期不能增加光照强度 产蛋期不能减小光照强度 4 保持光照强度方法监测照度增加光照强度可以调整灯泡的瓦数灯泡管理 1 意义光照强度管理的意义 主要是影响鸡群采食和饮水活动 过低会影响性成熟 温度管理 主要内容 案例 温度管理的重要性目标 适宜 均匀 稳定方法 分阶段 找重点 案例1 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不上高峰 2010年2月 某小区进雏12万只 分5栋饲养 其中3栋在20日龄因通风不当造成鸡群出现呼吸道病 病程持续较长 20天 其他和各栋相同 结果 本栋鸡群分到蛋鸡场后 产蛋率最高达到83 且蛋品质量较差 畸形蛋多 死淘率高 诊断 通风造成的呼吸道病继发感染传支 案例2 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呼吸道病发生 2007年 有一栋鸡舍20天 30天鸡群赖眼增多 部分鸡眼内出现黄色干络物 投药和喷雾后效果不明显 但是鸡群精神正常 采食影响不大 2011年11月4日 有一栋鸡舍80天精神突然变差 尤其进风口处比较严重2011年9月16日 38日龄 鸡舍不同部位出现流鼻汁 缩脖子 烂眼现象 有个别呼吸道症状 案例3 温度管理不当导致鸡群疾病继发 病毒性疾病 传支 新城疫细菌性疾病 鼻炎 大肠杆菌雏鸡会造成体质下降 体重减轻 蛋鸡造成产蛋下降和死亡增多 温度线管理 管理原则 适宜 稳定 均匀 通过对鸡舍通风和保暖设备的控制实现对鸡舍温度的调控 保证温度的适宜 稳定 均匀 温度线管理框架 鸡群高产 做好温度管理 确保温度适宜 稳定 均匀 育雏期温度下降期 育成 产前期温度适应期 做好通风管理 温度曲线 通风级别 一 育雏期温度管理 三个原则 温度适宜 温度稳定 温度均匀 时间上适宜满足鸡群生理需要提高成活率 源头上稳定保证鸡舍温度稳定防止条件性疾病防止发生传支 空间上均匀实现鸡舍不同部位温度一致性保证鸡群发育整齐 具体方法根据不同季节特点制定每批鸡的温度标准通过 看鸡施温 及时调整温度标准 1 时间上适宜 重点是目标温度适宜 鸡舍温度适宜 逐渐降温 适应雏鸡生理需要 脱温稳定 制定出每批鸡适宜的温度标准 季节的不同和饲养密度不同温度标准需要适当调整 参考温度程序 结合 看鸡施温 如果温度过低 雏鸡扎堆 靠近热源 如果温度过高 鸡群张口喘气 远离热源 采食量减少 喝水增加 温度高时可以通过排阵风适当降低温度 暖气 温度正常 暖气 温度过低 暖气 温度过高 案例 夏季育雏温度管理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育雏往往经常出弱雏多 体重不达标 如果增加通风量 降低鸡舍温湿度 鸡群体重能高出2 10 锅炉温度稳定 鸡舍温度稳定 锅炉温度的变化决定鸡舍温度变化 2 源头上稳定 重点是锅炉温度稳定 锅炉温度一天变化 5 鸡舍一天变化 1 3 空间上均匀 鸡舍不同位置温度均匀 垂直温差不超过0 5摄氏度 纵向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 横向温差不超过0 5摄氏度 温度不均匀原因分析 二 育成期 产前期通风管理 1 通风目的空气质量排出湿气排除灰尘2 通风原则冬季 保温换气 横向通风夏季 降温除湿 纵向通风 湿帘换季 降温 保温 混合通风 空气质量 体感温度 鸡群需要 日龄体重密度 环境适宜 氧气氨气二氧化碳 温度风速湿度 建立三维环境思维模式 怎么实现适宜稳定 一级通风 二级通风 三级通风 四级通风 五级通风 满足最小呼吸量换算得出 转几分停几分 决定最低温度一台13 常转 增大通风降低最高温度二台16 17 常转 增大通风降低最高温度三台18 19 常转 增大通风降低最高温度四台20 21 常转 当二级夜间常启 三级下午常启时 逐级上调 0 5 空气质量适宜温度适宜温差适宜 稳定 实践证明 这种通风模式在冬季和换季时期非常好用 怎么实现温度均匀 垂直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 纵向温差不超过3摄氏度 横向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 保证鸡舍密闭性 侧面进风口和正面进风口与风机的匹配 措施 侧面进风口的匹配 目的 使冷空气喷射到鸡舍中央天花板附近 充分混合舍内热空气 预热后吹响鸡群 手动设备匹配方法 通过烟雾试验确定进风口大小 自动设备匹配方法 通过负压控制进风口大小 检验通风是否均匀的方法 进鸡前烟雾试验 使用风速仪 使用线绳 人站到笼子上 过道内停留一段时间 反复体验比较 抗体管理 疾病防控精髓 均匀有效抗体贯穿整个高产管理的始终通过将人为创造条件与鸡群自身免疫力相结合 建立起鸡群的保护屏障 均匀有效抗体 是抵御疾病和保证鸡群健康的核心 抗体管理总原则 均匀有效抗体 产生快 下降慢 建立均匀有效抗体的不同阶段管理重点 鸡群高产 延长母抗维持时间快速启动免疫系统 抗体均匀有效保障鸡群健康 0 6周龄育雏期 7 18周龄育成期 19 22周龄产前期 母抗保护期启动免疫期 保持鸡群体质 减少野毒中和 抗体平稳上升 增强免疫 抗体达到蛋鸡保护值 为高峰打下基础 增强免疫期产蛋上升期 加强免疫期抗体上升期 隔离 免疫 增强 原则 减少环境中野毒的中和 延长母源抗体维持时间快速启动免疫系统 3 1母抗保护期和启动免疫期 0 6w 4周龄末母源抗体维持标准 6周龄末免疫抗体上升标准 原则 1 快速应答 产生均匀有效抗体2 抗体平稳下降 减少环境中野毒的中和 3 2加强免疫和抗体平稳期 7 18w 目标 产生均匀 有效的抗体 3 3增强免疫期和产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