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doc_第4页
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市赤坎区城区建设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学生学号一、 调查研究方法(一) 前期准备(1) 文献统计资料的收集利用包括网上各种有关时事新闻、介绍资料,以及林业局访谈中得到的赤坎2010年统计年鉴。初步了解湛江市赤坎区的当地情况,考虑确定调查重点,次重点。(2) 各种相关发展计划、规划资料的利用上湛江市赤坎区城市规划网站,政府各种网站下载相关公文资料。其中包括“寸金历史遗址长廊”“观海欧陆风情街区”“水库污水治理”等近期城市规划计划公文。(3) 各类地形图、影像图的利用到当地书店购买的湛江地图,GOOGLE高清卫星地图结合运用。(二) 实地勘察(1) 踏勘与观察实习调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踏勘过程中,通过对比手中地图与现象事实之间不同之处发现问题,城乡的变化与进步也从中观察可得。(2) 访谈调查没有在当地长期生活的基础,对当地的一些现象也缺乏了解。通过对不同年龄层、社会阶层的访问对象访谈认识更多。二、 调查研究背景与成果(一) 赤坎区性质与规模赤坎区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区,也是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机关所在地。位于广东省西南,湛江港湾的北部,东临海湾。由于区内土壤属砖红壤,土色红赤,地处丘坎,故名“赤坎”。城中有两条河流(北桥河、南桥河)蜿蜒穿城而过,然后汇流入海。赤坎区水源丰富,阳光充足,城区草木葱茏,四季鲜花盛开。相传宋元之际,大量官民随宋帝从福建等地沿海路南逃,赤坎区人口渐增;至清道光年间,已是繁盛商埠。1899年,法国租借广州湾后,赤坎区作为商业区,商贸颇为繁盛。尤其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香港、广州等沿海港口相继沦陷,仅仅余下广州湾为我国唯一可对外通商口岸,赤坎区成为西南后方物资进出口的商业重镇、商贾云集、盛极一时。1945年9月,广州湾回归,定名为“湛江市”,赤坎是粤西地区重要商埠。结合赤坎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因素以及其悠久的历史因素,它成为了今天湛江市的结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城镇。赤坎区总面积79平方公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陆续加快新城区的建设,其中城区北扩、东拓、南连和商务中心区建设,推动产业与金海,大埠片区对接,打造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新城区;配合市政府改造海滨大道,搬迁沙湾村,整合海滨大道北和旧大天然片区地块等。(二) 赤坎区道路交通系统区内陆路交通畅达。325国道从城区经过,广湛高速环城而过,使赤坎成了海南至广州及广西至珠三角地区的咽喉要道。铁路交通有东站和北站,与黎湛铁路、三茂铁路以及粤海铁路相连。区内至湛江港口,列车湛江站及民航机场的距离均在8公里左右,公共交通非常便捷。城区街道呈棋盘状,通往郊外的主干道则作放射状,城乡公路四通八达。城区内三条主干道南北向的有海天路与人民大道,北部和西部与麻章区接壤,南部接连霞山区(新城区)。东西向的主干道则有康宁路、康顺路、体育北路、体育南路,军民路调顺路直通东部调顺岛,面临湛江港。除此之外还有蕴含着深厚历史意义的九二一路、寸金路等。赤坎区面临港湾,湾内波浪平静。主航道可通万吨巨轮,由外海直达区内调顺岛湛江港务局第三作业区码头。该码头作业区航运连接东南亚各国和中国大西南,目前已和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与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三) 赤坎区土地利用情况由于没有得到确切数据,所以在此无法列举数字表明现状。据了解,赤坎区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目前约有800公顷农田,估计按计划将于2020年减至400公顷左右。另为了迎合打造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商业服务业大区,以及稳定提供住房,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预计至2020年三大类地的结构比例将调整为建设用地面积4154.76公顷(含围海造田增加建设用地7.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农用地面积1855.0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9.97%;其他土地面积191.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8%。(1) 土地集约化利用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赤坎区总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建设开发其土地集约化利用率在逐步改善提升。土地集约化利用实施有难度,首先赤坎区是一个发展相对饱和的老城区,其土地基本上被利用。在赤坎区,大部分的房屋都是低矮的平房,且大多数有相当一定年代,已经十分老化。但要对其进行重新整修改造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短时间之内难以实现。区内城中村较多,据了解,村民有不愿变卖土地,废弃的耕地有能力的就自行盖建房子,不行的就闲置在那里。也是我们此行调查重点“空心村现状”的一大重要因素。村民这样的观念也使得政府难以对其土地进行收购再利用,高校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目标艰巨而遥远。(2) 填海造地实例金沙湾观海长廊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自己亲身体验了观海长廊人造沙滩的舒适宜人的美景。在我们惊叹其美丽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观海长廊相比起往两年的照片来看又漂亮多了,多增了很多沙滩休闲娱乐设施,如沙滩排球架、沙滩椅、棕榈树等,背后支撑着这一美景的政府不知又为此投入了多少资金。 再通过我们访谈调查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原来这个美丽的景观是以牺牲了珍贵的天然宝库红树林为代价的。并且,政府维护这样的一个人工海港每年也要投入大笔的资金,不免让人有种得不偿失的感觉。 但相应的,在每个有观海景的地方必然会伴随着房地产的兴盛开发。沿着观海长廊我们放眼所见的是一栋栋高楼的崛起,包括金沙湾新城、华德力雍景城、华盛新城、兴华广场等20多个楼盘相继动工建设。一批五星、四星酒店也崛地而起。这些是观海长廊边上卖椰子的小贩阿姨这样的家庭也许一辈子都不敢奢想的领地。 对于金沙湾观海长廊的建成,可能政府觉得相比起这接踵而来的经济收益必要的牺牲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仍然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对红树林这样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的财富给予更多的重视与保护。总的来说,其建成也成为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带来了不少好处还有大片的绿地。(3) 打造教育强区 “创建教育强区”这样的标语最近在赤坎区到处可见,要说为什么,我想答案显而易见。可问题是,也许有人会遗憾赤坎区在这样一个三线城市凭什么打造教育强区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尽管可能教育水平和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赤坎区还是湛江市的唯一一个集市附中、市一中还有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等高等学府于一体的城区。并且赤坎区机会实施了教师工资福利与本区公务员相当待遇的政策。2006年来,在市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扩建学校5间,扩充校园面积43760平方米,新增优质学位2500个,有效缓解了中小学班额大,学位缺乏的问题,学校环境也随之得到了改善。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赤坎区试点城乡学校捆绑式教学,推动5间省、市一级学校和5间农村小学合并。 在城区发展教育,大力推广其重要性,对提高其地方人民的整体素质应该有很大帮助。况且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也是必定离不开其教育事业的发展的。(四) 赤坎区布局与结构 在整个赤坎区的发展过程中,总括来说包含两方面:一是农田耕地的逐步减少,使得赤坎区如今呈现了“农村包围城区,城区拥抱农村”的局面;二是老城区成主体向东的趋势扩建新城区。(1) 城中村的改造 城中村改造被称为“旧大天然片区改造”。实际上“旧大天然片区”指的是整一个赤坎老城区,其中城中村的改造就成为了这改造任务的重中之重。城中村改造的有关规划几年前已早有听闻,只是一直不见实施,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城中村改造是有它的难度的。首先,我们了解到改造要点有以下几点:收购农户原先住房,建农民公寓或者农民考虑异地搬迁;道路修整;商业和办公设施比例适当提高,农村内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原有的学校要进行调整规划。 旧的工业用地政府要回收这不是问题。最难的是农民都过惯了单家独户的生活,不愿意住进农民公寓。要改善这样的情况,需要相关部门为农民利益切身思考,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商铺物业,让他们看到希望。现今发展得最好的就是“百姓村”,听主任说他们村里面每年收入个人按万元计,所以村里的男丁都很早就娶老婆了,而且村里每年组织集体旅游。普遍的现象是城里的人不够村里的富。但村与村之间有些仍存在非常大的差距,需要政府进一步加紧建设。(2) 赤坎区的产业布局与结构(城市职能分区) 当前,赤坎商贸流通服务业兴旺发达,工业发展受限于土地,农村人口少、面积小,农业比例轻。2010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4.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7亿元,增长3.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3%;第二产业增加值53.24亿元,增长11.0%,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8.9%;第一产业增加值89.91亿元,增长10.3%,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0.8%。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6.2%,批发零售业增长10.9%,住宿餐饮业增长9.5%,金融保险业增长2.2%,房地产业增长2.9%,其他服务业增长12.6%。 2010年赤坎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9年的1.0:37.6:61.4,调整为1.0:36.8:62.2,人均生产总值62325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由于最新的数据只有2010年的,无法再进一步得到更及时的数据,但我们明显可以看到第三产业在赤坎区三次产业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呈持续上升状态。在赤坎区政府大力打造商务中心区的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必定愈升愈高。 据我们调查得知,赤坎区的耕地正在减少,本地的耕地大多数分布在北桥河附近,即赤坎区西北部的村子。当地产得的农作物于本地供求不足,故而很多菜市场里的农作物都是从周边其他地区运过来的。海田区的右侧则分布着区内仅存的一些少数的工业产区,基本上规模较小,企业性质为私人所属。除了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各种批发市场,五金机电、饮料副食品、钢材、建筑装饰材料、水果、家具、布艺、花鸟八大批发市场连接成片,占地面积达53.5万平方米。市场货物种类齐全、管理配套、交通便利、交易活跃,目前已拥有商户3000多户。市场群还吸引了20多家物流公司进场,每天24小时不停运转,货物发往全国各地,成为粤西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配套最完善的物流集散中心。此外,在海田路还建有粤西地区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湛江车城,成为粤西地区汽车销售和服务中心。在北桥河南方与人民大道北西侧大片地区为老城区,也是赤坎区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商务中心区。近年来,沃尔玛、好又多、屈臣氏、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商家也纷纷抢摊入住,增强了赤坎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优势。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繁华中心是在我们住的党校大厦旁边的世贸大厦一带,不远处还有一个水果批发市场和客运站。次繁华中心有步行街、三民路、跃进路一带。近两年政府对三民路改造,很多地方被翻新,但仍留有法国建筑的特色同韵味。另政府又引入了家具、皮革、木材制画框等行业进驻。对和平路则尝试将其打造成珠宝街,但仍在发展中,未成一体。在赤坎区还有很多具有历史意义,有商业发展潜质的街道,例如寸金路、跃进路。(五) 城市污染与环境保护(1) 水体赤坎区往年河水臭味熏天那是众人皆知的,但我们此行意外地发现赤坎区北桥河、南桥河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很多。访谈调查中赤坎区居民也反映南桥河基本无臭味,就是比较多蚊子。相比起来,北桥河的水质受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是因为上方麻章区的生活与工业用水全部直接往北桥河里排放,严重污染河水水质,影响赤坎区人民生活质量。这种情况在麻章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加上政府下决心抓好市政建设,深化“城乡清洁工程”,现今北桥河水质已大大改善。但仍有待进一步努力强化。生活用水方面城区人民基本上使用雷州青年运河的水,无论是饮用还是灌溉,部分农村自己也打井用地下水,但以新坡中村为例打出来的井水略有泛黄,也有可能受污染。我们还走访了赤坎水库,网上资料显示水库水质受到污染。在我们实地考察后发现有轻微污染,但总体较为干净清澈,赤坎水库的水作为赤坎区人民的备用水,相信在保护与治理下水质会变得越来越好。(2) 市容市貌 就绿化而言赤坎区是做得不错的,整体感觉绿色植物覆盖率较高,对城区的空气质量也有所改善。在访问调查中得知环卫工人与城市绿化园艺工人的待遇都不是很好,但相较而言环卫工人薪资略高于园艺工人,环卫工人一个月有一千二左右,但是园艺工人一个人只有八百五。一般这样的职业就业人员,基本上以退休或无业居多,有些人要兼做保安等两份工作才能勉强维持生计。由于待遇都较低,愿意从事城市美化工作的人也相对少了很多,根据市区内需要维护的面积计算环卫工人数量是完全不够的,园艺工人每个人的工作量也很大。也有加上本身湛江市市民素质不高,导致街上到处可见垃圾甚至大小便,很不文明美观,有毁市容市貌建设。个人觉得要改善这样的问题要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要提高城市美化工人的薪资待遇,二是在公共场所要适当多摆设垃圾桶,在一些必要的地方要挂置一些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或者制作有关的公益广告等等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3) 空气质量 赤坎区的空气质量也是有待加强改进的,尽管有相当的绿化面积,但是鉴于赤坎区这种混杂的交通环境,各种汽车、摩托车尾气的排放,使得走在街上有时也能感觉到灰尘废气漫漫。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赤坎区的城市建设,在城区中调研时发现几乎到处都有正在施工中的城市建设工程,或者楼盘建设。在调顺岛上也发现岛上发电厂排放废气的情况。(六) 调查中发现的其他问题(1) 特产 几乎问每个湛江市赤坎区市民当地有什么特产,得到的回答都会是这里没什么特产。实际上赤坎区由于农业不发达,还真没什么特产,一定要说的话应该就是水产了。经调查除了调顺岛,赤坎区内水产类较多的市场应该是南华市场,至于价格方面,作为非本地人去问通常都会偏贵。 湛江还是有很多热带水果的,即使是从别的区镇上运过来的也好,在赤坎区内都能买到,而且价钱相对也便宜,种类繁多,经常可见的有甘蔗、菠萝蜜、椰子、香蕉、苹果、榴莲、橙子等。(2) 公共设施 个人觉得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公厕。夸张点来说赤坎区的公厕都要比垃圾桶多了,基本上像菜市场、客运站、步行街乃至大街小巷都能找得到“公共厕所”的蓝色小牌子。金沙湾观海长廊上见到的公厕更是漂亮得让人乍舌。 各处的广场公园还是不少的,只不过有些人明明垃圾桶或者公厕就在旁边也不去,就地解决。实在令人费解,看来湛江市的教育事业仍要下一番功夫。(3) 马路交通状况 没有红绿灯就算了,过马路的时候难道得左右两边都得长眼睛吗?在同一方向的道上两边都有车向你奔来的情况也已不足为奇。路况最为混乱的时候曾经见到同时间在一个路口有建筑用吊车、运输车、公交车、大大小小的汽车、出租车、摩托车、三轮车还有自行车涌作一团。场面之壮观无以言表。 访谈中得知赤坎区政府有要取缔摩托车的想法,但是迟迟难以贯彻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