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doc_第1页
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doc_第2页
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doc_第3页
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4 -浅析如何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河北省故城县青罕镇中学 苏书长 内容摘要: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但目前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却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造成资源浪费。出现这种现状的客观原因是教材存在一定不足,现实原因是高考与中考试题内容与教材完全脱钩,主观原因是师生对教材资源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只有不断优化教材资源,调整考试导向,师生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促进语文教学。关键词:教材 现状 措施正 文一语文教材是最宝贵的语文教学资源。教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媒介,是实施教育教学目标的蓝本。教材承担着贯彻执行新课程改革的重任,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教材的使用和开发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贯彻与落实,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因此,教材的使用与开发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为探索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以教材为凭借,把教师置于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诱导者的地位,多角度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把教材的死内容变成活知识,再把学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语文教材的重要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新课程强调由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但是教材仍是教学的首要凭借,文本文本,教学之本。所以,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是永恒的要求。但是,现实情况如何呢?二现状。无视教材资源的重要性,忽视教材资源的价值,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为了了解学生使用语文教材的情况,笔者以开座谈会的形式对中小学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教材的重视程度很低,使用效率不高。参与调查的一百名学生,喜欢语文教材的占百分之四十八,不喜欢语文教材的占百分之十八,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占百分之三十四。在调查时,笔者亲自到课堂上察看了语文课本上学生记录的内容,结果表明,小学生教材上记录的内容较多,初中较少,高中最少。抽查了十个高中学生的课本,高一年级的1、2册课本上还有一些记录内容,高二年级的3、4册记录内容就很少了,高三年级5、6册则非常干净。原因是老师只讲重点篇目,其他内容基本不讲,学生反映读课文费时长提分慢,不如多做题有实效,教材退居了次要地位,教材与试题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状况,老师学生把大量时间与精力投入到了试题上,无暇研究教材,卷子占领课堂,课本失去阵地,造成了教材资源的严重浪费。以九年级教学情况为例,下面是常被一些老师略去不讲的初中语文第六册的现代文(共四个单元):单元课文一我爱这土地乡愁我用残损的手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黑人谈河流二孔乙己蒲柳人家变色龙热爱生命三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四威尼斯商人变脸枣儿音乐之声这些选文体裁多样,内容广泛,情文并茂,思想意义深刻,可是因为不考,老师就不认真教学生也就不认真读。初三、高三这种现象尤其严重。三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发现造成上述状况的客观原因是教材存在一定不足。关于高中语文教材现状与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一文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据上海市两次抽样调查显示,中学生对数理化课程注意力集中的占91%,而语文只占15%。学生的语文能力多年来停滞不前,与语文教材不能说没有直接的牵连。一言以概之:问题不少,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没有严密合理的系统,没有体现出语文能力形成的发展规律,选文不当,内容陈旧落后,一刀切,缺乏弹性。”的确如此,虽然教材随着不断修订而日臻完善,但微瑕仍然存在于白璧之中。例如,现在就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否适合选人语文教材引起很大争议,笔者的观点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不一定就全部适合课堂语文教学。初中九年级课本上册语文课本选入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国人失掉信心了吗,文章的典范性无庸质疑,但问题是学生很难读懂。首先是背景,不了解当时的国情,仅凭学生历史课本上的那点知识学生只能懵懂。其次是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缺少阅读兴趣。再者是语言隐晦,学生理解起来时难度大。还有习题,让学生更加反感,例如,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涂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说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于是有人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今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这样的习题,让鲁迅先生来作,不知道先生会做何感想,又能得多少分。如果选一篇讨论热门话题的语言尚佳的文章,同样来进行议论文训练,效果会改变不少。高考与中考试题内容在课内与课外比重上的调整,是造成上述状况的现实原因。以中考为例,八十年代,语文教学倡导以本为本,语文试题课内比重大,不但有课内的文言文阅读题,而且有一个阅读题出自课内,学生老师都非常重视课本。九十年代,为了避免考什么教什么的弊端,中考语文试题特别是阅读题完全与课本脱钩了,结果是不考课本,老师就不重视课本,学生就不认真读课本。所以,高考与中考试题内容导向对忽视教材资源的状况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四采取措施,让语文教学回归课本。首先老师学生要改变思想,转变观念,从思想上高度的重视教材。老师要深刻的认识到,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教材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资源。语文教材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投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编写的,而且不断修订,与时俱进,选文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典型性、经典性,并且按学习语文的规律精心编排。老师凭借一己之力寻觅来的各种资料,可以用,但很可能不如靠集体力量编订的教材那么精当,与其耗费时间精力四处查找资料,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阅读研究教材上,充分发挥语文教材资源优势,就能事半功倍。作为学生,更要重视教材,不能被考什么就读什么的思想所左右,提高了语文素养与能力,才能以不变应万题。教材编排科学,选文精当,是学习的最佳选择。试想,一个学生,初中背过了六册语文课本,高中再背过六册语文课本,那他的语文水平怎样,应该不难想象,日本语言学家研究表明,人掌握的词汇量决定人的智商,有几百篇课文存在脑中,他的智商可想而知,可能有人说这是天方夜谭,其实,巴金先生十二岁就能背过古文观止一书,茅盾先生能倒背红楼梦,这些书背起来比背课本困难多了。学好语文要从读课本开始。调整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兼顾,比例恰到好处。“如果做到了高考与课本挂钩,我相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也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厌学情绪也会从根本上得以改观,更重要的是将会大大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高考语文这匹脱缰野马,应该回归课本了,否则我们的语文课本将日趋式微,我们的语文教育也将日趋式微”教育行政部门在编订课本时,还要从课堂实效出发,与时俱进,精益求精,求得“市场效应”,得到学生认可才行。教材类型力求丰富多彩,教材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注重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文具有典范性、开放性;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材要精益求精,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