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doc_第1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doc_第2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doc_第3页
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贝勒斯高二语文必修五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 。”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 。”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随顺自然的人生态度12滕王阁序当中用“ , 。”写出了秋天的山水美景13滕王阁序中用“ , 。 , 。”写出了滕王阁的高峻色彩的宏伟气势。14滕王阁序中写洪州尽是名门望族的是“ , 。”15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16滕王阁序中“ , 。 , 。”写出了人与鸟的相互映衬自然美与生活美的和谐共处17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 。”18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19逍遥游中用“ , 。”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20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 , 。”21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22.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 , 。” 23.逍遥游中作者写斥鷃飞到最高点又回到地面的两句诗 , 。24.逍遥游中斥鷃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 , 。 ” 25.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两句是 , 。26.逍遥游中写人们的品德和能力可能达到最高境界的两句是 , 。27.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 , 。28.逍遥游中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 , 。29.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三句是- , , 。3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 , 。3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3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33.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34.陈情表用“ ,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3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 ” 36.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37.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3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39.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40.陈情表中李密用“ ,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4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4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43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44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两句是 , 。”4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一孔子优秀的作文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占有大量新鲜而独特的作文素材,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素材以表达我们的意图,是作文素材收集运用的最终目的。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人物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一)人物事略尽善尽美 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是非常重视的,它赞美古代乐舞韶及九辩完善的艺术形式。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而对周朝乐舞大武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以高度赞扬外,对其表现周武王伐纣灭商的战争功绩的内容却给予批评:“大武,尽美未尽善也。”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固穷 孔子到达陈国,寄居在司城贞子(陈国大夫)家,居住了三年。楚国听说孔子在陈蔡之间,便使人聘请孔子,准备把有户籍的民社方圆七百里之地封给孔子。孔子前往拜见回礼,从陈地往蔡地迁徙被围困,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诵弦歌不绝”(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闲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逝者如斯夫 孔子伫立于尼山脚下,望着滚滚辽河,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喻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苛政猛于虎 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莹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待价而沽 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话题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材料加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话题2:挫折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附默写答案:1.既自以心为形役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7.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10.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11.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1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13.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1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1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8.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19.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0.三餐而反,腹犹果然2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22.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23.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4.而彼且奚适也。2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6.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27.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29.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3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3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3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35.而刘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