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本科生课程结业设计(论文) 题目: 孔子音乐思想浅析 课程名称 中西方音乐简史与欣赏 任课教师 杨子文 学生姓名 何胜男 学 院 初等教育学院 专 业 小学教育(英语方向) 学 号 1104011007 二 一四 年 六 月孔子音乐思想浅析摘要 从古至今音乐都与政治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先秦时期的音乐尤其如此。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音乐家。他在弹琴、鼓瑟、唱歌等多方面的音乐实践活动,为他的音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孔子的音乐思想,分别是形与神、美与善、礼与乐。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形与神的概念,但在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却表露出他的观点,即形与神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美妙的音乐;孔子提出的美与善,分别指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音乐作品只有在这两个方面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称之为好的作品;在孔子的教育中礼与乐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孔子所生活的鲁国,是一个受周礼乐文化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度,作为旧贵族的孔子对西周的礼乐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关键字 孔子;音乐教育1音乐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不仅要有淳朴的天性,还要有文雅的气质。在儒家的思想中,是否懂得音乐,能不能够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是一个人是否称得上“君子”的重要标志。因为只有“君子”才能够真正懂得音乐,理解其真谛,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1后来礼记乐记阐发了孔子的思想:“乐者,通伦理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惟君子为能知乐。”这段话,把音乐在人格培养方面的重要意义,讲得非常透彻。孔子也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是把诗、礼、乐作为人生修养的三个互相关联和依赖的方面或层次来看待的:首先,以诗来激发和引导人的审美感性,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其次,以礼来规范和塑造人格品性,培养道德意识;最后,无论是创造力的激发还是道德人格的培养都要靠音乐来完成。也可以这样说,智性和诗性教育主要以诗来进行,德性教育靠礼来进行,而乐则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二者的融合。孔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十分注重形与神、美与善、礼与乐的辩证统一关系,其音乐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的音乐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 孔子的音乐观点2.1 形与神孔子演奏古琴非常注意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在充分掌握演奏技巧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对乐曲的精神内涵的理解与音乐表达。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随师襄子学习古琴曲文王操的情景:“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 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默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孔子学习古琴演奏时认真而严谨的态度,他在演奏中对乐曲“未得其数”、“未得其志”、“未得其人”的高标准艺术追求;而本质上又体现出孔子的音乐思想,即乐器演奏不能仅停留在对技巧的掌握和对乐曲演奏的熟练程度等方面,应以表达乐曲的深刻内涵,塑造乐曲的人物形象为重要目的,就是乐器演奏应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形与神统一。2.2 美与善孔子的音乐思想中的“美”与“善”也是他的思想主要观点之一,美善合一的观点在个封建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孔子在齐国观看韶乐表演后发出了“三月不知肉味”审美感叹,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这是于韶乐在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完美的结合,而引发了孔子对艺术的审美评价与审美标准的深思。孔子所提出的“美”的概念,是指音乐形式方面的特征,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形式美,主要指音乐构成的组织则、音乐写作手法或音乐创作规律等等。“善”是指音乐的精神内涵,也就是一般来讲的音乐作品的内容美,主要指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或情绪情感的类型及特征。音乐作品只有在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都达到相应的标准,才能称之为好作品。孔子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的音乐思想,追求音乐的尽善尽美的音乐审美观,一直影响着我国封建社会音乐艺术的发展。2.3 礼与乐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礼与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礼”是指人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礼也者,理也”;“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乐”是实施“礼”的重要的形式和有效的手段,应通过“乐”的形式来实现对人“礼”的教化,二者融为一体,构成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在孔子的音乐思想中,礼与乐的融合才是对人有益的音乐,孔子认为:“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只有礼乐皆备的音乐才是对人有益的音乐,孔子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实施礼乐,使人具备“德”之品格,用礼乐来达到“中庸之和”,以维护统治者的统治。孔子在对人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有六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其中礼、乐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礼是国家的典章制度,也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乐能够引发人的兴趣,陶冶情操、修炼品性,。孔子礼与乐的融合表现为一种中庸、中和的音乐思想,“中和之乐”体现了一种由“乐和”而达到“政和”的思想。即用音乐的形式来培养人以“德”,使人达到“仁”之境界,实现天下之“和”的崇高理想。因此,这种“中和”的音乐思想是一种德的体现,是以仁为标志的,要通过音乐来和君臣、和上下、和人心,注重的是仁义道德。23 总结疑古学派领袖人物顾颉刚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各时代有各时代的孔子,即在一个时代中也有种种不同的孔子呢。各时代的人,他们心中怎样想,便怎样说,孔子的人格也就跟着他们变个不歇,音乐思想也是如此。3总的来说,孔子追求的音乐是“美”和“善”的统一, 并为“仁”服务, 提倡的是“雅乐”, 反对的是“郑声”, 主张的是用音乐教化民众, 恢复拯救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 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所以说, 本质上讲孔子的音乐思想是合乎于封建统治需要的。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对现代的音乐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认真研读孔子的教育思想,会发现音乐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所认为的唱歌,跳舞等,它还包括人格的修养,天地的和谐,国家的统一等。参考文献1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监测销售知识培训课件
- 丰田打造标准工程方案(3篇)
- 房屋加固工程专项方案(3篇)
- 猫咪饮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语文散文类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 猫咪的聚会课件
- 返乡老屋改造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教育校本培训课件
- 电网工程安全评估方案(3篇)
- 安全教育干部培训会讲话课件
- 国企清产核资制度
- 动画运动规律-动画概论
-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专业实务道路运输安全》模拟卷及详解
- 龙虎山正一日诵早晚课
- 米粉及杂粮类制品课件
- 楔形平板产生的等厚干涉
- 骨髓腔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课件
- 机械动力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年产2.03万吨高端精细化学品及5G新材料项目环评报告书
- 群众文化副高答辩问题及答案
- GB/T 41972-2022铸铁件铸造缺陷分类及命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