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策略的分类 制约与抉择 范 文 广西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 要 翻译策略可分为原语中心翻译策略和译语中心翻译策略两种 前者强调原语 后者突出译 语 造成翻译策略差异的原因有翻译发起人的翻译指令 原语文本类型 原语译语写作范式一致性等 其中 影响力最大的当属翻译发起人翻译指令 翻译发起人是翻译赞助人甚至投资人 了解译文交际环境和用途 向译者发出翻译指令 以满足译文读者期望和社会要求 实现自身利益 翻译策略是构成翻译环境的六种因 素相互作用的折衷结果 关键词 翻译策略分类 翻译环境 翻译策略抉择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5227 2010 03 0137 05 翻译活动纷繁复杂 包罗万象 翻译策略花样 翻新 层出不穷 即便老到的译者 如果经验有余 而总结不足 也不免困于甄选 纵观国内外 虽不 乏提出振聋发聩高论的大译家 然其理论或偏于 一隅 如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 或夸大一点不及其 余 如解构学派 或过于抽象思辨难以实用 如阐 释学派 翻译策略的选择 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 结合点 是翻译思想的集中体现 透过翻译策略 表象 寻找影响 制约乃至决定翻译策略的因素系 统 分析系统组成成分 内部结构 成分互动 产 生 发展和演变 寻找因素系统作用于策略选择的 方式 途经 不仅可以博采百家之长 避免片面偏 激主观的弊端 而且能帮助译者从事实际翻译工 作时理清思路 辨明方向 提高工作效率 不至于 面对原文茫然无措 仅凭主观感受贸然动笔造成 失误 或即使正确选择 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 以然 一 国内外翻译策略演变 历 史 现 状 及 趋 势 国外古代译论与中国相似 都围绕直译意译 展开 近现代译论由原文中心转移到译文为中心 或双中心 如诺德提出的忠实加忠诚理论 对原文 的发出者和译文的接受者都要负责 1 理论上站 得比中国高 国内翻译策略 自古至今 局限于语言和语言 学范围 重原文语义 严重忽视译文使用环境 读 者 目的 惯于以原文为中心 视原文为重要的第 一位的根本性的所在 译文为原文次要的第二位 的附属的派生物 总是围绕直译意译展开论述 不 是二选一 就是二合一 舍此二者无他 译论以评 点式 漫谈式 经验总结式 具体译例为主 全局式 抽象概括式很少 即使翻译名家视野也不够开阔 偶有新概念术语 也是借鉴西方而来 翻译策略可以定义为翻译活动中采用的宏观 整体方法 翻译史上出现过名目繁多的翻译策 略 但从本质上看 可以按照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及 字面意义近似度 对众多的翻译策略进行划分 国外如西塞罗 Cicero 和圣哲罗姆 St Jerome 字对字的翻译与意对意的翻译 2 30 德莱顿 John Dryden 的逐字译 意译与拟作 2 38 施莱尔马赫 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的原文作者中心的翻 译与译文读者中心的翻译 3 奈达 Eugene A Nida 的形式对等翻译与功能 动态 对等翻译 诺 德 Christiane Nord 的文献性翻译与工具性翻 译 韦努蒂 Lawrence Venuti 的异化翻译与归化 翻译 纽马克 Peter Newmark 的语义翻译与交际 收稿日期 2009 12 18 作者简介 范文 1969 男 湖北浠水人 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0 年 7 月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ul 2010 第 31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 31 No 3 翻译 图里 Gideon Toury 的充分性翻译与可接 受性翻译 赫尔曼斯 T heo Hermans 的原文导向 翻译与译文导向翻译 尼南贾纳 Tejaswini Niran jana 的介入式翻译与殖民化翻译 巴斯奈特 Sus an Bassnett 勒菲弗尔 Andr Lefervere 的语言学 翻译与文化学翻译 豪斯 J House 的显性翻译 与隐性翻译 维奈和达贝尔 Vinay 脱离翻译策略制 约因素 翻译策略就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所谓翻 译策略的绝对性原则 是指任何翻译策略的选择 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特定翻译策略制约因素的影 响 即可以绝对自由地选择翻译策略的翻译是不 存在的 所谓翻译策略选择的折衷性原则 是指 最终翻译策略是原语译语写作范式一致性 原语 文本类型 原语文本重要性 翻译发起人的翻译指 令 译文读者期望 社会要求六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的折衷结果 翻译策略具有渐变性 即翻译策略是一个渐 变连续体 cline 如下图 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二 元对立 与原文完全吻合 或与原文截然不同 只 是翻译策略两极 在真实的翻译活动固然存在 但 极为罕见 大部分翻译策略介于两级之间的某 一点 译文与原文相似度 0 任 何翻译策略的选择 形成及变化 都必然受到特定 翻译策略制约因素的影响 现实中 译者完全脱离 这些因素影响 随心所欲地选择翻译策略是不可 能的 所有翻译策略 都是特定制约因素综合作用 的结果 因而都有其合理性 脱离翻译策略制约因 素 翻译策略就无所谓正确或错误 但是 各种因 素发挥的作用并不均等 而是各有其大小强弱 发 挥作用层面也不同一 彼此之间为翻译策略的决 定权而展开争夺战 最终形成翻译策略因素的 合 力 翻译策略主观制约因素作用力要大于翻译 策略客观制约因素 毕竟 翻译活动不能在 真空 进行 翻译发起人利益 读者方面的考虑 社会要 求是翻译活动的必要条件 原语与译语写作范式一致性 原文文本类型 138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 原文内容重要性三要素构成翻译环境常量群 译 语写作范式 惯例 与原语有相同 相似 不同等情 况 在两者不同时 一般情况下会以译语范式为标 准 但并不排除译语抱着鉴赏 学习或借鉴的目的 从原语引进新范式的可能 如庞德 Pound 翻译 汉语古诗采取移植法 文本类型实际上标识了文 本目的和强调价值 如信息型文本强调传递信息 翻译贴近译语 表达型文本突出语言物理特性和 形式 翻译接近原语 尽量再现原语语言形式和音 韵节奏 为达此目的 甚至不惜牺牲原文部分意 义 操纵性文本旨在实现语用效果 语言形式必 须迁就语用效果 翻译靠近译语 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译语文本类型通常与原语保持一致 但并非 必须绝对如此 如 格列佛游记 转换成童话故事 小说转换成剧本等文本类型转换实例并非罕见 就内容而言 原语文本为法律 宗教文本 政论文 本 学术文本 鉴于其严肃性和重要性 翻译时多 以原语为中心 但翻译史上也不乏以译语为中心 翻译成功的案例 如路德的 圣经 德语译本 翻译发起人翻译指令 译文读者期望和社会 要求三要素组成翻译环境变量群 在由三个可变 要素组成的变量群中 翻译发起人翻译指令对翻 译策略起决定性作用 因为翻译发起人翻译指令 是翻译发起人给予译者的直接的 明示的 强制性 的翻译要求 翻译活动发起人翻译指令在很大程 度上是译文读者期望和社会要求的体现 毕竟 翻 译发起人自身利益也只有通过满足译文读者期望 和社会要求才能实现 原作者对翻译活动影响微乎其微 大部分作 者的影响仅仅停留在版权上 况且原文翻译版权 也大多转移到他人 如果作者译者彼此有意联 系 或许能够产生一定影响 作者已故 年代久 远 超过版权期限的作品 影响无从谈起 因为 任 何伟大的作家都在完成作品之日起即处在对自己 的 产品 的 无权地位 powerlessness 或 help lessness 他既不再能控制自己的作品行文 也不 能控制读者 左右读者对文本的解读 他甚至无法 有效地澄清世人对他的作品的任何误解 因此后 现代主义者才说 作者已经死了 这就是所谓 作者权力的终结 6 466 因而原作者在绝大多数 情况下可以视为常量 原作一经产生 其物理形 态便固定不变 当属常量无疑 译者是翻译活动 主体 是翻译策略的发现者和执行者 并非策略作 用因素 翻译策略是翻译环境的函数 据此 翻译 策略可以 表述为 y translation strategy f translation environment 四 翻译要求缺省情况 下翻译策略的抉择 在翻译要求缺省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原文的 语言功能来决定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的选择原则 是 除非另有规定 译文功能应与原文一致 就文 体规范而言 在原文译文不同的情况下 一般应以 译语为准 尤其是实用文本 任何译文文本 都服 务于某种或某些目的 无论译者是否意识到或承 认与否 因此 怀有目的的翻译活动更有可能达 到翻译交际目的 在翻译要求缺省情况下 译者 必须为译文设定用途 详见表一 表一 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侧重点选择 对应表 翻译要求缺省情况下 文本 类型 7 翻译策 略侧重 语言 功能 文本价值侧重点 文本 实例 信息型 译语 中心 概念功能 强调语言的概念 的 逻辑的 所指 的意义 新闻 表达型 原语 中心 美学功能 注重语言艺术 音韵 节奏 旋 律 写作艺术 创造性行文 诗歌 小说 戏剧 操作型 译语 中心 祈使功能 突出语言行为效 果 呼吁或说服 文本读者 广告 五 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策略与以 译语为中心的翻译策略比较 可以从翻译目标 译语对原语姿态 原文地 位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应用范围等六方面 对原 语中心和译语中心展开对比 实际翻译中 绝对的 原文中心和译文中心均不多见 译文兼顾原文和 译文 或稍微倾向一方才是常态 按照与原文相 似程度 译文可读性可以划分为 完全不能接受 与译语完全不同 勉强可以接受 可以接受 完全可以接受 与译语无异 四级 从译语观点上 看 译文可以分为完全不合译语语法 语法错误 很多但可猜测大致意思 语法无误但不够地道 地道四级 详见表二 原语中心和译语中心 表面上相互排斥 实际 第 3 期 范文 翻译策略的分类 制约与抉择139 上却是 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 不容割裂 二 者都是历史的产物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其存在都 是合理的 不宜厚此薄彼 或非此即彼 而应根据 不断变化的翻译及社会现实 侧重其一并将两者 结合使用方是正道 二者是翻译策略渐变群的两 个 极点 正因如此 实际翻译操作中 不宜为求 译文之顺而过分迁就译文读者 损害原作异质之 精髓和 灵魂 也不可为求译文之信而缩手缩脚 不敢越雷池半步 沦为原作的奴隶 以辞害意 令 译文不堪卒读 表二 以原语为中心的翻译策略与以译语 为中心的翻译策略的比较表 以原语为中心以译语为中心 翻译 目标 了解学习借鉴吸收一 国语言和文化 丰富另 一国语言和文化 利用原文实现信息 吁 请 人际等非表达功能 译语对 原语姿 态 仰视俯视 原文 地位 至高无上 不容更改 出发点 工具 一纸蓝 图 可以变通 翻译 策略 保留原语特点 原语 文化 以顺应译语规范 译文 接受性 译语文化为 中心 翻译 方法 保留原语规范 原语形 式结构 语序 词性 语 法 再现字面含义 即 使原文暗含意义在译 语中完全不同 实现与 原文相同功能 目的 即使译文的功能有别 于原文 彰显原文特色 完全遵照译语规范 译 语形式结构 语序 词 性 语法 重现原文暗 含意义 实现译文自己 的功能 目的 隐去原 文中与译语异质元素 及有碍语用目的实现 的成分 应用 范围 文化上 强势语译成弱 势语 内容上 法律 宗教 文体上 诗歌 文学 文化上 弱势语译成强 势语 内容上 除法律 宗教 外的文本 文体上 非文学 非诗歌 在翻译要求缺省的情况下 翻译策略的选择 应该遵循译文功能与原文语言功能保持一致的原 则 需要指出的是 文本类型是相对的 某一类型 的文本中往往也包含其他文本类型的特征 此处 的分类是以文本中占主要地位的文本类型为 标准 六 传统翻译原则和标准的局限 性 及 对 翻 译 策 略 的 影 响 翻译原则和标准影响着翻译策略的抉择 忠 实这条公认的翻译原则和标准 体现了人们对翻 译的不可更改的观念 译文必须与原文完全一致 即便达不到与原文完全一致 也要与原文最大程 度地近似 翻译的最高标准是最佳近似度 8 这一原则和标准有其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 为 第一 撇开无法与原文一致的音 形物理特性 不谈 任何译文都很难甚至根本无法在语法 语义 和语用三个层面同时与原文保持一致 一种语言 的物理特性 音 形 语法 语义和语用是和谐统 一的 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后 不可避免地顾此失 彼 第二 翻译不可能不考虑译文的使用环境 包 括读者 交际场合 翻译活动发起人借译文欲达到 的目的或功能 而在这些方面译文都极有可能与 原文大不相同 因此 忠实 即译文与原文完全一 致或最大程度地近似的标准 不能成为评判一切 翻译活动的通用标准 过分强调忠实标准 除了 迫不得已 极其特殊情况外 如宗教文本和法律文 本翻译外 势必影响译文接受性和功能实现 这有 悖于翻译的根本目的 思想交流 但是 译文过于 迎合读者和翻译发起人 严重背离原文 甚至与原 文毫不关联 则不能称之为译文 满足忠实原文 标准的是直译的 即使效果并不理想的翻译策略 满足译文功能实现的标准的则是意译的 但是与 原文出入较大的翻译策略 实际翻译时交替利用 了两种策略 其结果是 译文与原文同中有异 异 中有同 面临直译还是意译两难选择 只有在原 语与译语存在差异时才会出现 原语与译语的共 性总是有的 只是量多量少的差别而已 共性部 分理所当然地采用直译法 但是即使原语与译语 表达法不同 也总有译者有意识地将原语表达法 移植到译语中 尽管意译效果会更好 原文也不是 法律或宗教文本 译者这样处理 既可能是因为译 者认为这样可增加译文对某些读者群体的新奇 感 也可能是因为译者是坚定的直译论者 客观 上 新与旧 陌生与熟悉 生硬与自然 都不是绝对 的 而总是相互转化的 历史上 原语影响译语 大到语法 小到词汇 案例之丰富 不一而足 原 语对译语的影响 是翻译活动的必然产物 无可否 认 也无法阻挡 即便这种影响不一定都有益于译 语发展 语言有其往往被人低估的包容性和弹 140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 性 能吸纳外来的 新的 异己的成分 正因如此 语言才会发展丰富 但是 往译语中移植原文异 质元素 必须将速度和总量控制在译语能够承受 的限度以内 译语系统对外来成分的作用分为审 查 examination 接收 reception 接纳 accep tance 或排斥 repulsion 三个阶段 此外 如前所述 译文在新的交际环境下 具 有新的功能和意义 译文是原文 来世 after life 来世 译文 在顺序上晚于 今生 原 文 是 今生 的延续 但决不同于 今生 因为 来世 环境 包括活动的时间 空间 主体 客体 社会都与 今生 迥异 所以译文绝不是原文附庸 翻译学职责绝不仅仅是传声筒 补充 修正 发展 乃至突破传统翻译学势在必行 刻不容缓 虽然翻译活动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翻译理 论也丰富多彩 但这些理论过于分散 彼此缺乏必 要的关联度 公认的 系统的 统一的翻译学理论 体系基石 至今尚未牢固建立 翻译研究者孜孜于 局部的精雕细琢 难免 见树不见林 宏观的 综 合的 整体的研究远远不够 因此 结合翻译工作 实际 对制约翻译策略形成的种种因素进行客观 深入 全面的分析 阐明其类别 来源 表现 作用 和互动机制 既能加深翻译学者对翻译操作理论 的认识 又能完善译者翻译操作技能 提高翻译实 践的效率 这样的探索 对迎接新世纪翻译事业 提出的挑战 开创新形势下翻译事业的新局面 无 疑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天振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 M 天津 南开大学 出版社 2008 179 2 芒迪 杰里米 翻译学导论 理论与实践 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3 Schleiermacher F 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 D in R Schulte and J Biguenet eds 1992 41 42 4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 2008 8 5 梁启超 梁任公近著 第一辑中卷第三版 M 北 京 商务印书馆 1926 115 6 刘宓庆 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 M 北京 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7 Nord Christiane T 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 Shanghai 2006 37 8 辜正坤 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 M 北京 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43 The Classifications determiners and choic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AN We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 Guangxi China Abstract Basically there are two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he original language centered strategy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centered strategy reflecting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in emphasis which is laid on the original by one and on the target by the other T he causes or the determiners for the difference con sist of six factors namely the consistency in the text writing norm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arget text the text type of the original the importance of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功起跑线第13课我自信我快乐【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15)初中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 2026届江苏省无锡市锡中学实验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精准农业种子采购与种猪健康养殖销售合同
-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承包合同
- 城市更新项目私人宅基地买卖及安置补偿合同
- 教育培训机构合作合同续签及资源共享协议
- 离婚前财产分割及共同债务处理协议书
- 建筑材料销售合同签订与施工进度控制流程图
- 专干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驻马店叉车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面部桃花灸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应急预案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威胁情报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阳光体育大课间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玉树州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第二批)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临电监理细则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南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乡级增补叶酸培训课件
- 家庭劳动教育的制度性困境与教育主体重构研究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校园招聘笔试经典考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