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1 卷 第 1 期 2011 年 2 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2 No 1 Feb 2010 收稿日期 2010 12 13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生态语言批评及语言生态 2010J008 第一作者简介 李丽生 1965 男 白族 云南鹤庆人 教授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 二语习得 教师教育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李丽生1 刘旭阳2 1 云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2 2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摘要 保持文化及语言生态的多样性是生态语言学的一条基本准则 而异化翻译在反对文化霸权 保持文化交流的平衡方面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探讨异化翻译在保持文 化及语言的生态多样性 促进语言创新与发展 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异化翻译 语言 文化 生态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H05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1254 2011 01 0097 05 An Exploration of the Necessity of Foreignization from an Eco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LI Li sheng LIU Xu yang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92 China 2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Tianshui Gansu 741001 China Abstract To maintain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eco diversity is one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linguistics and to fight against culture hegemony and mainta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lance is a task that foreignization under takes This paper starts from an eco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functions that the foreignization plays in the maintenance of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eco diversity promotion of linguistic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Key words ecolinguistics foreignization language culture eco diversity 在翻译界 以 形式对等 功能对等 最切近的自然对等 等为主要观点的归化翻译 策略和从后殖民理论汲取营养并在翻译过程中努 力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羁绊的异化翻译策略的争论 由来已久 并将有可能持续下去 随着生态语言 学的兴起和其理论的不断成熟 其影响也不断扩 大 研究的内容也变得十分多样 包括濒危语 言 语言多样性 语言进化 语言与生态危机 语言人权 语言批评 语言政策 语言习得等方 面 笔者认为 还可以用生态语言学的观点之 一 即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来支持异 化的翻译策略 一 生态语言学概述 生态语言学 ecological linguistics 是20 世纪 末 21 世纪初生态学与语言学相接合而形成的新 兴语言学分支 在 1972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 E Haugen 语言学家提出并使用了 语言生态学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的概念 在 语言生态 学 一文中他提出语言生态学就是研究任何特定 语言与其存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他还把语言的存在环境隐喻类比为生物的生态环 境 1 P57 74 随后 语言生态 的隐喻迅速被语 言研究者接受 并且出现了不少关于 生态语言 学 或 语言生态学 的研究 语言生态 是 指特定语言与其所在族群 社会 文化及地理环 境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生存发展状态 就好像 自然界特定生物和非生物的生态 2 P110 115 Hau gen 的语言生态隐喻奠定了生态语言学的主流研 究范式 20 世纪 90 年代在 M Halliday 的推动下 形成了生态语言学的另外一种研究范式 研究语 言与生态问题的关系 把语言研究作为解决生态 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A Fill 3 在其生态语言学 网站的首页对学科的定义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新的语言学分支 研究语 言在改善或可能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中所扮演的 角色 为此 生态语言学家使用生态体系的概念 对语言世界体系进行隐喻描述 并借用生物生态 学的概念对其进行分析 从语言和言语的层面 批评指出非生态的语言使用和人类中心主义都是 以对人类有用为出发点的 探讨语言和生态多 样性之间的关系 并且保护两者的多样性 生态语言学认为 世界上任何语言系统都不 是孤立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与自然 社会 文化 人群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语言与它所处 的生态环境构成生态语言系统 语言生态环境包 括外生态环境和内生态环境两部分 外生态环境 由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环境和人群环境四 部分组成 内生态环境是指语言的各构成要素 语音 语法 语义 词汇 以及它们之间的有 机组合 4 P121 127 在诸多的语言外生态环境中 经常是几种语言共同存在且相互竞争 正是因为 外生态环境的存在从而使得在语言内生态环境 中 一种语言可以引进和吸收其他语言而使自身 得到发展 如英语从多种语言借入大量词汇而丰 富了自身 甚至一种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接合而形 成一种新的语言 如克里奥耳语 生态科学研究表明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 性能够使处于不同生态位的各种生物有效地利用 环境资源 从而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确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与生物生态的多样性一 样 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也是确保人类在地球上健 康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语言多样性和生物多 样性的相似之处在于 二者都是有功能作用 的 5 P159 164 人类唯有通过多样的语言才能充分 反映多样的知识 如果语言的多样性减少 人类 可利用的知识库也就随之缩小 而人类使用自然 环境的能力也就随之减弱 6 P82 89 二 语言生态面临的危机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语言大约有 6900 多种 这样一个数量本应该呈现出多姿多彩 百花齐放 的生态繁荣景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 根据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 2001 年编纂的 世界濒危语言地图 集 来看 其中有 900 多种语言被列为濒危语 言 而在其 2009 年公布的最新的 世界濒危语 言地图集 中 已有将近 2500 种语言被列为濒 危语言 其中使用者不足 10 人的语言 199 种 使用人口在 10 50 人之间的语言有 178 种 按 照语言活力的评估指标将这近 2500 种濒危语言 分为 5 个级别 1 约 607 种为不安全的语言 2 约 632 种为确定的濒危语言 3 约 502 种 为严重濒危语言 4 约 538 极其濒危的语言 5 约 200 种为已消亡语言 7 并且根据英国著 名语言学家 Crystal 8 P4 在 语言的死亡 一书 中的统计可知 全世界 96 的人仅仅使用 4 的 语言 在这 4 中的一些语言 如汉语 英语 西班牙语等可称之为强势语言 而有的语言 尤 其是某些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甚少 可称 之为弱势语言 但作为语言 作为语言生态体系 中的有机体 它们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自然规 律 它们的存在构成了世界语言的生态多样性 承载了同样具有生态多样性的世界文化 然而正 是语言所具有的生态性使得有些语言长势旺盛 并且获得了更多的成长空间 而有些语言则生存 空间狭小 日益衰败甚至消亡 但是如果语言成 长及消亡的这种自然规律由于非自然的人为因素 发生改变 那么就像生物生态一样 语言的生态 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 引发 并加剧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亡的原因是英语在全 球范围的传播和普及以及英语所承载的文化霸 权 其表现之一便是在英语成为全世界通用语的 条件下 世界各国参与国际交往的文件绝大多数 是被以非常高的归化率译成英语 以汉语和英语 的互译为例 汉语相对于英语而言是弱势语言 翻译者们在英汉和汉英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 也不一样 具体地说 在英译汉中 目前较多地 运用异化的翻译方法 在译文中较多地保留了英 语文化因子 而在汉译英中 却较多地采用归化 89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1 卷 的翻译方法 在语言文化上较多地去适应英语语 言文化 长此以往 弱势语言的国家民族主体性 很少得到彰显 世界语言的濒危和消失过程被加 剧 语言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 因此抵制英语 的无限制传播和霸权 维持和保护本土或弱小民 族语言的生存和发展 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已 是刻不容缓 9 P104 107 三 翻译理论中异化翻译的策略 归化和异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 历来 是翻译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 美国学者 L Venuti 认为 归化翻译为了迎合接受者的口味 总是依照目的语特定的政治 文化 意识形态的 规范对译入文本进行调整 其最大特点就是采用 流畅地道的目的语进行翻译 在这类翻译中 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被掩盖 以目的语主流文化价 值观取代源语的文化价值观 这是文化霸权主义 的表现 他还指出 异化的翻译抑制民族中心主 义对原文的篡改 在当今世界形势下 尤其需要 这种策略上的文化干预以反对英语国家文化上的 霸权主义 反对文化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 异化 的翻译在英语里可以成为抵御民族中心主义和种 族主义 反对文化上的自我欣赏和反对帝国主义 的一 种 形 式 以 维 护 民 主 的 地 缘 政 治 的 关 系 10 P49 52 翻译者要在异化翻译的过程中努力 摆脱来自目的语文化的羁绊 展现源语的文化风 貌 翻译者也要相信 读者期望能在阅读过程中 体会异域风俗和文化的多样性 如实地再现源语的文化色彩使得跨文化交流 更具意义和价值 通过异化翻译 文化交流才能 达到介绍和推广源语文化 促进源语文化繁荣和 发展的目的 通过引入富有营养的异质文化及其 词汇和句法 本土文化才能够得到丰富 对于异 国文化持有一种开放和接受的态度 会使本族文 化更加充满生机和具有影响力 四 异化翻译与语言生态的多样性 一 异化翻译为源语的生存拓展空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 一种语言能代代相 传的首要条件是至少有 10 万人在讲这种语言 而在我国的东北地区 尽管满族的人数超过 10 万人 但是 民族文化特征的减少已经不能够满 足保存语言的要求 可见 在语言的生态环境因 素中 文化的保存最为关键 现代语言学家认 为 语言必须在文化中得以传播 语言学家称这 种语言特质为语言的 文化传播性 11 P14 文 化依靠语言来传承 依靠语言来发展 而语言总 是体现和反映着文化 反映着文化的思维方式 记载文化的积淀 异化翻译为了真实地反映源语 的文化 就要尽量地将源语的思维 句法 词 汇 语音等外生态及内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保留 在目的语中 因此 异化翻译可以宣传源语文 化 提升源语文化的地位 拓宽源语文化的影响 范围 即扩展了源语的文化生态圈 从而也就扩 展了源语的生存空间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编写组编的 汉英词 典 12 P24 中 班门弄斧 show off one s profi 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鲁班 the master carpenter display one s slight skill before an ex pert 就是典型的一例 外国人也许会不知道 鲁班 是谁 但是人们所固有的好奇心会促使 他们进一步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 表面看来 如 果套用英语中的固有成语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可能会更容易使外国人接受 然而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来看 此例是准确无误地表 述汉文化的一例 它能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 国文化和文化传统以及汉文化的独异之处 从而 也维护了英 汉语生态的平衡 笔者想要在此强 调的是 正是因为异化翻译可以将源语及其文化 介绍到目的语 从而使源语得到介绍 传播和发 展 所以在弱势语言作为源语对强势语言翻译的 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异化策略的运用 要让强势的 目的语的读者更多地了解弱势语言的文化 接受 弱势语言及其文化 提高弱势语言的地位 从而 给弱势语言创造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 二 异化翻译为目的语的发展提供养分 异化翻译对目的语文化本身的丰富壮大也起 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正是因为在诸多的语言外生 态环境中经常充满着多种语言的共同存在与相互 竞争 从而使得语言的内生态环境呈一种开放系 统 一种语言可以渗透到其他语言 也可以引进 和吸收其他语言而使自身得到发展 异化翻译的 性质决定了其处理源语中带有明显文化特征因素 时的保留态度 其翻译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一些不 99 第 1 期李丽生 刘旭阳 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同于目的语的新的表现形式 这些与目的语文化 相异的成分起初或许会遭到排斥 但当文化渗透 到了一定程度 这些成分将逐渐被目的语的文化 接受 其结果必然是促进了两种语言的接近和交 流 丰富了目的语的表达方式 增强了语言的生 命力 例如早期通过异化翻译传入我国的佛教思 想以及许多相关词汇 五体投地 心花怒放 菩 萨 阎罗王 魔 如来 圆寂 涅槃 瑜伽 世 界 刹那 因缘 意识 解脱 缘 劫等 对于 这些词汇我们已是非常熟悉了 根本就不去想它 们曾经是异族文化的一部分 又如在英语发展的 整个历史时期一直不断地借用外来词 对各种外 来语总是兼收并蓄 如今约 80 英语词汇来自几 十种外来语 可以认为英语词汇丰富的主要原因 是英语历来都乐于吸收与其接触的每一种语言的 词语 借词作为异化翻译的一种手段 对目的语 的创新与发展的影响显而易见 句法异化作为异化翻译的另一种手段 是指 在不涉及目的语结构规则改变的前提下 将源语 的某些句法形式特征移植到目的语结构框架内 使目的语句法结构在许可的范围内得到一定调 整 从而使目的语带有源语句法的特征 王力指 出 五四 以后 汉语句法受西洋语法的影响 经历了巨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不定冠词的使 用 被动式使用范围变宽 连词 和 或 使用 的英语化 动词平行式的广泛使用 复句中分句 位置 的 变 化 和 句 法 形 式 严 密 化 等 六 个 方 面 14 P282 286 以被动式使用范围变宽为例 汉 语的 被 字句 原本只限于指不幸或不愉快的 事情 受西方语言的影响 现在可以指称愉快的 事情 如将 He was awarded Nobel Prize 译为 他 被授予诺贝尔奖 再如在句法形式严密化的表 现方面 句法的逻辑关系更多地用有明示作用的 关联词 如 如果 假如 因为 当 时 等 体现在语言的表层 从而有别于传统上 隐含这种关系的意合方式 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 宗教改革领袖马丁 路德不鄙大众语言 依实出 华 通过圣经翻译促成德语新文体产生 法国安 岳植根于法兰西古典语言传统 不拘泥于源语形 式 通过翻译改良和丰富了法语 13 P326 328 总 之 适度的句法异化在对目的语的发展过程中起 到了独特的作用 从而使目的语的表达更加明晰 化 形式更加严密化 使用更加经济化 三 异化翻译是保护文化及生物多样性的 手段 语言多样性与生物文化多样性的相关性已被 大量调查研究所证实 即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程度 高的地区 也往往是人类族群文化和语言密集的 地区 如太平洋的婆罗洲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生 物多样性集中地之一 其人口的民族成分也极为 复杂 有四十多个土著民族和族群 使用的语言 有一百多种 他们共同建构了具有多元文化 多 元宗教信仰和多元生活习俗的多元社会 我国西 南六江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区 也是目前中国民族 种类最多 支系最复杂 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留 最好的地区 该区域语言繁多 支系复杂 我国 境内一百二十九种语言中将近半数分布在这一地 带 仅区域内的藏族群众就使用尔苏语 纳木依 语 木雅语 嘉绒语等 11 种支系语言 对这种 现象的一种解释是生物多样化的环境提供了丰富 多样的食物链 从而适合人类的生存与进化 生 态多样化造成了人类种群的多样化 从而直接促 成了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 语言是人类进化的产 物 本源上也是生物多样化的结果 2 而语言的多样性对生态多样性也是有影响 的 生物多样性公约 的一个前提是当前土著 民族文化里保存着世界上剩余的生物多样性 而 随着这些土著语言和文化以空前的速度急剧消 失 物种的多样性也就灭亡了 这一关系表现的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些土著民族的语言里记载 着其传统农业里保持着的大量的物种基因的知 识 语言的消亡将会剥夺人们对这些知识的掌 握 导 致 农 业 的 欠 收 和 物 种 多 样 性 的 流 失 15 P119 M hlh usler 5 的研究也表明语言多样 性遭受破坏也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 在 调查了澳大利亚语言中动植物的名称后指出澳洲 大陆上原来生存着多种 有袋小动物 但当英 语等外来语言进入后没有采取异化的翻译手段 而是抛弃了土著语言中这些小动物的称呼 把它 们改称为 灌鼠 或 本地鼠 这类新的名称 给这类动物带来了灾难 它们被当地人们当做普 通老鼠加以捕杀 因此 M hlh usler 认为对可以采 取重新命名或者重新启用原来土著语言中名称的 方法或许可以减缓这类动物急剧减少的速度甚至 001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第 11 卷 挽救它们 看来作为介绍和记载生物多样性的手 段之一 翻译必须以异化的策略如实反映生物多 样性的本来面目 给人误导的翻译会破坏生态平 衡甚至语言的多样性 五 结语 总之 语言的多样性是语言生态健康发展的 表现形式 也是文化生态得以维持的载体 保持 语言的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持人类文化的生态平 衡 而弱势语言的消失则是对文化多样性的挑 战 异化的翻译策略 尤其是面向弱势语言的异 化翻译有助于介绍该语言及文化 吸引其他文化 的注意力 拓宽自身生态空间 并且有助于该语 言吸收有益成分使自身得到发展 从而有助于保 持语言及文化生态的平衡 同时 异化翻译还因 为可以保护语言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可以保护生物 生态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Haugen E The ecology of language A A Fill P M hlh usler The Ecological Reader Language Ecolo gy and Environment C London New York Contin uum 2001 2 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 J 外语教学与研 究 2005 2 3 Fill A Language and ecology EB OL http www gewi uni graz at ecol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自测题课件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教育系统招聘事业编制教师66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安全培训背景幼儿园课件
- 2025广西百色市凌云县新活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招聘8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四川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医院、泸州市龙马潭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考核招聘2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产假顶岗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广西南宁市住房保障发展中心招聘编外技术行政辅助岗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南平市山点水园林有限公司招聘及拟进入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彭孝军院士团队专职研究员招聘1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河北唐山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27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度济南市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联合招聘(4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成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
- 企业员工在职证明模板
- 新媒体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系统阐述(海协360智能管理软件最终版)
- 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教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评价部分解读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药理学》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8)
- 中职语文《雨巷》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高二物理课件:竞赛薄膜干涉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