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docx_第1页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docx_第2页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docx_第3页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docx_第4页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的临床症状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流性食道炎临床症状。方法:收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道炎的患者按是否行胆囊切除术分为两组。其中胆囊切除组69例,对照组为同期的非胆囊切除术患者5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胃镜检查、食道病理、RDQ量表评价(PPI治疗前后)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结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HP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食道病理出现上皮增生及食道息肉的患者胆囊切除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应用PPI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流性食管炎食道损害更重,HP的感染率较低,常规剂量PPI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反流性食道炎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胆囊切除组69例,均为2007年7月2009年7月在我院就诊并通过电子胃镜确诊为胆囊切除术后的RE病例,男42例、女27例,年龄3176岁,平均(45.511.2)岁。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31例。术后原有症状复发或出现新症状的时间为1/1211年,平均(3.72.2)年。对照组为同期胃镜检查的非胆囊切除术后的RE患者57例,男31例、女16例,年龄2569岁,平均(38.511.2)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1.2 方法:两组均经常规胃镜检查、食道病理、RDQ量表评价(PPI治疗前后)及Hp检测。内镜检查时特别注意观察贲门及食管下段情况。症状包括典型反流症状(反酸、上腹部灼痛、胸痛)和其他不典型上消化道症状(上腹痛或不适、腹胀等)及消化道外症状。经RDQ量表评分12分,前3个月无服用PPI制剂病史,常规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1次/d,4周后复诊再次进行RDQ量表评分。1.3 诊断依据1.3.1 诊断依据:RE的诊断及分级按照洛杉矶标准(世界胃肠病大会,1994年)。RDQ量表问卷:主要症状泛酸、上腹部灼热感、胸骨后疼痛、反食,用5分评级即1分(无症状),2分(症状轻微,不影响正常生活和活动);3分(症状明显,偶尔影响生活和活动);4分(介于3分和5分评级之间);5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活动)。主要症状泛酸、上腹部灼热感、胸骨后疼痛。反食频率同样用5分评级,即0分(无发作);1分(8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75%;无效:临床症状积分降低50%。1.4 检查:病理活检及Hp检查, 活检标本常规包埋、切片、HE染色,或行碳呼气检查。1.5 统计学处理:运用t检验及2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HP感染情况:胆囊切除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HP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8.15,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HP感染情况(略)2.2 RE内镜下分级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按照洛杉矶标准分级,胆囊切除组69例,A级28例;B级31例;C级8例;D级2例。对照组57例,A级29例;B级24例;C级4例;D级0例。两组RE轻度(A/B)较重度(C/D)对比,统计学分析2=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 RE的病理结果:胆囊切除组62例进行了食管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55例进行了食管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见表3。表3 两组患者食道病理改变情况(略)两组对比中发现,食道病理出现上皮增生及食道息肉的患者胆囊切除组明显多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2=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RE就诊时主要症状及RDQ量表评分(PPI治疗前后):两组均存在反酸、上腹部灼热感及胸骨后疼痛等症状,但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灼热感,还合并有晨起口苦、嗳气、胀满、上腹痛、胸骨后烧灼感等。 RDQ量表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症状均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有所不同,结果见表4。表4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略)两组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趋势,对照组改善程度更加明显。统计学分析2=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的时间约14.2 h,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有一定的影响,加大PPI制剂及长期疗效的观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胆囊切除后出现的反流性食道炎是一个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导致了胃-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功能紊乱和十二指肠胃、食道反流,造成胃及食道黏膜的损伤和炎性病变。此类患者Hp的感染率偏低,出现食道炎性反应状较重,单纯应用PPI制剂治疗效果对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疗效果,但对一部分难治性的反流性食道炎效果欠理想。【参考文献】 1雷莉,龚均,董蕾,等.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5(2):157.2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2008胃食管反流病高峰论坛J.中华消化杂志,2010,29(3):145.3范一宏,吕宾,黄斌,等.胆囊切除术前后胃电图、血胃肠激素、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变化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6):373.4Itoh M,Wada K,Tan S,et al.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bile acids against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changes in its ultrastructural morphology:effet of unconjugated dihydroxybile acidJ. Gastroenterol,1999,34(6):571.5许琳,姚树坤,战淑惠,等.原发性十二指肠胃反流程度与胃黏膜炎性反应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3,28(11):7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