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教育资源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与实践 内容摘要 小学生主要是借助具体事物来学习科学。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的科技教育资源,能有效增强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校外人力资源,有效利用校外自然资源,不断充实校外社会资源,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将校内、外各种科技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过一定模式的开发,形成科技校本课程,使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常态化。关键词校内 校外 教育资源 小学生 科学素养我国在综合国力上与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科学技术整体水平相对落后,而科学教育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提高起决定性的作用。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告诉我们,小学生正处在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们需要借助一定的具体事物来理解科学现象,有效地学习科学知识。所以,对小学生加强科技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主要途径是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外部的科学教育资源来实现。就目前小学科学的教学而言,校内外科学教学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尤其是校外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大,致使课外科学活动形式单一,且在活动目标的设定上功利性太强。如何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以校为本,着力开发校内科学教育资源我们以校园科技文化节为平台,以校内的各种科技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工作和“三小”活动为抓手,以参加校内外科技小论文、科技创新大赛为动力,通过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利用校园环境资源,增强学生科学意识马克思主义认为,精神变物质,物质也可以变精神。人的精神意识从来就是一定物质存在与环境的反映。科学教育实验告诉我们,创设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能潜移默化、行之有效影响学生的行为与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激发他们科技实践活动的兴趣,能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怡人作用。因此,学校主动挖掘各种宣传阵地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使学生耳濡目染,有机渗透科学教育,千方百计利用校舍有限空间建设好“二块基地”、“三室”、“四廊”。“二块基地”是指校内科技实践基地和绿化基地。校内科技实践基地有效利用了学校空地,共分“普通作物丰收园”、“科学课堂实验园”和“新品种示范园”三部分组成,通过学生的辛勤耕作,不仅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而且为科学课堂教学提供了实验素材,也尝试到了科学研究的价值;绿化基地主要是利用学校原有的绿化作物,给它们挂上牌子,标明“名称、原产地、生活习性”等,促使学生关注校外的花草树木。“三室”、“四廊”即科技宣传室、学生科技作品制作室、科技作品陈列展览室和科学知识学习廊、科学发展信息廊、科学名人介绍廊、本地科技成果展示廊。校园环境资源内容充满童趣,形式多样,特别吸引同学们驻足凝视、叹为观止,构成了校园内独具魅力的亮丽风景线。2、结合课堂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方法首先,我们利用科学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验研究中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并初步运用。所以,我们让学生在课堂内尽量多地进行科学探究,应充分挖掘实验器材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玩”中取乐,乐中有悟,并努力把这种研究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觉开展探究。其次,我们尽量把科学课堂扩大化。一是教育师资扩面。我们除了科学专兼职老师外,还充分利用另外各学科教师的个人特长或人格魅力,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指导,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基础。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我们要求老师教会学生怎样在网络上查找科普资料;又如,部分老教师虽然他们没有从事科学教学,但他们在农业种植和养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而且他们也乐意为学生在校内开辟种植园、饲养场。这些老师不辞辛劳,他们利用“地方课程”等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某个科学专题学习的悉心指导。二是教育场地扩容。实践证明,许多科学研究只局限在教室里是收效甚微的,我们完全可以走出教室,利用校园内现有的教育场所和资源,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例如,当我们教学植物的叶时,就可以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各种花草树木的叶子;在教学“风的等级”这一内容时,让学生看看食堂烟囱冒烟、国旗飘扬和树枝摇动的情况,以判断当天风的等级状况;在教学种植凤仙花时,要求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到校内科技实践基地,种植并观察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使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以上这些例子不胜枚举,走出课堂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于课堂,课堂教学始终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小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进行方法论的引导,以便学生挖掘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学习资源。3、依托校内活动资源,全面提高科学素养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科技文化节,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电视中安排了科学之谜栏目,购买或制作科普节目在校电视台播放,还大力开展“读科技书,做科技人”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让学生多借阅科普类图书,另外还精选了新出的四百多册图书放在科技活动室,使学生更方便地阅读。在科技文化节期间,我们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一本科技图书、参加一次科技知识比赛和出一张科技小报,其中小报上有一半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撰写。同时,学校还开展“三小”(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小制作主要指的学具、玩具和各类模型的制作及课外的昆虫、动植物标本的制作,旨在锻炼动手能力;开展小发明活动,旨在教给学生发明的方法,进行发明创造的讨论交流;小论文比赛,是指学生在科学研究后,撰写科学小论文,教师进行指导、评比或向上级推荐校级优秀作品参加评比。二、内外呼应,努力挖掘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结合校外的生活资源,学以致用,确立学生的科学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充分挖掘校外人力资源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是学生校外学习的组织者,我们应有效利用学生的父母亲等家长资源,发挥学生家长各自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让学生在家长那里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努力让每位学生生活在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氛围中。例如,当许多学生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方法,并有了“绿色上网”的观念后,有的学生家庭买了电脑,立体声、画结合,查阅方便快速的软件可以使学生学到更丰富生动的科学知识。另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好校外辅导员、科技专家的作用,通过将他们请到校内作辅导讲座,或者要求学生通过登门拜访、电话咨询等形式,向他们请教。2、有效利用校外自然资源我们必须要以大自然作为学习的对象,河流、工厂、农田、花草树木等,都是科学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相关科技活动的学习资源,在适当的时间到达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活动。如学“动物”、“植物”单元时,要求学生在春游过程中注意花草树木、鱼虫鸟兽等,并记好科学观察日记。3、不断充实校外社会资源首先,科学学习要以整个社会生活作为大背景,也就是陶先生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生活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参观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和科技馆,参加科技夏令营等,能开拓学生视野,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同时,广阔的校外社会生活为学生提供了“教学做合一”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和某些科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又回归运用于社会生活,这是学生提高科学技能和学习科学概念的重要渠道。其次,我们充分利用校外的科普读物。我们认为如果让学生的学习仅限于课本知识,那么学到的知识可能是单调的、片面的,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已不再是行星,从此太阳系只能有“八大行星”了。因此,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仅学好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有意识注意这类信息,引导学生从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去获取广泛而深入的知识。我们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网站,如中国科普博览网、中国网上动物园等,还介绍网络上的有关科普读物和社会上出版销售的科普图书,要求学生及时阅读并作好学习笔记,学生的学习笔记要有组织地进行检查评比,并与学生期末总评挂钩。最后,我们还利用电视、广播、电脑等传媒,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电视方面,仅中央电视台,就有科技教育频道CCTV-10,有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中国旅游、千秋史话、科技苑等十多个栏目。还有国家、省、市各级的教育频道。在广播节目方面,有桐乡市人民广播电台青苹果栏目,还有嘉兴市人民广播电台少儿节目做E时代的好少年、杭州西湖之声电台的“金手指乐翻天”等节目。我们会给学生提供这些广播、电视节目的时间表,让学生去自由选择收听或观看,引导学生在享受快乐闲暇的同时,学习到了科学知识。三、内外整合,初步形成科技校本课程科技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各级领导重视的结果,也是我们整合了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一定的开发模式。1、组建网络式管理实践证明,要保证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运行,建立校本课程领导班子和组建一支课程开发教师队伍是关键。在学校外部需要和地方教育当局的主管领导、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在学校内部,学科教师、主管主任、校长之间要形成课程研究与实践的共同体,并建立内部反馈和激励机制。队伍建设网络化:学校成立校本开发领导小组,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了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校本开发才有保障,工作才能正常有效地开展。为了让村小能跟中心校一起开发,使资源能够得到共享,积极探索村小和中心校联动开发模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课题研究网络化:课程开发管理从档案袋管理到网络管理,设立一个科技研究网站。档案一直被看作是保存资料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序的档案材料,对形成校本课程有着独特的作用。2、确立校本化模式科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具有多因素的、复杂的、专业性较强的活动,它涉及各种与特定材料的选择、组织有关的课程计划、设计、编制等过程。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校本课程开发决不只是笼统的课程研制权力分配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许多变项之间的不同组合。如:对课程资源的积累、创造、改编或选择;课程研制人员,如个别教师、教师小组、全体教师以及教师、家长、学生联合体的组织;它可以是单个教师或教师团体创造课程资源,也可是改编或选择现有校内外资源;它既包括长期的、中期的、短期的课程研制计划,也包括具体的、单项课程资源的研制等等。但学校必须立足自身的人力资源、教育资源,确立自己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体现自己独特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学。(1)资源筛选,形成特色一般情况下,课程建设必须考虑社会、学生和知识三方面的课程来源,科技校本课程开发计划的制定也不例外。校本课程开发常常与地方或社区发展规划联系在一起,从各校内外科技教育资源出发寻找开发主题。我们学校以争创科技特色学校为契机,与 “董家茭白基地”、“桐乡绿洲鲜切花基地”、“桐乡新品种种子示范中心”、“桐乡湖羊种羊养殖基地”等结对,在校内空地上开发“种植园”,建立校内外科技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研究实践的场所和空间。学生根据当地特色种养经济,依托校内实践基地,以科技小课题研究为主线,开展主题活动式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先点后面,逐步推开校本课程研究和开发对一所普通农村小学来说是一件新事物,困难重重。但我们能正确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负责,做好宣传,资料收集工作,使全体教师明确校本课程的含义以及它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意义。采用村校与中心联动推进的方式,重点与科学学科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进行实践探索。一是理念与实践同行。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于“观念先行”的思路,事实证明,这种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不是很好。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期望教师都理解和掌握了课程理念和实施方法之后再推广、实施校本课程,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倡导理念与实践同行,这样用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塑造理念。二是引领和实践并进。充分利用“校片市”三级教研模式,围绕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组织各种专题开展研讨活动。以“新课程、新理念、乡土特色”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深化科技实践和科学学科课程教学的开展;发挥学科组作用,开设科学市级示范课框架结构、片级科学学科研讨课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和校本课程公开课董家茭白,为与会教师提供研讨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范例;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较好地激发了开发教师的研究热情,也有利于彼此交流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3)科研引路,成效明显我校抓住科研兴校战略,积极申报课题研究。利用本校特色,参与省、市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形成“生成主题实践探索成果展示拓展延伸”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流程。如:起初我们从龙翔街道特色经济董家茭白、晒红烟、胡瓜、小湖羊等着手,进行科技小课题研究,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方案;后来开始尝试对部分课程内容、校内教育资源和本地特产,根据学情需要进行系列设计与探索。经过参与人员的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将科研课题资料积累下,形成校本课程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台州市人民医院种植义齿修复技术准入考核
- 舟山市人民医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与运营理念专项考试
- 烟台市人民医院急救设备操作考核
- 绥化市中医院烧伤营养支持个体化方案制定考核
- 衢州市中医院管理能力初步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肿瘤患者PICC管理考核
- 精彩元旦活动方案
- 益阳志愿者协会活动方案
-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方案
- 皮草秋冬活动方案
- 小餐饮备案承诺书(样式)
- GB/T 8642-2002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
- GB/T 20113-2006电气绝缘结构(EIS)热分级
- GA/T 1717.2-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事件通报预警第2部分:通报预警流程规范
- GA/T 1393-2017信息安全技术主机安全加固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 7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课件
- 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经典)-课件
- 第7章-牧草形态特征
-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江苏省五年一贯制专转本《C语言程序设计》模拟试卷试题四(晓庄)
- 食品安全自查表3590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