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pdf_第1页
浅谈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23期 0 引言 自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社会在经济和科技方面取 得了空前的发展 伴随而来的是常规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及 其引起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迫使人类不得 不开始寻找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也即新能源 相对于传统的 煤 石油 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 储量大 的特点 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 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也给电力系 统带来了新的挑战 利用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进行发电 将是今后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 可见新能源发电具有良好的 发展前景和实用价值 1 新能源发电的类型及其原理特点 新能源发电主要包括太阳能发电 风力发电 生物质能发 电 地热发电 潮汐发电等方面 1 1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是指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所产生 的能量 它是一个巨大的能源 据估计 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 收到的太阳能辐射能相当于 亿吨煤 2 太阳能发电又叫光伏发 电 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伏效应 通过光照产生电动势 进 而输出电能 实现光电转换 简单地说 太阳能发电就是通过 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 太阳能电池是由各种 具有不同电子特性的半导体材料薄膜制成的平展晶体 可以 产生强大的内部电场 2 主要包括单晶硅电池 多晶硅电池和 非晶硅电池三种类型 常见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 控制器和逆变器 三部分构成 按其运行方式可分为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并 网太阳能发电系统 其中后者是目前的主流发展趋势 即太阳 能电池发出的直流电 通过逆变装置转换成交流 进而并入电 网使用 太阳能发电安全可靠 具有许多优点 如能源充足 太 阳能无处不在 不受地域限制 建设周期短 运行成本低 不需 要消耗燃料 无环境污染 结构简单 维护方便 适合无人值 守 但是 太阳能发电受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间歇性 且价格昂 贵 1 2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换成机械能 再转换为电能 其基本 原理是利用风吹动风轮 通过风轮的机械转动驱动发电机转 子旋转 进而产生电能 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 与常规发电相比 具有能源充足 不消耗燃料 无环境污染 占 地面积小 工程建设周期短 发电技术成熟等优点 在当今世 界的新能源开发技术中 风力发电是最成熟 最有商业利用价 值的发电方式 其装机容量正在不断扩大 全球风电发电量占 总发电量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加 1 3生物质能发电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转化为化 学能而储存在生物质内部的一种能量形式 是一种 资源丰富 无污染的能源 生物质能发电包括农林废弃物燃烧 发电 生物质燃气发电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 沼气发电等方面 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电能质量好 可靠性高等优点 具有较高的 经济价值 1 4地热发电 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热能 地热能就是地球内部的热 释放到地表的能量 地热发电就是将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再 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它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 一种新型发电技术 其原理与火力发电基本一样 即将蒸汽的 热能通过汽轮机转变为机械能 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2 1 5潮汐发电 潮汐能 顾名思义 就是潮汐所蕴含的能量 同样是一种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潮汐发电 就是利用海水涨落 及其引起的水位差来推动水轮机 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 发电 其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差别不大 即在海湾或有潮汐 的河口修建大坝 构成水库 利用坝内外涨潮 落潮时的水位 差进行发电 潮汐发电受潮汐周期变化的影响 具有间歇性 2 中国新能源发电的前景展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经济规模跃居世界前 列 与此同时 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日 益突出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 是调整能源结构 促进节 能减排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 通过近年来的发展 新能源发电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 已经形 成了一定规模 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 中国新能源发电 虽然刚刚起步 但是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2 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发展迅速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且风力发电技术较为成熟 目前正在以 建设大基地 融入大 电网 的方式进行规划和布局 太阳能发电同样也具有较好的 发展前景 我国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水平较高 应该大规模推广 太阳能发电 根据国家能源局制定的 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 划 到2011年 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达到2 含水电 为10 新能源发电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比重达到5 含水 电为25 而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500万千瓦 陆地风电 3000万千瓦 海上风电500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 达到200万千瓦 1 除此之外 2008年中国风电发展报告 预 言 到2020年末 全国风电开发建设规模有望达到1亿kW 2 2生物质能发电优势明显 前景较好 相对于风力发电 和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特点 生物质能发电具有突出的优点 经济价值较高 2002年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3234 6 万kW 其中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80万kW 在众多新能源 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仅次于小水电 预计到2020年 可再生 能源发电将达0 9 1亿kW 其中生物质能发电为1000万 kW 另一种估计结果是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 到1 21亿kW 其中生物质能为2000万kW 2 3在有条件的区域发展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 受地理条 件的限制 地热发电和潮汐发电均具有地域性 目前 中国高 温地热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 总装机容量为 下转第8页 浅谈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邱志斌黄刚黄霞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本文综合介绍了太阳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地热能 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阐述了新能源发电 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 太阳能 风能 发展前景 高教论述 11 2010年第23期 伤而影响萌芽力 这从表1也可以看出 虽然不同处理间的萌 芽力没有差异 但萌芽条数 桩均条数及萌芽率均以c d即以 不翻土处理的为最高 而施肥是在萌芽稳定后进行 就养分供 给角度出发 萌芽能力主要取决去伐根储存的养分 3 2整地施肥对萌芽林根系发育及林分生长的影响 在试验的每处理样地内随机选取3株样木 共选取12株 样木 观测整地施肥对萌芽林的根系生长是否有影响 结果 表明 萌芽林均有新根系形成 但与营林措施中的施肥培土工 序有关系 在培土的情况下 有施肥的形成新根系发达 相反 培土少 没施肥的萌芽点裸露 形成新的根系少且不发达 表2巨桉萌芽林整地施肥林分生长情况 注 F 3 6 0 05 0 01 4 76 9 78 从生长看 由表2看出 不论是2a生还是5a生 不同处理 萌芽林分的平均树高 胸径 材积及蓄积均相差较大 经方差 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间的树高 胸径 材积及蓄积均达显 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 表2 主要体现在a与b c与d处理间 的差异 而a与c b与d之间没有差异 即施肥的林分生长量 极显著高于不施肥的林分 如a与b处理相比 2a生时有施肥 的林分树高 胸径 材积及蓄积分别达6 8m 6 3cm 0 0105m3 和17 02m3 hm 2 分 别 比 不 施 肥 林 分 相 应 提 高 了28 30 36 96 139 60 和147 06 5a生时两处理间的上述指标差 距更大 比不施肥林分的各生长指标相应提高了23 76 62 22 209 66 和224 07 而深翻与不深翻间的生长量相 差很小而没有差异 如a与c处理比 2a生的材积均为0 01 m3 5a生时均达0 1 m3左右 究其原因 主要是深翻整地往往 只作用于表层 10 20cm 难以作用到伐根根系 因而失去了 其增产效果 4 结论与讨论 4 1巨桉具有旺盛的萌芽更新和一定的自然整株能力 萌 芽率可高达90 左右 桩均条数达10条左右 具有早期极速 生的特点 二代萌芽更新节省了苗木费 栽植费 挖穴费以及 炼山等费用 采用萌芽更新作为巨桉等桉树短周期工业原料 林的主伐更新方式 具有高度的适用性 4 2整地施肥效应研究表明 整地即伐前全翻土10cm 15cm 对二代萌芽更新效果没有影响 而施肥能明显促进萌芽 林的生长 与一代新植林一样 合理施肥是提高二代萌芽林生 长量和维护地力的关键技术措施 试验表明 施肥在萌芽条萌 发稳定后 结合整理萌芽条 除草培土 每伐根施过磷酸钙 250g 复合肥200g对促进根系发育 林分生长都是相当有利 的 但合理的施肥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 3巨桉萌芽林能长新根 也有不会萌发新根而依靠原树 兜的根系 这主要取决于培土工序 培育时覆土有盖过伐桩的 可有不定根的生成 而没有培土或培土高度不够的则难以形 成新根 因此 施肥一定要结合整理萌芽条进行施肥培土 才 有利于萌芽条新根系生长发育 利于萌芽林吸收养分和水分 促进林木的生长 至于整地施肥对地力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 研究 参考文献 1 杨曾奖 徐大平 张宁南 整地方式对桉树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 24 3 215 218 2 杨民胜 陈少雄 桉树在不同地区的整地方式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7 10 3 309 315 3 减国长 马祥庆 蔡丽平 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研究进展 J 福建林业 科技 2007 34 4 253 258 269 4 张顺恒 李宝福 朱炜等 尾巨桉和尾巨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丰产 技术规程 实用林业标准手册 第十册 S 福建省林业厅 2003 10 科 林 龄 a 处理 保存 率 保留株数 株 hm 2 平均树 高 m 平均胸 径 cm 材积 m3 蓄积量 m3 hm 2 2a86 116226 86 30 010517 02 b84 215735 34 60 00446 89 c86 515406 56 20 009614 84 d83 715075 44 40 00416 24 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F 5 682 12 367 18 113 24 725 5a80 5150712 514 60 1009151 99 b76 7144010 19 00 032646 90 c78 5148312 714 80 1054156 33 d73 414529 78 60 028541 45 方差分析及其显著性检验F 11 531 17 107 23 424 32 508 科 上接第11页 27 18 MW 其中羊八井地热电站装机容量 25 18 MW 其发电量已经占到拉萨电网的40 以上 对缓和 拉萨地区电力紧缺的情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今后 可继续在 西藏地区大力发展地热发电 我国潮汐能蕴藏量中可开发利 用部分的92 集中在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迫切的华东沿海地 区 3 发展潮汐发电可缓解这些地区的电力不足 但是 潮汐发 电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和技术上的原因 目前发展并不是很快 我国江厦潮汐电站装机容量为3200kW 年发电量1070万 kWh 4 今后可视情况适当发展潮汐发电 3 结语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化问 题 发展新能源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中国应该 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步伐 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 逐步实现 从常规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 目前 我国的新能源发电已经取 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 表现在技术基础薄弱 相关体制尚不规范等方面 为此 提出 一些建议 3 1制定发展目标 科学规划布局 新能源发电必须进行 合理规划和布局 有必要将其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 划 3 2加快体系建设 规范行业发展 对于新能源发电的设 备要求和并网技术标准 应该尽快制定相关准则 3 3加大投资力度 鼓励自主创新 目前 我国新能源研究 力量分散 缺乏跨学科的交流 有必要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