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教材不足.doc_第1页
北师大数学教材不足.doc_第2页
北师大数学教材不足.doc_第3页
北师大数学教材不足.doc_第4页
北师大数学教材不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校自2002年秋开始进行课改试验,统一使用新课标下的实验教材,笔者有幸使用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已数年,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有鲜明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这一条主线来看,内容显得新颖,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教材贯穿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 但是通过实验学生在高中时的表现,高中教师对这些实验学生的评价以及这些实验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促使我们反思我们教学行为,我认为实验教材编写明显地存在不足,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商榷:1、弱化了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时代,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正以超人的速度日新月异,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而言,运算能力是教师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主要方面。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感受到目前学生的运算能力大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口算和心算能力差,学生动不动就要使用计数器,思前思后,我感受到教材的编写没有注重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例如“数的开方”一节,教材对二次根式的化简安排得不够,学生的运算没有得到强化,在后来的学习中常出现问题。再如,教材对分式的化简要求不够高,内容偏少,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产生了影响。2、教材的编写一味追求新颖,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忽略了知识的连续性,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理解出现障碍。例如:关于函数的相关知识,以前是到了初三才涉及,而现在在初一就有相关内容,函数知识本来就抽象,难以理解,对于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理解、运用起来就更加困难。再如:教材对“实数”的编排是先讲算术平方根,后讲平方根,笔者认为应先讲平方根,后讲算术平方根,由于人的思维受先入为主的影响,容易把平方根看成只有算术平方根,实践教学表明,学生的确容易出错,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种痕迹性错误。3、教材轻视了对概念的准确定义以及定理的推理论证。没有展开分析、讨论,只要求学生去记概念、定理,讲求会用就行,这叫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显然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例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材中没有证明过程,而是让学生用剪纸拼接实验来加以说明,这是逻辑推理的一大忌讳,不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此外,在章节后面的作业中,也极少出现对基本概念的讨论题,学生学后对概念仍模糊湖清。4、教材在内容上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但是,许多例子只是城市学生能感受到的,对于贫穷的农村孩子来说,仍然是陌生的、遥远的、没有触及的。如“摩天轮”、“电梯”之类的实例。学生没有亲切感,也就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新教材内容跨度比较大,有的内容要求高,很难实施分层教学,特别是贫困农村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资源贫乏,难以自主学习。 新教材内容丰富,涉猎面大,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教学思想方法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有一些章节既无“上底”又无“下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无法把握准教学要求,这样的教学内容,对于超级大班而言,尤其显得难以实施教学,对于考试制度,更显得力不从心,一些教师拔高教学要求,使得部分学困生望而生畏,失去自信,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过早地出现了两极分化。6、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教材中到处是“议一议”、“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这样,现在的课堂教学活跃了,热闹了,学生议的多了,练的少了,考试的分数越来越少了。笔者认为,新教材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探究性教学,是一个值得研讨的课题。7、实验教材与高中课本完全脱节。初中数学使用的北师大版的实验教材,但是高中数学仍然使用的是以前的版本,这给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第一、从内容上来说,初中实验教材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将原有的知识进行了删减,但是高中教师并不知道这些知识在初中已经删减了,仍然用原有知识进行讲授。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立方和、立方差公式等等。第二、从知识认知程度和要求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分解因式这一章,实验教材要求较低,甚至连分组分解法都已经删除,但是在高中却要求学生能灵活应用,这有怎么可能呢?当学生在听课中目瞪口呆的时候,高中教师往往会发出“你们这也没有学过吗?”、“初中数学教师没有教书吗”的感慨,你说初中数学教师冤不冤?以上是笔者在使用数学新教材后的点滴体会和反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有不当,敬请同行们指正。 (不知道外界是怎么评价这个新教材的,反正这个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我们还是有一些意见的。有时候甚至是不可以理解,为什么要删除某些知识点。例如:今天问号上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就有一个判定的方法被北师大版删除了:“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判定方法刚好是跟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对应的。有学生问我:“老师,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我说:“是,但是这个判定方法在新教材已经删除了,旧教材就有。你们在遇到这样的条件的时候,还是转化为利用对边或者对角线去证明吧。”学生们都很不理解:为什么要删除呢?就像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刚好是对应的,多好记忆呀。为什么在平行四边形就不行呢?问号也无法理解。但是还是很无奈的接受着:因为如果用了其它的不是书本上的理论或者是方法去做几何证明题,在中考的时候是会扣分的。问号哪敢冒这个险呀?真的是令人很郁闷,又无法施展拳脚的教材.)问号曾经写过一篇博文:初中数学欠缺点什么?里面就曾经跟一个教高中的师妹探讨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重点初中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在高中也会拼命的叫: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