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沪科版选修33 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件(2)(37张).ppt_第1页
学沪科版选修33 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件(2)(37张).ppt_第2页
学沪科版选修33 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件(2)(37张).ppt_第3页
学沪科版选修33 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件(2)(37张).ppt_第4页
学沪科版选修33 5.1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课件(2)(37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能源利用与环境污染 2 一 世界能源消费情况 3 世界能源的消耗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石油是现代世界上消耗最多的能源 课本232 表10 1 10 2 图10 1 世界能源生产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耗占世界的绝大部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能源结构具有明显的变化能源消费增长同经济发展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2002年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4 6 但能源的消耗却占世界的24 4 4 我国能源的探明储量和生产情况 5 6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年平均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我国能源的消费情况 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耗量少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农村能源供应短缺 以生物质能为主 1997年我国人均能耗仅为1 165吨标准煤 世界人均为2 4吨标准煤 北美为10吨 预计我国2050年将达到2 38吨标准煤 7 1 能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能源 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 是机械能 热能 化学能 原子能 生物能 光能等的总称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一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能源如煤炭 石油 天然气 水力 风力 铀 植物燃料 太阳能 地热 潮汐能等 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的人工能源 如电力 汽油 煤油 柴油 重油 焦炭 煤气 沼气等称为二次能源 二 能源的利用 8 能源分类 9 2 1煤 煤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化石燃料 煤的类型主要有泥炭 褐煤 烟煤和无烟煤 其煤化程度依次增高 10 不同类型煤的性质 11 12 泥炭化 或腐泥化 作用 在地表常温 常压下 由堆积在停滞水体中的植物残体转变成泥炭或腐泥的过程 这一阶段以生物化学变化为主 煤化作用 是成煤作用的第二阶段 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 煤化作用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成岩作用以压力为主 使泥炭被压实 脱水 固结而转变成褐煤 变质作用以温度为主 压力为副 使褐煤转变成烟煤 无烟煤 无烟煤进一步变质而转变成石墨 但这已不属煤化作用的范畴 在煤化过程中 煤的化学组成 工艺性质 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等都发生一系列变化 随着煤化程度的加深 碳含量增加 氧 氢含量减少 颜色由褐色变为深黑 灰黑至钢灰色 光泽由弱变强等 13 主要是碳 氢 还含有少量氧 氮 硫 s 几乎所有煤中都含有硫 即使陕西神木的出口优质煤仍含0 28 0 45 的硫 南方某些煤藏中含硫量高达10 这就意味着每燃烧1吨这类煤 将会产生近200kgso2 n 煤燃烧时 所含的氮几乎全部转变为no和no2 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成分之一 p 我国西南地区的煤以含磷为特点 有的煤矿层中夹有磷矿层 因此所采的煤含有较多杂质磷 燃烧中会产生磷的氧化物 是西南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之一 灰分 煤中的灰分主要是一些不能燃烧的矿物性杂质 含有钙 镁 铁 铅 硅和微量或痕量砷 钡 铍 铅 汞 锌等矿物杂质 也含有放射性元素 14 煤的开采与环境 在开采地区 剥离大量表土和岩石 产生断裂和塌陷 采煤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 污染水体和土壤 矿区以煤为燃料 大气污染严重 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 15 煤的气化和综合利用 通常煤作为一次能源直接燃烧利用 世界总发电量的47 来自燃煤的火力发电 我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始终维持在70 上下 把煤转化为气体燃料或液体燃料 转化为化工产品 加以综合利用 从而提高热效率和经济效益 并防止污染和减轻运输负担 目前的趋势 16 2 2石油 石油的组成和分类 原油及其加工所得的液体产品总称为石油 石油是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其碳和氢分别占84 87 和12 14 主要成分为烷烃 环烷烃和芳香烃 除纯烃类成分之外 原油中还有氮 氧 硫等有机杂环化合物 石油中还含有微量的v ni fe al ca na mg co cu等金属元素 17 据统计 每年通过各种渠道泄入海洋的石油和石油产品 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 5 倾注到海洋的石油量达200万吨 1000万吨 由于航运而排入海洋的石油污染物达160万吨 200万吨 其中1 3左右是油轮在海上发生事故导致石油泄漏造成的 我国海上各种溢油事故每年约发生500起 沿海地区海水含油量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海水水质标准2倍 8倍 海洋石油污染十分严重 石油对海洋的污染 18 2 3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但也含有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烷烃 如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等 还含n2 h2 so2和h2s等 有时还有稀有气体氦 氩等 清洁方便高放热 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一种最佳能源是仅次于氢能的最干净的能源 19 3 非矿物燃料能源 3 1水力 讨论 水力发电的优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20 3 2核能 核电站长期的经济效益明显核电站安全可靠核电站对环境影响比燃烧煤 石油电站要小 是清洁的能源考虑到化石燃料的枯竭及其综合利用价值 核燃料必将成为主要的载能体 21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核电站 最初的两座核电站分别坐落于浙江的秦山和广东的大亚湾 目前中国共有 座核电站 9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台在建 中国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2 3 小资料 22 4新型能源 4 1太阳能 23 24 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 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 关键设备是集热器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站 25 平板型集热器 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 26 27 西藏措美县哲古镇光伏电站 该电站装机容量130千瓦 为当地514户 近4000名牧民解决了用电难问题 28 深圳市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2004年8月建成 电站总容量达1兆瓦 年发电能力约为100万千瓦时 是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西藏安多100kw光伏电站 安多县地处海拔4800米的青藏高原 使之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光伏电力系统 在太阳能方面 我国政府制定实施了 中国光明工程 计划 计划到2010年 利用光伏发电技术解决2300万边远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 29 4 2生物能源 生物质能 指由太阳能转化并以化学能形式贮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 全世界每年植物所储存的能量 如按人平均 相当于目前世界上各种商品能源人均消耗量的十多倍 如折合成标准煤约为20 30t 因此 利用生物质能就是间接的利用太阳能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 常见模式 薪柴 木炭 沼气等新趋势 能源树 从植物中提取酒精代替石油 丛粒藻 30 生物能 沼气 沼气灯 沼气炉灶 沼气的综合利用 沼气成分 沼气发电 31 沼气的形成过程 32 影响沼气产量的因素 温度密封 缺氧ph6 7 7 0保持适当的碳氮比 高温发酵50 55中温发酵30 35常温发酵10 30 氮不足 会产生硫化氢气体 氮太多 则产生氨而抑制甲烷的生成 33 其它的新型能源地热能核聚变能氢能潮汐能风能 34 5 电能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 1火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火力发电采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 石油或天然气 火力发电过程中燃料燃烧大约将88 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 并将热能传递给水管中的水 使之加热蒸发 水蒸气通过蒸汽管流向涡轮机并冲击叶片转动 涡轮机可把46 的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发电机能将所得到的机械能的99 转换成电能 然后通过输出系统将电能输送到用户 也就是说 只有40 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冷却水热辐射 热污染 35 火力发电采用煤为燃料 排向环境的污染物量大的 主要是烟尘 炉渣 so2 no 若采用石油为燃料 则污染物主要是so2 n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