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第六单元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每年五一、十一期间,天安门广场上都会摆放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以示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纪念。2011年摆放孙中山先生画像又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纷纷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天安门广场上的孙中山像显得更加光芒四射,它昭示着全国人民对中国革命先驱的无限敬意。孙中山受到全国人民崇敬和怀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孙中山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成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为建立和维护民主共和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课标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一、三民主义1提出背景(1)旧的救国方案先后破产。鸦片战争以后,先进中国人提出的救国主张,都想在维护或基本保持_的前提下,通过_使中国免遭列强侵略、摆脱危机,但先后失败。(2)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19世纪末,当中国面临_的时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_失败后,流亡海外的孙中山一边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一边考察西方社会政治,大大丰富了_思想。1905年,孙中山同_、_等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2提出(1)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_,创立民国,_”。(2)孙中山在_上,将该纲领阐发为以建立_为目标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3内涵(1)民族主义:就是用_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2)民权主义:就是通过_,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_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_所有,由国民共享。4评价(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考察西方政治制度、_和社会现状后,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_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_和_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2)局限性:三民主义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_局限。5实践(1)指导了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_,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为临时约法提供思想原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年,由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_,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意义:对建立_、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3)指导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_”和两次“_”,但都以失败告终。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约法特别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开了因人立法的恶例,产生了不良影响。二、新三民主义1背景(1)在多次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后,孙中山逐渐认识到,为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2)俄国_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新的希望,_和中国共产党向他伸出援助之手。(3)孙中山决定吸收_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2提出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_主张,实际上确立了“_、_、_”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3含义(1)民族主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_;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_所共有,凡真正反对_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_,实行“_”的政策。4意义(1)进步性: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_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_统治,成为国共合作的_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2)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内容上仍属于_范畴。答案:一、1.(1)封建制度改良(2)被瓜分危机广州起义民主革命黄兴宋教仁2(1)恢复中华平均地权(2)民报发刊词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3(1)革命(2)政治革命(3)原主国家4(1)经济生活资产阶级民族独立民主权利(2)阶级5(1)中华民国(2)1912全体国民资产阶级共和制度(3)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二、1.(2)十月革命共产国际(3)共产党员2反帝反封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1)解放(2)平民帝国主义(3)资本耕者有其田4(1)民主革命纲领封建军阀政治基础(2)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问题1】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与其有密切的联系。试谈谈你对三民主义有关内容的认识,我们应如何评价三民主义?提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一个理论系统,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明确它们各自的具体内涵和历史地位,有助于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成败。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都是由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1)对三民主义内容的认识: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这是三民主义的前提。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要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它解决了当时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办法是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2)对三民主义的评价:进步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要求推翻腐朽的清政府;民权主义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是想要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主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制定的革命纲领,它主张民族主义,又不敢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它主张民权,又不敢发动人民;它主张民生,又不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些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体现,其局限性决定了在三民主义指导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问题2】 在1924年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试分析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系。提示: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具体实践。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能从更深层次认识孙中山的伟大转变。(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都是民主革命新时期的产物,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发展;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3)就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中国是农业大国,“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实施。(4)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只有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或完善的方法和手段,纲领和目标无法实现,反之亦然。【例题1】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解析:“民权主义”是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四个选项中,与推翻君主专制直接相关的仅有a项。答案:a【例题2】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这里的“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a b c d解析:“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等信息,说明题干材料中的“三民主义”是指新三民主义,而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三大政策的精神,适应了国民大革命的时代潮流,从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故b项符合题意;与新三民主义的阶级属性不符,与新三民主义本身依然存在局限性的史实相悖,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1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b三民主义是同盟会的斗争纲领c同盟会是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和发动者2中华民国国歌唱道:“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这里所说的“吾党所宗”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3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使辛亥革命留下无可弥补的缺憾。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其“缺憾”的是()。a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没有动摇儒家的地位d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4(原创)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这次解释()。是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帮助的结果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标志着孙中山阶级立场的改变a bc d5阅读下列摘自孙中山对外宣言书的材料:(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二)革命以前,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三)凡革命以前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请完成: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树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答案:1a同盟会建立在日知会、光复会、兴中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基础之上,它不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c“三民主义”作为“吾党所宗”,其核心是以“创立民国”为主要内容的民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